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字數:3413 加入書籤
大周突派使臣南下杭州的消息,如同深秋中的驚雷,將一眾宋朝皇帝、官員熏得外焦裏嫩。
他們不明白為何柴進會派人來,趙構再是愚鈍,他也不會相信吳用真是為了送回父親趙佶的書畫珍寶而來。可你要說是想兩國罷下兵戈、劃江而治,自趙構往下,都產生過這種想法,可就是覺得如同天方夜譚。
被一麵金牌從蘇州急急召回的樞密使張浚,此時見所有人悶頭苦想卻無一人開口,而趙構卻眼巴巴的看著自己,不禁上前一步道:“官家,如今柴賊竊據中原,又有精銳水師在長江北岸虎視眈眈。說句鬥膽的話,賊寇之勢已經遠在我朝之上。可他卻不急著南下,反而於此時突然派心腹吳用從嶽州趕來杭州為使,確實蹊蹺……”
“愛卿所言甚是。”趙構一臉急切的道:“柴進這狗賊從小不學無數,隻在江湖上搜羅一群雞鳴狗盜之徒,個個狡詐陰險之極。依朕看來,吳用定有不可告人之密,說不定……”
秦檜見他話說一半,忽然眼睛往下麵的臣子掃過,一下便明白自家皇帝這是被樂和搞怕了,又在懷疑吳用是來勾搭某位臣子將領的。
最近這段日子,長江沿岸各地倒是風平浪靜,但是明州的劉正彥與苗傅二賊不僅沒有被滅,反而讓他們依據明州山地之便多敗官軍。這讓皇帝很惱火,因為樂和跑了,劉、苗這兩個被其策反的將領也還活著,如何能讓趙構不杯弓蛇影!
“陛下,微臣聽聞吳用此來敲鑼打鼓,沿途百姓皆傳是為兩國罷兵而來。”秦檜出聲道:“咱們姑且不論真假,反正對我朝並無損失,微臣建議,當命江南西路汪宣撫速速派人接引回杭州……”
趙構一下便聽懂了秦檜的話裏有話,人家吳用是光明正大來的,柴進若是想暗地裏與臣子將領有勾搭,人家沒必要冒這樣的風險派個心腹來,完全可以偷偷摸摸的。
發現自己有些失態,連忙收拾一下儀容。笑著看向樞密使張浚道:“您覺得會之之言如何?”
如今劉錡死於徐州,劉光世幾乎快要聽調不聽宣,趙構能用之人已經屈指可數,所以哪怕他已經同意了秦檜的意見,可還是要問一下這位樞密使以示心意。
“秦相之言甚善。”張浚道:“不管他柴進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咱們就打開他這葫蘆,一看便知。”
……
明州句餘山下,已經在此地進退不得半年之久的宋將王夔正憂心忡忡的等待杭州的回信。
自從樂和策反苗、劉二人,王夔便領兵從杭州一路東進,起初勢如破竹連下被苗傅攻破的上虞、餘姚二縣。原本以為隻有數幹兵馬的明州當是旦夕可破,卻不想在這句餘山下被苗傅埋伏。雖未傷筋動骨,卻也讓他吃了一頓苦頭。
後來好不容易攻破句餘山,正要沿著慈溪直下明州之時,卻發現杭州灣的海麵上船帆如影密密麻麻。
王夔也是從軍多年的老將,自家朝廷如今還有幾斤幾兩心裏那是清楚得狠。這數百艘大海船絕對不是宋廷所有的,而那艦首之上懸掛的李字將旗,讓王夔明白這是那支曾經的大宋最強海上之師,登州澄海軍!
“將軍,那李俊空有混江龍之名,卻根本不敢登岸,不如咱們直接南下速速攻取明州。”
手下指揮使的話,讓王夔像看白癡一樣的瞪了他一眼。
“南下,他李俊正等著咱們南下呢。”
王夔沒好氣的道:“明州賊人馬雖少,可卻能依靠城池堅守而不出。若是南下攻城之時李俊登灘而斷我歸路,豈不是有全軍覆沒之危?”
那指揮使被王夔瞪得脖子一縮,可還是大著膽子說道:“對方皆是水師,到了陸地還不是如送死一般。末將請命,願領一支兵馬留守句餘山大寨,定不讓李俊賊子斷了我軍糧道。”
王夔看他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差點就準了他的請求。因為這個想法是不錯的,可是一想到幾百艘戰船上足足有幾萬人的梁山賊寇,王夔的心裏根本就不敢冒這個風險。
趙構知道劉正彥的兵馬不多,所以派自己領著一萬多人就殺了過來。可是若分兵,城池又如何好破?何況李俊凶名在外,更有費保、喬正這群悍匪以為副手,他根本不相信眼前這指揮使能保住自家大軍的糧道後路。所以他一直在等朝廷給他派來援軍,隻要攔著李俊的水師搶灘登岸,他就有把握誅殺苗、劉二人。
“將軍,朝廷樞密院急件。”
“速速拿來我看。”
正當王夔煩惱之時,心心念念的回信已經送到了眼前,可等他拆開一看,上麵卻見張浚給他寫道:“滋有賊將童威、童猛沿杭州灣欲進蕭山,官家與朝廷諸公擔心行在與聖駕安危,已將能調之兵布於蕭山沿線,此時已無兵馬可援,望將軍謹慎而行……”
王夔歎息著搖了搖頭,揮手把張浚的信件遞給下麵的將領。
“李俊早已經防著咱們向朝廷請援軍了。”
旁邊的心腹幕僚緩緩將信看完,已經知道了如今的局勢。感慨道:“這皆是樂和賊子遺下之禍也。”
剛才請戰的指揮使不解的問道:“這與那樂和有何聯係?”
“他在杭州經營多年,朝廷兵馬在杭州有多少又豈能不知。”
“是啊。”王夔也歎道:“特別是朝廷將我從蘇州調來,便已經說明杭州附近幾乎已經無兵可動,所以柴進方能有膽量派一支水師來解明州之圍。”
那幕僚看著王夔神色蒼茫,心裏也生出一種無力感。當時李俊的船隊剛剛出現之時,他們皆以為是來接應苗劉逃往山東的。不想這些人不僅沒逃,還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了明州城裏。讓自己看似唾手可得,卻根本不敢向前一步。
“將軍。”
幕僚忽然靈光一現,急切的道:“海船雖大,可畢竟所載有限,我觀那李俊也並無登岸補給的打算,您說他是不是還有其他倚仗?”
王夔聞言眉頭一皺:“先生覺得倚仗在哪?”
那幕僚無奈的搖了搖頭:“學生不知,隻不過李俊有水師相互,如果拖延不住咱們,苗、劉二人肯定也會舍棄明州往定海而逃。那時候收複失地倒是不怕,可這叛逆二賊卻終究是能逃之升天的。”
王夔苦笑道:“當看到登州水師之日起我便不再妄想能除此二人,能把明州光複,就算替君分憂咯……”.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