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下人的天下

字數:4495   加入書籤

A+A-


    話說朱元璋等人欲要去巡視河堤,一快馬風塵仆仆的跑來。
    到了近前,隻見這人生的英武逼人,跟前些日子,抓捕的錦衣衛氣度相近。
    這人下馬快步走到朱元璋跟前稟道:“老爺,公子到了。公子問您是否可以跟著老爺學習一二……”
    朱元璋臉色一沉:“也罷,明日再來看看堤壩。”
    “好的,我這就去請公子。”
    那人蹬上馬去,消失在朱元璋的人視線裏。
    “張縣令……今天晚上恐怕要討饒一下了。”
    “無妨,四海之內皆兄弟,來者是客。本縣令整日公務很輕鬆,正好跟諸位走南闖北的客商們聊一聊,增加一些見識。”
    張鬆故作謙虛的道。
    胡惟庸拿眼珠瞪了幾下張鬆。
    張鬆見著也當沒看見,還是一副怡然自得,如同平常一樣該說就說,該怎麽行事便怎麽行事。
    “老爺,您家公子果然氣度不凡,簡直是人中龍鳳。”
    片刻,一匹駿馬一年輕男子,馳騁而來。
    男子劍眉星目,秀儒文雅,像個大戶人家飽讀詩書的公子。
    “嗬嗬,張縣令見笑了。”
    朱元璋本想今天視察完畢回宮,卻沒想到太子竟然來湊熱鬧。
    剛剛他很生氣,不過想想也罷。
    將來整個大明還不是他的天下?就讓他來一起見識見識,也好跟著咱家學習怎麽視察地方民情。
    《這個明星很想退休》
    朱標到近前,先是跟朱元璋禮拜一下,然後看向張鬆。
    “六合縣聲名在外,今日故此來見識見識。”
    朱標一語雙關,他隻說聲名在外,卻不說是好還是壞。
    張鬆不以為然,哈哈一笑:“不知道兄台是何處人也?”
    “我乃淮西人士。姓朱,名木示。”
    “好名字。木則在五行裏表少陽,少陽之氣寓意上升。示乃小處二位。恩,將來兄台肯定飛龍在天,傲視天下。”
    張鬆此話,朱元璋略然驚訝。
    莫不是這個小縣令已經看穿他們的行藏。
    朱元璋高亢道:“黃昏已近,還是回去縣衙,今日我們住縣衙可否,這樣也好跟張縣令討教。”
    “討教不敢,閑聊即可。我作為一縣之主,到我六合,就是客人,無論貴賤。”
    張鬆大大方方的道。
    一旁的胡惟庸和李善長兩人一直沉默不語。
    在洪武大帝身側,他們向來都隻揣測聖意,不敢多言。
    在遣散極為熱心帶路的百姓之後,張鬆等人朝著縣衙走去。
    路上,張鬆談笑風生。
    “公子肯定在我六合玩了一圈兒吧?感覺怎麽樣?”
    朱標點頭道:“不錯,但隻是我個人,就不知道百姓怎麽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百姓怎麽看,固然比皇帝怎麽看還重要。”
    張鬆這話讓身側的胡惟庸和李善長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暗道:這小子敢在皇帝陛下麵前說這樣忤逆的話,離死期不遠了。
    曆史上,朱元璋還貶低孟子:民為貴,君次之。這讓朱元璋一怒之下,把孟子的亞聖地位都給取消了。
    什麽是天下人的天下!
    此等忤逆之言,定然會讓張鬆死無葬身之地。
    回到縣衙,張鬆讓趙雨荷去做泡麵。
    趙雨荷啞然,這幾位看起來氣度不凡,定然是有本事的人。怎麽老爺你要用泡麵來招待?
    張鬆淡然一笑:“叫你去,你就去。我敢保證,他們會認為是人間美味。”
    趙雨荷見夫君說得信誓旦旦,隻好按照他的話去做。
    招呼朱元璋等人坐下。
    張鬆將燒烤整起來。
    順道上上啤酒。
    這是他沒有穿越之前,每天都過的生活,自家燒烤啤酒泡麵。
    隻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沒有做出火腿腸。
    要是弄上幾根火腿泡在麵裏,那真是泡麵得到升華,頓時會有靈魂。
    朱元璋等人在張鬆的招待下,圍著燒烤攤坐下。
    胡惟庸等人麵露尷尬,不知該坐不該坐。
    朱元璋朝他們揮手道:“出門在外,就隨便吧。不要像在宅子裏一樣拘束。”
    “謝老爺。”胡惟庸和李善長兩個老家夥頓時釋然。
    做慣了臣子,在皇帝麵前,無論怎麽樣裝管家,也裝得不像。
    張鬆也早就狐疑他們的身份,不過依舊是無所謂的當過往客商一般地招待。
    “啤酒,燒烤。嘖嘖,可是夏日美味呀。”張鬆熟練的靠雞翅和魚。
    不一會兒,香噴噴的味道彌漫在院子裏。
    烤好之後,張鬆將美食放在盤子內,給朱元璋等人再倒上啤酒。
    這種酒朱元璋等人從來沒有喝過,喝下去頓感不是滋味。
    可不大會會兒,越喝越爽。
    “張兄!你怎麽把六合縣弄得這般富裕的?”朱標一邊暢飲啤酒,一邊問張鬆。
    張鬆淡然笑道:“治理百姓其實很簡單,以心換心。”
    “哦?”朱元璋也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何為以心換心?”朱標追問。
    “大明之所以為明,昭示光明正大是也。跟百姓打交道,百姓不喜歡官府誆騙。想百姓許諾的事,就要一定做到。如果你做不到,就最好不要給百姓許諾什麽。否則百姓便會不再相信官府的話,此為信任,是以心換心的第一步。”
    “此話有理!張兄,我先一幹為敬!”
    朱標頗為讚許的舉起杯子。
    朱元璋在側聽見張鬆的這些話,倒是不生氣。
    李善長幾人自詡能揣測他的心意。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朱元璋的想法豈能是他們所想的那般。
    他能從一個乞丐做到皇帝。
    那可不是運氣好就能一概了之。
    而是靠著智慧和頭腦。
    現在朱元璋在沉思。
    自從登基以來,在宮廷裏呆了十五年,十五年啊,他很少出來走動。
    整天隻聽取大臣們奏折。
    這也導致文武百官可以蔽塞聖聽,在奏折裏做文章。
    胡惟庸還以為可以僅憑一張奏折就能把張鬆搞定。
    卻沒有想到朱元璋會忽然微服私訪。
    他今日在朝堂上大肆汙蔑張鬆。
    而此刻他雖圍坐再火爐旁,卻冷汗直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