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李伯紀回歸中樞 宗汝霖南下汴…
字數:6892 加入書籤
應天府是大宋四京之一,本就建有行宮。雖然沒汴梁那麽奢華寬敞,可也是應有盡有。
李綱在內侍的指引下進了內苑,見曾經的康王正在一座涼亭內等著自己,立刻加快腳步。
他在巴蜀那偏遠之地得了皇帝召見,立馬啟程。現在他對金人的滿腔的怒火,都化作對趙構的感激。
“微臣李綱拜見陛下。”
“李伯紀快快請起。”
趙構親自伸手把他一扶,看著李綱一身風塵仆仆的模樣,心中也是感動。
“當年若不是聽信孫傅讒言將你罷免,如今天下又何至於糜爛於廝!”趙構歎氣道:“今日回來還望愛卿多多為國效力啊。”
李綱聞言又是一拜道:“微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趙構笑著拍拍他肩膀,當即封他為中書門下參知政事,這比曾經兵部侍郎還要高。讓李綱更是感動不已。
等他再三跪拜謝恩之後,李綱迫不及待的詢問:“微臣在路上聽說宗汝霖宗元帥已經奪回了京城,官家準備何時還都?”
趙構一聽這話不禁眉頭一皺,可現在汪伯彥和秦檜都不在,隻能自己來回答了。
“京城受賊子荼毒劫掠日久,如今早已經今不如昔。”
趙構知道李綱的性子,可他現在正是用人之際,而李伯紀在天下的名聲最好,重用他可以更好的鼓舞天下民心。
“有臣子向朕建言遷都江南,不知李愛卿有何見解?”
李綱一聽立馬正色道:“萬萬不可,如今京城雖然受了賊子劫掠,可裏麵仍然有數十萬百姓,更是宗廟社稷之所在。如果此時棄了會讓天下百姓背後說您軟弱的……”
趙構看他神色卻也不急,反正這一時半會自己也確實不好決定。
……
五月初九,陽光很早就鋪滿大地。
而此時五嶽之首的泰山之上,更是人頭攢動、喜樂隆隆。
盡管柴進不想大張旗鼓,覺得有些太過麻煩,可實在是拗不過這幾千年根深蒂固的禮儀。何況這種事情自己如果太過隨便,也難免會惹得世人嘲笑。
柴進身披龍袍頭戴九珠衝天冠在前,旁邊扈三娘深青褘衣頭戴鳳冠、腰係雙佩……另一側嫡子柴煦頭頂遠遊冠也有模有樣的跟著,不敢有一點動作。
而後麵,山東一眾文武浩浩蕩蕩隨行。
等按泰山書院的老夫子親自主持的議程走完,霎時間鼓樂聲聲,禮炮震天。四周如雷的萬歲之聲更是不絕於耳,讓本來感覺累得不行的柴進連忙又打起了精神。
隻有心頭在狂歎:等將來統一了天下,我得把這規矩給他改簡單一些才行,這從早到晚的飯都沒顧上吃。
《一劍獨尊》
……
如今天下未定,柴進也不想太過繁瑣,等該走的禮儀走完,僅在泰山腳下停留了一日便領軍回了梁山。
回水泊自然不是因為習慣,而是整個山東、甚至整個天下隻有這八百裏水泊環繞的梁山最安全。
不光柴進回來了,更是下令讓一些地方守將的家人也可搬回梁山大寨,有水師護佑,哪怕真打不過他金人,至少也能讓大家沒有後顧之憂。
可是沒等柴進消停幾天,一封急報便擺在了案頭。
金人南下了。
完顏吳乞買為給他扶持的張邦昌和劉豫報仇,再次派了兩路大軍南下。可這次完全不一樣的是,完顏宗望的主要目標就是自己的山東,郭藥師或許想替自己兄弟劉啟仁報仇,更是已經領著三萬怨軍先鋒進滄州直往濟南而來。
“陛下,聽說那完顏宗望身患重病還親自領軍殺向了恩州,看來是恨咱們恨急了。”
幾個軍師現在不能是軍師,柴進在封賞官職的時候效仿後世朱明設立了一個內閣,如今李助、吳用、朱武、喬冽、聞煥章正好五個人,既不用想著封誰做宰相,也能為以後省去好多事情。
這突然沒有宰相讓大夥有些意外和不習慣,所以下麵的人見他們幾個都是稱呼為相,柴進也無所謂,反正山東之事確實也是由他們來管。
“既然他完顏宗望不怕死,就把他留在河北。”
柴進起身道:“濟南有李懹、程萬裏我不擔心,看他郭藥師能不能過我黃河,破我濟南。”
神色一正對眾人下令道:“聞煥章、朱武留守,其餘兄弟隨我去會會這金國太子。”
眾人一聽如打雞血一般,齊聲高喊道:“屬下遵命!”
……
濟南城內,統領北路一應兵馬的大將李懹正與程萬裏、孫定等人製定對策,就聽到外頭士卒來報:“稟將軍,聖上命酆美、呂方二位將軍,各領三千騎兵前來聽令,如今人馬已進曆城縣地界……”
“好。”衛鶴大吼一聲說道:“還是哥哥……呸呸呸,還是聖上懂咱們,這是允許咱們出城無需死守啊。”
“咱們聖上可不是那趙官家。”文仲容起身笑道。
旁邊程萬裏一聽這話忍不住開口道:“金人來勢洶洶,咱們還是應當避其鋒芒為好。”
李懹眉頭一皺,因為程萬裏這是已經壞了柴進定下的規矩了:戰時如果沒有特意下令,地方文官一律不準指揮士卒做戰,隻要提供好後勤保障,維持城內秩序就行。
可程萬裏畢竟也已經很熟了,本是個膽小的性子,眼神對他微微暗示道:“程相公安心,若無把握李懹不會輕易接敵……”
程萬裏見他眼色這才想起柴進定的規矩來,連忙點頭。
心中暗暗打趣道:誰讓自己這個皇帝定的規矩不一樣呢,這一時半會哪裏能習慣得了。
眾人等了一會,兩員大將匆匆趕了過來。
“末將酆美、呂方前來聽令。”
李懹連忙上前將二人扶起客氣道:“二位兄弟能來可真是幫了大忙了。”
酆美和呂方與大夥見了禮後,酆美向李懹說道:“聖上已經親領大軍趕赴恩州,想來完顏宗望來不了那麽快,故而讓您能打就打,若是能趕在金人之前吃掉郭藥師,那是最好的……”
“末將願為先鋒。”呂方起身請命道。
李懹對他客氣一笑,請他先坐了。
他和叔叔李助是最早跟隨柴進的人,柴進能把他放在濟南肯定是相信他的本事,而對柴進的交代理解得也更深一些。
意思是派了幾千騎兵過來,是給你做後盾的,能打則打,但是吃不掉也沒關係。
回頭問程萬裏和孫定道:“糧草準備得如何了?”
“早就準備妥當。”
李懹聞言起身下令道:“歐鵬、黃雄留守濟南,其餘各軍立即出發。”
……
濟南往北是北清河,可由於從前黃河決堤害得改道入海,此時的黃河大半匯入濟水由青州北入海,一部又分出一支經濱州入海。
若是以前僅僅隻需守衛齊州一地,李懹倒是可以死死護住這奔騰的黃河,可如今北邊的棣州、德州皆是自己地盤,不可能全部放縱不管。
這也是柴進臨時給他派了數千騎兵的原因之一。
等大隊人馬一路過了黃河已經是很多天以後,早就在陽信駐防等著的滕戣,連忙出來與眾人見禮。
“郭藥師的人馬到哪裏了?”
“根據探馬回報,應當過了宣慧河,離咱們這還有些距離呢。”
這滄州大河大江沒有,可卻有七八條小河縱橫,若非幾十年前黃河再次改道,這滄州還有一條東流入海的黃河分支,可現在卻是已經幹涸了。而濟南大軍所駐紮的陽信就在這條河床的南邊。
“李將軍,你說這郭藥師會不會往德州去?”
“有可能。”李懹對酆美點頭道:“可他現在還在宣慧河咱們摸不清動向,隻能在這最前麵堵他了。”
文仲容對酆美和呂方說道:“二位兄弟很少到這邊來對此地地形可能不太熟悉,咱們這離德州很近,哪怕他想臨時改道也反應得過來。”
酆美二人聞言不禁微微點頭,放下心來。
郭藥師沒來,除了多派哨探潛入滄州探聽消息不好做其他安排,大家便早些回營歇著了。
可第二日一早,幾個士卒手揮令旗從南邊飛馬而來。
“稟報李將軍,聖上已命李相率領“忠讜軍”、“忠騫軍”經博州進了德州平原縣,李相請將軍去德州德平縣……”
眾人一聽愣了一下後皆是大喜過望,都想到這肯定是又發生了什麽事,讓柴進下定決心要拿這郭藥師開刀了。
李懹命滕戣和衛鶴留守大帳,自己上馬往東趕往德州。
兩地離得不遠,李懹輕裝簡從自然比李助的大軍要快,等他到了德平縣的第二日下午,才看到“忠讜軍”的軍旗。
“末將參見李相公。”
李懹和自家叔父行完禮,又和史文恭、卞祥等將領拱手致意。
眾人客氣一陣,李助讓史文恭等人去暫時安下營寨,把李懹領著進了德平縣衙。
隻有自己二人說話自然也就隨意一些了,李懹詢問道:“叔父,可是完顏宗望的那路大軍出了什麽變故,所以讓您親自過來?”
李助讚賞的對他點點頭。
“馬靈探得消息回來,完顏宗望的大軍一直在莫州沒動,雖然不清楚原因,可也給了咱們更多的時間。”李助讓他坐了,接著說道:“原本聖上想派些人馬給你,可你資曆尚淺擔心不能服眾,故而讓你叔叔我來跑一趟。可是他已經有了交代,該如何打讓你來決定,我隻是來幫你下令傳話的……”
李懹原本倒是信心滿滿,可一見到自己這個叔叔反而有些畏手畏腳了。而現在一聽柴進讓他統管全局心中感動之餘,也是感覺莫大的壓力。
李助知道自家這個侄兒,從小被他罵很了一些。
輕笑道:“卞祥和史文恭都是可以獨擋一麵的人,現在聖上為何讓你指揮,既是想看看你的本事,也是想培養你在朝廷和軍中的名望,為將來做謀劃。你盡管放心做,他郭藥師就是生了三頭六臂也不過兩三萬人,咱們生也得給他生吃了……”
李懹好久沒見自家叔叔,發現他好像從柴進登基後,性子也變了很多,不禁躬身道:“末將定不負聖上期望。”
李助點點頭道:“將來地盤越來越大,史文恭、卞祥等人肯定都是會同孫安一般領大軍去各地駐防的,而你現在能搶在他們之前立下大功,這是聖上對咱們叔侄兩的照顧,你可明白?”
“侄兒明白。”
李助歎了口氣,第一次上前拍了拍他肩膀。
“我就是個道人,雖然大家都喚我李相李相,可我卻從無留戀朝堂的意思,等將來大官人統一天下,我若還活著定會回荊湖老家的。”李助輕聲歎道:“我能走,可我李家卻得靠你來撐,咱們叔侄倆能遇見這樣為手下想的的主人,也是上天開眼了。”
“聖上是仁德之人,叔父為何有功成身退的想法?”
李助笑道:“不光我有,喬冽也是如此。咱們隻不過都是想為百姓做點事情的道士罷了,你若讓我換上官袍立身朝堂,自古沒有這個體統而我們也不習慣……或許聖上已經猜到了吧,所以想多給你些機會,也算是對我的一種補償。”
李懹一聽這話忽然想起孫安來,不禁恍然大悟。
難怪大名府一破,聖上第一時間想到的人不是魯智深和杜嶨這些元老,而是排在他之後的孫安,原來是因為看出了喬軍師的想法,故而把這補償給到他最好的兄弟……
“聖上真是……”
此時李懹心頭感慨萬千,卻不知道如何去誇,說到一半又給停住了。
李助輕笑了幾聲,知道自己這侄兒也已經不是跟在自己屁股後麵那個小兔崽子了。
“早些歇著吧,明天合軍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