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最終一戰,秋雨長安

字數:11717   加入書籤

A+A-


    迎戰。
    迎戰。
    還是迎戰。
    無休止的迎戰。
    自日上三竿之際,一直迎戰到日落黃昏。
    當血染紅了殘陽之際。
    當不知多少年輕的健兒們喪生於那無邊戰場之際。
    血腥大戰,終告一段落。
    然。
    高台之上卻無一人影緩緩退下。
    然。
    營寨門前的軍陣仍未散去分毫。
    夜幕於悄無聲息間降臨了。
    吃了個半飽的士卒來不及過多地歇息,便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奔赴了戰場第一線。
    輪換。
    輪換。
    再輪換。
    當整座營寨,十餘萬士卒全部輪換過後。
    夜色也已然抵達至頂點。
    高台之上的將領們草草地用了一些飯食後。
    便在趙青一道道有條不紊的軍令下,快步走下了高台。
    夜襲戰開始了。
    新的一輪殺戮已然悄悄拉開了帷幕。
    一支支精銳斥候,自營寨四方而出。
    人銜枚馬裹蹄,趁著濃濃夜色掩護,直奔匈奴糧草而去。
    與此同時,數以千計的匈奴斥候如天羅地網般分布於兩軍交戰之地。
    漸漸地,漸漸地。
    一朵朵血色花朵於這充滿肅殺的深夜裏悄然綻放。
    一道道鮮活生命於這充滿肅殺的深夜裏悄然而逝。
    一切的一切,都顯的那般的寂靜。
    除了時不時於黑暗中傳出道道悶哼聲外,便隻剩下了風聲。
    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斥候成功地潛入到匈奴糧草之間。
    與此同時,一支身形矮小的匈奴斥候,也已然趁著濃濃夜色悄悄靠近了大周營寨。
    忽然!
    濃濃夜色中,上百道璀璨火光如啟明星般亮於匈奴營寨後方。
    幾乎就在刹那之間。
    無數支淩厲箭矢,帶著呼嘯之聲,直奔那上百道衝天火光。
    “噗~!”
    “噗~!”
    “噗~!”
    血色花朵再度綻放於濃濃夜色之中。
    近半的璀璨火光尚未來得及衝天而起。
    便如同塵埃般黯然落地。
    幸而,仍有大半璀璨火光在血色花朵浮現之際衝天而起。
    於空中劃出一道璀璨光芒,最終穩穩當當地落於匈奴糧草之間。
    本以為將會是那幹柴遇上烈火般的激烈。
    怎料那烈火一至,幹柴旁瞬間噴湧出數股清泉。
    原是那匈奴早已於糧草之間布滿了清水。
    第一輪火雨被匈奴成功撲滅。
    百餘名精銳斥候於火雨衝天而起的瞬間綻放出璀璨花朵消逝於天地之間。
    然。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無數支百人斥候小隊。
    前赴後繼,如飛蛾撲火般進攻著匈奴糧倉。
    苦心人,天不負。
    火光終又起!
    當熊熊烈火直衝天幕之際。
    無數支裝備精良的騎兵小隊。
    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再度朝著匈奴營寨發起了搏命衝鋒。
    大戰!於這濃濃夜色中再度拉開了帷幕!
    血與火!再度成為了這方天地唯一的色彩!
    淒厲、痛苦、絕望的哀嚎聲再度成為了這方天地唯一的樂章!
    與此同時。
    數不清的匈奴騎兵混合著數不清的匈奴斥候,再一次朝著大周糧草發起了死亡衝鋒。
    隨著時間的推移。
    兩座敵對的營寨內皆燃起了衝天火光。
    璀璨火光下!
    每一個呼吸之間都會有無數的人兒徹底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漸漸地,漸漸地。
    時間於廝殺之中悄然而逝。
    當第二日的拂曉顯露於人世間之際。
    交戰雙方默契地停下了揮舞的刀刃。
    各自在鳴金聲中緩緩退去。
    待日上三竿之際。
    偌大的戰場上除了那層層堆積的屍體以及那黑褐色的血河外。
    便隻剩了熊熊黑煙。
    休戰!
    重整旗鼓!
    當日後居中且微微偏移之際。
    大戰第三次拉開了帷幕!
    高台之上,那身著黑漆山文甲的中年男子強打著精神,一次次地調整著己方軍陣。
    衝殺!
    增援!
    互掩!
    防守!
    那雙滿是疲倦的雙眼一刻也不敢離開偌大的戰場。
    自午後打至日落。
    第三次大戰除了滿地的屍體,以及痛苦哀嚎的傷卒外。
    雙方皆無所獲。
    日出日落。
    日落日出。
    眨眼間。
    日曆悄悄向後推移了十頁。
    而戰場上的雙方士卒卻在這十頁日曆裏悄然消失了大半。
    十日時間裏。
    兩座營寨內。
    兩座高台上的人兒手段頻出。
    高台下的人兒則拚盡了全力。
    這是一場堵上了國運的戰爭。
    所有的人兒都在苦苦地支撐。
    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會有人輕言放棄。
    大周高台上。
    一身黑漆山文甲,滿臉倦意的趙青命人打來了一盆冰水。
    冰涼刺骨的清水自其頭頂傾盆而落。
    使其疲倦的臉頰上浮現出一抹病態的紅潤的同時,令其稍稍渾濁的大腦再度恢複了清明。
    趙青凝視著下方陷入鏖戰,互相奈何不得的雙方士卒。
    沉聲下達了預示著此戰轉折點的一道軍令。
    ‘持吾大纛!北移十裏!凡落於大纛十裏者!斬!’
    隨著趙字大纛緩緩前行!
    數萬本苦苦鏖戰的大周士卒瞬間爆發出石破天驚般的爆發力!
    彼時!士氣正弘之際!當全軍掩殺!
    戰局在這一刻,悄然發生了轉變。
    不再像先前那般死氣沉沉。
    與此同時,每一個呼吸間都有遠超先前數倍的士卒死去。
    漸漸地,漸漸地。
    勝利的天平開始朝著大周,朝著趙青偏移。
    然。
    大纛是一把雙刃劍。
    它鼓舞了己方士氣的同時。
    也為那敵方指引了方向。
    戰!戰!戰!
    殺!殺!殺!
    直殺到一方膽寒不敢再提刀為止!
    直殺到一方潰不成軍丟盔棄甲為止!
    這一戰的慘烈程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大軍之出塞,塞閱官及私馬凡十四萬匹,而後入塞者不滿三萬匹。’
    史書上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其背後則是十餘萬條鮮活生命的逝去。
    郡衙案牘庫內。
    許奕緩緩睜開了雙眼。
    緩緩起身後邁步行至窗台旁。
    輕輕推開窗台後,抬頭望向遠處天幕。
    此時已然深夜,窗外的月光極其地皎潔。
    許奕背負著雙手,立身於窗台旁靜靜地抬頭望著天邊皎潔月光許久許久。
    無人知其此刻所思所想。
    不知過了多久。
    許奕微微歎息一聲,隨即緩緩收回目光。
    邁步行至書案旁,將那厚重卷宗緩緩放回了木箱。
    待一切恢複如初後。
    許奕深深地看了一眼牆角下大開的十餘口木箱。
    隨即緩緩走出了案牘庫。
    “下官拜見燕王殿下。”
    方一走出案牘庫,等候多時的孫道華便快速湊了上來。
    許奕身形微微一頓,隨即輕笑著拱手還禮道:“有勞孫郡守了。”
    孫道華與其客套數句。
    隨即親自將其送至郡衙正門前。
    一切的一切都表現的再正常不過。
    好似那日深夜拜訪者並非是他孫道華般。
    郡衙門前。
    許奕與孫道華約定明日再至案牘庫後。
    便緩緩轉身走向了三轅青篷馬車。
    青篷馬車車廂內。
    許奕微閉著雙眼斜靠於軟塌之上。
    手指輕而緩地敲擊著一旁小木桌。
    與此同時,其腦海中不斷地浮現著最後一戰的所有細節。
    其中尤以全麵局勢以及趙青所下達的每一道軍令為重。
    對於許奕而言,那卷宗中每一個冰冷的字眼都有著遠超其自身的重量。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那一個個冰冷的字眼,對於許奕而言便是最好的兵道師者。
    此後的數日時間裏。
    許奕每每穿梭於燕王府與郡衙案牘庫間。
    其猶如一塊幹癟的海綿般,正瘋狂地汲取著一切兵道養份。
    然。
    其終究是人。
    凡人者,必有惑也。
    在其瘋狂汲取兵道養份之際。
    因其獲過於龐雜。
    故其自身難免對兵道一途存有諸多疑惑。
    幸而。
    其身周環繞著諸多可為其傳道受業解惑者。
    如那遠在東萊郡的前陷陣營大將婁道永。
    如那居於王府中的趙甫生牽馬卒李壽山。
    如那位於王大營中的陷陣營校尉辛思玄、屈寶田。
    如那已然居住於居養院中的諸多孤寡老卒。
    八月份的尾聲,在許奕瘋狂求學中悄然而逝。
    很快,時間便正式邁入了金秋九月。
    就在其仍孜孜不倦地穿梭於各個師者之間時。
    曆時十餘日的彈劾奏章再經曆了漫長的跋山涉水後。
    終抵達了京師長安。
    終抵達了那皇城內閣。
    ......
    ......
    一場秋雨一場寒。
    當時間悄然抵達九月之際。
    曆經了數百年風霜的京師長安再一次籠罩於陰冷秋雨之中。
    東宮太子府書房內。
    一身墨玉色麒麟常服的皇太子許雍立身於書房窗台處。
    目光透過半開的窗台,望向窗外淅淅瀝瀝的陰冷秋雨。
    這場秋雨已然連綿了數日之久。
    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寒而不冷的秋雨已然變得愈發凍人起來。
    然而。
    此刻許雍的內心卻比那連綿陰雨更加的寒冷刺骨。
    不知過了多久。
    許雍緩緩收回目光,隨即麵無表情地將那半開的窗台關閉。
    窗台的關閉隔絕了窗外的雨聲以及那綿綿寒意。
    但其卻隔絕不了許雍內心的寒冷。
    許雍麵無表情地邁步行至書案後。
    身子後靠於太師椅背,雙目無神地望著擺滿了奏章的書案。
    事實上,自許奕就藩離京後。
    許雍僅僅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便初步穩固了自己的基本盤。
    其基本盤雖因許奕而受創頗重。
    但好在最為重要的核心力量並未受到太大的損傷。
    此後的日子裏,其生活漸漸地恢複了平靜。
    然而,這平靜中卻始終隱藏著一根刺。
    一根使其時不時便會從睡夢中驚醒的刺。
    一根令其每一次想起便直感如鯁在喉的刺。
    後。
    空閑下來的許雍左思右想最終還是決定提前將這根刺連根拔起,以絕後顧之憂。
    當然,這次的他並不想關中賑災中那般被動。
    有了足夠時間的許雍,數次於暗中召集暗太子黨中的智囊。
    所謂的暗太子黨智囊們不知費勁了多少心機,更不知耗費了多少精力,反複複盤許奕於關中賑災中的種種舉措。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在曆經了長達半個月之久的痛苦煎熬後。
    所謂的暗太子黨們終製定出一天衣無縫的計劃。
    相較於計劃,許雍更願意稱其為陽謀。
    那所謂的陽謀便是以敵之計,還敬於敵。
    若是說的簡單些,那便是以許奕最在乎、最看重的聲望來攻擊許奕。
    為了確保計劃萬無一失。
    許雍甚至動用了其最信任的手下--季於野。
    以及鄭國公季開。
    怎料。
    本以為萬無一失的陽謀最終還是失手了。
    許奕以一種極其粗暴的方式將其精心策劃的陽謀一腳踹翻!
    天知道當他收到季於野派人送來的密信後,其內心深處是何等的憤怒。
    或許,連許雍本人都未曾察覺到,他那滿腔怒火中隱隱約約間摻雜著揮之不去的恐懼。
    “呼~!”
    太子府書房內。
    後靠於太師椅背的許雍重重吐出一口鬱氣。
    隨即緩緩坐直了身軀,自書案夾層中取出一一封不知看過多少次的書信。
    許雍緩緩抽出信封中的信件,目光極其凝重地一字一句地掃過書信內容。
    直至掃到落款單字‘野’。
    方才罷休。
    許雍凝神片刻,隨即緩緩自書案一旁取出一根火折子。
    親手將那不知看過多少次的書信付之一炬。
    待書信徹底化為灰燼後。
    許奕緩緩起身,再度邁步走向窗台。
    緩緩推開窗台後,再度將目光投向綿綿陰雨之中。
    隻不過,此番其看向的不再是那滿是‘霜葉滿階紅’的秋意景觀。
    而是看向其不遠處那通往外界的悠長走廊。
    好似其正等待著一位極其重要的客人出現於那悠長走廊中。
    陰冷秋雨中,時間無算度。
    不知過去了多久。
    悠長的走廊中忽然出現一身著緋紅官袍行色匆匆的男子身影。
    立身於窗台旁的許雍在緋紅官袍男子出現於悠長走廊的一刹那。
    便快速轉身,快速邁步走出了書房。
    綿綿秋雨中,許雍揮散了趕來撐傘的小太監。
    獨自一人邁步踏入了雨幕之中。
    徑直地朝著那身著緋紅官袍的身影走去。
    行至一半。
    好似忽然意識到自己此舉不妥,有失太子威嚴。
    許雍於刹那間悄無聲息地放緩了腳步。
    並微微轉身,邁步走向一旁的涼亭。
    百餘息後。
    身著緋紅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氣喘籲籲地行至書房外的涼亭內。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