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宋軍兵敗如山倒
字數:3623 加入書籤
A+A-
大宋都城汴梁的朝堂上更是吵作一團。
大宋在麵對外敵時慫得一匹,但對內部卻是重拳出擊,雖然朝堂上吵作一團,但這些大員們根本沒將梁山放在眼裏。正如楊斂和慕容複希望的那樣,梁山在他們眼中也是田虎、王慶之流。
在趙宋官家和朝堂百官的眼中,梁山還不如方臘的威脅嚴重。因為梁山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之流,重用農夫和工匠,將傳統的讀書徹底排除在外。在他們眼中,沒有讀書人參與其中,這群泥腿子和卑劣的工匠能起多大風浪,根本成不了事。
最關鍵的是,梁山雖然占據三路之地,但非常低調,人馬號稱三萬,每一路一萬;不像田虎、王慶以及方臘之流那樣,明明人馬就有一萬,就敢號稱十萬。
梁山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手段,反而讓趙宋官家和朝堂百官不甚在意,隻要大軍攻伐,自可手到擒來。
大宋朝堂上經過一陣陣爭吵,便征調二十萬禁軍、一萬西軍、一萬北地邊軍外加四十萬廂軍,號稱百萬大軍,發動對梁山的攻伐。
大宋朝廷如此迫不及待地發動對梁山的攻伐,一是因為梁山占據三路之地,尤其是京東東路,對趙宋的首都太近,威脅太大;二是認為梁山是軟柿子,在消滅梁山的同時借機狠狠地威懾田虎、王慶和方臘;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是因為利益。大宋朝廷多少知道梁山的一些信息,知道梁山是靠泥腿子起家,將田地的原主人殺掉自己分田。這些田地就是巨大的利益,上至官家,下至官員,不可能放棄這三路之地巨大的利益。
楊斂和慕容複在得知大宋對自己發動攻伐時根本不以為意,也沒有任何慌亂,而是有條不紊地備戰。
在這個交通極不發達的時代,光時將一萬西軍和一萬北地邊軍調到汴梁,就得大半年時間,禁軍倒是好調集,但廂軍不好弄,這一折騰,最起碼得一年時間。
一年時間,足夠梁山治下高產量農作物收割兩季了。
大宋的百萬大軍磨磨蹭蹭地向著京東東路開來,京東京路和京東西路就是後世的山東平原和河北平原,極其適合大軍團作戰。
大宋大軍號稱百萬,但楊斂和慕容複早就將大宋大軍的情況摸了個底朝天,可以說,大宋大軍也爛到根子了,跟篩子一樣,根本沒有什麽保密措施。
楊斂直接花了點錢就將這些情報買來了,再和慕容博暗中打探到的消息一對比,發現無誤後,便派了一萬正規軍和十萬輔軍迎敵。
這一萬正規軍和十萬輔軍都是裝備了杠杆式步槍,正規軍負責迎敵,輔軍負責抓俘虜,這麽多人,不用來開荒,不被送進工廠享受九九六福報太可惜了。
雙方在平原地區一交戰,大宋官軍便潰不成軍。
大炮一轟,槍聲一響,大宋官兵在倒下一批屍體後,便直接懵了,他們從未見過如此殘酷的遠距離打擊的作戰方式。
他們更未見過剛剛還好好的一個人,便被火炮轟的屍骨無存的局麵。更何況炮聲隆隆,如同打雷一般。這種連敵人的麵都沒見到就死傷一片的情形,他們更未見過。
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即使強如西軍,在麵對這種鋪天蓋地的打擊時也瞬間崩潰了,調頭就跑。
兵敗如山倒啊,大地上到處都是調頭就跑的身影,建製直接跑亂了,軍旗、兵器等等扔的滿地都是,為了跑得更快,身上的鎧甲也脫了,為的就是輕裝上陣。
“就這?”慕容複舉著望遠鏡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不可置信地說道。
“就這!大宋以文抑武,雖然結束了唐末至五代十國這個階段武人殺文人如殺狗的局麵,但也徹底綁住了武人的手腳。即使麵對契丹,也花錢買平安。他們根本不知道公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這個真理。”
“整天生活在虛擬的和平幻象中,他們豈能不敗?”楊斂笑道。
“他們不會是詐敗吧?”慕容複還是有些不放心。
“你看他們的樣子像詐敗嗎?即使詐敗又如何,平原地帶又沒有什麽天險,怎麽伏擊我們?”楊斂笑道。
“弟子謹慎過頭了。”慕容複尷尬地笑道,然後讓傳令兵搖頭軍旗,下令全軍抓俘虜。
“繳械不殺!”
梁山軍中升起山呼海嘯般的呼聲,開始成建製地追擊逃兵。反抗的一他撂倒,不反抗的,讓其繳械並跪地投降,等待後麵的人整編。
這一追殺足足追殺了三天三夜,足足抓獲了十餘萬俘虜。慕容複直接將這十餘萬俘虜收容,餓上三天後,將其打亂,有的讓他們去開荒,有的去工廠,反正是沒有殺了他們。
待他們安穩之後,首先保障的是夥食,吃就別想吃多好,但餓不著,勉強能吃飽,幹的好的還有賞錢,還發衣服等等……
俘虜按照俘虜的待遇,慢慢地,花個三五年時間,俘虜完成一定的貢獻才能成為治下公民。
大宋官軍的百萬大軍被梁山軍一戰打崩的消息瞬間傳遍天下,大宋朝堂瞬間亂作一團,本以為可以輕鬆拿下,卻撞上了硬茬。不但田虎、王慶和方臘都派人聯係,就連西夏國主和遼帝耶律洪基都派人前來洽談。
田虎和王慶表示要建立攻守同盟,隱隱中還帶著投靠的意思;方臘則表示要和梁山共同舉事,平分天下;西夏國主和遼帝耶律洪基則慫恿慕容複建國稱帝,削弱大宋的力量。
尤其是西夏國主,還畫了大餅,讓梁山從東往西,西夏從西往東,雙方齊齊攻打大宋,然後在汴梁會師,平分天下等等。
慕容複對他們的使節表麵上笑嘻嘻,並親自接待,進行詳談等,給足了他們麵子;心裏卻是麻麻痹,暗地裏根本不拿這當一回事,並且獅子大開口般向四方勢力索要大量的物資。
摟草打兔子,給就賺了,不給拉倒。
經此一戰,大宋朝堂徹底正視了梁山,經過不斷地爭吵,最終,大宋官家派陳太尉帶著詔書前來梁山招安。
待陳太尉來剛剛到達梁山治下,便被眼前的一切震驚的目瞪口呆,陳太尉從未見過眼中光芒如此光亮炙熱的村民和工匠,每個人步履輕快,積極向上,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並且每個人臉上都有光,且光彩照人,照得陳太尉根本睜不開眼,使其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根本不像大宋治下之民那樣市儈且麻木。
“這怎麽可能?”陳太尉不可置信地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