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危機重重,拋餌引魚
字數:5722 加入書籤
‘代王啟。’蕃
‘遼王衍。’
‘陳郡謝氏。’
‘琅琊王氏。’
承運殿偏殿書房內。
楊先安、朱廣禮等人聞言無不緊鎖眉頭。
心中更是瞬生絕望之意。
若此番燕地大災。蕃
僅陳郡謝氏一家發難。
眾人自有十成之把握令其有來無回。
即使陳郡謝氏、琅琊王氏聯手對燕發難。
在眾人看來至多令燕元氣大傷。
尚不到真正致命之程度。
可若是再加上代王啟、遼王衍的話。
毫無疑問。蕃
燕地危矣。
“除代、遼兩地,陳郡謝氏、琅琊王氏外。”
“今日凡出現於南北兩座觀禮台上的外地之人。”
“十之八九亦會於大災中分一杯羹。”
許奕氣定神閑地端起茶盞,聲音中則滿是漠然之意。
好似其方才所提及的並非世人眼中不可匹敵的龐然大物。
而是那可隨手捏死的螻蟻般。蕃
聞聽此言。
楊先安、朱廣禮等人瞬間瞠目結舌地望向許奕。
以眾人對許奕之了解。
其絕非那自大輕敵之人。
但其此刻卻說出這般話語。
一時間楊先安、朱廣禮等人頗有些難以適應,大腦中則更是空白一片。
“敢問王爺。”蕃
“可是已有應對良策?”
承運殿偏殿書房內,回過神來的朱廣禮深呼吸數次,隨即拱手相詢。
此言一出。
楊先安、梵崇賢等人瞬間回過神來。
連忙穩住心神,靜待許奕所答。
“應對良策倒也算不上。”
“隻不過是一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計罷了。”蕃
許奕不徐不疾地放下手中茶盞。
隨即再度看向楊先安、朱廣禮、梵崇賢等人。
見眾人皆麵露認真與嚴肅之色。
許奕心中不由得浮現些許滿意之色。
其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言語向眾人施加壓力。
根本目的便是為了令眼前七人真正地明白燕地現如今所處的真實環境。
從而徹底激發眾人心中的危機意識。蕃
進而更為上心地去執行接下來一係列計劃。
須知。
即使是再周密的計劃,若計劃執行人不曾心存敬畏。
其最終所造成的結果極有可能事倍功半。
更甚至於滿盤皆輸。
“朱家現有存糧數目為?”
許奕微微側首看向朱廣禮,隨即話鋒一轉開口問道。蕃
‘愕。’
朱廣禮聞言不由得呆愣一瞬。
心中更是條件反射般一緊。
“回王爺。”
“臣方接手家族兩月有餘。”
“先前朱家乃臣父與臣弟代掌。”
“具體存糧數目臣亦不甚清楚。”蕃
“但依臣之估。”
“至少亦有三十萬之數。”
“若王爺有需,可隨時支取。”
朱廣禮沉吟數息,隨即緩緩開口回答道。
其心中雖有不舍之意。
但奈何朱家早就與燕王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此番正值燕王府危機四伏之際。蕃
其必然需竭盡全力,與之共渡難關。
“姑且以三十萬石計。”
“先安研墨。”
許奕微微點頭,隨即出言吩咐道。
事實上朱廣禮所言,與其先前猜測數目並無太大差距。
“是。”
楊先安聞言答應一聲,隨即默默起身倒水、研墨。蕃
與此同時。
梵崇賢、董弘章二人皆微垂眼瞼。
眼瞼下雙眼中則滿是‘糾結’之色。
一時間承運殿偏殿書房內除楊先安研墨所發出的吱吱聲外。
再無他聲。
“六爺,墨已妥。”
不多時,吱吱聲驟停。蕃
“坐。”
許奕輕道一聲,隨即鋪紙於案。
提筆緩書道:‘朱家,三十萬石存糧。’
待其書成筆停,再度望向梵崇賢、董弘章二人時。
二人神色間皆是一片坦然之意。
顯然。
梵崇賢、董弘章二人心中已然做出了最終抉擇。蕃
“梵家呢?”
見此,許奕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隨即開口問道。
“回王爺。”
“梵家共有存糧二十二萬石。”
“若王爺有需,可隨時支取。”
梵崇賢聞言緩緩起身,麵色極其嚴肅地拱手相答。
“梵家主還請落座。”蕃
許奕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並未過多言語。
話音落罷。
許奕提筆於泛黃宣紙上不徐不疾地書寫道:‘梵家,二十二萬石存糧。’
“董家?”
筆停書成,許奕再度開口問道。
“回王爺。”
“董家共有存糧十五萬石。”蕃
“若王爺有需,可隨時支取。”
董弘章聞言滿臉鄭重之色地起身保證道。
“董家主還請落座。”
許奕不置可否地微微點頭,隨即提筆於泛黃宣紙上如實書道:‘董家,十五萬石存糧。’
筆停書成。
許奕微微一頓,隨即再度書寫道:‘荀、趙、孫、牛等家族呈糧二十萬石。’
‘燕王府可出糧五萬石。’蕃
‘上穀郡衙可出糧十萬石。’
‘漁陽郡衙可出糧六萬石。’
‘合計共得糧一百零八萬石。’
筆停書成,狼嚎歸硯。
待墨跡徹底幹透後。
許奕不徐不疾地拿起宣紙。
隨即將其遞予端坐於左下首交椅之上的楊先安。蕃
“傳閱。”
許奕開口吩咐道。
“是。”
楊先安起身雙手接過許奕所遞宣紙。
隨即低頭望去。
僅一眼。
楊先安已然撫平的眉頭不由得再度緊鎖。蕃
數息後。
楊先安滿臉凝重地將手中宣紙傳向身後呂文蘇。
一百零八萬石存糧看似很多。
但實際上於此番燕地大災中卻不過是那杯水車薪之數。
燕地大災此時已成定數。
受洪水、暴雪等天災影響。
夏收已然近乎全無指望。蕃
待青黃不接的五月徹底來臨時。
燕地饑災必然全麵大爆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