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親生的吧

字數:4515   加入書籤

A+A-


    “倭國,據傳自古以來,當是我神州後裔。”
    良久,茹瑺輕輕吐氣,緩緩說道。
    “茹尚書,是從古籍中看來的嘛。”朱元璋微微頷首問道。
    “正是如此。”茹瑺肯定的說道。
    “不知從何看來,咱孤陋寡聞了,還未聽說過這等事情。”朱元璋繼續問道。
    茹瑺自幼博聞強記,微微思索回憶後,說道:
    “‘秦始皇本紀’及‘淮南衡山列傳’中,有關於此相關記載。”
    “先秦始皇嬴政,求長生不老之藥。有方士徐福上書,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
    “始皇便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已經預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物和耕具乘坐蜃樓入海求仙,耗費巨大。”
    “徐福初次尋仙未果,自二次出海後再未回歸。”
    “書中所言瀛洲,便是如今倭國。倭國文字與我大明相近,更類似於先秦文字,由此可見,倭國國人,也當是我神州後裔。”
    朱元璋深深點頭,頗有些感歎的說道:“原來如此,倒是咱小瞧了倭國,沒想到竟是我神州同源。”
    朱英看著老爺子和兵部尚書茹瑺,相互探討起倭國起源。
    嘴角不由微微抽動。
    大明不缺錢,但缺真金白銀。
    大明寶鈔因為不回收,大量印發的問題,被限製在大明內部流傳。
    出了大明疆域,大明寶鈔幾乎就成了廢紙。
    自古中原出師,講究名正言順。
    顯然老爺子和兵部尚書茹瑺,已然被石見銀山所蘊含的大量銀礦所撼動。
    聽到這裏,朱英也隨波逐流,開口符合道:“倭寇犯我大明,猶如兄弟鬩牆,自相殘殺。”
    “如今倭國境界,戰火連綿,我神州後期同胞民不聊生,自應由大明出師,撥亂反正,解救後裔同胞於水深火熱之中。”
    朱元璋聞言,肯定道:“大孫言之有理,咱明日便向陛下上奏,必然要曉之以倭國危難。”
    茹瑺聽到朱元璋這話,眼皮子一跳。
    朱英則是嘴角含笑。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倭國的重要性比之草原,就更加不同了。
    大量的白銀確實不能在大明換成物資,但是可以從國外換取啊。
    大明朝貢貿易極為發達,僅僅現在洪武年間,就有六十五個小國朝貢。
    在永樂後,因為鄭和七下西洋的緣故,朝貢最高多達一百四十八個。
    足夠的白銀,對於朝貢貿易其中的優勢,朱元璋自然能夠想明白。
    最為主要的是,如果真的能夠攻下倭國,奪得銀山,大明的國庫,將會變得極為充盈。
    “朱公子,之前聽你說,對於沿海通倭的商販比較清楚,我看關於這個問題,可以細細的討論一下。”茹瑺開口說道。
    早前對於朱英的話不屑一顧的他,現在已然開始轉變口風。
    至於朱英到底是不是陛下的親孫子,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如何先把沿海的偽倭給清除掉,而後尋思如今進攻倭國。
    不對,
    是如何拯救神州後裔同胞的事情。
    回想一下,之前朱英提到過的屯兵琉球,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建議。
    “茹尚書不必擔心,如果有需要,我當安排人員隨同出發,必叫那些通倭匪寇插翅難逃。”朱英自信的說道。
    對於沿海那些走私商販,他早就看不順眼了。
    因為海禁的關係,朱英商隊裏的大量貨物,隻能通過走私牟利。
    這就跟沿海的這些大走私販脫不開幹係。
    壟斷的買賣往往是暴利,想要貨物走海上這條線,就隻能被他們截取大量利益。
    小書亭
    朱英雖然勢力不算小,幾千騎兵召集起來,這些走私商販沒一個能打的。
    但賬不是這麽算的。
    首先朱英麾下的騎兵,總數雖有五千,但基本上都是散開,維係朱英的商隊貿易。
    其次這麽多騎兵,隻能在大明外行動,想要進入大明疆域,是當大明的兵馬不夠多嗎?
    隨便一個藩王手裏,就有數萬兵馬。朱英的五千騎入大明,恐怕一點水花都濺不起來。
    哪怕喬傳進入大半,沿海那邊,朱元璋吞兵備倭幾十城。
    這些走私商販隱藏其中,恐怕還沒得開打,就被大明兵卒給幹完了。
    如此一來,朱英也沒有辦法,隻能任由沿海這些走私商販們,足足抽取六成以上的暴利。
    甚至有些貪心的走私海商,抽取八成利都有可能。
    當然,就算如此,朱英還是有得賺。隻是這貨物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就算是大漠上的無本買賣,那也是折算人手不是。
    平白被人截了去,誰心裏沒個疙瘩。
    茹瑺聽完朱英的話,微微點頭,臉上流露出沉思的神色。
    作為大明兵部尚書,他已然開始思考,就沿海地區,大明的兵力布置,甚至已經開始在心中推演。
    等那些通倭的走私商販被清楚之後,該怎麽調集,調動多少兵馬攻劃倭國。
    就目前來說,打倭國根本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因為倭國本身就已經給大明提供了太多借口。
    朱元璋也沒想到,本來叫茹瑺過來,他有兩個意思。
    大孫既然掌握了通倭名單,自然是要予以清除。
    其次就是想借茹瑺之口,勸說朱英攻打倭國的想法。
    家國天下。
    在朱元璋的心中,自然是先有家再有國。
    這個家在朱元璋目前看來,已經足夠大了,經過元末戰亂,應當以休養生息為主,不必輕啟戰端。
    朱元璋年紀大了,隻想這個家能夠安安穩穩的傳承萬世就足夠了。
    甚至在最新修訂的皇明祖訓裏,已經將包括倭國在內的十五個國家,立為不征之國。
    作為貧農出身的朱元璋,也沒有封狼居胥那般豪情壯誌。
    就是想著子孫後代能夠安安穩穩的治理大明疆域就好。
    “茹尚書,咱還有些話要跟大孫單獨聊聊。”眼看已經過了不少時辰,快要到回宮的時候,朱元璋對茹瑺說道。
    “嗯,那我便在樓下等候老爺子吧。”茹瑺神色平靜,起身說道。
    聽到這話,朱英的眼裏閃過一道精光。
    看來自己終究還是小瞧了老爺子在朝廷的體量。
    老爺子必然跟陛下的關係極為親近,才能有這般地位可言。
    待茹瑺下了樓梯,沒了聲響後。
    朱元璋這才轉頭,對著朱英幽幽問道:“大孫,你當不是你爹親生的吧。”
    -----
    ps:1號上架,爆更。雙倍月票,求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