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燕地諸事,許奕抉擇
字數:4679 加入書籤
壩上草原。塢
燕軍中軍大帳內。
許奕筆停書成,待墨跡徹底幹透後。
遂不徐不疾地將其封入信封之中,將其暫置一旁後。
隨即再度拿起一封文書拆閱。
隨著一封封文書的拆合。
燕地近些時日所生諸事,皆事無巨細地一一浮現於其眼前。
而首當其衝的便是以工代賑所帶來的影響。塢
三月一日,燕地兩郡十七城相繼張貼重建女祁城告示。
三月十日,除漁陽城,其餘十六城皆完成了製定數目的招募事宜。
而在這十天時間裏。
遼東郡、遼西郡、右北平郡、代郡、雁門郡、涿郡。
此六郡共計五十七家大中型商行相繼押運糧食抵燕。
五十七家大中型商行中少則運糧數千石,多則運糧過萬石。
因「重建女祁城」的告示於燕地內全麵爆發。塢
五十七家商行中除走水路抵燕的十餘家商行外。
餘者皆選擇了停留原地,止步不前。
三月五日前後。
一則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經有心人的傳播,飛快地於一眾商行間廣為流傳。
此小道消息即:燕王奕於二月底時,調全軍大比武「前五甲」士卒全副武裝入燕王府。
並下令即日起燕王府不再接見外人,且王府屬官一律不得離府。
得此消息後,沮陽城內一眾有心商賈無不紛紛趕至燕王府。塢
欲遞拜帖,以探虛實。
然而當一眾有心商賈趕至燕王府時。
隻見燕王府那造價不菲的護城橋早已倒塌不知多時。
且燕王府外牆上時不時地閃過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卒。
整個燕王府一時間直給人一種如臨大敵般的感覺。
可,當今燕地又有何人能令燕王府這般如臨大敵?
消息一經流傳,瞬間於一眾商賈中引起軒然大波。塢
三月一日張貼女祁城重建告示,行以工代賑之舉。
二月底燕王府突然「閉關鎖府」,且調五百精銳甲士入府駐防。
兩件事相隔如此之近,當真是想不令人多想都難。
然而。
就在一眾世家、商賈紛紛暗中揣測燕王府突然「閉關鎖府」背後隱情之際。
另一則消息如一千鈞巨石瞬間砸入湖麵般。
瞬間使得本就不平靜的湖麵,直接掀起了滔天巨浪。塢
而此消息即:漁陽事變。
「三月二日卯時。」
「龐文澤以謀反罪向漁陽曲家、謝家發難。」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曲、謝兩家全部官吏。」
「漁陽城外曲虎臣發動兵變,與常備校尉何茂平爆發死戰。」
「此戰過後,漁陽城外四千郡兵死傷大半。」
「與此同時,曲、謝兩家選擇了魚死網破。」塢
「大戰足足持續了一天一夜方才結束。」
「此戰過後,漁陽郡再無曲、謝兩家。」
「而漁陽城也因此戰被毀近三成,百姓更是傷亡超萬人,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上穀、漁陽兩郡十七城同一天張貼重建女祁城告示。
燕王府於告示張貼前突然調五百甲士入府,行「閉關鎖府」之舉。
重建女祁城告示張貼的第二日,漁陽事變。
屹立於漁陽郡數百年之久的龐然大物轟然倒塌。塢
此三者之間是否存在
必然關係?
接二連三爆發的大事件直令一眾世家、商賈人心惶惶的同時。
又無不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般百思不得其解。
一時間燕地內大小「文會」持續不斷。
有人言「重建女祁城」告示定然是燕王奕的手筆。
有人言「重建女祁城」乃朝廷為應對此番燕地即將爆發的天災,而照葫蘆畫瓢。
有人則言「重建女祁城」乃孫道華、龐文澤無奈之舉。塢
因有著不久前的兩次文會之事。
故而這一說法頗為被人接受。
至於燕王府突然「閉關鎖府」並調五百甲士嚴防死守之事。
在不知經曆多少場「文會」後。
有一說法徹底碾壓了其他說法,並逐漸成為所有世家、商賈的共識。
此說法即:燕王奕身為千百年來唯一一個成功施行以工代賑之人。
其自知以工代賑施行之難度何等之巨大。塢
即使是其本身,也絕難複刻關中以工代賑之盛舉。
也正因此。
燕王奕方才會在「重建女祁城」告示張貼前行「閉關鎖府」之舉。
此舉意在與孫道華、龐文澤徹底撇開幹係。
以免以工代賑失敗後,毀了其千百年來唯一一個成功以工代賑之人的美名。
至於為何調五百甲士?
許是怕以工代賑失敗後部分災民衝擊燕王府。塢
這一說法雖經不起推敲。
但奈何卻是一眾世家、商賈,最願意相信的說法。
歸根結底。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一車車糧食曆經千辛萬苦運抵了燕地。
哪裏還有再運回去的道理?
與其說是一眾世家信了這一說法。塢
倒不如說是一眾世家、商賈自我欺騙,尋求心理慰藉罷了。
至於漁陽郡曲、謝兩家之事。
在有心人的引導下。
一眾世家、商賈的注意力漸漸地自尋求真相轉移至了曲、謝兩家轟然倒塌後所留下的巨額利益之上。
.......
.......
壩上草原。塢
燕軍中軍大帳內。
許奕不置可否地放下手中最後一封文書。
近段時間以來燕地雖大小事件不斷。
但總體來說除漁陽事變超出其預期外。
餘事皆在其預料之內。
許奕略作定神,隨即看向大帳他人。
見飯菜不知何時已然送至。塢
許奕不由得輕笑道:「倒是令諸位久等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