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字數:4210 加入書籤
不管是許貫中,還是安坐一旁的楊明禪,都已經聽出了黃潛善心底裏對那九五之尊的渴望,他現在別的不要,唯一要的,就是許貫中把他最後缺少的那點勇麽激起,能夠一往無前,從此再無畏懼!
“自當可爭!”許貫中一臉正色的說道:“雖然如今柴進占據了大半天下,可就算他在這一年多時間裏已經攻破杭州又有何懼?”
黃潛善心頭大喜,誠心請教道:“還請先生教我!”
“黃公勿急,且聽我慢慢道來。”許貫中緩緩行禮道:“想之當年劉備劉玄德織席販履食不果腹,直等後來天下大亂便順勢而起,借荊州謀巴蜀定漢中,方有三國鼎立之局。敢問您比之他來,孰難孰易?”
“或許您會說最後蜀漢還是敗於曹魏之手,可這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況。想之三國鼎立之時,蜀中雖看似平穩,但是各大勢力互相牽製,更有苗民不服王化四處為亂。而現在巴蜀政通人和,百姓民豐富足,以巴蜀之財富,養精兵百萬不過爾爾,您何懼中原?”
“再觀他柴進,雖然占據中原帝王之沃土,可是河東、河北、關中皆被金人亂匪糟蹋得民不聊生,他不僅要忙著休養生息,更有金人在北方虎視眈眈,您覺得他要多久才能安定那所謂的大周天下?要多久才敢覬覦蜀中之地?隻怕那時候咱們已經覓得雄兵百萬,您又何懼他中原?”
“其三,大宋立國百餘年,大理安於西南,李夏亂於西北,中原再是富饒可曾攻破其皇城使這兩國臣服?咱們姑且信他大周兵鋒銳利戰將驍勇,可是您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蜀道天險,就算最後反奪不下中原,咱們固守巴蜀他柴進又能奈我何?”
……
許貫中話裏的每個字,都像一個石子一下一下的砸進黃潛善的心裏,激得他麵紅耳赤心潮翻湧。
強製忍耐著等許貫中說完,問出來了心底最後一個疑問:“許先生,您也知道吳玠乃是大宋所封的陝西道兵馬都統製,並有蜀道各大關隘的防禦之責……他與我並非一心啊。”
這個問題也正是楊明禪一直沒想到辦法解決的事,也忍不住在旁開口道:“正是如此,吳玠吳璘不除,萬一將來事泄,他獻關投了柴進,可就萬事休矣呀,還得請先生想個萬全之策才好。”
許貫中微笑道:“二位勿憂,吳玠之事我早已有了主意,今日前來就是想來探明黃公心意,既然您有胸懷大誌,許某自當替您除去這兩隻攔路猛虎。”
“好!”
黃、楊二人忍不住齊聲叫好,楊明禪詢問道:“如何能除掉這兄弟倆,他們處事極為謹慎,連每次來成都府催要糧草都是隻來一人,莫非他們已經聽到什麽風聲了?”
“楊兄多慮了。”許貫中道:“你也知道我剛從劍門回來,他們平日裏小心,不過是因為手底下無人可用,必須留人在劍門駐守罷了。待我用上一計,吳家兄弟便不足為慮了。”
楊明禪聞言不禁放下心來,正要再次詢問,許貫中已經開口了。
“我回來之前聽吳玠說,似乎最近的糧草還未送過去?”
楊明禪點頭道:“我們一直防著此人坐大,故而讓劍州知州每次就押送一點糧草前去,所以隔三差五他就得派人來討要。”
許貫中笑了笑:“這樣簡單,那就用這點糧草掉他上鉤吧。”
楊明禪似乎已經猜到了一點,立刻追問道:“如果您想借取糧之時除去他們怕是難免走漏風聲,要知道劍門縣裏可還有一個呢。”
“放心,一個都不會少的。”
許貫中笑著道:“隻不過到時候這倆人隻能抓活的,千萬別殺了!”
黃潛善不解道:“這是為何?”
“許兄這是替您未來籌謀呢。”楊明禪倒是明白了,替他解釋道:“許兄一直說這兄弟倆乃是天下難得的猛將,而您正是缺少良人輔佐之時,殺了確實是可惜了。”
黃潛善也知道吳玠的才能,所以才如此忌憚,微微點頭道:“他吳家乃是西北幾代的將門,吳玠此人也素來忠心,我就怕很難讓其為我所用啊。”
許貫中歎息道:“我深知如果想靠著幾句言語讓其效忠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也,為私,我不忍心殺他,為公,現在不能不代表以後不能,如今他吳玠的心還沒死,可如果大宋都沒了,那他還能忠於誰?”
黃潛善現在是越來越歡喜許貫中了,什麽都替自己想得麵麵俱到。以後有了他,如果再有吳玠、吳璘,直覺得大事可成。
“好,接下來怎麽做,皆聽許先生安排。”
……
日暮西垂,一股涼風吹進了位於劍州劍門縣最北端的宋軍大營。身體享受著難得的涼爽,吳玠的心裏卻沒有一絲一毫的舒坦。拿著一冊兵書看了兩眼又合起放下,靜不下心來。
旁邊的心腹將領楊政也是個聰明人,見其如此,笑著問道:“許先生這一走,大將軍可少了一個能說話的知心人。”
楊政的話說進了他的心裏,自從兵敗富源退守蜀中,吳玠沒有一天不在擔憂天下的局勢,也有心借助巴蜀富饒之地整軍備武重奪西北關中。但是事與願違,不久之後柴進攻克荊襄重地斷絕航道讓他們失去了與杭州的聯係,最後派了好幾波人,想沿著夔州、潼川翻山越嶺去荊湖,也從來都是有去無回。
如果是其他人,安安穩穩的待在這巴蜀神仙之地倒是樂於逍遙,但是吳玠做不到。他有太多的事情想做卻不知道如何下手,他有太多的地方想去卻寸步難行。
他的苦,從來沒有和手下將領說起過,哪怕是自己的親弟弟吳璘他也閉口不提。因為他是領兵主帥,不能向任何人表現出一絲一毫懦弱。
除了許貫中!
也隻有和這個年紀相仿的知交好友,才能吐一吐心頭苦水,談一談人生方向。
吳玠漫無目的的在營中走了一走,心緒已然安寧。正要招呼楊政幾個回帳歇著,卻見另一位偏將曹武從外頭走了過來。他本是自己派去劍州城裏催討糧草的人,不禁開心的道:
“糧食運回來了?”
曹武笑著行禮道:“回大將軍話,那知州原本還想敷衍小人,可新來的那個通判倒是好說話,直言不可虧待了前線將士,不僅本月的口糧都已經入了庫,還說過兩天會帶著酒肉錢糧來劍門勞軍。”
楊政極為不解的道:“這新通判是何來頭,居然讓知州都這般聽信於他。”
吳玠雖然在巴蜀駐軍,可明麵上卻是陝西各道兵馬都統製,何況通判還是文官,人員調任根本不需要知會。但是幸好,前些日子許貫中卻早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
“那個新通判是黃宣撫的公子,黃伾!”
“這是不是太任人唯親了?難道是已經和朝廷有了聯係?”
吳玠苦笑一聲沒有說話,這些事情就算都知道任人唯親又有什麽辦法?別說是通判,就算是當個知州,隻要別惹起民怨,他吳玠現在還能向皇帝告狀不成?
“許兄弟和我說過,成都府新募新軍兩萬,現在都已經隨著黃通判來了劍州,他這是在防著咱們賣國投敵呢。”
“咱們投敵?”楊政輕哼道:“如果守不住蜀道,他們莫非還想靠著兩萬新卒,能敵得過那花和尚魯智深?”
吳玠揮了揮手:“不管如何,至少他現在對咱們是客麽的,既然要來,我自當要給足人家麵子。”
其實別說黃伾,哪怕是黃潛善,吳玠都沒有和他們打過什麽交道。成都府裏的消息基本上都是許貫中和自己說的,隻知道黃伾是個年輕的讀書人,雖然偶爾有些貪玩,但也不是什麽紈絝子弟。在他心裏,黃潛善能增募兩萬新兵鞏固城防,至少也是聽了自己的建議的。就算現在沒打算讓他領著人去奪回漢中,可也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