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老和尚拔刀相助 好漢子義憤殺…

字數:5967   加入書籤

A+A-


    劉夢龍和浪裏白條張順、船火兒張橫領著自己所部水軍,沿著廣濟河一路南下,進了東京水門。
    “好地方啊好地方……”張順看著這汴梁城,除了這一句別的不知道再怎麽誇。
    而旁邊的劉夢龍畢竟是水軍統製官出身,比他多了幾分城府穩重。
    笑道:“以後咱們可以在這好地方安家,兄弟你看多了,也就不覺得有什麽了。”
    張橫見說連忙道:“若是以前有人和咱們說能在這東京城安家,我一定得給他倆大嘴巴子……”
    張順苦笑道:“誰說不是啊,我現在都覺得和做夢了似的。”
    兩兄弟同劉夢龍一起上了岸,早有北門守將袁朗在那接住了他們。
    “聖上已經有了安排,幾位兄弟來了以後暫時無需過去,先得辛苦去趟江南。”
    劉夢龍連忙問道:“現在就出兵南下了?”
    袁朗搖頭笑道:“兄弟誤會了,是替他趙官家送點東西過去……”
    說完讓人牽來幾匹馬,一起往太廟而去。
    等劉夢龍和張順看見那已經裝好的石碑等物,愣了一下後皆是大笑不止。
    “咱們聖上就是講究,那麽遠還給人家把祖宗牌位送過去。”
    劉夢龍輕笑幾聲問道:“可是讓咱們送去杭州?”
    “不用那麽麻煩。”袁朗說道:“此時杭州附近肯定重兵把守,聖上自然不會讓兄弟們去冒這樣的險。劉將軍熟悉江南水道,隨便在哪個地頭丟下就行,想來當地官府定會妥善安置……還有聖上讓諸位帶句話……”
    等袁朗說完,張順已經笑憨了。
    ……
    “殺千刀的柴家賊子……”
    趙構拿著一封奏疏狠狠摔在地上,還是覺得不解氣,抬起腳不停的踩,似乎那份奏疏就是派人給他送祖宗牌位和誓言碑的柴進。
    旁邊的汪伯彥和秦檜一眾大臣見他暴露,皆是不敢言語。主辱臣死,在汪伯彥的帶領下,全都跪伏於地,放聲哭嚎。
    趙構被這一哭鬧,心頭更氣。
    厲聲吼道:“何人可為朕領軍誅殺此賊?”
    陡然間殿內頓時鴉雀無聲,有兩個將領正欲開口,可汪伯彥卻率先出聲道:“陛下,如今當務之急是派人去迎回聖祖……”
    趙構一聽這話確實有理,自己本就被柴進這狗賊在應天府派人說成得位不正,不忠不孝了。若是還讓祖宗牌位漂泊在外,不是更遭人口舌嗎。
    “秦會之,你速速帶人過去……”
    等秦檜迎回大宋的誓言碑和祖宗牌位已經是很多天以後的事了,其中請和尚道士、然後趙構帶著人請罪等等流程那又不曉得搞了多少天。
    在忙完這些以後,趙官家也在一群江南文人士子的誇讚中冷靜了下來。
    由於趙佶重開應奉局,很多地方早就民怨沸騰,而金人南下雖然並未到南方來,可那各州各府造成的影響卻也是巨大的。而宋廷自立國以來就是采取強幹弱枝的策略,江南、荊湖、淮西等地也由於這一震的動蕩處處幹戈四起,匪盜叢生……
    幸虧有劉光世和後來從西北調來的張浚等人四處平叛,才不至於讓趙構慌了手腳。
    “聖上,如今京城被賊人占據,四京已去其三,而西京洛陽又遙不可及,您還得早做安排為好……”
    趙構聽汪伯彥說完深覺有理,哪裏有一個朝廷沒有都城的。
    “可是東京乃我大宋都城,朕若重新定都,不是更讓天下議論紛紛麽?”
    這自己光明正大的承認,和默認完全是兩碼事,趙構的話倒是讓汪伯彥讚賞不已。
    “聖上,都城不可改,可是行在陪都卻是換得。”秦檜說道。
    趙構聞言眼前一亮。
    “那愛卿覺得行在定於何處,陪都又定於何處?”
    秦檜躬身答道:“聖駕如今所在的杭州便可作為行在,而建康府便可改為陪都……”
    趙構點點頭,這幾處地方都是好所在,確實是自己的行在、陪都的最佳選擇。
    幾天以後,一封皇命詔書傳遍江南、荊湖各地。
    ……
    “哈哈哈哈,這趙構倒是和他老子一樣挺會自欺欺人的。”
    荊湖西南的大山之中,一個年過六旬胡子花白的老和尚,看著旁邊的告示一會輕笑,一會搖頭。
    看了一會也沒了意思,去鎮子裏買了些生活物事便轉身往回走。
    這荊湖不比北方,放眼望去全是大山,可這老和尚倒是步履矯健一點都看不出已經年過六旬。
    他又行了十幾裏地,可是前頭山坳中隱約聽見一些打鬥叫喊聲。
    老和尚眉頭微微一皺,聽那聲音像是往自己這邊來了,連忙走到旁邊的大樹後麵,可是卻神態自若,沒有一點害怕的意思。
    過了沒一會,幾十個官兵有的牽著牛羊,有的肩上扛著幾個女子,旁邊的人還邊走還不忘上下其手,一臉放蕩笑容……
    可是這老和尚年紀雖大,但是脾氣好像不小,居然也不再躲了,緩緩走在山道上,眼睛狠狠的盯著前頭的官兵。
    那些官兵可能對佛祖還有一些敬畏之心,沒有直接動手,詢問道:“你這和尚為何擋住咱們去路?”
    “你們是來平定亂匪的官兵,不是讓你們來當亂匪的,劉光世就是如此帶的兵嗎,還虧他老子劉延慶還算個人物……”
    那些官兵一聽老和尚直呼劉光世之名,在驚訝之餘不禁有些猶豫,擔心此人和自家將軍有何瓜葛。
    一個為頭的校尉見所有人都向自己看來,隻好出聲問道:“咱們為百姓平定亂匪,弄些牛羊養養力氣有何不可?”
    老和尚眼神冷冷的看向那些叫喊的女子。
    “她們也是為了養力氣?”
    那校尉就是個沒多少見識的人,當時那麽講也就是順嘴一說,忽然被他拿話咽住幹脆也不裝了。
    “你識得我家大帥?”
    “出家人不打誑語,不僅不識得,而且還有仇!”
    那群士卒聞言,不禁個個麵麵相覷,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
    “老大,不管他是認識還是有仇,殺了幹脆。”一個士卒眼神狠厲的道:“那村子裏又不是沒殺人,害怕多除掉一個裝模作樣的禿驢……”
    那校尉見旁邊幾個士卒也是如此說,不禁也沒了顧忌。管你是誰,殺了往山溝裏一丟,誰他娘知道是老爺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