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有被震懾到的藍玉(求月票)

字數:7433   加入書籤

A+A-


    朱英的話,讓藍玉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既然聽說僅需幾月就能拿裝備如此利器,藍玉頓時心情舒暢。
    現在直接去兵仗局,朱英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產量的問題。
    其中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便是朱英一直心心念念的車床。
    車床對於朱英來說,並不陌生,在後世各類車床非常頻繁,也存在許多的用處。
    想要讓火繩槍和火彈可以批量的製造,並且保持質量的情況下,車床就不可避免的要使用。
    其實在近段時間,朱英早就命錦衣衛,拿來各種跟工匠有關的書籍,想要尋找車床的製作方向。
    說實在話,雖然朱英對於車床知曉,但真正上手,或者說去指導別人製作一個車床出來,還真是力有所逮。
    他又不是什麽全能的天才,前世若是經過電子廠擰螺絲,說不準還能熟悉一點,可惜並沒有。
    翻閱了許多跟工匠有關的文獻,卻是一點蛛絲馬跡都找不到。
    要知道車床最早在唐朝就已經出現了,怎麽可能沒有相關記載呢。
    後來的朱英,在看到宅院裏有人做木工活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找錯了方向。
    這是他被前世所迷了眼,前世的車床加工,尤其是各類材料的製作,多是在機械工業上完成。
    所以下意識的朱英就往工匠的方向去。
    然而實際上,從古至今的一切發明和創造,尤其是涉及到細小的結構,都是木匠為主。
    其實後世的木工師傅,在施工的時候,都會用木板搭建臨時的車床,用來切割木板, 校對尺寸標準。
    當朱英把目光放向木工這塊之後,就發現, 原始的車床在如今的大明, 其實早就在頻繁使用了。
    翻閱兵仗局有關的文獻, 給了朱英足夠的驚喜。
    兵仗局裏現在用得最多的,便是蓄力車床, 這已經具備了後世車床的模型。
    其加工的工件精度,已經達到了後世精度的二至五絲之間,精度和表麵光潔度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目前在兵仗局內, 主要用用於箭杆,槍杆的大批量生產,以車削工藝代替了以前的磨削。
    最開始朱英還有些奇怪。
    明明兵仗局就有車床等工藝,改造一下用於槍管的製作,或者其他零部件的製作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
    直到當時, 隨口問了秉筆太監郭忠幾句話, 朱英這才明白, 所謂門戶之見,敝帚自珍是什麽意思。
    社會環境的不同, 讓木匠和鐵匠之間, 雖然統稱於工匠, 但相互是不往來的。
    也就是說, 在火藥司的木匠大師傅, 放在兵仗局, 檔次不隻是差了一星半點。
    甚至於在木匠的圈子裏,去幫鐵匠做事,那叫沒牌麵。
    稍微有點名氣的大師傅,都不會樂意去火藥司的,在他們看來,那邊就是個打雜的活。
    本來朱英早就準備去兵仗局看看了, 不過這幾天比較忙沒來得及。
    今日恰好是火繩槍製成, 一趟把這個事情給解決了。
    兵仗局屬於明八局之一,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部門,其中設掌印太監, 提督軍器庫太監一員,管理、僉書、掌司、監工等。
    兵仗局並非在皇宮內, 而是在皇朝靠右的內城中。
    這快區域也是其他諸如銀作局, 酒醋麵局, 司苑局等部門所在, 普通百姓也是到不了這裏。
    在錦衣衛的開路, 涼國公藍玉作陪下,朱英雖然現在還沒個具體身份,但也是一路暢通無阻。
    當朱英抵達兵仗局門口的時候,兵仗局的掌印太監已經在門口等候了。
    “拜見長孫殿下,臣不知道殿下親臨,未曾遠迎,還請殿下恕罪。”
    作為皇家奴仆,兵仗局的掌印太監跪地磕首。
    “無罪,i起來吧。”
    朱英隨口說道,對於這一套已然是完全習慣成自然了。
    對於宦官這個團體,朱元璋雖然勒令不準幹政,但其實還是作為親信在使用。
    二十四衙門中,能夠擔任太監的,基本上也全是宦官了。
    這些衙門裏從事的,自然不全是宦官,譬如在火藥司,兵仗局,除了為首的幾個太監,管事,其他的都屬於正常人。
    太監屬於一個官職名,相對應的還有少監,中監。
    能夠擔任太監的宦官,便算是宦官裏的頭頭了。
    也正是因為是兵仗局的掌印太監,所以才會知道朱英的存在,一般的官宦可沒這麽多信息渠道。
    “不知長孫殿下過來,可是有什麽指示。”
    兵仗局掌印太監躬身著跟隨在朱英的旁邊,輕聲小心的問道。
    “帶我去製作箭杆,槍杆的地方看看。”朱英直接說道。
    “遵令。”掌印太監聞言,躬著身子小碎步走到朱英的側前方,為其引路。
    經過七轉八繞,很快就來到了生產箭杆的所在區域。
    果不然朱英所料,這裏充斥著大量蓄力車床,上百木匠熟練的操作,木屑漫天飛舞,大批量的半成品被製作出來。
    所謂蓄力車床,便是通過腳蹬踏棍的方式,主軸帶動旋轉,從而使得卡頭上被固定的木料進行旋轉。
    車床下麵有輪軸皮帶,前方有刀口進行車削。
    一個蓄力車床,一般是兩人使用,師傅在上方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負責製作,學徒則不斷腳踏拉動繩子轉動木材提供動力。
    “殿下駕臨,爾等還不趕緊拜見。”兵仗局掌印太監大喝一聲,本來就看到朱英等人過來的匠戶們,立即跪地磕首,齊聲喊道:“拜見殿下。”
    “都起來吧,我隻是隨便看看,爾等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繼續製作。”
    聽到殿下的吩咐,匠戶們連忙開始繼續起來。
    “安排三十人最為擅長車床的大師傅,調到火藥司去,我有大用。”
    朱英仔細的看了一會,開口吩咐道。
    兵仗局的掌印太監雖然不知道長孫殿下這是要幹嘛,但作為皇家仆從,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回道:“遵令。”
    他沒有多餘的想法,別說三十人,便是三百人他也得想辦法湊齊找出來,完成長孫殿下的吩咐。
    現在大明皇宮裏,稍微有頭有臉的太監,誰還能不知道長孫殿下的存在呢。
    不難想象,站在他麵前的長孫殿下,基本上就是未來的大明皇帝了。
    當然,關於匠戶的調動,還是要上報給陛下知曉後,才能定論,不過現在可以先準備起來。
    既然來了兵仗局,朱英吩咐完後,就四處看了看。
    不過目前的朱英,對於冷兵器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可言,有了火繩槍這等戰爭神器,冷兵器哪怕再好,也沒誘惑可言。
    藍玉一直跟隨著,可是直到出了兵仗局,都是一頭霧水。
    在他看來,朱英來兵仗局後,就是安排了一批木匠去火藥司,除此之外也沒啥了。
    就那批木匠,能夠讓火繩槍的產出提高?
    藍玉心中有些不信。
    朱英看到藍玉的表情也不奇怪,發明創造和帶兵打仗是兩碼事,藍玉不明白也很正常。
    不過敏銳的朱英發現,葉月清的眼神中竟然有一股了然的神色。
    為此,他不由笑著問道:“你可是看出來了什麽。”
    葉月清聞言,思索的神色閃過,而後回道:“東家是不是想打造一個,和這木匠車床一般的鐵製車床,加快製作火彈及火繩槍。”
    朱英眼睛一亮,沒想到葉月清如此聰慧,這就猜出來了。
    要知道受到目光的局限,一般人連其中的條理都沒法明白,葉月清能夠猜測出來,說明對於工業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索。
    且就是在這短短兩個時辰內,第一次見到火繩槍,而後到兵仗局這裏的蓄力車床,就猜到了兩者之間的聯係。
    其實這也是朱英忘記了一個事情。
    在朱英麾下的勢力中,雖然不是末位淘汰這樣的晉升製度,但要達到葉月清這個層次,尤其還是女子,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代替高麗公主,在保證忠誠的情況下,還要學會琴棋書畫,高麗語,甚至是高麗王室的禮儀和大明皇室的禮儀。
    《高天之上》
    這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幾乎算得上是千裏挑一了。
    心下朱英雖然沒有搭話,但對於葉月清已經開始重視起來。
    別的方麵不說,在朱英的心中,或許葉月清對於工業機械化,有著超乎常人的嗅覺。
    其實就算是朱英自己,在這一方麵,也就是依賴於前世的見識,真要自己動手整個什麽機床出來,無異於天方夜譚。
    他能做的,就是引導,更好的將目前大明的生產力引導在正確的方向。
    其實就目前的大明而言,在很多核心技術上,都是領先全世界的。
    譬如在這之前,火繩槍涉及到的複合炮管技術。
    便也是因為這項技術的存在,才能成功的製造出能夠讓火繩槍足夠穩定的槍管。
    這項技術目前是用在火炮上麵,不過槍炮不分家,無非是體量大小的問題。
    複合炮管技術,在如今又叫“鐵芯銅體”,原本純銅鑄造的大炮炮,被工匠改成以熟鐵打造內層,然後以失蠟法製模具,外麵澆築上銅壁。
    這樣的獨家技術,不但鑄造槍炮的成本更低,且武器更結實耐用。
    火藥司在接到朱英的要求後,便是使用了這項技術。
    現在可沒有能力製作出無縫鋼管這樣的玩意,想要讓火繩槍槍管,承受足夠的衝擊而不被炸膛損壞,便就隻能對著技術加以改良。
    所以目前的火繩槍,才會比朱英前世的火繩槍要大上許多,尤其是槍管,實際上是兩層精鐵覆蓋製成。
    大明目前類似的核心技術,不僅僅隻有這些,包括水車技術。
    大明開國後,麵對外有邊關戰火不停,內部經濟一片殘破的爛攤,急紅眼的朱元璋,親手狠抓農業建設。
    至今洪武二十五年,單河塘水利就修了五萬多處,遷徙農民更達上百萬。
    就在這火熱建設裏,一樁低調的農業技術,水車更是出了關鍵大力。
    作為古代農業生產的灌溉“神器”,古代的水車技術,曆朝都是全球“高精尖”。
    大明開國前的宋元年間,更早湧現出“風力水車”“畜力水車”等新花樣。
    但在元末亂成一鍋粥的年頭裏,這些“新花樣”大多局於個別地區,生產貢獻十分有限。
    直到明初朱元璋大抓農業後,各地官員拿著農書圖紙,手把手教著農民們有樣學樣造水車。
    這類原是“地方特色”的水車,很快就在大江南北隆隆運轉,到了如今,助推著曾一窮二白的大明朝,農業產值直接飆升。
    還有熱銷世界的絲綢,其中的提花機技術,更是絲綢紡織技術的巔峰所在。
    目前大明還沒開海,中後期的大明,便就是用這提花機技術製造出來的絲織品,讓無數海外國家的白銀,瘋狂灌入大明。
    從兵仗局出來後,已經快黃昏時分,這個時候的朱英並未發現。
    在他身後的藍玉,看向自己的眼神,已是截然不同,甚至隱約之中帶著少許的崇敬。
    從早上在火藥司見到火繩槍,親手試驗了火繩槍的威力後,藍玉的心態,就已經在開始轉變。
    打仗打的不僅僅是兵卒,更多的後勤,裝備,軍力。
    經曆過多年戰爭的藍玉,對於這些自然清楚。
    雖然還沒有見識過朱英統兵練兵的能力,但就今天看來,長孫殿下對於軍事,尤其是戰備方麵的熟悉程度,遠遠的超過自己。
    更在這其中,藍玉看得最為深入的,便是長孫殿下的野心。
    ----
    ps:第二更到位,有點困,來點月票提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