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看似悲壯,實則愚蠢
字數:5186 加入書籤
“戰馬在前!”另
“士卒居後!”
“鐵鏈相連!”
“玄甲營眾將士聽我號令!”
“前行!前行!前行!”
雊瞀城外,河堤東段。
千名玄甲營士卒快速翻身下馬。
飛快地以鐵鏈鏈結戰馬。另
數十息後。
數排王大營士卒結成緊密戰陣。
義無反顧地朝著決堤處行去。
“吾乃燕王麾下千戶曹喜江!”
“今奉王命!特來堵水!”
“眾父老鄉親!速速有序撤離河堤。”
“眾父老鄉親!速速有序撤離河堤。”另
“吾乃燕王麾下千戶曹喜江!”
“今奉王命!特來堵水!”
“眾父老鄉親!速速有序撤離河堤。”
“眾父老鄉親!速速有序撤離河堤。”
軍陣最前方。
一身披漆黑甲胄的中年將領踏著堅定步伐,徑直地朝著滾滾洪流步步逼近。
“是......是燕王殿下來了!是燕王殿下來了!”另
“有......有救了!有救了!咱們有救了啊!”
“天.......天不亡我雊瞀城啊。”
滾滾洪流中。
麵色煞白、手腳冰涼,身軀更是無時無刻不在顫栗的徐正貴臉上忽現狂喜之色。
“父老鄉親們!走!咱們讓開!”
“剩......剩下的交給燕王殿下!”
徐正貴深呼吸數次滿是水氣的陰冷空氣,終是恢複了些許氣力。另
“燕王殿下來了!有救了!有救了!”
“不用死了!我不用死了!哈哈哈哈!”
“大哥、二哥,燕王殿下來了,你們......你們一路走好,爹......爹娘有我照顧......你們.......你們安心去吧。”
“哈哈哈!燕王殿下來了!我家娃娃能保住了啊!”
一時間。
滾滾洪流中處處皆喜極而泣之聲。
徐正貴艱難轉身四望,虛腫的眼角處不自覺地劃過兩道淚痕。另
天知道當缺口從一步有餘漸漸演變至一丈有餘時,徐正貴等人手腳究竟是何等之冰涼。
天知道當短短數十息的時間內。
缺口再度從一丈有餘,演變至了三丈有餘時。
徐正貴等人心中又是何等之絕望。
而現如今。
隨著不遠處那一道道黑色身影的不斷逼近。
這一切,總算是將要成為過去。另
“吾乃燕王麾下千戶曹喜江!”
“今奉王命!特來堵水!”
“眾父老鄉親!速速有序撤離河堤。”
“眾父老鄉親!速速有序撤離河堤。”
......
......
河堤不遠處。另
許奕腳踏馬鐙立身於戰馬之上。
深邃的目光透過曹喜江等玄甲營士卒手中所持火把快速地打量著桑幹河決堤處。
與此同時。
腦海中不斷地計算著鎮堤所需兵力以及物力。
不多時。
兩名衙役攙扶著朱慶雄緩緩行至許奕五十步外。
“老朽潘縣縣令朱慶雄,有要事求見燕王殿下。”另
“還望諸位速速通稟。”
朱慶雄自懷中取出一枚官印,拱手行禮道。
“朱縣令稍待。”
燕王府親衛聞言雙手接過官印,細細打量一番後,快速轉身離去。
不多時。
燕王府親衛快速折返而歸。
“朱縣令請隨我來。”另
燕王府親衛雙手遞上官印,隨即主動上前接替了兩名衙役。
攙扶著朱慶雄緩緩朝著許奕處行去。
“下官潘縣縣令朱慶雄,拜見燕王殿下。”
朱慶雄緩緩行至許奕三步外,深深拱手行禮道。
“免禮。”
“不知朱縣令所言要事為何?”
許奕自戰馬而下,開門見山道。另
“回燕王殿下。”
“大軍到來前,河堤東段告急。”
“徐......徐縣令他.......他組織人手以身擋水.......”
“現在......現在下落不明.......生......生死未卜.......”
“還......還望燕王殿下.......還望燕王殿下一定要救救徐縣令啊。”
言及徐正貴。
朱慶雄不由得悲從心生。另
許奕聞言眉頭微不可查地輕皺一瞬。
徐正貴以身擋水之舉固然可歌可泣。
但卻未免有些太過於頭腦不清、因小失大。
一來。
徐正貴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其早已命人知會過徐正貴,大軍已至何水鎮之事。
並命人詢問其何處的河堤告急之事。另
然而彼時徐正貴卻並未提及雊瞀城外水情告急之事。
也正因此。
許奕方才會安心地坐鎮於何水鎮外。
調度、指揮何水鎮、賀家鎮、滋留鄉、孟莊鄉、王家屯等地的水情。
此番若非許奕趕來及時。
恐雊瞀城已成一片汪洋。
二來。另
徐正貴身為一縣縣令。
當災難來臨時。
本應時刻保持頭腦清醒。
並坐鎮中心處調度手中所有可用力量。
指揮手中所有可用之人有效且高效地應對險情。
而非親自上陣堵水。
即使形勢當真危急到需縣令之身親自上陣堵水,方可提升士氣的地步。另
亦應將所有事務全部安置妥當,方才可上陣堵水。
而非是如現在這般,此地水災難堵,百姓死傷無數。
而四裏外的河堤處卻有著足足千餘名百姓兵尋不到將,將尋不到兵!
思及至此。
許奕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臨近雊瞀城時所見的一幕幕。
與此同時。
心中更是泛起了濃濃的失望之意。另
“此間之事交予孤。”
“朱縣令操勞一夜,先行歇息。”
許奕略作定神,隨即看向滿臉疲倦之色的朱慶雄。
“是。”
“有勞王爺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