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大將紀靈

字數:4158   加入書籤

A+A-


    正逢此時,郭嘉步入大廳笑道:“陳宮必奪徐州,文若高見,此計必成,曹公勿疑!”
    荀彧笑而不語,曹操見兩大謀士都認為可行,雖不知陳宮想法,卻是不疑,於是點頭同意。
    卻見荀彧站起身,負手在大廳中度步道:
    劉備笑道:“此曹操恐我與呂布聯手伐他,方定此計,欲使我二人互相殘殺,他卻從中取利,我怎會中此人之計?”
    “我們可暗使人到袁術處,密告袁術,劉備上表欲討伐南郡,袁術聞之,必怒攻劉備。”
    隻聽荀彧續道:“另一方麵,曹公可令陛下降旨令劉備伐袁術,兩邊相並,呂布必生異心,此為驅狼吞虎之計也。”
    送走呂布後,關羽、張飛來見劉備,關羽道:“兄長為何不誅殺此人?”
    張飛聞言知道劉備不安心拍著胸脯道:“弟弟自今日起,不喝酒,不打軍士,一定聽人勸諫,大哥,你看如何?”
    糜竺與劉備等人接觸多日,甚是了解這張飛,於是道:“隻恐將軍口不應心。”
    這句話卻是發自內心,糜竺可不希望這張飛丟了大本營,這會直接影響到劉備的,所以這糜竺隻好當麵挑明此事,卻也是一片苦心。
    這張飛聽了火氣大盛,糜竺隻覺一股殺氣湧動,隻是糜竺卻是不懼,他什麽場麵沒見過,隻見張飛虎目圓睜道:“我跟哥哥多年,從未失信,你竟輕視於我。”
    說著就要動手揍糜竺,劉備見狀忙製止道:“糜竺之言也是我想,三弟獨守此城我確實難以放心,還得請元龍來輔助你,才可安心。”這劉備對陳登卻是一向欣賞,信任有加,陳登一旁連忙應諾。
    後方大勢已定,於是劉備點軍三萬,即日起兵,望南陽進發,矛頭直指袁術,劉備對這場仗還是信心十足的。
    卻說袁術聽說劉備上表要伐自己,怒火中燒,袁術這人狂妄,心氣高,這劉備還入不了他的眼,如今卻來討伐自己,當真是氣憤難平,何況徐州又是陶謙讓的,狠狠道:“劉備一編屨織席的小角色,靠著天上掉下來的狗屎運,得了徐州,與諸侯同列,我正想伐他,他卻來伐我。”
    於是派大將紀靈引兵十萬,殺向徐州。
    領兵十萬,非同小可,萬一變節,損失不小。
    紀靈率軍十萬,出得陣來,見了劉備,大罵道:“劉備匹夫,安敢犯我國界。”
    劉備正色道:“我奉天子之命,以討不臣,你竟敢來拒天兵,罪不容誅。”
    紀靈聞言大怒,拍馬來戰劉備,這紀靈本為三軍主帥,如今竟然親上陣上廝殺。
    紀靈拍馬來戰劉備,一旁關羽忙從劉備背後殺了出來道:“匹夫休傷我大哥。”
    當下舞青龍偃月刀,化作一道青龍,一刀劈向紀靈。
    紀靈手中執一柄狼牙棒,當下迎了上去,一道金光撒出,青龍亦不能傷得分毫,隻是氣勁交加下,似有龍呤爆鳴,端的是棋逢敵手。
    這一勁氣比拚下,二人都不由得震驚,都未曾想到對方氣力如此之大。
    二人又戰在一處,隻見一道金光與一道青光交織在一處,勁風陣陣,當下戰了三十個回合,卻不分勝負,關羽暗讚:“好英雄。”
    關羽本是狂傲之人,少有讚揚別人,今日如此說,顯是紀靈確有本事。
    那紀靈則更是心驚,這紅臉漢好生厲害,自己竟拚了三十回合,卻力有不及,而那紅臉漢卻仍是氣力不減,要知道這紀靈可是被敲打了七千多萬次的人,肉身強橫無比,力氣也非同小可,抗擊打能力強的人,那力量也不是鬧著玩的,如今卻力氣比拚不過這關羽,心中不免有些波瀾。
    又戰了幾合,紀靈自覺戰不得關羽,而手中的狼牙棒又比不得關羽那青龍偃月刀,與自己已形成一體,當下忙跳出陣處,大叫少歇,當然要少歇了,不然再扛下去,主帥就死了。
    於是紀靈退回營中,關羽也不追趕,三十幾個回合那都是硬拚,沒什麽花哨,施展那青龍偃月刀本就是極耗真元,關羽對陣更是善以快戰為主,一入場便盡施殺招,如今拚了三十回合,雖不像紀靈那般耗費巨大,也是心生倦意,當下也退回營去,隻在陣前等侯。
    紀靈回營一看關羽威風凜凜在陣前作戰,不由眉頭大皺,該如何是好?
    紀靈自知不是關羽對手,不敢再去應戰,便揮手道:“誰去迎戰?”
    這話眾將倒也不笑話,畢竟主帥單挑的太少見了,紀靈不戰也不丟人。一旁一小將躍馬上前道:“末將願往。”
    紀靈點頭同意,這小將拍馬上前迎戰關羽。
    關羽陣前叫陣,見來人竟不是紀靈,怒道:“你等切勿送死,叫紀靈前來,某隻與他決一雌雄!”
    關羽如此狂傲,頓時激起了那小將的血性,聞言大怒:“你是什麽東西!怎是我家元帥對手?還不束手受死。”
    說罷,拍馬舉槍便刺,關羽聞言大怒,挺刀飛馬而去。出刀間,那小將隻覺得狂風一卷,當下勁風浮起,眼見一條長龍破刀而出,轟的一聲直擊當胸,他哪是關羽對手。
    啊的一聲,隻一合,便被誅殺陣前,袁營眾將無不驚詫,看著場中竟呆愣半晌,沒想到一個人就這麽丟了性命。關羽單刀擎天一舉,劉備與關羽配合何等默契,當下舉起雙股劍喝道:“弟兄們,殺啊!”
    關羽聞言道:“弟願守城。”
    劉備正視關羽道:“我早晚與你議事,怎能離開?”
    張飛聞言忙道:“小弟願意守城!”
    卻說劉備接旨後召集眾謀士商議,糜竺受陶謙所托輔佐劉備,如今劉備方剛站穩腳跟,此時興兵自是大大不利。
    這場仗打自是無妨,不過這場仗勝負卻是難料,如今劉備勢弱,有些事既然不做無錯,卻是好壞之數各占一半,不如不做,於是急道:“這肯定又是曹操的詭計,使君切勿中計!”
    劉備歎道:“雖明知是計,奈何皇命難為。”
    糜竺聞言,默然不語,知道當今卻是皇命難為,孫乾見事已沒有轉機,沉思道:“既然如此,可先安排個守城之人。”
    劉備此時可謂兵多將少,雖坐擁徐州,但班底守將卻隻有徐州,徐州緣由陶謙領導,陶謙素以德行服眾,手下可用之將卻甚少,更無可守徐州城者,否則當年也不必求助其他諸侯;而劉備的班底卻隻有關張二將可守徐州,劉備掃視場道:“二位賢弟誰可守城?”
    次日,曹操先令人密至袁術處,又以天子名義發令劉備討伐袁術。
    曹操聞言若有所思,沉吟道:“此計雖妙,隻是陳宮是忠義之人,未必肯奪人之城。”
    劉備轉頭看向張飛歎道:“你卻守不得此城,一則,你酒後犯事,變態兵卒,二來你做事輕率,不聽人諫。”
    在這軍中,除了自己和關羽,卻是無人管的了。
    次日,劉備送天使回京,拜表謝恩,對密令之事,隻說容後誅之。曹操使臣回見,備言劉備不殺呂布之事,當時荀彧正在曹操身側,曹操笑道:“此計不成,我等確小看了劉備。”
    荀彧微微一笑道:“此計不成,還有一計。”
    關羽點頭稱是,張飛忿忿道:“呂布這廝絕非善類,就算沒有曹操密令,我也要為哥哥絕此後患!”
    劉備搖頭道:“三弟,此非大丈夫所為,切莫如此!”
    曹操聞言道:“先生請講。”
    曹操聞言道:“先生請講。”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