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

字數:6847   加入書籤

A+A-


    大明皇宮,謹身殿。
    “都送過去了嗎。”
    “回稟陛下,都送過去了,想必現在應該到了。”
    ......
    “東家,東家。”
    朱英頓時睜開眼睛,雖然在京師悠閑的日子已經呆了許久,但十年以來,刻在骨子裏的警覺,已經形成了本能。
    “張伯,可是有什麽事情發生。”
    朱英看了看外麵,天還未亮,張伯正站在自己的床邊,於是沉聲問道。
    雖然有些疑惑,目前京師對他來說,還有什麽危險可言。
    “東家,外麵來了幾位錦衣衛。”張伯有些無奈的說道。
    對於東家的身份,張伯自然是有所了解,像是老爺子過來的排場,幾乎都說明了一切。
    今日天還未破曉,大門就有人敲門,張伯連忙過去查看。
    原來是數位錦衣衛到訪,說是要見東家。
    “錦衣衛,他們來做什麽。”朱英下意識的問道。
    “東家,我也不知,說是見了你才能說。不過我看他們好像是帶了個大木箱子,應當是送什麽東西吧。”
    張伯回憶了一下,然後說道。
    “送什麽?老爺子這麽早給我送什麽東西。”
    朱英有些鬱悶,不過他也沒賴床的習慣,起身更衣,便朝著外麵走去。
    院子裏,三名錦衣衛正在恭候。
    “朱公子。”
    看到朱英過來,連忙抱拳作揖。
    錦衣衛送完東西後,就直接離開了。
    朱英也沒急著打開箱子,先是拿到書房後,這才打開。
    “好家夥。”
    朱英打開箱子後,看著裏麵疊放的大幾十本奏章,瞬間就懵逼了。
    這是幾個意思,讓我清早起來批閱奏章?
    看了看還未亮的天色,一片漆黑,現在應該是淩晨五點吧。
    .......
    朱元璋在謹身殿,聽到劉和的回答,整個人都不由笑出聲來。
    “咱這個大孫,過於備懶。從今天起呀,也該是為咱分擔一部分事情了。”
    “要學著適應嘛,這要是日後當了皇帝,就像是大孫自個說的,連著幾個月不上朝咋辦?”
    “早些開始熟悉,才是好事。”
    朱元璋笑著說道,而後對劉和再次吩咐道:“劉和。”
    “臣在。”
    “日後殿閣那邊送來的奏疏,就不忙著先送到咱這裏,往大孫那邊送過去,等大孫批閱完,再來送給咱看。”
    “臣遵旨。”
    朱元璋交代完後,就拿起一本史記開始看起來,看的正是秦朝的史記。
    朱元璋是頭一次當皇帝,還是自己打下來的江上。
    之前也沒經驗,也不存在哪個人過來教他怎樣去當皇帝。
    打仗和治理國家,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所以朱元璋也隻能摸著石頭過河。
    自從大明建國以來,朱元璋看得最多的便是曾經朝代的一些規章製度,還有條陳。
    在朱元璋的書案旁邊,還放有白紙,當看到精妙的地方,他還會用白紙記起。
    去除槽粕,取其精華,大明的製度就是這般來的。
    尤其是上一次聊到倭國的事情,所以朱元璋讓太監整理了比較跟倭國有關的書籍,開始去了解倭國的一些情況。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既然決定了倭國,那就要做好準備。
    不打無準備之仗,曾經奪取天下每次打仗前,朱元璋也會盡力去收集對手的信息,然後心中琢磨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