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文化的碰撞

字數:8274   加入書籤

A+A-


    宋忠看著麵前不斷進入的大商,眼睛都快笑得眯起來。
    不同於後世,在大明這個世道,有錢人還真就藏得死死的,極為低調。
    加上大明的穿衣製度限製,什麽穿金戴銀,衣容華貴,根本看不著。
    就像是剛才進入的那些掌櫃,平日裏也就某個酒樓管事,平日裏,身上披著一件麻衣,見誰都是笑嗬嗬的,哪怕是普通的老百姓,有時候喝了酒都能喝上幾句。
    也沒見其有什麽異常的反應,終歸是笑臉相迎。
    這些東西,錦衣衛想查,難度也很大的,總不能真的是把京師所有人都搞個調查,這工作量不說,意義也不大。
    現在嘛,就輕鬆多了。
    宋忠也清楚,這些掌櫃大多是明麵上的,背後肯定還有人沒出來,不過沒關係,順藤摸瓜,至少這藤給找著了。
    “太孫殿下這一招真的秒,在京師賺些錢財,要的就是名氣,如今正陽大道改造,兩側的房子又是天價,相當於牌麵了。”
    “要是在這大道兩側沒個店鋪,誰敢說自己頗有名氣。”
    宋忠自顧自的感慨。
    論起撈錢,誰還能跟太孫殿下相比呢,摸了摸身上的新衣,宋忠就感覺極為舒坦。
    眼瞧著快正旦了,錦衣衛這邊,全都多發一個月的俸祿,作為過年的獎賞,其他的福利不變。
    這可讓大夥幹勁十足,就想著辦點什麽案子,回報太孫殿下。
    “頭兒,屬下聽說上頭年後,有意安排一批專項經費,可是有這回事。”
    一名千戶見著宋鎮撫使心情愉悅,壯著膽子問道。
    這件事在錦衣衛衙門裏剛有消息出來,就立即快速傳播起來,兄弟們聽著都非常的興奮。
    其實錦衣衛之前也是有經費的,但這數額比較拮據。
    現在是太孫殿下出手,那感覺,能一樣嗎。
    “經費的時期,讓兄弟們放心,太孫殿下既然開了這個口,那就絕不會含糊,咱們錦衣衛,本來就是太孫殿下的忠心親信,不會虧待兄弟們的。”
    宋忠大包大攬的說道。
    他之所以敢這麽說,應該太孫那邊的安排,已經到位了,明年足足兩百萬貫的專項經費,以供開銷使用。
    這裏麵最大的補助,就在於情報和撫恤。
    往前的情報,幾乎沒什麽錢來,但現在,將會重新列入數個等級,高等級情報,據說價值上千貫。
    這麽想想,宋忠的笑意更濃了。
    “有宋鎮撫使這句話,咱們兄弟們可就安了心,下頭的弟兄們若是問起這個事情,也好有個交代,省得整天恍恍惚惚,天天惦記著這個事情。”
    “頭兒是不知道,現在下麵的兄弟,眼看著普通將士的待遇都快趕上咱們了,心裏頭有些不平衡呢。”
    旁邊的千戶說道。
    本來錦衣衛的待遇,乃是整個大明衛所中最高,能夠與之媲美的,也就隻有孝陵衛。
    現在因為太孫殿下的緣故,京師衛所的待遇,飛速飆漲。
    玄甲衛那邊就不比了,是太孫殿下直屬親衛,連命名都是太孫殿下自己來的。
    可其他衛所,待遇越發好了。
    一日三餐不說,更是餐餐大魚大肉,跟每日都在下館子似,那真叫一個神仙日子。
    苦點累點算什麽,誰還輕鬆呢。
    況且錦衣衛本身就是幹得罪人的事情,時不時還要遭受委屈,髒活累活的,也沒少幹。
    “回頭跟弟兄們都交代清楚,這次年前的福利大家都有,這是太孫殿下的體貼,也體諒大夥辛苦幹了一年差事,可在年後,整個錦衣衛都將要迎來一次考核。”
    “考核的內容,不得而知,可若是沒有通過考核者,不說提出錦衣衛,可直接就打入底層了,許多福利,也是沒法享受。”
    說到這裏,宋忠微微停頓一下,而後沉聲道:“便是爾等,也當要回去不得攜帶。”
    “包括本官在內,也需通過考核。”
    聽到這話,數位千戶,百戶,心裏頭就有些緊張起來。
    不過轉頭一想,發現太孫還是非常靠譜。
    可想而知這次的考核,肯定會有一些錦衣衛的弟兄被刷下去,但太孫殿下仁義,這個考核,並沒有在年前就實行,而是等到年後實行。
    讓錦衣衛的兄弟們,不管考核的結果如何,至少今年的福利能夠到自己的手上。
    ......
    “大孫,你這個法子真是不錯,如此一來,這些大商的底細,就能迅速的摸清楚了。”
    朱元璋笑嗬嗬的對著朱英說道。
    並不是說一定要把這些商人處死,而是立於大明官府的監視之中,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朱元璋從來就沒有小瞧過商人,正是因為對商人的忌憚,還有自身對於商業不懂行,所以才會加大力度打壓商人。
    現在隨著大孫的路子,朱元璋越發感受到了精通商業的好處,大量的錢財,物資,在大孫一步步的安排下,朝著京師開始聚集。
    戶部,內帑,銀子越發收得更多了起來。
    因為群英商會在賦稅這塊,全都是按時繳納,戶部光從京師群英商會這裏,每月至少有十幾萬貫商稅的增加。
    單單就京師,目前每年都能給戶部提供寶鈔兩百萬貫。
    這得是要解決多少問題。
    最為主要的是,現在正陽大道的房子還沒開始建,而且大孫的幾個廠子,因為冬季的關係,還在籌辦之中。
    可想而知,當廠子開辦起來後,這裏的稅收更多了。
    朱英在納稅這塊,從來不曾以自己太孫的身份,而讓賦稅有所缺失,反而是嚴厲查驗,必須足額繳納,缺一個銅板都不行。
    也是因為群英商會這樣的動作,讓其他的商會叫苦不迭。
    這樣很多曾經用過的套路,就不能再用了,不管如何,多少都是比之前要繳納得更多。
    每次交稅,都讓那些商人們,感覺心裏頭在滴血。
    哪怕多一個銅板,這也是之前完全可以輕鬆逃過的。
    而官府在對於商稅這塊的也開始非常重視起來,普通商人想要避稅的難度高了許多。
    什麽合法避稅,不存在的。
    不管你什麽理由,反正要有一定數額的稅錢上繳,才算是過關。
    畢竟一般來說,稅官可不管這麽多,本身也懶得去理論。
    不交錢,就是不行。
    “爺爺,目前在商業這塊,倒是沒什麽問題,最為關鍵的還是在於這些文人,背地裏搞學堂的歪心思。”
    朱英沉聲說道。
    他已經收到消息,目前關於學堂的事情,已經在各地散播,而且出現了很大的抵觸情緒。
    朱元璋不屑道:“便就翰林院那些蠢貨,能有什麽作為,他們的舉動,都已經被錦衣衛記錄在卷宗內了,咱也看了,興不起什麽風浪來。”
    朱英搖頭道:“現在京師這邊,還沒出什麽事情,但方才已經得到消息,有人把關於學堂之事,徹底的剖析開來,通過商幫渠道,四處傳遞。”
    “等過了正旦元宵,怕是地方上都已經形成了抵製,難以推行發展。”
    朱元璋皺眉道:“可是查出了何人傳出的消息,錦衣衛這些廢物,一點用都沒有,這等消息竟然都不知曉。”
    朱英搖頭道:“錦衣衛監察百官,在商人這塊觸及得比較少,這次的消息,最初的擴散就是在商幫內部。”
    “不過這年頭並沒有純粹的商人,大致是後麵的文人在操控,許多家族中的英才,或許現在並沒致仕,也難以發現他們。”
    “聰明的人,不在少數。不過孫兒從未想著瞞著就能上。”
    朱元璋點點頭,稍微有個大局觀的,都能看出這其中的貓膩,朝堂上的事情,就算是壓下去,也很難避免不對外傳播。
    隻是朝臣們或許多個心眼罷了。
    “大孫可是想好了對策。”朱元璋隨後問道。
    朱英苦笑道:“這等局麵,並無良好的破局之法,唯有以堂皇正道壓之,而後徐徐進行吧。”
    想要一下子在大明徹底改變取士之道,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要求到達地方後,肯定會有所變質。
    即便是朱英自己,都無法保證商會的人會不會被滲透,況且現在地方上的商會,很多分會的負責人,暗中已經開始有了小動作。
    在這一塊上,也隻能是以自查為主。
    好在商會雖然隸屬朱英,嚴格來講算是皇家商會了,可一日沒有給他正名,一日就是群英商會,隻是後台非常大。
    這其中的概念,還有許多規矩,就不同了。
    若是正了名,群英商會就相當於國企的概念,成員也有編製,與官吏無異,現在說破天了,那些掌櫃還是個商人,至少無法幹預到官府之上去。
    哪怕因為商會的關係,不似其他商人那樣受到鄙視,至少在明麵上,算是比較尊敬。
    這也是一個極限了,一個朱英感覺的極限。
    他不想商人的地位過於低廉,可絕對不會讓商人的地位過高,甚至要高過地方官府本身,在內部的懲罰中,以權謀私,往往是按律嚴懲。
    罰沒的財產,除去填補貪汙所得,舉報者可得半數。
    這樣的製度,讓那些在上層,如地方分會的負責人,做事的時候,難免要多上幾分小心。
    不過在這方麵,誣陷同罪。
    除夕這天。
    天微微亮時,本來火熱的京師,在這嚴寒的冬季,好似被點燃的熊熊烈焰。
    街道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並肩而行。
    哪怕是最為貧窮的百姓,也穿上了看上去幹淨整潔的衣裳。
    春節,對於所有的中原民族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節日。
    不僅僅是漢人,凡中原王朝所屬,盡皆如此。
    大明,是第一個多民族大團結王朝。
    蒙古人,女真人,契丹人,漢人,突厥人,色目人等等各類民族,在京師都非常的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