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思維模式

字數:6492   加入書籤

A+A-


    高盛玉聞言陷入了思索,不多時,她才似有所悟地道:“父皇在武德殿好像並未生氣,殿下的意思是,父皇在保護陳嬪?”
    “差不多。”楊勇笑著點頭道:“而且順帶也是在敲打我和太子,讓我們以後,不要再把手伸到他的後宮去。
    否則,這一次禁足的是陳嬪,下一次,就不知道是誰了。”
    高盛玉低著頭,臉上露出一絲慚愧。
    雖說她也是大族出身,自認為見多了爭鬥,但對於這些皇家的算計,她還是落了下乘。竟然此時需要楊勇的點撥才能想明白。
    楊勇並未繼續這件事,轉而誇獎道:“不過愛妃在朝堂上進退有據,未落下乘,倒是令慧明大師這步棋,走的更穩了一些。”
    高盛玉聞言一驚,“慧明大師……是殿下的人?”
    之前在武德殿,自己明明取得了上風,要不是慧明過來橫插一腳,陳嬪絕對會更慘一點。
    最起碼,禁足三個月是有的。
    現在楊勇竟然說,慧明是他的人?
    可陳嬪既然是楊勇的算計對象,楊勇為什麽又讓慧明救了陳嬪一回?
    楊勇笑了笑,向身旁的杜如晦問道:“如晦,你怎麽看?”
    杜如晦一邊思考,一邊認真道:“依臣來看,殿下讓慧明大師入宮,想來最後的目的不是陳嬪,而是太子。
    如今慧明大師既然解了陳嬪的圍,而且陳嬪的背後仍然是太子在教唆,那顯然是太子操縱慧明大師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而且事情如此突然,也隻有宮中的太子有能力第一時間,知道武德殿內的事情走向。
    所以在陛下眼裏,這大興善寺恐怕已經和太子勾結在一起了。
    陛下一直將大興善寺視為清淨之地,太子卻將手伸進了大興善寺,嗬嗬……”
    杜如晦兜手一笑,高深莫測道:“陛下心中會怎麽想,那就隻有陛下知道了。”
    “哈哈,如晦所言不錯。”
    楊勇這幾天下來,是越跟杜如晦接觸,越覺得滿意。
    不愧是能青史留名的賢臣,這份頭腦確實是常人所不能及。
    隻不過杜如晦還有一點沒有說出來。
    其實原本,楊勇確實是打算拉攏陳嬪的。
    不過太子那邊既然動了手,陳嬪如果撐得住,那自然最好,可如果陳嬪沒撐住,那便索性趁著這個機會,坑太子一把。
    順便,將後宮那些蠢蠢欲動的心思拍下去。
    用陳嬪的下場告訴後宮的其他嬪妃,自己和太子的爭鬥,你們如果參與,那就是這個下場。
    這樣一來,雖然陳嬪拉攏不成了,但太子那邊也同樣別想拉攏。
    畢竟,等陳嬪冷靜下來,固然會恨齊王府,但對於東宮,也必然不會有什麽好臉色。
    雖說不是最好的結果,但爭鬥嘛,哪能盡善盡美。
    而且最重要的,這種結果,已經比兩年前好很多了。
    兩年前,也就是楊勇當太子的時候,後宮有著獨孤加羅在,整體是完全偏向於楊廣的。
    雖然獨孤加羅在曆史上,乃是一代賢後,但對於楊勇來說,心中卻是非常憤滿的。
    畢竟不管怎麽說,你是皇後,是一宮之主,你就負責母儀天下,操持著後宮的事就好了。
    自己這個太子做的怎麽樣,是外朝的事情,你一個管理後宮的,偏偏跑過來摻和自己的事做什麽?
    而且再怎麽說,自己也是你的兒子,你就這麽不知道一碗水端平?
    哪怕是再退一萬步來說,要是楊廣真的是一個千古一帝,能帶領整個大隋走向強盛,那自己這個太子退位也就退了。
    可結果呢?
    恩寵外族,導致突厥再度強盛。三征高句麗大肆微操,直接導致百萬青壯死在異地他鄉。
    更是因為這無休止的征調,整個河南,河北,十戶九空。
    要知道,這裏的河南,河北可不隻是後世的一個省,兩個省。
    而是在崤山以東的整個黃河南北。
    而這一切,都或多或少跟獨孤加羅有分不開的關係。
    所以楊勇對後宮幹政這件事情,是非常深惡痛絕的。
    現在能直接用一個陳嬪敲山震虎,將整個後宮那些貧妃蠢蠢欲動的心思,直接打壓下去。
    對他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陳嬪的這件事,就相當於告訴所有後宮嬪妃,在自己和太子的鬥爭當中,你們占不到半點主動權。
    哪怕是如陳嬪這般,在後宮當中地位極為尊貴的人,也不過是一枚棋子的宿命。
    想趟這渾水,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夠不夠。
    陳嬪是因為受楊堅寵愛,這才隻得了一個禁足的下場,但是你們呢?
    高盛玉聽得恍然大悟,但心中卻仍有不解地道:“可是那茶……”
    整件事情最大的漏洞其實就是茶,畢竟,如果楊廣真的和陳嬪站在一條線上,怎麽會在茶的問題上出那麽大的紕漏?
    楊勇輕笑了一聲,旋即看向杜如晦。
    杜如晦會意,臉上同樣掛著一抹笑意,道:“高昭儀可知,陛下每日需要處理多少奏章嗎?”
    說茶的事情呢,怎麽跟奏章扯上關係了。
    高盛玉搖了搖頭,表示不知。
    杜如晦溫聲解釋道:“陛下將朝堂大事盡操之於手,每日需要處理的奏章何止數百。
    可陛下處理奏章的時間最多不過七八個時辰,也就是每封奏章的處理時間,隻有半盞茶時間上下。
    陛下已經習慣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做出決議,所以這也注定了,陛下會從結果出發,反推整件事情。
    至於茶……”
    杜如晦搖頭輕笑道:“這種看起來就一團糟的東西,陛下隻會覺得,是齊王和太子一起參與了進去,最後齊王占了上風,這才使得太子不得不搬出慧明,救陳嬪一命。”
    高盛玉和站在楊勇身旁的羅藝,齊齊震驚了。
    尤其是羅藝,更是一副我聽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表情。
    高盛玉卻是聽懂了一些,但也沒想到,如此簡單的一件事情,楊勇竟然連楊堅的思維模式都算計了進去。
    “杜參軍此言,妾身受教。”
    “不敢。”杜如晦拱手致禮,謙聲道:“臣也隻是在和殿下學習,昭儀折煞臣了。”
    房間內一時間沉寂了下來,杜如晦轉而又道:“不過臣覺得,這件事對於殿下最為重要的好處,便是殿下肅清了王府內的那些奸細。”
    “奸細?什麽奸細?”
    高盛玉不過剛剛從宮中回來,對於王府內發生的事情,她還沒有詳細的了解過。
    楊勇直接拉過高盛玉的手,讓她坐到自己旁邊,輕聲道:“王府內的人,成分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