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神宮監的老太監

字數:4956   加入書籤

A+A-


    次日清晨,天還未破曉的時候。
    朱英就會喚醒了。
    院子門口,已然有數名侍衛騎馬等候。
    帶朱英出門一看,還是個老熟人,錦衣衛鎮撫使宋忠。
    “宋鎮撫,這點事情,怎麽勞煩你過來了。”朱英笑著問道。
    宋忠看見朱英,不敢在馬上坐著,連忙翻身下馬,回道:“朱公子客氣了。我恰好也是無事。”
    “昨日看到這差事,正好跟朱公子有關,想來也是熟人,怕麾下不懂規矩惡了朱公子。”
    朱英根本不知道,這個差事在宋忠看來,可是個大大的美差。
    作為蔣瓛的心腹,一些隱秘的事情,宋忠也是清楚。
    關於朱英的身份,雖然疑點太多,但這些不是他需要考慮的。
    目前的錦衣衛,除了陛下之外,跟太孫朱允炆關係不好。
    在和蔣瓛的交流中,宋忠感受到,未來的錦衣衛,可能要係之於朱英這裏。
    要不是蔣瓛因為和陛下經常去茶樓。
    這差事根本輪不到宋忠。
    目前天色有些暗,但朱英能夠清晰的看到宋忠對他的恭敬,臉上堆著有些謙卑的笑容。
    老爺子這麽給力的嘛?
    這個想法在朱英的心裏頭一閃而過。
    他是商人。
    如今的商人,尤其是大明京師,地位極其地下。
    但他沒有絲毫感覺。
    或許跟燕王有一定的關係,畢竟茶樓的產業是燕王的。
    在很多人看來,他應該是燕王麾下,京師裏有點底子的,誰敢得罪燕王?
    便也是如此,在京師開茶樓的日子,他也算得上順風順水了。
    還從來沒有遭遇過什麽五城兵馬司巡查上門之類的。
    其他商賈的日子,可不像他這麽好過。
    包括一些給配送早點的勳貴人家,也沒有什麽刁難的事情發生。
    不過錦衣衛這邊,在朱英看來,主要還是老爺子。
    “朱公子,我們得早些出發,還請入內。”
    一番客氣過後,宋忠指著一旁的馬車,笑著說道。
    朱英看了看馬車,回道:“宋鎮撫,還有多餘的馬沒,好久沒騎馬過了,有些手癢。”
    朱英並不是很喜歡坐馬車,那種騎馬奔騰的感覺,才是他感覺最為舒適的。
    早前在草原上,他就特別喜歡那種萬馬奔騰的感覺。
    宋忠聞言,眼睛一亮,揮揮手。
    後麵錦衣衛立即牽過來一匹白色沒有雜毛的高大駿馬。
    宋忠作為蔣瓛的心腹,對於朱英的底細自然有不少的了解。
    所以在來的時候,就準備好了駿馬。
    果然在這個時候用上了。
    朱英接過韁繩,和馬打過不少交道的他,明白這是一匹上等戰馬,而且飼養精心,馴服得很是不錯。
    《最初進化》
    感受到陌生人的靠近,白馬有些異動。
    宋忠還有些緊張,不過朱英隻是上前安撫了兩下,就立即平靜了下來。
    隨著朱英翻身上馬,諸多錦衣衛隨之出發。
    到茶樓裏取了早點,就直接往孝陵方向過去。
    孝陵,虞懷王陵寢所在。
    皇陵的祭祀,都是在單獨的高廟內,由神宮監負責。
    廟內的院子裏,香案已經擺好。
    劉日新隨數名欽天監人員正在等候。
    “不知陛下安排哪位過來。”劉日新有些疑惑的問道。
    昨日等了許久,卻是下令暫停祭祀的諭旨。
    諭旨裏安排今日有人過來參與祭祀,奇怪的是並沒有提到來人名諱。
    在劉日新看來,必然是某位皇室成員。
    雖然不及陛下,但應該能有些效果。
    “我等也不知。”欽天監的官員們搖頭說道。
    欽天監並不參與朝政,除了研究天文地理外,其他情況基本上都不知曉。
    “希望能夠一切順利吧。”劉日新有些感歎道。
    劉日新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在這段時間裏,白日出了勘探測算。
    晚上有時間就奮筆疾書。
    欽天監官員和劉日新算是同行。
    早前自傳承而來的劉日新,其實和同行的交流並不多。
    畢竟現在的大明,敝帚自珍的情況屬於正常現象。
    但劉日新驚奇的發現,這樣的情況於欽天監並沒有出現。
    隻是幾日短暫的交流,欽天監內良好的學習氛圍,就讓他大為觸動。
    欽天監在朱元璋的培育下,門派之見幾乎消失殆盡。
    諸多流派開始融合發展,玄學的知識在這裏碰撞出了不少的火花。
    便是劉日新傳承悠長,也被很多新的想法所觸動。
    現在的劉日新,突然就不怎麽想死了。
    玄學術數,是他一輩子的鑽研,從懂事開始,他就一直跟隨父親學習。
    自幼天資聰慧,悟性奇高。不到四十就已然有了半仙之名。
    然學無止境。
    尤其是玄學這塊,更加如此。
    越是精通,就越發覺得深奧。
    劉日新受到觸動,不想把這一身本事,帶到地下去。
    因此便想著著書,將自己所學所想全部流傳下來,送於欽天監發揚光大。
    “希望能再多給我一點時間,讓我能夠多寫一點東西下來。”
    劉日新有些出神的感歎道。
    寫書這種事情,哪裏是幾日或者十多日就能完成的。
    哪怕是編修,他感覺至少數年數年的時間,才能將這一身本事完整的傳承下去。
    因為受到朱元璋的影響,他之前從來沒有這個打算。
    包括自己的兒子,也並沒有去教。
    這般趕工出來,就顯得時間不夠充足了。
    “便也隻能寫多少算多少吧。”
    正在劉日新歎息的時候,前院傳來一陣聲響,讓劉日新回過神來。
    “當時陛下指派的人到了,我等前去迎接吧。”旁邊欽天監的官員說道。
    廟前,
    朱英有些尷尬,他認為這些人大概是將他錯認了。
    才出來的時候,有穿著神宮監服飾的宦官過來迎接。
    看到朱英有些遲疑,而後看到宋忠,便是躬身作揖道:“見過殿下,如今廟內香案已然安置妥當,不知可否開始祭祀。”
    朱英連忙解釋道:“我並非殿下,隻是一介商賈,公公卻是認錯了。這番過來,是為送祭品而來。”
    朱英指著後麵小廝們帶著的早點說道。
    這名神宮監的太監,年歲有些大了,約莫有六十多歲。
    聞言疑惑的看了看朱英,有些不解。
    他看著朱英的麵容很是熟悉,記憶中在宮裏的時候,肯定是見過的。
    不是皇孫,還能是誰?
    就在這時,劉日新隨同欽天監的官員,恰好出來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