第六十三章:海禁

字數:5034   加入書籤

A+A-


    次日。
    秦王次妃被賜死的事情,對京師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波瀾。
    諸多親王知道這個消息,也隻是一笑而過。
    尤其是朱棡,朱棣這幾個年歲比較相近的。
    這些事情其實大家心裏都知道。
    不說罷了。
    誰家裏還沒點破爛事情呢。
    朱高熾有些尷尬,本來他打算早上去徐府,但是早上去宮裏的時候。
    朱元璋下令讓他們這幾個世子,今日便去查看京城五城兵馬司的防務。
    徐府。
    徐妙錦還在翹首以盼,等待著侄子朱高熾帶著自己出去玩。
    渾然不知道,今日估計隻能作廢了。
    “怎麽還不來啊,會不會把我給忘記了吧。”
    看了看天色,徐妙錦不開心的嘟囔道。
    ......
    茶樓二樓。
    今天便是老爺子過來的日子。
    這次朱英準備了許多早點。
    前前後後有七八樣。
    首先是為了答謝老爺子的幫助。
    其次就是想通過老爺子,把沿海地區的情況透露給陛下。
    沒過多久,朱元璋如約而至。
    三天來一次,仿佛成了爺孫倆的一種默認。
    “今天整了這麽多花樣,怎麽,是有什麽事情想求咱呢。”
    朱元璋上來就看到一桌子的早點,笑著問道。
    “老爺子,橋您這話說得,那還不是為了感謝你,之前幫我這麽大個忙麽。”朱英也不避諱,直接說道。
    朱元璋聞言,嘴角不由抽動了一下。
    早知道幫你這麽個小忙,就把咱的玉佩給碎了,說啥都不能幫啊。
    朱元璋清楚的知道,大孫哪怕去了秦王府。
    就憑這個和老大朱標的極為相似的長像,就不可能受到老二朱樉的刁難。
    就是可惜了玉佩。
    想到玉佩,朱元璋的麵色不由有些惆悵。
    “怎麽了老爺子,我怎麽看你一臉不開心的模樣。”
    朱英有些疑惑,難道是早點不合胃口?
    不至於,其中大部分的早點,老爺子是都吃過的。
    刹那沉思,朱英就明白了過來,笑著解釋道:“老爺子,你別看這早點花樣很多,但量其實不大。”
    “就咱爺倆肯定能吃完,不會浪費。說不準吃完還有些不夠呢。”
    朱英還以為,是老爺子覺得他有些鋪張浪費了。
    畢竟從老爺子身上穿的衣服,朱英也能看出。
    那麽多的補丁,一看就是個十分勤儉節約的人。
    想到這裏,朱英突然想起前世的爺爺。
    前世的家庭條件也不差,但爺爺總是那麽節約,舍不得多花一分錢。
    哪怕是偶爾花點,也都是為子女孫兒著想。
    頓時,朱英對老爺子有些親熱起來。
    朱元璋聽到朱英這話,知道是其誤會了。
    不過他也沒打算糾正過來,走到桌子旁坐下,說道:“咱知道你這份心意就行了,但咱爺倆還是把肚子給填飽先。”
    朱元璋也不客氣,直接就開吃起來。
    對於大孫,他可舍不得餓著。
    朱英點點頭,便一同開吃。
    食不言,寢不語。
    爺孫倆默默的吃完後,這才開始閑聊起來。
    “老爺子,我昨日得到一個消息,是從海外番商那邊傳來的,倭國那邊,可能會有大的動靜。”
    朱英開口說道。
    朱元璋聽到這話,卻是眉頭微皺,說道:“咱知道你對於那些倭寇很是痛恨,咱自然也是一樣。”
    “隻是現在大明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妄自開啟戰端,勞民傷財不說,也不利於目前大明的穩定。”
    “咱知道你想說倭國那邊銀子多,但銀子不能吃,便是再多些,也得想想征伐倭國值不值當。”
    聽到老爺子的話,朱英知道這是會錯意了。
    可能在對於倭國,朱英言語間受到前世的影響,比較激進。
    話中透露的意思,給老爺子一種總是想要去幹倭國的味道。
    這才讓老爺子誤會。
    朱英也不猶豫,解釋說道:“並非是征伐倭國的事情,老爺子可能對倭國了解不多。”
    “現在的倭國,紛戰已然結束了。據可靠消息,目前倭國中的戰敗者,組織了不少人馬。”
    “他們現在已然是準備橫渡東海,犯我大明邊疆。”
    “我希望老爺子能夠將此事稟報到陛下那裏,早作防備,免得沿海損失過大。”
    朱元璋不由沉聲問道:“大孫此話可能確定。”
    朱英點頭道:“自然能確定,且現在的情況很是緊張,這消息傳來的時候,已然過了月餘。”
    “如若不趕緊準備,恐怕就來不及了。”
    古代的消息傳遞很慢。
    一個月前的消息,說不準倭國那邊早就準備得差不多了。
    現在從倭國到大明,航行大約需要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從時間上來看,似乎還比較足夠。
    然而大明軍隊也需要準備時間,不是說動就能動的。
    況且也不知道倭寇從哪個地方登錄,需要的軍隊數量可不在少數。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一場戰役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準備。大明如今軍隊的行軍速度,每天約莫隻有四十裏地。
    雖然是從沿海周邊調兵,但也需要足夠長的準備時間。
    往常倭寇便是這般,在內應的幫助下,搶完就跑,很是費時費力。
    所以朱元璋才下令海禁,這才稍微好些。
    看到老爺子在沉思,朱英忍不住再次說道:“事關大明沿海,還請老爺子將其中利害講述給陛下,免得我大明沿海百姓橫遭災厄。”
    聽到這話,朱元璋回過神來。
    事關調動大軍的事情,若是別人,朱元璋還要查探一番。
    不過這話由大孫嘴裏說出來,他自然是深信不疑。
    聊到這裏,朱元璋考校著問道:“大孫你認為如何麵對這次倭寇的來襲。”
    說完後,似乎覺得有些不妥,便補充道:“你跟咱說說你的想法,咱到時候一並稟報給陛下。”
    朱英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狠辣,說道:
    “倭寇匪患之所以剿之不絕,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走私海商,不僅和倭寇聯合,通風報信,甚至於假冒倭寇行倭寇之事,著實可惡。”
    “因此,我認為首先要處理的,便是那些走私海商。隻有將他們徹底剿滅,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倭寇的問題。”
    朱元璋皺眉說道:“你說的這些,咱也知道,關鍵是這些走私海商隱藏在百姓中,難以徹底剿滅,不知其所蹤。”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朱英聽到這話,立即回道:“我知道呀,隻要陛下決心剿滅他們,我便能助陛下一臂之力。”
    ----
    ps:求推薦票,月票。
    預告:今晚淩晨加更一章,衝新書榜,求大力支持。
    上周一pk輸了,這周一再次pk,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