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臨陣鬥將

字數:5746   加入書籤

A+A-


    林衝武藝高強,槍法精湛。
    韓濤雖不是庸手,但終究不敵林衝。
    二十回合以後他便知道自己不是對手。
    連忙轉身要走。
    誰知林衝馬快,追上去便要結果他的性命。
    此時中軍大將呼延灼揮舞雙鞭,縱起胯下踏雪烏騅馬,咆哮嘶吼,衝到近前。
    那馬一躍而起數丈遠,呼延灼在馬背上使銅鞭當頭劈下。
    逼得林衝不得不收槍防守,好歹是保下了韓濤的性命。
    林衝冷哼一聲,放了韓濤直奔呼延灼。
    這兩人武藝不分伯仲,搶來鞭往,打的花團錦簇。
    眾軍看著熱血沸騰。
    兩人一直打了五十回合也沒分個勝負來。
    後陣的秦明看的手癢,飛馬而出喝道:“哥哥暫歇,看我戰他!”
    林衝撥馬離開,秦明接住呼延灼繼續交戰。
    呼延灼笑道:“即便戰你兩人又待如何?”
    林衝說道:“那也得看你有沒有這個本事了。”
    秦明狼牙大棍當頭劈下。
    呼延灼將雙鞭交叉接住棍頭,隨後雙手一扭,將棍頭鎖住。
    兩人並馬飛馳,在馬上比起了力氣。
    兩匹馬跑得飛快,轉瞬間就跑到了戰場邊緣的林子。
    呼延灼冷哼一聲鬆開了秦明的狼牙棒。
    兩人撥馬回來,又從林子邊打回了戰場中間。
    梁山陣後又出來了一員青麵大將,正是青麵獸楊誌。
    他揮舞長槍衝至陣前:“秦將軍稍歇,我也會會他!”
    梁山一員一員大將輪番作戰,官軍陣中也不是沒人。
    後軍大將彭玘出馬來接,遙望而去也是英雄了得。
    兩眼露精光,聲雄性氣剛。刀橫三尺雪,甲耀九秋霜。舍命臨邊塞,爭先出戰場。人稱天目將,彭玘最高強。
    天目將彭玘手中挺起三尖兩刃刀,胯下千裏黃花馬,出陣大罵道:“逆國反賊,以多欺少,敢與我拚個輸贏!”
    楊誌大怒,哪怕他已經落草為寇好幾年了,心中還是念念不忘自己楊家將出身的事實。
    彭玘說這種話無疑是在他傷口上撒鹽。
    兩人撥馬便戰,楊誌含怒出手,絲毫不曾留情。
    彭玘才三十回合就招架不住,呼延灼見狀連忙將戰局攪渾,由兩場一對一變成一場二對二。
    彭玘的武藝跟在場其他三人的差距過於明顯。
    呼延灼基本是以一敵二,還得時不時幫彭玘分擔壓力。
    二三十回合以後他也有些呼吸紊亂。
    忽地,呼延灼奮力揮舞銅鞭蕩起了秦明楊誌的棍槍。
    叫上彭玘,兩人撥馬便回。
    韓濤在陣裏見前方鬥將失利,立刻指揮部隊前壓,先把呼延灼和彭玘接了回來。
    呼延灼咽了口氣,他方才已經看到了梁山軍陣。
    “傳令下去,後退二十裏下寨。”
    兩元副將問道:“將軍為何要退,我等麾下八千精銳軍士,直衝過去將賊寇砍殺殆盡便是。”
    beqege.cc
    呼延灼說道:“今日我軍已行軍了大半天,人困馬乏。梁山賊寇以逸待勞,此時交戰,與我軍不利。再著,我軍方才鬥將,雖未被陣斬,但卻明顯處於下風,軍士們士氣低迷,也不是交戰的時機。”
    “將軍高見。”
    陸陽見官軍沒有上頭衝鋒,反而是後隊變前隊,一邊警惕著梁山的動向,一邊緩緩後退,直到二十裏後才安營下寨。
    公孫勝說道:“這呼延灼不愧是將門之後,為人謹慎,頗通兵法,要讓他中計,隻怕沒那麽容易。”
    陸陽也點頭,傳下命令,收兵回寨。
    呼延灼大帳,韓濤彭玘二將也在此處。
    “斥候打探到高唐州的消息了嗎?”
    韓濤說:“啟稟將軍,梁山的斥候精銳異常,我軍的探子完全過不了梁山的封鎖。現在對高唐州的情況還是一無所知。”
    呼延灼點頭道:“有時候,不知道,反而是一種知道。”
    彭玘很疑惑:“將軍是什麽意思?”
    呼延灼說:“高唐州若是已經失陷,他們就不會花那麽大的代價去封鎖探哨了。所以高唐州現在肯定還在堅守,隻是被梁山打成了瞎子聾子,不知道我們已經到了。”
    兩人也點頭同意。
    韓濤又問:“那我軍該如何取勝?”
    彭玘說道:“那梁山兵馬,說到底就是一群草寇而已,明日出陣,將甲馬放在前麵,定可一衝而下。”
    呼延灼道:“這個我已有安排,叫三千馬軍排成三排,每三十匹一連,中間以鐵索連環。衝鋒時先以弓箭壓製,近前了便使長矛直衝進去。將三千連環馬分作一百隊,隻要把梁山步兵陣線撕開一個口子,後麵跟著五千重甲步兵在混戰之時便能將賊寇捕殺殆盡。此外,明日不可鬥將,臨陣便分三路衝擊,我局中,你二人分領左右包抄。”
    “小將遵命。”
    呼延灼的計策十分簡單,但卻是一種特別有用的打法。
    簡單來講就是先用遠程武器壓製敵軍,然後一大批量的騎兵衝擊敵軍陣線,不求殺傷多少,隻求製造混亂,最後步兵一擁而上,徹底擊潰對方的陣型。
    呼延灼麾下全都是武裝到麵具的具裝騎兵。
    馬上人披鐵甲,隻露一雙眼睛,胯下馬披馬甲,隻剩隻露四蹄懸空。
    騎手和戰馬連帶裝備的重量至少超過千斤。
    騎手配備弓箭,長槍和盾牌。
    中間以鐵索相連。
    這樣做的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
    大兵團作戰最重要的是什麽?
    武器裝備,身體素質或者武藝的精湛程度?
    這些都是小道。
    參戰的人越多,紀律、勇氣和陣型就越重要。
    大兵團交戰的時候隻要陣型一潰散,剩下的基本就是單方麵的追殺了。
    呼延灼以鐵索將戰馬連環。
    這樣即使有人馬術不精,也會因為鐵索的牽引而與左右兩騎保持相應的距離。
    即使有人心生畏懼,也會因為鐵索的力量而無法躲避,隻能硬著頭皮衝上去。
    這樣的陣型,就像三十人一起玩兩人三足,互相把腳綁在一起,到時候不是一個人說停就能停的。
    衝鋒起來必定是一往無前。
    唯一的缺點就是一旦倒了一個,就會連累其他與其相連的戰馬。
    呼延灼的軍隊裏根本就沒有弓弩手,這些連環馬本身就自己擔負了火力壓製的任務。
    三十匹一組,共計十幾噸的龐然大物飛奔衝擊陣線,光是衝擊力就能把前線的步軍砸的人仰馬翻。
    呼延灼是把人人當成寶貝的具裝騎兵當成炮灰來使。
    待前線敵軍步軍陣線被騎兵衝亂,此時後麵跟隨的步軍就能趁機從馬軍撕開的裂口處殺進敵軍的陣線,進一步擴大裂口,直到對方的陣型完全崩潰,皆下來就是屠殺。
    這種戰術沒有特別高的技術含量,但很好用。
    另外還有兩個擅用此法的偉大軍事家。
    一個是明成祖朱棣,一個是拿破侖。
    總結就三步,先用槍炮轟,然後騎兵衝,最後步兵上。
    隻是宋朝沒有火槍大炮罷了,火力壓製隻能用弓弩。
    次日,梁山軍探得了呼延灼率兵出營的消息。
    還在老地方等著呼延灼過來。
    兩軍對峙,呼延灼二話不說,隻將令旗一揮。
    前方的步兵,分列兩陣。
    後方出現了三千鐵索連環的具裝騎兵。
    他們以三十人為一隊,共計一百隊。
    從遠處發起衝鋒,朝著梁山陣線直衝而來。
    騎兵正麵衝陣,唯一的難點就在勇氣。
    而鐵索連環之下,懦夫也不得不往前直衝過去。
    梁山前麵的長槍手一個個都握緊了手裏的長槍,頂住了身前的大盾。
    他們一個個滿頭大汗。
    試問誰看著數千具裝鐵騎朝自己衝來心裏能不害怕。
    長槍兵確實克製騎兵,但前提是要在密集陣型之下,騎兵正麵衝擊長槍兵的陣型。
    才能在戰損上占便宜。
    畢竟長槍兵成本低廉,五換一都不虧。
    但陸陽手下最缺的就是人,多死一個他都難以接受。
    “徐教師,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