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大興善寺

字數:4166   加入書籤

A+A-


    東福軒。
    尚伯隴仍舊如往常般弓著身子,徘回在後堂的院子裏。
    院子裏自然是有齊王府中的親事們在把守,但這些人歸羅藝統領,隻負責守衛院子裏的安全,並不負責處理那三名老醫師的瑣事。
    處理這些雜事的,都是由尚伯隴一手安排。
    “尚管事。”
    一小宦自後堂裏出來,看到尚伯隴,立時上來見禮。
    尚伯隴不喜歡別人叫他尚公公,所以自從他當上齊王府的大管事之後,府中的下人便都稱其為尚管事。
    不過雖說隻是一個管事,但尚伯隴在府中的地位卻極高。
    一方麵是因為如今齊王府的屬官不全,很多該有的設施都沒有。
    這是沒辦法的事。畢竟當初楊勇在東宮當太子的時候,那些屬官要麽被削職,要麽被處死。
    現在楊勇複起,楊堅一時間也沒什麽合適的人選能派過來。
    畢竟,誰知道楊勇這個齊王又能當多久?
    誰也不想再經曆一次清算。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尚伯隴本身的性子還算不錯,並不像大多數管事太監那般刻薄。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近朱者赤的緣故,如今的尚伯隴的臉上,也經常性地會掛上類似於楊勇一般的笑臉。
    讓人心中生不起怨氣。
    “誒,出來了?累著了就去歇一歇。”
    尚伯隴對來人依舊是笑嗬嗬地關切了兩句。
    來人心中一暖,感激道:“謝尚管事關心,奴婢歇會還能繼續幹的。”
    “成,你去那邊找個人替你吧。”
    雖然楊勇明麵上說是要做新茶,但實際上和製新藥差不了多少。
    這樣一來,對於不同的藥材,都需要進行嚐試組合。
    工作量是極其巨大的。
    尤其是這些藥材,並不能拿來就用,很多藥材都需要先進行研磨。
    這都是費力氣的體力活。
    那三個老醫師需要進行主要的搭配試錯環節,肯定是不會做這些事情了,所以尚伯隴便把這些小宦和宮女分成了兩撥,一邊在後邊休息,一邊在這邊幫忙打下手。
    輪流開工。
    小宦低著頭往外走,走到尚伯隴身邊時,腳步卻慢了下來。
    尚伯隴瞧出這家夥似有心事,便也停下了徘回的腳步,看向小宦溫聲問道:“怎麽了?”
    “尚管事。”小宦小聲道:“咱們這幾天這麽累,到底在做什麽啊?”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尤其是看自己忙活了這麽久,總是難免想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加上尚伯隴給人的感觀一直不錯,不像是會因為一兩句話就動怒的人,所以小宦此時才大著膽子有此一問。
    “做什麽?”尚伯隴笑嗬嗬地看著小宦,目光下移了會又再次頓住,道:“做你這輩子也用不到的東西。”
    這輩子都用不到?可我這輩子用不到的東西好多啊……
    就在小宦低頭思索著,自家尚管事這番話到底是什麽意思的時候。尚伯隴抬手拍了下小宦的後腦勺,笑著趕人道:“殿下的事,是你能問的?
    趕緊去叫人來,別誤了這邊的事。”
    “誒,奴婢這就去,這就去。”
    尚伯隴拍的並不疼,小宦笑著雙手捂頭,逃也似地離開了。
    ……
    王府外。
    楊勇將高盛玉送到宮門後,便沿著大興城正中的朱雀門街一路向南,在位居朱雀門街東側的靖善坊拐了個彎。
    大興城雖有一百零八坊,但大多數達官顯貴都住在皇城周圍,其中又以在都會市和立人市,以及朱雀門街兩側為最。
    在一片嘈雜聲中穿過朱雀門街,隨著周圍的聲音漸歇,齊王府的馬車也隨之緩緩停下。
    朱雀門街是大興城的主道,平時自然是熱鬧非凡,但在這一片的周圍,雖說也有不少馬車牛車停在道路兩側,可氛圍卻是異常的安靜。
    無他,因為此處乃是靖善坊所在。
    或者確切一點地說,此處乃是大興善寺的所在。
    大興善寺乃是皇家寺院,最開始的時候,在晉武帝時期修建,原名‘遵善寺’。
    後來楊堅建立隋朝,新修大興城,遵善寺便經曆了一次擴建。而這次擴建,也使得大興善寺占據了整整一坊之地。
    整座靖善坊中,都是寺殿,堪稱京城之最。
    楊堅崇佛,更是同時取城名“大興”二字,和坊名“善”字,賜名大興善寺。
    齊王府的馬車剛剛入寺,便有幾名僧人上前迎接。
    其中一人還穿著明顯和周圍人不一樣的袈裟,顯然是領頭之人。
    “殿下到訪,貧僧未曾率眾遠迎,請殿下恕罪。”
    說話者正是那為首的領頭之人,隻是說的話仍然是最老套的請罪話。
    楊勇自馬車上下來,笑著揮了揮手,道:“無妨,本王一時心血來潮,並未知會貴寺,貴寺不必自責。”
    前來迎接的僧人雙手合十,低聲念叨了一句,隨後麵容無悲無喜地向楊勇道:“不知殿下到訪大興善寺,所求為何?”
    “沒什麽所求,隻是這段時間心中又想到了母後,想過來替母後為諸佛上柱香。”
    《控衛在此》
    楊堅崇佛,獨孤加羅也崇佛。
    楊勇從東宮出來的借口,便是自己得了獨孤加羅的卷顧。
    此時借著獨孤加羅的名義前來大興善寺,合情合理。
    “既然如此,還請殿下隨貧僧來。”
    為首僧人雙手合十著向楊勇鞠了一躬,隨後側開身子在前麵引路。
    讓馬夫守著馬車,楊勇抻了抻身上的衣服,跟在為首僧人後麵走了進去。
    大興善寺雖說大了些,但布局和正常的寺院並沒有太多的差別,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東西禪堂,法堂,羅漢堂……依次排在主線中軸上。
    穿過山門,楊勇先跟著僧人來到了天王殿。
    “殿下,這便是我寺中的彌勒,兩側乃是四大天王。”
    順著僧人手指的方向,楊勇看到了供奉在天王殿中的彌勒佛。
    不過這時候的彌勒佛像,和後世常見的矮矮胖胖,大肚能的形象並不一樣,反而是菩薩裝,頭戴寶冠,身披瓔珞,麵容嬌好,身材修長苗條,呈交腳坐式。
    彌勒真正變成後世那種大肚能的形象,是要在五代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