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被賣了還幫忙點錢的徐增壽

字數:4116   加入書籤

A+A-




    徐增壽並不是在大義滅親,而是因為他知道,無論他說什麽,結果都不會改變。

    朱桓是誰?

    朱桓是祁王,是燕王朱棣最親近的弟弟!十萬燕軍久攻不下鎮江,眼看著要被揚州軍抄了後路,是朱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大開鎮江大門,這才避免了燕軍要一路北上逃離的敗局。鎮江一戰之後,朱桓又將金陵獻城,這才有了如今燕師虎踞南方腹地的局麵。

    論功績,誰能比得上朱桓?

    徐輝祖對朱桓動手,那是碰了朱棣心中的底線,哪怕他是王妃的弟弟,也攔不住朱棣的怒火。

    對此,徐增壽也是無可奈何。

    “嗯,這件事既然涉及桓弟,那就由桓弟操辦吧。”朱棣麵色平靜的對朱桓說道:“燕王府上的軍隊,隨你調遣。”

    “用不上那麽多人,我隻要三十騎。”朱桓說道。

    “你確實?”朱棣有些疑惑。

    魏國公府有先帝賜兵一百二十人,雖然都隻是佩刀護衛,但也稱得上是精銳,朱桓三十騎就要拿了魏國公府,是不是太自大了?

    “三十騎綽綽有餘。”朱桓自信的說道。

    “隨你吧。”朱棣瞥了一眼徐增壽,心中有些煩悶,便揮了揮手說道:“行了,讓我一個人靜靜吧。”

    既然朱棣都下了逐客令,朱桓和徐增壽也都識趣的離開。

    朱棣一個人坐在書房裏喝茶,沒一會兒,穿著白色長裙的王妃進來了。

    “今日是有什麽煩心事嗎?”王妃站在朱棣身後,用若蔥白般白嫩的手為朱棣溫柔的揉按兩肩。

    朱棣憋了一口氣,不吐不快,說道:“清官難斷家務事啊。”

    這話說得朦朧,但王妃一下便想明白了。

    清官難斷家務事,既然是朱棣的家務事,那也就那麽幾個人了。

    從中挑出一個嫌疑最大的,便是王妃的弟弟了。

    “是輝祖又惹什麽事了嗎?”王妃問道。

    王妃一下便猜了出來,朱棣一點都不意外。

    這位王妃天生聰明伶俐,善於洞悉人心,有“女諸生”的美譽,時常為朱棣排憂解惑。

    朱棣將剛才的事徐徐道來,王妃聽後略微沉思,而後輕笑。

    “你笑什麽?”朱棣迷了。

    若不是因為牽扯到王妃,朱棣也不至於像現在這般為難,怎的王妃倒是樂嗬起來了?

    “你還沒看出來嗎?”王妃笑道:“桓弟已經替你把事情掃清了。”

    “這話是什麽意思?”朱棣不解。

    “事情牽扯到輝祖,為何桓弟還要把增壽留下來,難道真的隻是為了得罪增壽,逼他大義滅親?”王妃反問。

    朱棣剛想說些什麽,而後一下子清醒了過來,眼神一亮:“原來如此。”

    “桓弟原本就沒打算對輝祖下死手,於是順手推舟,把事情假意抬到明麵上,實則是為了給增壽一個借口,借增壽之手,給輝祖留一條活路。”朱棣驚喜的說道:“如此一來,既不用讓我為難,也能讓增壽感激,不會為此心有芥蒂。”

    王妃幽怨的說:“這倒是拿我家輝祖做買賣,送給你們哥倆兒當人情了。這傻乎乎的增壽,自以為聰明,實際上被賣了還幫你哥倆點錢,指不定現在還在外麵感謝你家桓弟呢。”

    朱棣尷尬的大笑:“啊哈哈,都是一家人,一家人。”

    “哼。”王妃嬌哼一聲,卻沒多說些什麽。

    畢竟事情是徐輝祖挑起來的,朱桓不計前嫌,能放徐輝祖一條生路,就已經是給她和徐增壽麵子了。

    說到底,她還應該去感謝朱桓。

    而朱棣,對自家桓弟,也愈發滿意了起來。

    有一個聰明的弟弟,能讓他這個燕王少浪費多少腦子啊。

    ……

    朱桓和徐增壽並肩走出了書房,行至一條無人的走廊下,徐增壽停下了腳步,躬身向朱桓做輯,說話有些支支吾吾:“祁王殿下……”

    “你是想讓本王放魏國公一條生路嗎?”朱桓平靜的說道。

    “臣知道,家兄暗中謀劃,欲要對王爺不敬,雖不致死罪,但難免也得削了爵位。”徐增壽歎息一聲,說話連“臣”這種敬詞都用上來了,由此可見在朱桓麵前的卑微。

    “丟了一個國公爵位,不是還有一個國公爵位嗎?”朱桓說道:“多年靖難,你多次為燕王府傳遞情報,立下赫赫功勳,加上你又是王妃之弟,若是魏國公的爵位被削了,四哥為了補償你徐氏,肯定會再給你一個國公爵位的,這不好嗎?”

    在原來的曆史上,朱棣入京之前,建文持劍誅殺了徐增壽來泄憤。朱棣即位後,追封徐增壽為武陽侯,成為朱棣登基後首個被封贈的功臣,加授徐增壽為欽承父業推誠守正武臣勳號、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進封定國公,子孫世襲。

    徐氏,一門雙國公。

    然而現在因為朱桓,建文被囚禁乾清宮,徐增壽也沒有死。

    而徐增壽沒死,有好有壞。

    好事在於,他不用死了。(廢話)

    壞事在於,徐氏一門雙國公沒了。

    徐增壽不死,雖然以他在靖難立下的功勳,封個武陽侯沒什麽問題。但是封國公,就明顯不太夠格了。

    但若是徐輝祖的魏國公爵位被削了,這事就又不一樣了。

    徐達大將軍一生征戰無數,立下無上功勳,位列開國六王之首。死後子嗣卻隻剩一個武陽侯的侯爵,難免會引起世人的打抱不平,加上燕王府王妃徐氏這層關係,最後鐵定會硬生生把徐增壽給提到國公的位置。

    死道友不死貧道,徐輝祖的魏國公沒了,給徐增壽補一個國公,他也不虧啊。畢竟如果徐輝祖如果不削爵,徐增壽這一脈怕是一輩子都無望國公。

    徐增壽苦笑道:“若是大哥自己搏來的魏國公爵位,換來我封國公,那自然無事。可大哥這魏國公是世襲家父的,若是丟了,那我徐氏後人,死後無顏麵對家父啊。”

    用大哥的爵位,換來自己的爵位,徐增壽可以幹出來這種事。

    但是用徐達傳下來的爵位,換他的爵位,徐增壽幹不出來。

    要是真幹了,他死後都沒臉去見徐達。

    “罷了,算給你一個麵子,也給我四嫂一個麵子。”朱桓拂袖轉身離開:“魏國公的爵位,我不會讓他丟了的。”

    徐增壽一愣,沒想到朱桓這麽好說話,連忙向朱桓的背影做輯,真心實意的感謝道:“徐氏後人,永不會忘記王爺的恩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