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82 邀請

字數:7773   加入書籤

A+A-




    王明遠要用錢,蘇穎和其餘幾人沒有多問半句。
    這裏所有的一切,可以說都是王明遠早先領著李明等人,四處折騰積攢起來的東西。
    呂明和小六幾個,他們最是清楚這個過程。
    王明遠沒有虧待過他們任何一人,反而盡可能地給予最大化的優待。
    在那些有工作的人還在為三四十塊的工資奔忙,或是為得到一分工作擠破腦袋的時候,他們早已經一個月百多塊地拿著了,甚至兩百多塊的情況都是常有的事兒。
    沒花他們一分錢。
    雖然現在事情交由蘇穎帶著做,但潛意識裏,他們始終認為一切都是王明遠的,而他們隻是在替他工作罷了。
    包括蘇穎王寶昌在內,也是一樣。
    所以,在填報公司名稱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用上了明遠二字。
    現在,王明遠要用錢,他們沒有任何異議,甚至都不問這些錢要用到什麽地方。
    “現在能籌集出來的現錢是多少?”王明遠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在不影響公司運作的情況下。”
    “至少十萬!”蘇穎很快給出答案:“現在就能拿。”
    王明遠點點頭:“想辦法聯係明城的製藥廠家,用這些錢,幫我訂購一批治療瘧疾的藥物還有防治蚊蟲的萬金油。這批物資,越早越好,我要運送到邊境部隊上去。”
    一下子十萬,直接就這樣發送出去,眉頭都不皺一下。
    幾人都有些錯愕地看著王明遠。
    “你們在明城呆得太久,這地方太安逸了。可是,正是有這麽些人苦苦守著邊疆,拒敵於國門之外,才有了這難得的安寧。
    我這次參加民兵訓練,親眼見過,也體驗過,太艱難了,流血流汗我沒機會做到,但能幫他們減輕點正在苦苦承受的煎熬,也是我心之所願。”
    王明遠環視著幾人:“這個時段,正是蚊蟲叮咬,最容易引發瘧疾的時候。得好好防治”
    “懂了!”蘇穎一下子站起身來:“在明城呆著的這些時日,也結識了幾個跟藥廠有關係的人,這事兒,我立馬去辦。”
    王明遠點點頭:“我等你消息。”
    蘇穎走後,幾人同王明遠簡單聊了下這段時間各自的情況,就又各自回歸崗位,忙著手頭上的事兒。
    王明遠自己轉著看了一會兒,發現根本就插不上手。
    一個個在蘇穎的帶領下,已經很有經驗。
    他幹脆出了連排房,順著青年路一路溜達一路看過去。
    這裏出售的東西,已經稱得上琳琅滿目,一路看過去,初步估計,售賣的東西種類就達數百種。
    這趨勢,儼然已經是個中型商貿中心了。
    往來各地,操著各種口音的人,比比皆是。
    忽然,他肩膀被人輕輕拍了一下。
    王明遠猛地回頭,看見兩個身著民族服裝的少女站在自己身後,笑盈盈地看著他。
    他微微愣了一下,突然想起,這不就是當初將韓小玲從海城帶回來的時候,在文山州碰到的那兩個被人搶親的苗家姑娘嗎?
    “是你們!”
    王明遠欣喜地笑道:“怎麽不在學校,跑出來閑逛了?”
    “誰閑逛了,就要返回家鄉了,我們不過就是想好好看看明城,這一回去,估計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來不了,畢竟也在這地方生活了四年,還是很有感情的。”
    其中一個姑娘很是活潑地說道。
    四年?
    王明遠撓撓頭發:“這麽說你們畢業了?”
    “對啊,就要回去等著工作安排了。”另一個姑娘說道。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們是民族師範學院對不對?”王明遠問道。
    “我還以為都不記得我們了,剛拍你一下,你回頭看來的時候,那種錯愕,明顯就沒認出我們倆來。我們可是一直都記著你們呢,遠遠地瞟了一眼立馬就認出來了,當時你幫了我們那麽大忙,可不敢忘記,一直記著你名字呢,王明遠!”
    王明遠愣住了。
    說起名字,當初在來明城的路上,跟兩個苗家姑娘聊了不少,原本心想著,估計不會有太多交集,而且,注意力也主要在那些關於苗家人的奇聞異事上,他隻隱約記得,一個姑娘姓馬,一個姓楊,至於具體的名字,他沒有記住,現在更是連姓都對不上號了。
    “不好意思,我一個不小心,把你們倆的名字給搞忘記了。”王明遠幹笑。
    “唉……就知道會這樣,我叫馬翠,她叫楊淑芬,這次你可得記住了。”比較活潑的姑娘叉著腰氣呼呼地說。
    楊淑芬輕輕拽了下馬翠:“也許是他事忙,這可不能怪他……當時跟你在一起的妹妹也在明城嗎?”
    “沒有,她在農場呢。我這次上明城,有不少事情要辦,所以就沒讓她跟來。跟你們一樣,她也考上大學了。”王明遠笑道。
    “真的?”馬翠驚喜地問:“考上哪所大學了?”
    “這個……錄取通知書還沒下來,不過,分數挺高的,在雲省能排進前十,報的大學在京城,學醫。不出意外的話,八月底就得動身去報道了。”
    “嘖嘖,雲省前十,京城的大學,我們之前做夢都想去的地方,可惜沒那能耐!”
    “小玲妹妹真厲害。”
    就在這時,一個青年推著倆擺攤用的三輪經過,周邊人來人往地,三人站著閑聊就有些擋路了。
    “麻煩讓一讓!”青年脾氣不太好,衝著三人板著臉說。
    王明遠抬頭看了眼青年,也覺得自己確實不該在這地方站著,趕忙招呼兩人讓到一旁。
    青年瞪了他們一眼,這才推著腳踏三輪走過。
    “凶什麽凶!”馬翠在他背後小聲地嘀咕了一句,引得青年回頭又是一眼瞪來。
    “咱們在這閑聊確實不合適,要不選個地方,我請你們吃東西,正好還沒吃中午飯呢!”王明遠建議道。
    “吃飯啊,我想吃豆腐米線、破酥包,還有涼粉,還有……”馬翠立馬就開始板著手指數。
    楊淑芬一下子聽不下去了,伸手拽了拽馬翠:“你一個人吃得了這麽多嗎,也不知道掂量著點。”
    “怕什麽,能開得了吉普車的,就不是簡單的人,這些東西,他肯定請得起。”馬翠大大咧咧地說。
    王明遠微笑著看著眼前的兩個姑娘,一個開朗活潑,一個成熟穩重。
    苗家女孩子,大都身材嬌小,活脫脫像是兩個精靈。
    “沒事兒,放心點,我請!”王明遠慷慨地說。
    就這麽兩個小姑娘,他們點的哪些東西,放開了吃也不見得能吃得了多少。
    “看看,我就說吧!”馬翠衝著楊淑芬挑起了下巴,一副運籌在握的樣子:“我正好知道一家店,咱們就去哪裏吧。”
    王明遠笑笑:“帶路!”
    馬翠也不墨跡,牽著楊淑芬就往前走。
    兩人不愧是在明城讀了四年書的人,對這地方比王明遠還熟悉。
    出了青年路,一路領頭,穿街過巷,在差不多都快把王明遠繞迷糊的時候,兩人終於在一個巷道前的小攤子前停下。
    小吃攤……也對,馬翠盤點的哪些,都是特色小吃。
    王明遠從來不敢小看這些出在巷道中的小吃攤子,越是這樣的地方,越是能出地道口味的地兒。
    別的不說,能把兩個妹子引得繞了那麽遠走過來,就足以說明它的魅力了。
    兩張在街邊擺放的掉漆木桌旁的座位上,人坐的滿滿當當,一幹人正吃的稀裏嘩啦,還有幾個沒位置的,也不挑,各自端了碗蹲在牆角,一樣吃的津津有味。
    看著這情形,連王明遠都來了興趣。
    “想吃什麽,盡管點!”王明遠笑著招呼。
    兩人也不客氣,上前就找老板各自要了一碗涼粉。
    王明遠也不例外,在這火辣辣的天氣,吃上一碗涼涼的卷粉,那酸爽味道,絕對是解暑的好東西。
    沒有座位,三人也不介意,也同其他人一樣,端著碗在小吃攤旁蹲下。
    用蘿卜絲醃製的酸菜,酸爽清脆,配上絲絲的辣椒味和花椒的微麻,再有幾顆香脆的豌豆和幾滴香油,用料雖然簡單,卻是異常地清涼開胃。
    王明遠吃得毫無形象,但他也沒忘記正事。
    陳家溝的學校用房可是快建起來了,答應陳尤東幫忙找老師的事情,也得盡快提上日程。
    馬翠和楊淑芬兩人不正好就是民族師範學院畢業了嗎,正好問問。
    “你們工作都找到了沒有?”王明遠邊吃邊問。
    “回去等分配通知。”楊淑芬應道。
    對,分配!
    這年頭,讀了大學,就等於有了工作。
    大學的金貴之處就在於此,不像後世,大學生多如牛毛,走在大街上隨便拉過一個,一問之下,都是大學生,甚至還有不少更高學曆的。
    但,哪怕是高學曆的,找工作也難啊。
    畢業即失業,都已經成為常態了。
    現在這年頭不一樣,恢複高考沒幾年,大學畢業者更是寥寥無幾。
    別說是有名頭的大學,哪怕是個中專生,也絕對是搶手的。
    太缺乏知識性人才了。
    就以教師而言,但凡識得幾個字,很容易就能混上個民辦教師。
    更別說這些專業院校畢業的大學生了。
    “我那地兒,村民集資新建了一個小學,正缺乏老師呢,你們有沒有興趣?”
    王明遠也不拐彎抹角,這種事情,重在坦誠:“生產隊很偏僻,但是,我能保證,你們如果願意去的話,正常工資除外,農場還給予部分補助,會盡可能地給你們提供最好的教學環境和生活環境。
    周邊幾個生產隊啊,多少個孩子,每天還就知道在泥地裏摸爬滾打,不是他們不願意讀,而是讀不起,也沒法去讀,距離公社太遠,幾十裏地,看著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唉,可學校建起來,找老師又成了問題。”
    “這……”楊淑芬有些猶豫了。
    能完成四年大學學業,都是聰明人,尤其是明城這樣一省省會的地方呆過的人,她們其實很清楚,在什麽地方能享受怎樣的待遇,也知道去往偏遠地方的艱難。
    “你們也別為難,我就隨口說說,如果願意去的話,我去跟芒縣教育局的人打聲招呼,應該就能直接調過去,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哪兒不是在為祖國建設做貢獻對不對?條件嘛,總是能克服的。那裏的老鄉,是真的很好。”
    王明遠不無感慨地說。
    “我倒是無所謂,在哪兒教不是教啊,咱們就該哪裏缺人去哪兒。而且,去一個偏僻的地兒,或許更有可能在那種地方,把教育事業轟轟烈烈地開辦起來,那才有意思,才是真正的功勞。”
    馬翠沒做多想,直接張口就說,很是直爽利落,她不無勸說地看向楊淑芬:“要不,你就跟我一起去唄,咱們倆聯手,辦個小學教學,那還不是信手拈來的事兒。王明遠那麽看重的人,肯定也是很好的老鄉。”
    楊淑芬微微皺了下眉頭:“就咱們兩個女孩子,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這合適嗎?”
    “這有什麽不合適的,如果可能,再叫上幾個同學,我更求之不得。”王明遠不無引導地說。
    兩人對視一眼,楊淑芬還是搖搖頭:“這事兒,我們還得考慮考慮。”
    王明遠深知,這是決定工作的大事,很多時候,決定了就是一輩子。
    急不來!
    “你們考慮一下吧,如果有了決定,麻煩到青年路的連排房,哪裏有一個叫明遠商貿的公司,找一個叫蘇穎的負責人,告訴她,她會發電報跟我說的。如果願意來,必定舉整個陳家溝生產隊和我們農場的人,夾道歡迎。”
    王明遠盡可能地展現自己的誠意。
    在這時段,人還沒有像後世那麽功利,一切以錢說話。
    還在有很多人,願意為自己的理想抱負而努力,無關金錢。
    他是真切希望兩人,能去到陳家溝、張家坳那等窮鄉僻壤。
    或許她們的到來,很多人的未來將由此改變。
    教育,向來是改變之根,立足之本。
    當然了,實在找不到人的話,王明遠隻能去芒縣了,他相信,在自己願意出資出力的情況下,能得到很好的安排。
    吃過涼粉,王明遠又特意給兩人買了一些破酥包,還專門去了供銷社,給兩人挑選了不少糖果。
    分別後,他叫了輛倒騎驢,趕往明城電機廠。
    難得上來一趟,幾樣重要的事情都得辦一下。
    給陳家溝生產隊提供的發電機,他打算一並解決。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