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章 坐看風起雲湧
字數:4426 加入書籤
“即使闖入家中,那也不能將他們打死啊,這事不得交由衙門處理嗎?”陸秀夫問道。
“那是你們大宋的律法,我們的律法與你們不同。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別說你們大宋遺民了,就是皇帝,未經主人的允許擅自闖入百姓家中,百姓也可持槍將其擊斃。”
“荒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天命神授,你們怎可如此不尊重天子?”陸秀夫怒道。
“狗屁!你一個亡國之民還有臉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有多大你知道嗎?縱觀如今天下,唯有蒙元才勉強有資格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為蒙元打下的疆域足夠寬廣。”
“我們是與蒙元為敵,但我們並不能否認蒙元的強大,隻有認清自己、認清敵人才知敵之強大,我方之弱小,才能奮起直追。還有你們的天子,不是天命被授嗎?怎麽被人家攆的跳海了,如果不是我夷州軍,你們早就死光了。”
“楊策員也真是,救助那些百姓也就罷了,為什麽還救助你們這些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六畜不認的造糞機器,百姓還能開荒種地,你們呢,除了造糞之外還能幹啥?”負責人毫不客氣地說道。
“你……你……”陸秀夫被氣得說不出話來,還從來沒有人這麽懟過他,而且這人在以前是自己根本瞧不上的人物。
“敢問閣下,為何那些百姓可以持有武器?”張士傑問道。
“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為了不被貪官汙吏壓迫,為了不被惡霸欺淩。”負責人說道。
“這樣不會天下大亂嗎?”張士傑再問。
“不會。你有槍,我也有槍,那你就不敢欺負我,我也不敢欺負你,怎麽會亂?除非你不想活了。縱觀我夷州,除了你們這些原本高高在上的人物外,哪些人不想活?哪些人不對生活充滿了憧憬和希望?”負責人反問。
“如果有人主動作惡呢?這個世界是有惡人的。”張士傑再問。
“如果真有人主動作惡,那他手中手持槍械和刀子有什麽區別?”負責人反問。
張士傑一時間有些詞窮,但早已經被固化了思維和思想的張士傑,隻是本能地反對這種情形。
“你們都是識字的,回去之後還是先了解清楚我們夷州之法吧,省得觸犯律法。我們與你們大宋不一樣,你們大宋講究天命神授,我們不講這個,我們講究王在法下,即使帝皇,也要尊守法律。”
“而持槍權就是我們夷州的第一條法律。當年,楊策員等人帶領神州之地活不下去的人來到夷州,為了保障我們所有人的權益,共同簽署了立夏之約,同時,在所有人的見證下,便將持槍權寫進了律法之中,為的就是防止有人借助權勢欺壓百姓,侵襲百姓的利益。”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你們隻是說說而已,我們卻是踏踏實實地在做。你們,嘴上說的天花亂墜,實則維護的還是官員以及士大夫們的利益,而我們,維護的是百姓的利益。”
“怎麽維護百姓的利益,持槍權便是最基本的,隻要你們敢違背百姓的利益,百姓就敢打死你們。”負責人毫不客氣地說道。
隨後,負責人直接將陸秀夫和張士傑轟了出去,讓他們先好好了解夷州的一切再說,至於能不能活下來,就看個人能力了,土地已經發給你了,工具、種子等也發給你了,你愣是種不了地,活不下去,那就賴不了別人,隻能說你這個人不行。
陸秀夫和張士傑茫然地走在街道上,看著與大宋迥異的夷州,雙眼一片茫然,回到家中後,兩人連忙找來夷州律,開始鑽研起來,卻是鑽研,便越能發現,夷州律跟大宋律簡直是格格不入,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陸秀夫和張士傑等大宋官員不適應,郭靖也不適應,發起圓桌決策會議,提出要善待大宋官員、大力提升大宋官員的提議,並積極為之奔走。
“有些人,跪久了就永遠站不起來了。我提議,廢除郭靖、黃蓉決策員的資格。”楊斂直接提出了罷免郭靖、黃蓉以及部分丐幫弟子決策員的資格,得到了一致人的認同,然後,丐幫一係除了洪七公待在決策團裏當吉祥物之外,其他的都被趕了出去。
至於那些大宋投降官員,隻能乖乖地種地去了,就連少帝之母也成了紡紗工人,也算是給大宋降臣起了個表率作用。
偏偏,這表率作用起的效果不大,這些大宋降臣在麵對蒙元之時卑躬屈膝,膽顫心驚,瑟瑟發抖,但對待能把蒙元打敗的夷州人時,卻指高氣昂,不可一世。
楊斂搞不明白,是他們眼瞎啊,還是誰給他們莫名的勇氣,讓他們敢挑戰夷州的政策。
楊斂也不管他們,隻要他們觸犯了律法,就依法辦事;如果他們想搞串聯,意圖爭權奪利,楊斂毫不客氣地派兵鎮壓,將他們的一切都沒收,然後扔進最危險的礦裏去挖礦。
連槍杆子裏出政權這種事情還理解不透,還不知所謂的上躥下跳,這種沒腦子的人死了活該。
陸秀夫和張士傑畢竟是人間少有的俊傑,很聰明地沒有參與這些事,也算保下了性命。大宋降臣幾乎沒有一個落得好,到時那些降民和降兵過得挺滋潤。
因為他們要求不多,現在,有房,有地,吃得飽,能夠一日三餐,還稅收低,隻要辛苦個三五年,這些地都是自己的了,每年還能囤一些糧食,再娶個婆娘,這是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
那些觸犯律法的**畢竟是少數。大宋降民和降兵很自然地融入了夷州體係。
當夷州完成了第一次工業化時,楊斂便開始著手擴軍,反攻蒙元。在這期間,蒙元數次征調水軍前來攻打,但被夷州水師輕易消滅。
後來,蒙元見強攻不行,便欲實行懷柔之策。蒙元地盤太大了,官員根本管理不過來,本身實行的就是包稅製,蒙元意思是每年隨便交些稅收,名義上將夷州納入蒙元統治體係就完事了。
楊斂當然不讚同,圓桌決策團也不同,蒙元雖然勢大,但是,在見證了工業化後的策員眼中,蒙元就是一匹不聽話的野馬,隻要將其打報了,他就聽話了,而且,故國大宋巨大的利益以及巨大的市場,使得策員們不可能放過這塊肥肉。
在經過數年的修養生息之後,圓桌決策團毅然決然地開啟了反攻大宋的計劃。
夷州水師先是肅清了蒙元沿海一帶的兵力,然後大舉進攻,攻入蒙元,每到一地,先考察當地有什麽資源,然後這些資源被夷州瓜分的一幹二淨。至於當地的土地,直接分給當地百姓。
對於已經完成第一次工業化的夷州來說,土地那點利益他們已經不看在眼裏,他們看中的是資源帶來的效益。
蒙元南方水網縱橫,不適合騎兵大規模機動,卻非常適合夷州兵借助縱橫交叉的水網行事。蒙元也曾派大軍前來攻打,經過數次大戰,蒙元發現在南方受到的掣肘頗多,且損失極大,便將騎兵撤出了南方,準備借助北方寬闊的平原之地進行野戰。
夷州兵不慌不忙,沒有被眼前巨大的假像所蒙騙。隻有抓到手的利益才是真的,每到一地,夷州總是先將利益拿到手,然後再將地盤慢慢消化。
蒙元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立即失敗。哪怕有些地區蒙元已經撤出,夷州也不去占據,而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徹底消化了占據區的一切後,才緩緩地占據下一個區域。
這一下子變成了持久戰,而蒙元卻打不了持久戰,越是持久,夷州的國力便越強。以往,受製於地域的劣勢,一些礦產資源沒有,使得士卒的武器、裝備等不充足,現今,隨著地盤的越來越大,這些受製因素漸漸消失。
此消彼長之下,蒙元越來越弱,夷州越來越強。當第一挺重機被製造出來後,楊斂便知道,屬於騎兵的時代徹底過去了。
至此,楊斂也開始放權,甚至辭去了策員的職位,楊過通過一係列操作,繼承了楊斂的職位。楊斂則退居幕後,坐看風起雲湧,靜看楊過這批新生代登上曆史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抱負。
這麽些年走過來,楊過的媳婦們陸續生子,此時,完成任務的提示響起,楊斂在與小龍女進行最後的溫存後,以武道飛升的模式離開了此方世界。
至於小龍女,楊斂隻能在內心深處說聲抱歉。人生,從來不是完美的,或許,有些遺憾才是完美的……(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