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兩條路

字數:3741   加入書籤

A+A-




    淒淒小雨依舊在下,濕潤了街頭小麵館的茅草屋頂,磅礴的白霧從鐵鍋中沸騰熱水中湧出,老板脖子裏環著汗巾,將細長的蕎麥麵條從鍋中挑出,過了一遍涼水後落在了早已配好原湯的瓷碗中。

    兩碗冷麵,延邊做法,麵條上碼著排骨肉片,熬製的醬汁,點綴著蔥花和芫荽。

    朱棣將溫好的白玉酒壺裏的燒酒倒在了酒盅裏,將一隻酒盅推倒了朱桓麵前:“先走一個?”

    “走一個。”朱桓提起酒盅和朱棣碰杯,一飲而盡。

    燒酒入喉,如沸騰烈火在胃中燃燒,將沁冷的寒意一掃而空。

    朱桓瞥向身後,曹休沉默不語的站在不遠處,便向他擺了擺手,曹休懂了朱桓的意思,不動聲色的離開。

    曹休是他的保鏢頭子兼任秘書,寸步不離。隻是現在和朱棣在一起,朱棣身邊都沒有侍衛,那曹休在反而會顯得有些尷尬。

    朱棣也注意到了曹休的動作,對朱桓笑道:“這就是曹休?”

    “嗯。”朱桓點了點頭:“一天天跟我屁股後麵的尾巴似的,吃個飯都得跟著。”

    “今天我和燕王府那些將官談的事,你都聽見了?”朱棣問。

    “四哥,之前可是你自個兒說的我們兄弟倆不提軍政案牘的費心事啊。”朱桓猴精猴精的,壓根兒就不上朱棣的套。

    “哦,我說過嗎,怎麽記不清了。”朱棣裝糊塗。

    “……”朱桓無奈:“這是你燕王府的軍務,你問我,合適嗎?”

    “有什麽不合適的,我的就是你的嘛。”朱棣笑道。

    “我草,你可別說下去了!”朱桓連忙打斷了朱棣:“一碼事歸一碼事,親兄弟明算賬。”

    開什麽玩笑,“我的就是你的”這種話能亂說嗎!

    那以後你做了皇帝,難不成要分一半天下給我?

    估計到時候天下分不到,反倒是人頭不翼而飛了。

    “說說吧,這事兒可把你四哥愁到了。”朱棣說道。

    朱桓將酒盅倒滿,和朱棣碰杯飲盡,稍加思索後說道:“四哥你急著做皇帝嗎?”

    “噗!”朱棣一口酒噴了出來,連忙顧視四周,確定無人後惱怒的對朱桓說道:“你腦子抽了嗎?”

    朱棣的話外之意是:這種話能特麽亂說嗎!

    “我隻是實事求是罷了。”朱桓說道:“攻打揚州、淮安、靈璧、鳳陽四座軍鎮,南方便可收複,盱眙、泗州、高郵、宿州等皆是甕中之鱉。而後可南上沛縣,與朝廷在濟南、德州的主力決戰,若是擊潰了朝廷主力部隊,天下也就太平了。”

    目前也就盛庸、平安、鐵弦等人率領的朝廷主力軍隊還在抵抗,其他地區的軍隊都在處於觀望狀態。

    實際上也就朝廷主力軍還在幻想著能擊潰燕、祁二師,救回建文。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從鎮江淪陷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朝廷軍必敗,什麽時候敗隻是時間問題。

    “若是按照這條路線,用不了一年的時間,四哥你就能當上皇……”

    “打住。”朱棣打斷了朱桓,避免朱桓又要說些震驚世人的話。

    朱棣問道:“那其他路線呢?”

    “另一條路線,先回金陵。”朱桓說道:“燕王府的軍隊一路南下,作戰頻繁,不如先休養生息。而後再與北方的部隊從兩端進攻,逼迫朝廷軍雙線作戰,朝廷軍的戰線拉的太長了,如果雙線作戰的話實力將被大大削弱。如果他們不分兵,那我們便可從南線直驅長入,徹底擊潰他們。”

    “繼續說下去。”朱棣皺眉。

    “第一條路線的好處在於‘快’,能讓四哥你在最短的時間內坐上皇……嗯,我不說這些了,四哥你別看我。”朱桓咳嗽了兩聲,繼續說道:“但是弊處在於,消耗太大。盛庸、平安、鐵弦等人的部隊必然會以死相博。打完了這一仗,我們兩個的部隊至少三年沒辦法再大規模的出兵作戰了。而第二條路線的好處是‘穩’,我們手裏有天子,用建文的名義讓盛庸等人投降。”

    “不可能,盛庸他們不是傻子。”朱棣搖頭。

    “我當然知道他們不會投降,可從概念上講,意義不同了。”朱桓帶有深意的說道:“他們不降,那就是抗拒旨意,與皇命作對,成了違抗皇命的反賊,而我們,就是勤王保駕的正義之師!”

    “真是扯淡啊。”朱棣感慨。

    明明他們才是造反的反賊,卻成了勤王保駕的正義之師。而真正的朝廷軍隊,卻成了違抗皇命的反賊!

    黑白顛倒,人間可笑。

    “至於第二條路線,這樣我們就可以一步一步的蠶食朝廷軍隊,同時對盛庸等人造成輿論打擊,誰敢幫他們,誰就是反賊,在這種情況下,難保朝廷軍不會有人生出異樣的想法。而我軍則會士氣大漲,立於不敗之地。”

    朱桓說完,把酒盅倒滿,自顧自的喝起酒來。

    而朱棣則陷入了沉思,正在思索剛才朱桓說的兩條路線。

    朱桓則是不緊不慢的吃著冷麵,答案他已經給出,選擇權最後還是交給了朱棣。

    其實朱桓更推薦的,還是第二條路線。

    其實第一條路線和第二條路線從根本上來講區別不大,隻是看上去第一條路線要比第二條路線更快一點,因為第一條是玩了命的去打,第二條是把利益放到最大化的去打。

    隻從目前雙方實力來講,無論那條路線,燕師都是必勝。

    有鎮江和金陵兩大城保底,盡可攻略揚州、淮安,北上取沛縣,攻打德州、濟南等地的朝廷軍主力,就算沒打過,一樣可以南下回防。

    朱棣和朱桓可以輸無數次,但是朝廷軍隻要輸一次,就是徹底輸了。

    但是如果選了第一條路線,那就是逼著朝廷軍死戰,最後就算打贏了,也會損傷極大,至少三年之內無法進行大規模的戰爭,不過勝在迅捷,一年之內就能安定天下。

    選了第二條路線,那就是慢慢的從朝廷軍身上割肉,把朝廷軍削弱到極點,然後不緊不慢的吞下來,比起第一條路,第二條路的損傷至少能減少五成,不過定勝負的時間會更長一些,但最多也就長個一年半載,甚至更少。

    很快,朱棣就拿準了主意:“過年之前,將主力移至金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