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按部就班,欺人太甚

字數:5298   加入書籤

A+A-


    時近亥時。
    夜色徹濃。
    就在潘永良、範元裕二人密謀著自燕撤離一事之際。
    沮陽城南,一片燈火通明的郡衙大堂偏堂書房內。
    孫道華、朱廣禮、梵崇賢三人相對而坐。
    或把玩著手中精致茶盞。
    或品味著盞中不可多得的極品香茗。
    或輕聲暢談著數日以來那不足為外人道也的風趣之事。
    在外人看來三人之間這場足以決定上穀郡未來數月乃至數年局勢。
    以及大半外來世家、商賈最終命運的會晤。
    於孫道華、朱廣禮、梵崇賢三人而言。
    卻隻不過是一場難得的忙裏偷閑罷了。
    至於上穀郡未來數月乃至數年的局勢。
    以及大半外來世家、商賈的最終命運?
    三人隻需如先前那般,按部就班地執行那位所製定的既定計劃即可。
    又何須再節外生枝地勞心費神?
    而今夜三人之間的這場「忙裏偷閑」。
    亦在那位所製定的既定計劃之中。
    ......
    ......
    不知為何。
    悠閑時光總是格外地短暫。
    不知不覺間卯時已至。
    沮陽城東方天幕再度如約泛起些許霞光。
    沮陽城南,郡衙大堂偏堂書房內。
    哈欠連連的孫道華端起一杯濃茶。
    自太師椅緩緩起身。
    「朱家主、梵家主。」
    「本官以茶代酒。」
    「以祝今日諸事順遂。」
    孫道華提茶水一盞,略作定神後輕笑著舉起手中茶盞。
    「共祝今日諸事順遂。」
    朱廣禮、梵崇賢二人提盞起身舉起手中茶盞麵帶笑意道。
    話音落罷。
    三盞互碰過後。
    孫道華、朱廣禮、梵崇賢三人同時高舉茶盞,將其內濃茶一飲而盡。
    「孫郡守。」
    「吾等先行告辭。」
    「今日五萬石糧食,巳時便可抵達南城門外。」
    朱廣禮放下手中茶盞,拱手告辭道。
    「梵家五萬石糧食,巳時亦可抵達南城門外。」
    梵崇賢放下手中茶盞,緊隨其後拱手道。
    在許奕所製定的計劃中。
    當朱、梵、董等家族將糧價降至一兩四錢一石。
    且大局基本已定時。
    孫道華、龐文澤二人便可以郡衙之名。
    以一兩三錢一石的價格。
    與朱、梵、董等家族簽訂一份多達百萬石糧食的供需契。
    這部分糧食將會被繼續用於「平價」售糧。
    當然,若日後糧食價格波動過大,亦或者雙方有一方不願繼續執行。
    則可給予守約一方部分賠償,從而解除供需契。
    「二位慢行。」
    郡衙大堂偏堂書房內。
    孫道華聞言自無不可地點了點頭。
    不多時。
    在孫道華的親自相送下。
    朱廣禮、梵崇賢二人乘兩輛滿是古色古香的馬車不徐不疾地駛離了郡衙正門。
    待朱廣禮、梵崇賢所乘馬車徹底消失於視線之內後。
    孫道華略作定神,隨即轉身朝著郡衙內行去
    「尋陸郡丞至大堂。」
    孫道華途徑郡衙正門時,腳步忽然微微一頓。
    「是。」
    值守於郡衙正門處的衙役聞言連忙拱手行禮道。
    與此同時。
    兩輛分別上繪著朱、梵兩家標誌的古色古香馬車。
    一前一後不徐不疾地駛離了郡衙所在的德政街。
    當兩輛馬車身影徹底消失於德政街後。
    藏身於德政街兩側陰暗角落處的一眾眼線,迅速朝著沮陽城東南西北四處散去。
    ......
    ......
    時近辰時。
    旭日東升之際。
    沮陽城南,醉仙居客棧甲等別院書房內。
    披頭散發,雙目赤紅宛如泣血般的潘永良。
    渾身無力地癱坐於太師椅之上。
    赤紅宛如泣血般的雙眼一動不動地死死盯著手中賬冊。
    自昨夜下定決心撤離燕地的那一刻起。
    潘永良心中便知此番燕地之行,潘家注定將會元氣大傷。
    可其萬萬沒想到。
    當連夜核算出來的一係列賬目,事無巨細地擺在其眼前時。
    潘家此番燕地之行,所需付出的代價遠超其所預料的數倍之多。
    而首當其衝的便是於燕地內的損耗。
    這部分損耗大致可分為兩個部分。
    其一。
    於燕地內租賃而來的一間間鋪子以及倉庫。
    因租賃契的存在。
    那一間間鋪子以及倉庫未曾用完的租金。
    以及租賃之初所付的保證金。
    這部分支出自然將會是血本無歸。
    其二。
    潘家一眾人馬於燕地內的衣食住行。
    這部分看似最不起眼的支出。
    恰恰正是潘家於燕地內的最大損耗。
    因燕地糧價連番上漲之緣故。
    燕地內大到鋪麵、倉庫,小到衣食住行皆緊隨糧價連番上漲。
    當糧價連番上漲時。
    這部分支出自然微不足道。
    潘永良自然不會格外地在意。
    但奈何此一時彼一時。
    現如今糧價徹底下行。
    往日裏那微不足道的人員衣食住行,馬匹草料等損耗。
    自然而然地便變得格外的刺人心脾。
    然而這僅僅隻是潘府於燕地內所需付出的代價。
    若是與撤離燕地時所需付出的代價相比。
    這部分代價自然而然便顯得「無足輕重」起來。
    潘家自雁門郡調數十萬石糧食入燕。
    這一路行來人吃馬嚼等損耗自是無須多提。
    而現如今潘永良決定自燕地攜糧返雁。
    其所需付出的代價,並非僅僅隻是重演來時代價那般簡單。
    簡而言之。
    潘永良此番自雁門郡運數十萬石糧食抵燕。
    在其計劃中這部分糧食自然是要全部售於燕地百姓,從而換取大量財富。
    也正因如此。
    當初運糧抵燕的潘家夥計以及馬車。
    其中大部分皆在糧食抵燕並歸倉後離開了燕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