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擴張版圖

字數:5871   加入書籤

A+A-




    “你們是二道灣養殖場吧?我這裏是秦省潼河縣政府,我們想邀請你們來我們縣開辦養殖場,帶動全縣老百姓脫貧致富啊.......”
    “老板,我是王峰啊,今天區裏的領導來了,說我們想建飼料廠他們非常歡迎,需要的手續也盡快給我們審批,就是有個條件,想讓我們在多建一個養殖場,讓重慶老百姓也能吃上更多雞蛋......”
    “李未,我史玉柱啊......不是不是,新軟件那有這麽容易想出來......是有幾位領導聽說我認識你,就讓我給你打個電話,請你來我們這,談一談養殖場的事情,你看你最近有時間沒有?”
    一時間,李未的電話響個不停,全是想讓李未把養殖場開到他們哪兒的,至於原因麽,很簡單,童大林和杜潤生回去後,又聯名寫了一篇文章,繼續刊登在《經濟體製改革參考資料》上。
    很多地方幹部都看到了這篇文章,上次王誌綱那篇文章刊出的時候,他們其實就已經注意到了河陽的變化,隻是一時還沒想好該如何應對,等童大林和杜潤生的文章出來,情況就不一樣了。
    這兩位的身份可不是王誌綱能比的,他們如此稱讚河陽發生的變化,就說明上麵肯定是支持的,那我們也可以跟著幹啊。
    河陽這邊的變化主要有三點——化肥廠、飼料廠和養殖場,前兩個項目見效慢,養雞下蛋再拿出去賣就快多了。
    人家文章裏都說了,小雞孵出來之後,三個月就可以下蛋,就算加上修建養殖場的時間,半年總夠了吧?要是能把他請過來,今年年底的工作匯報就能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於是乎,好多地方上的領導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蛋雞為突破口,邀請李未過去開辦養殖場,帶動周圍老百姓脫貧致富。
    運費成本對雞蛋利潤的影響很大,二道灣養殖場現在出產的雞蛋,送到中州、洛京、大梁等地還能維持不菲的利潤,出省的話,利潤就薄多了。
    所以李未也早就想著要去其它省份開辦養殖場,沒想到自己這邊還沒開始行動呢,這麽多地方政府就主動聯係了。
    他連忙做出回應,“感謝潼河縣對我們的信任,我盡快過去和你們商談......王峰,這件事完全可以答應,你先和他們商量下選址的問題,我這周就過去......老史,看你說的,人家領導都發話了,我還能沒時間?我這就讓梁天勝先去給領導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