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66 大蒜不靠譜!

字數:4465   加入書籤

A+A-




    那鍋裏,隨著沸騰的湯水翻滾著的,不正是青頭菌嗎?
    王明遠看到這東西,哪怕剛在天坑裏吃過午飯,也忍不住接過李同遞來的筷子,加入進去,想要好好嚐嚐。
    這一路走得急,他居然沒注意到山裏的菌子已經出了。
    青頭菌,大概是雲省最廣為人知的菌類,也最受歡迎的東西。
    和大多數有著嚴格加工要求的菌種不一樣,青頭菌是最為讓人放心的野生菌了。
    不用焯水,隻需要簡單的清洗,就能拿來炒著吃和煮著吃。
    甚至,剛冒頭的青頭菌,直接拿來生吃都可以,有著一股子香甜味道,非常清新。
    高端的食材,往往隻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用在青頭菌上,再合適不過了,怎麽弄都好吃。
    鍋裏切了不少麂肉熬湯,放了土豆和一些野菜,湯水弄得很濃鬱,還在鍋中放了一個小碗,裏麵打了糊辣椒蘸水。
    王明遠看到火塘中還有幾個在烤著的幹辣椒。
    火塘灰裏燒辣椒,烤得焦糊的時候取出,隨便拍拍上麵的草木灰,直接揉碎放入碗中,加入鹽。湯汁和其它調料弄出來的蘸水,在很多人看來,這是極不衛生的。
    王明遠雖然身為明城人,但卻對此毫無抵觸。
    小時候在張家坳陪爺爺的時候,爺爺也經常這麽弄。
    事實上,在雲省農村,這是基本操作。
    別人眼中很邋遢的弄法,吃在口中才知道,那糊辣椒中散發出的一股子特別的焦香有多誘人。
    瞅準鍋內的一個青頭菌蘑菇,精準地用筷子夾起,在蘸水中一攪,送入口中。
    地道的糊辣焦香和青頭菌的爽滑香甜混合在一起,那滋味,簡直是人間享受。
    同王明遠一樣,緊跟著加入進來的劉櫟和另外兩人,也紛紛動筷子,都是才吃飽過來的,鍋裏占據大數的麂肉和土豆,在幾人眼裏,反倒成了配料般的存在,一個勁地朝著鍋裏的菌子招呼。
    沒幾下,鍋裏的菌子就被撈得一幹二淨,看得李同等人麵麵相覷。
    隻是,讓王明遠沒想到的是,自己最後一筷子夾了放入口中的蘑菇,不再似之前那些可口,反而有了一股子辛辣怪味。
    他想都沒想,跳出駐守點,直接將東西吐了。
    回頭衝著屋內一幹人吼道:“都別吃了!”
    一幹人莫名地看著王明遠。
    “怎麽了?”李同問道。
    “我剛吃到一塊有問題,怕是有毒。”
    吃菌子,得相當小心,因為你完全無法預料究竟會是怎樣的後果。
    “辣的?”李同皺了下眉頭:“這些菌子我都看過了,沒問題啊,而且,全都是青頭菌,連其他雜菌都沒有。是我早上在瞭望台上駐守,抽空在這山頭上撿拾起來的。
    這片地方,大部分是鬆樹和一些楊梅樹,現在菌子剛出,出的也不多,我也沒走多遠,在楊梅蓬周圍翻翻找找,也就撿了十來朵,肯定沒問題啊!”
    李同肯定地說。
    “你確定全是青頭菌?”
    王明遠有些不信,嘴巴裏現在都還有些辛辣,他趕忙喝水,連漱了幾次,感覺才稍微好了些。
    “我確定!”李同點頭。
    王明遠頓時愣住了,如果全是青頭菌的話,不至於會出這樣的味道。
    青頭菌無毒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並不是說吃青頭菌就不會中毒。
    常年生活在山裏,但凡會往山上跑的,就沒有不認識青頭菌的。
    何況,李同還是個打獵的老手,如此肯定,那就肯定沒問題。
    可自己又確確實實吃出了異樣。
    菌子出了,在後世被稱作試毒大會,可見人們對菌子的喜愛,同時還有的那種提防心裏。
    每到這個時節,數以萬計的吃菌子中毒事件,真不是鬧著玩的。
    “會不會是因為糊辣椒的緣故,被辣到了?”李同試探性地問。
    看王明遠的樣子,也不似作假,應該是真吃出了問題,如果是辣的話,他懷疑是王明遠吃到糊辣椒的錯覺,誤以為是青頭菌所帶的辣。
    “不是辣味,很怪的一種味道,這點我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王明遠可不敢掉以輕心,他專門跑出去看了看自己吐出來的菌塊。表皮青綠,沒錯,是青頭菌啊。
    可是,怎麽會有這怪味呢?
    就在一眾人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的時候,張光敏突然說話了:“李叔,會不會是那朵表層上生了白黴,表皮上粘粘的青頭菌?菌子是我洗的,有一朵青頭菌上糊著一層白黴,斑斑點點的,還混雜了一些黑色的東西,我將那些東西扒拉掉,把菌子掰開看了看,除了有點軟,覺得沒什麽大問題,也就放在裏麵了。”
    一聽到這話,李同也是微微一怔:“如果真有問題,很有可能就是那一朵。我在一個樹蓬稀爛的腐葉中翻找出來的。”
    “肯定就是它了!”
    王明遠搖搖頭,看著一鍋的湯肉:“這些東西端出去倒了吧,重新弄吃的。”
    食用野生菌,出了問題或是直接吃死人的情況,往往很多時候,不是說分不清菌子的種類,而是在一些細節上的馬虎大意。
    就比如黴菌。
    身為菌子,很多菌子上麵會附著一些黴爛的東西,本身菌子無毒,卻因為這些發黴的東西,導致菌子有了毒性,將這些黴物扒掉,菌子本身看著完好,也就沒當回事,吃的時候中招。
    當然,那些已經黴爛的自然更不能吃了。
    還有不少有毒的蟲子,本身就是以菌子為食物,在菌蓋或是菌杆上咬個小洞鑽進去,清洗的時候沒注意,放在鍋內烹飪,也會中毒。
    尤其是在這樣的原始森林裏,多潮濕陰暗、髒東西多的地方。
    所以,在加工烹飪菌子的時候,往往都需要足夠長時間的高溫。
    高溫向來是化解毒素的利器。
    王明遠讓直接將東西倒掉,幾人卻是看著一鍋的東西有些舍不得,一個個都不動手。
    節衣縮食的日子過的時間太久,到了農場,日子有所好轉,兜裏錢多起來,野味也能經常吃到,油水算是很足了,但這樣直接將一鍋油汪汪的東西倒掉,還都下不去手。
    “應該不需要吧,鍋裏麵放了大蒜!”劉櫟在一旁,用筷子扒拉著鍋裏的食物,挑選出一塊大蒜:“大蒜沒變色。”
    “這你就不懂了,大蒜是有一定的殺菌所用,可不是說大蒜有辨別毒性和解毒的作用,因為本身大蒜變黃或是變綠,都是一種氧化反應,氧化後產生的蒜綠素和蒜黃素都是能吃的。用大蒜有沒有變色來衡量菌子有沒有毒性,根本不靠譜!”王明遠耐心地解釋。
    作為一個沒少吃菌子,而且在後世將菌子吃得非常精細的時代,在這方麵的注重程度,遠比這時候要強的多。
    這點小知識,王明遠還是知道的。
    隻是,在李同忽然問什麽是氧化反應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說了等於白說。
    “總之就一句話,吃菌子是該放大蒜,但大蒜沒變色不代表就沒毒……”
    王明遠說到這,忽然覺得一陣心慌,緊接著強烈的嘔吐感翻湧。話沒說完,立刻衝出去吐了起來。
    媽蛋,第一頓野生菌就碰到這事兒,無語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