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5 中毒了?

字數:9530   加入書籤

A+A-




    加入明遠農場,將家搬遷至張家坳,對於新加入的康朗香、李同等六人,絕對是人生大事件,他們必須得回到家裏跟家人商量,然後領著人手先到張家坳把房子建起來。
    王明遠之所以催著回去,那是因為,他也必須回到張家坳知青點。
    2023年和1980年之間,每次時空跨越,錨點都是固定的,他可不想自己呆在這天坑中來個突然消失,要知道下次再來可就是在知青點了。
    所以王明遠直接否定了張守忠建議留在天坑過上一夜的建議。
    見他如此堅持,張守忠也隻能拖著疲憊的身體領著眾人跟上。
    一路緊趕,也到了晚上九點多才回到張家坳,
    康朗香離家最遠,是遮放生產隊的,跟幾人都不同路,就留在了張家坳,被王明遠安排在了韓小玲的臥室住下。
    其他幾個男人都是民兵且有豐富的狩獵經驗,走點夜路對他們來說,完全不在話下,趁著時間還不太晚,各自往家趕去。
    張守忠就夠受了,短短兩天的時間,從張家坳到天坑來回跑了兩趟,還連夜奔忙買羊,累得夠嗆,剛一到張家坳,跟幾人隨便招呼一聲就直接回家睡覺去了。
    王明遠也累,山裏過夜可不像在家裏躺床上,根本就睡不踏實,屬於是半睡半醒狀態。好就好在白天沒事的時候,可以找地方躺下補補。可即使這樣,也渾身酸痛難耐。
    所以,將幾人送走,去韓小玲臥室打開鎖著的櫃子將鋪蓋取出來交給康朗香後,他立馬回了臥室,鋪蓋一鋪,直接躺平。
    直到深夜的時候,一下子驚醒,他趕忙查看了腦海中的虛擬小屏幕:
    1980.5.5→2023.4.25
    00:00:13
    100861
    ……
    兩三個呼吸後,還在迷迷糊糊的王明遠腦袋中微微恍惚一下,人已經出現在張家坳蜂場的小屋前。
    他甩甩腦袋,揉了揉自己有些麻木的臉,稍微清醒後,這才推門而入。
    先去衛生間將折騰了幾天的髒衣服脫下扔洗衣機裏加上洗衣粉泡著,然後去洗了個澡,穿上睡衣,吹幹頭發繼續回到床上躺平。
    這一覺睡得天昏地暗,等醒來的時候,一睜開眼就被嚇了一跳。
    出現在眼前的是一隻青綠色,有拇指那麽長,胖嘟嘟的大蟲,這玩意兒,經常在花椒樹的嫩葉上看得到,簡直就是“糖寶”的真實版,被人用一根細線拴著,線的另一端係在一根細竹末梢,而竹子則被別在床頭跟牆的縫隙中。
    陡然看到這麽個猙獰無比的玩意兒,王明遠一下子精神百倍,趕忙翻身跳到一旁,心中稍定之後,衝著外麵咆哮起來:“張慧,你死定了……”
    這種時候,會出現在張家坳蜂場小屋而且敢在自己床頭搞這種惡作劇的,除了張慧,沒有別的人選。
    聽到這聲咆哮,屋外隨即傳來了張慧的哈哈大笑:“一個大男人,連個蟲子都能把你嚇成這樣,還真是丟人呐,哈哈哈哈……”
    王明遠寒著臉,翻身起床,穿上拖鞋,隨手將竹棍取下,將係在上麵的線解下來,然後提著蟲子來來到門口,看著坐在牆邊凳子上笑得前撲後仰差點沒休克張慧。
    王明遠裏咧嘴一笑:“你笑得很開心嘛。”
    說著,趁張慧不注意,將蟲子丟進她後衣領。
    瞬間,笑聲戛然而止。
    張慧仿佛突然間被人施了定身咒一樣,一動也不敢動了,滿臉驚恐地怪叫起來:“啊……你趕緊把它拿開……快點啊,我最討厭這種蟲子了,你趕緊拿開啊!”
    王明遠繞到她麵前,沒有絲毫想幫她將蟲子拿掉的意思:“我還以為你有多能,原來你也怕啊。”
    “快點拿開啊……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懂不懂?”
    “求求你了,快點拿開啊!”
    “我這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我錯了,饒了我吧,求你了,你快點啊!”
    “真知道錯了?”
    “真知道錯了……啊……它往裏麵爬了,我再也不敢了……”
    這一刻,張慧哭腔都出來了。
    “明明自己都怕得要死,還拿來嚇人,你活該啊!”
    王明遠提著線頭將蟲子從張慧後領口提了出來,然後隨手甩到門前的雜草叢中:“啊……心情總算美麗了!”
    張慧蹭地一下站起來,滿是怨念地蹬著王明遠,那小眼神,若真是把刀,王明遠此時肯定已經被桶得到處是窟窿了。
    “哎……是你招惹我在先的。”王明遠幹笑道。
    張慧的小眼神依舊。
    王明遠嘴角一陣抽搐後,徑直去了剛才拋落“糖寶”的地方,重新將那根細線提了起來。
    “開個玩笑而已,不要那麽小氣嘛!”
    王明遠身後立刻傳來了張慧很甜的笑聲。
    簡直就是戲精上身。
    “行了,別跟我演了,今天怎麽來這麽早?”王明遠隨手將“糖寶”扔掉。
    “還早,早你個大頭鬼,都十點多鍾了,你這一晚上都幹什麽去了?要不是怕你生病,我早一盆水將你澆醒了。我都已經到這裏等了一個多快兩小時了。”張慧翻了翻白眼,重新在門前的塑料圓凳上坐下:“我等著拍視頻走人呢。”
    一覺睡到十點……
    王明遠撓撓頭:“昨晚太累了!”
    “累……”
    張慧用一種很古怪的眼神看著王明遠:“就你在這方寸之地晃悠,所幹的那點事,有哪一件是跟累沾邊的?你這怕是虛的吧,兄dei,年紀輕輕的,可別亂來啊。”
    “這說的什麽鬼……”
    王明遠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嗬,看不出來,你還懂這個!虛不虛的,你得試過才知道,要不要試試?”
    “滾!”張慧沒好氣地說道,頓了下,她接著問道:“昨晚我給你發的信息你怎麽不回?”
    “你昨晚給我發信息啦?”
    王明遠皺了下眉頭,趕緊回屋將枕頭下放著的手機拿來出來,打開一看,裏麵確實有好幾條張慧發來的信息。
    講的是一個在五一勞動節假期間,一家子準備到雲省來旅遊的粉絲,想到王明遠的蜂場來看看,尤其是想體驗一下王明遠這裏的另類美食,還有個最大的原因是,他老爸看到王明遠發出的視頻後認出,這裏曾是他當年當知青下鄉的地方,想帶老人家回來看看。
    張慧發的信息,就是在詢問王明遠能不能幫忙接待一下。
    不見回應,然後就是各種催。
    一連發了十多條。
    發了那麽多信息,不應該沒注意到啊。
    王明遠查看了一下,才發現是被自己調成靜音了。
    “不好意思啊,沒注意到!”他歉意地笑笑。
    “這是你的事啊,能不能上點心?”張慧嗔怪道。
    “下次一定!”王明遠拍胸脯保證:“我馬上就在飛信上把你設置成特別關注對象,這樣,即使靜音了也還有震動,就不會錯過了。”
    “這還差不多……對了,趕緊考慮,要不要接待?”
    “上山下鄉,可以說是銘刻在有過這段經曆的人心中一輩子的事情,那是一段艱苦甚至是慘痛的記憶,絕大部分人都想著逃離的,可是,等真正離開了,卻又會無比掛念著這個地方,那些他們走過的路,開出的地,長出的莊稼,還有熟悉的麵孔……
    當年來過這裏的,現在都已經雙鬢斑白了,有不少早已經離世,對他們下鄉的地方,情感非常複雜,想回來看看,也是一種緬懷吧。
    而且,這次回來挺好,那粉絲不是想要體驗咱們這裏的另類美食嘛,正好,兩件事都是非常好的直播、宣傳材料。回信息給他,咱們接待,隻要不嫌棄條件不好就行。”
    王明遠沒做多想,立刻就點頭答應下來:“他們將是咱們這裏第一位來旅遊的,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多的人到來,這地方的設施,以後怕是得好好改善改善……”
    張慧低著頭擺弄著手機,在回複那粉絲的問題。
    “他們決定一家子都過來,有四個人,五月一號的飛機,二號的時候就能到張家坳,我給他留了電話號碼,到時候去鎮上接。”
    張慧很快將事情敲定。
    王明遠點點頭,取了洗漱工具,去河邊洗練刷牙。結束後返回小屋,看時間差不多了,幹脆把飯煮上。
    他在廚房翻看了一遍,發現裏麵沒什麽菜,不過,這難不倒他,提了把鋤頭就到河邊挖野菜去了。
    沒過多長一時間,就找到不少水芹和蔞蒿,最讓他欣喜的是居然還在小河邊的埂子上看到了一片藏在雜草間的折耳根,此時正是鮮嫩的時候。
    王明遠當即揮動鋤頭挖了一些出來。
    “今天就吃這些了!”王明遠衝著一路跟拍的張慧揚了揚手中的收獲。
    “你這是吃草專業戶啊!”
    張慧撇撇嘴,很是不屑,這些東西看著都眼熟,記憶中都是割來喂豬的。
    “你懂個屁,水芹和蔞蒿可都是難得的好東西。”
    王明遠先揚了揚手中的水芹:“這東西,在外國的西洋芹和旱芹沒有傳進來之前,老祖宗們吃的就是這種河溝邊上隨處可見的芹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隻是不被重視而已。小的時候我來張家坳陪爺爺養蜂,他老人家就經常會弄這種水芹做菜……你把它當草,白瞎了你的眼睛。
    還有這蔞蒿,有多個名字,有叫水艾的,有叫柳葉蒿的,還有叫水上蒿的,各地叫法多有不同。
    看著跟蒿子似的,但它本身就是一種藥物,以前確實很少人吃,可現在不一樣,我在外麵打工的時候,在館子裏吃過,那味道絕了,咱們河溝邊隨處可見的東西,人家都開始大棚種植了,你說是不是好東西。”
    他最後抓起一把折耳根:“這個你總該知道了吧……哎,你在農村白呆了,啥都不知道,還不如我。行了,我馬上回去做菜,讓你見識見識,它們有多美味。”
    關於折耳根,王明遠不想多說什麽,身為雲省人,怕是沒幾個不知道這東西。
    在不少雲省人眼裏,洗淨後摘成小段,簡單地調味,就是頂級美味。
    但也有很多人根本無法接受折耳根散發出的古怪腥味,覺得非常恐怖,要讓他們吃下一口,跟會要了他們命似的。
    比如大明星楊冪就曾說過:“魚腥草,我不知道魚腥草誕生出來的意義何在,世界上真的會有人喜歡吃魚腥草嗎?你們不會真的喜歡吃魚腥草這種東西吧?這我理解不了!”
    折耳根就是魚腥草!
    事實上,不止是楊冪,很多明星大腕,對魚腥草都是非常懼怕的,大概接受度最高的地方就是雲貴川了。
    王明遠對折耳根是相當的喜愛,他甚至在涼拌出來後,憑這一道菜就能將飯吃得有滋有味兒。
    別的地兒他不知道,但在阿渡鎮上的農貿市場和明城的菜市場裏,價格可不低。
    而那些是人工種植的,那股子古怪的腥味,比起現在菜籃子中的野生魚腥草差了一大截,這個味道更衝,吃起來沒有人工培植的嫩,但卻會更有滋味。
    至於其它兩樣,王明遠不打算多說,準備直接實力證明。
    他提著菜來到河邊水塘,將三樣野菜仔細分揀清洗,甩了下水分,然後直接去了屋子。
    水芹在這個季節最是鮮嫩的時候,做法很簡單,焯水後直接涼拌就可以吃,但已經有了折耳根,王明遠就沒有涼拌的打算了。
    他將水芹切段後,起鍋燒油,加了蔥薑蒜和辣椒段,爆香後將準備好的水芹倒入其中,稍微翻炒後,快速調味,直接裝盤。
    而蔞蒿,則被他焯水後放置著,他將李建國送給他的烏金火腿切了一塊下來,切成薄片,在鍋中翻炒,濃鬱的香味很快擴散開來,在火腿炒得差不多的時候,將蔞蒿加入其中翻炒,隨後出鍋。
    至於折耳根,雖然野生的根很細,但是生長出的嫩葉也是可以吃的,被他快數切成小段,加了99香辣椒幹蘸和花椒油、醬油、味精和鹽,簡單攪拌後直接上桌。
    飯早已經熟了。
    王明遠給張慧添了一碗後,示意她嚐嚐。
    這三道菜雖然是王明遠簡單烹製的,但賣相還是相當不賴,焯過水的蔬菜,保留了原來的色澤,還會變得更加清脆,炒製出來後,也能更加入味。
    連各種蟲類美食都不在話下的張慧,讓她吃點野菜,自然是毫無壓力的。
    折耳根這種家庭常備菜她經常能吃到,而且,在雲省,折耳根也不僅隻有涼拌生醃的吃法,她甚至還吃過跟米線一起煮出來的。
    煮熟後的折耳根,和生醃的口感又完全不一樣,生醃的非常清脆,煮熟後就變得很麵了。
    讓她比較好奇的是另外兩道菜。
    所以,張慧當先朝著麵前的水芹菜下手,當一小段水芹菜入口,她輕輕咀嚼後,眼睛很快就亮了起來:“非常的清脆,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非常的香嫩爽口……”
    隨後,她又夾了一根蔞蒿放入口中,一嚐之下,也是連連點頭:“也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和這火腿混合,味道更是一絕……晚上的時候,再做一次!”
    王明遠笑笑:“這蔞蒿啊,可是好東西,根可以用來做飯,葉能用來煮粥,莖能用來做菜,以前災荒的時候,這蔞蒿可是救命的東西。
    在高郵那邊,是常吃的一種野菜。它本身又是一種中藥,可以補足益氣,經常服用的話可以讓身體變得輕盈,還能治療耳聰。這個時節,正是食用的好時候……喜歡的話……”
    王明遠將“你多吃點”這話直接咽下回去。
    眼前這貨已經吃得很歡快,王明遠覺得自己也得趕快上手,不然,看這架勢,怕是撈不到多少。
    這頓飯,張慧吃得很快,目光幾乎全盯在另外兩盤野菜上了,那吃相,是相當豪邁,王明遠隻差沒給她搬根凳子讓她伸條腿踩著了。
    “晚上順便多采摘一些,我帶回去做給我老爸老媽吃。”
    吃飽後,張慧將碗筷放下,看向對麵默不作聲夾著的折耳根慢慢嚼著的王明遠:“不好意思啊,你做的太好吃了,這不怪我!”
    王明遠嘴角一陣抽搐:“晚上再做就是了!”
    “話說,你怎麽知道那麽多野菜的?按理說你是明城人,從小嬌生慣養的,怎麽比我知道的還多?”張慧饒有興趣地問。
    “嘿……我怎麽就嬌生慣養了?小時候我也在張家坳呆過,我爺爺在這裏當了十多年知青,過的苦日子不少,那時候經常缺糧餓肚子,野菜自然也接觸得多,小的時候我來張家坳的時候,他時不時就會做一些給我吃,美名其曰‘憶苦思甜’。”
    王明遠抬頭看向遠方天空飄著的悠悠白雲,王寶昌已經過世幾年了,他心裏還真想。
    當然了,王明遠可不敢說自己在知道將在80年有很長一段生活後,怕自己也遭受餓肚子這種慘痛經曆,特意查看了不少野菜知識,甚至還特意看了好多期荒野求生。
    相對他這個沒怎麽受過苦的城裏孩子來說,回到80年的農村,和荒野求生也快差不多了。
    待王明遠吃好,非常不好意思的張慧,難得地起身幫忙收拾了碗筷,並將碗筷洗刷幹淨放好。
    拿著單反出來的時候,她看到王明遠在蜂場中轉悠,檢查著蜂群。她趕忙將蜂衣穿上,這才跟了過去。
    上次被蜜蜂蟄,她心裏都已經有陰影了。
    隻是,隨著王明遠轉了一會兒後,張慧就感覺不對勁了,渾身莫名地燥熱起來:“你做的菜,是不是有毒啊?我心跳感覺快起來了”
    “怎麽了?”
    王明遠轉身看向張慧,很快眉頭就皺了起來,他發現張慧臉上變得紅撲撲,是有些異樣。
    難道真是自己弄錯了?
    這小河邊上,確實有一種和水芹長得很像的植物,名叫毒芹……
    關於毒芹,他在采摘的時候,已經分辨得很清楚了,就連洗的時候也是留了心眼的,可以肯定自己絕對沒有采摘過毒芹。
    可眼下這情況該怎麽說?
    王明遠神色一下子變得凝重起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