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托卡耶夫
字數:5823 加入書籤
A+A-
“飛機從莫斯科這麽遠的地方飛過來,還平穩降落了,肯定沒問題!”老牟子激動地喊著,右手還摟著一個漂亮姑娘。
這位姑娘原來是老牟子手下的員工,83年老牟子坐牢的時候她也跟著坐了一年,出獄後依舊癡心不改繼續跟著老牟子幹,從萬縣到重慶再到京城,一直陪在老牟子身邊,88年老牟子和原配離婚後便跟這位叫夏宗瓊的姑娘結了婚,現如今他倆已經有了個兒子。
幾年後,因為老牟子在換飛機之後越來越飄,啥炸開喜馬拉雅山的計劃都出來了,夏宗瓊實在是受不了就跟他離了婚;離婚後,老牟子又讓她妹妹夏宗偉繼續當自己秘書。
1999年,老牟子一蹶不振,重新進了監獄,夏宗偉也陪他坐了兩年牢,南德集團樹倒胡孫散,夏宗偉卻依舊不離不棄,出來後繼續為他四處奔走,出獄後也繼續留在老牟子身邊照顧他,在這方麵,不得不說老牟子還是有福氣的。
“現在可以檢查了吧?”飛機剛一停穩,川航的領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安排人過去檢查了,飛機沒平安降落之前最著急的是老牟子,降落之後最著急的就變成他們了,他們也想早點接收飛機開始運營啊。
“不著急,不著急,我們先過去拍幾張照片吧?幾位記者朋友也一起過來!”這時候老牟子反倒不著急了,既然這架圖-154能從莫斯科飛到京城,還能降落地如此平穩,那就說明飛機肯定沒啥問題,所謂的檢查不過是走過場而已,就算檢查出來一點兒小問題也不影響交接。
於是便拉著他們一起上了飛機,在舷梯、在機艙內部留下了多張照片,甚至還進到駕駛室裏拍了好幾張,此刻的老牟子處於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滿臉的意氣風發,說起話來也是愈發張揚了。
“人生的幸福,就是去改造世界,我現在做得就是這樣的事......有人說我搞的是‘空手道’,我認為,是對無形資產尤其是智慧的高度運用,而這正是我對中國經濟界的一個世紀性的貢獻......你要講一個故事,保證這個故事成功,自然有人把錢給你......”
昨天他講這些話的時候,旁邊的人都有所懷疑,但是現在這麽大一架飛機就擺在麵前,由不得人不相信啊!就連已經打算離開南德的馮侖,看到這一幕也開始遲疑起來,我到底要不要走呢?
老牟子在圖-154裏意氣風發地講了兩個多小時,直到川航的領導實在扛不住了,才把他硬拖出來,喊技術人員去檢查。
這時候老牟子依舊有些意猶未盡,又圍著飛機讓記者拍了好多張照片,李未也拍了不少;檢查需要好幾天時間,他們都沒這個耐性等,根據技術人員粗略判斷,這架飛機應該不會有啥大問題,於是大家放心下來,回城吃喝慶祝。
喝了酒,老牟子的談興就更濃了,一坐下就開始講述自己的成功經驗,不過這回李未有辦法了,頻頻舉杯敬酒打斷老牟子的講述,其它人也有樣學樣,終於把老牟子給灌翻了,飯桌上這才清淨下來。
李未借口酒量不濟先撤了,第二天早上醒來,讓王世斌出去買了幾份報紙,然而很遺憾,一些大報紙上並沒有老牟子的消息,想想可能是飛機還沒有檢查完畢,所以這些報紙為了保險起見沒敢發吧。
不過他們不敢發不代表那些小報也不敢,現如今媒體也早就開始改革了,小報為了經濟利益,一向比大報膽大不少,他們紛紛在重要版麵用大字寫上《商業傳奇——罐頭換飛機》之類誇張的字樣,以吸引讀者的注意。
效果還真不錯,這幾年國有企業的效益越來越不好,而下海發財的人卻是越來也多,人心也開始浮動起來,大家愈發關注這方麵的信息了,再加上罐頭換飛機這件事的確是噱頭十足,所以這幾份報紙剛擺進報刊亭便銷售一空。
過了幾天,川航的技術人員檢查完畢,確定這架圖-154不存在安全隱患,確實達到了交接標準,這下那些大報紙也紛紛刊出了這一消息,當然他們的措辭要含蓄不少,但依舊無法掩蓋老牟子的光芒。
一時間老牟子的名字響徹整個中國,隻要是看過報紙的,都知道中國出了個了不得的人物,用一堆罐頭換了老毛子的飛機,想下海做買賣的視老牟子為偶像,已經下了海的也想找他請教,做學問的想從老牟子的經曆裏研究出一些門道來,還有一些人則找到了賺錢的機會。
不少鄉鎮企業都覺得,要給老毛子提供這麽多物資,光靠一兩家廠肯定不夠,那麽我要是找到老牟子,跟他簽署合同,那銷量不就不用發愁了麽?
還有一些人則盯上了老牟子本身,這麽富有傳奇性的人物,而且還正當紅,那麽寫一本關於他的書,肯定能熱銷!於是乎,幾位身處不同城市的作者開始著手準備資料,一段時間後,長篇報告文學《東方大地的神韻—一代儒商牟其中》,圖書《牟其中之謎》、《商海巨子——牟其中》、《牟其中——大陸首富發跡史》等噱頭十足的作品相繼推出,將老牟子的聲望推向新的高度。
老牟子這幾天忙於接待全國各地過來拜訪他的人,倒是很少糾纏李未了,李未也樂得清閑,剛好利用這個時間準備和托卡耶夫的會麵,這件事要是能辦成,不管是賺錢的數額還是戰略意義,都不是罐頭換飛機能比的。
托卡耶夫如今已經收到了回莫斯科的通知,正在收拾東西,一般的邀請他是不會答應的,不過薑雙城的麵子肯定是要給的,人家這段時間在阿拉木圖和京城兩頭跑,可是幫了他不少忙,現如今要回國了,臨走前怎麽也得跟他聚一聚。
於是便答應了薑雙城的邀約,吃飯的地方,托卡耶夫也聽說過,是在京城外國人圈子裏比較火的厲家菜。
日後曆家菜在微博上火了一回,也招致了不少探店主播的吐槽,不過眼下的曆家菜還是有真功夫的,李未也是提前幾天預定才訂到。
到了羊房胡同,李未和薑雙城把托卡耶夫迎了進去,進到裏麵,一間十來個平米的小房子,裏麵隻擺了一張桌子。
“卡西姆,這是我的老板李未。”進去後,薑雙城為他們引薦。
“李先生你好,我早就聽雙城說過你的事情,他說你是一位康慨而富有同情心的紳士。”托卡耶夫一口熟練地普通話,幾乎聽不出多少口音,這語言天賦實在是讓人佩服。
“托卡耶夫先生過獎了,為朋友提供一點兒力所能及的幫助難道不是應該的嗎?”李未笑著回答,同時用力握了握托卡耶夫的手,“希望能有榮幸成為托卡耶夫先生的朋友!”
“難道我們現在不是朋友嗎?”托卡耶夫誇張地笑了笑,他聽懂了李未的話,而這句回複隻是客套而已,朋友和朋友也是有區別的,現如今和李未當個吃喝聊天的朋友肯定沒問題,想要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可不是幾句話就能搞定的。
李未也知道這些,所以並不著急,和托卡耶夫、薑雙城一起坐下,一邊享用美食一邊隨意地聊著天。
當下京城最火的就是老牟子換飛機的事兒,托卡耶夫也不能免俗,說著說著話題就聊到這上麵了,這恰好給李未送來了機會,李未順著他的話題說了下去,“這件事我比較清楚,老牟子的第一批樣品就是我提供的,現如今他發往莫斯科的貨物裏,也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我的!”
“看來您的實力比我想的還要強大!”托卡耶夫聞言眼睛一亮,現如今不管是莫斯科還是阿拉木圖,都存在著輕工業產品短缺的問題,能認識一位實力強大的供貨商對他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隻是開了幾家食品廠、飼料廠和養殖場而已。”李未矜持地說道。
然後薑雙城見縫插針地幫他宣傳,“老板這是客氣,實際上他的廠子可不小,我們公司食品廠生產的食品已經出口到歐美;養殖場生產的雞蛋、雞肉、豬肉已經取代了進口產品,成為肯德基、麥當勞的供貨商;飼料廠更是在去年擊敗了東南亞最大的飼料供應商正大集團......”
“你們還有飼料產品?”托卡耶夫饒有興致地問道,因為哈薩克斯坦也有較大規模的養豬產業。
哈薩克斯坦為啥養豬業比較發達呢?這還要追朔到玉米曉夫同誌,五十年代玉米曉夫同誌在全蘇號召種玉米,這一計劃在很多地方都失敗了,然而在哈薩克斯坦卻獲得了成功。
到了1970年代,麵積遼闊的哈薩克斯坦,一躍成為了僅次於烏克蘭的蘇聯“第二糧倉”;原本自己吃都不夠的哈薩克人,竟然開始被莫斯科方麵安排去拿糧食支援其他“兄弟加盟共和國”了。
有了充足的糧食,哈薩克斯坦就開始嚐試養殖業,而此時哈薩克斯坦境內擁有數量不小的德國人,這些德國人都是當年響應葉卡捷琳娜二世號召移民到伏爾加河畔的德國人後裔,二戰爆發後他們又被趕到中亞地區。
他們有養豬的習俗和技術,隻是之前因為糧食不足而沒有派上用場,現如今有了糧食,他們也能重新拾起舊手藝了。
但幹旱、晝夜溫差過大和寒冷的冬季,都對豬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地的農業專家們決定依據當地特殊的自然環境,培育一類新品種;隨後一個名為“哈薩克雜交種”的課題成功立項,經過了數代的篩選和改良,能很好地適應荒漠草原氣候的哈薩克雜交豬問世。
與此同時,隨著養殖條件的改善,長肉速度、增重速率、成熟時間和產仔率都很給力的烏克蘭大白豬,也非常受哈薩克斯坦農莊的歡迎。
隻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哈薩克斯坦的養豬技術還有飼料生產能力已經開始落後了,他們本地產的飼料完全沒辦法同李未的相比。
所以聽說了惠農飼料廠的飼料效果後托卡耶夫很是驚訝,“這比我在阿拉木圖參觀養殖場時候看到的厲害多了!”
他的中學時期是在阿拉木圖度過的,由於老毛子時期的教育方式,讓他可以經常去工廠、農場、養殖場參觀,所以托卡耶夫對這些並不陌生。
“科技在發展,無論是飼料還是種豬,亦或是養殖技術,都比過去要強得多!”李未回應道。
托卡耶夫有些沉默,身為外交官能接觸到跟多信息,所以他比普通老毛子更能體會他們在輕工業方麵的落後,就連莫斯科的輕工業都如此落後了,更何況地處中亞的哈薩克斯坦?
自從去年哈薩克斯坦發表了獨立宣言之後,托卡耶夫也接觸了一些人,並且已經基本下定決心,一旦哈薩克斯坦成功獨立,他就會回去擔任重要工作,所以這時候他考慮問題的角度並不是從一名蘇聯外交官出發,而是從哈薩克斯坦未來領導人的身份來考慮問題。
原本哈薩克斯坦作為紅色帝國的肉、蛋、奶的主要供應基地,接受的是莫斯科方麵的統一計劃和調控,自己安心種莊稼、養牲畜即可,別的不用太操心;而一旦紅色帝國突然崩塌——從目前的局勢來看,這一刻隨時都有可能到來——那麽哈薩克斯坦的養豬業在缺乏緩衝和相關常識的情形下,必然會遭受巨大打擊。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這可不是個好消息,因為這也意味著新建立的哈薩克斯坦政權將麵臨不小的麻煩,那麽這個問題又該怎麽處理呢?
他下意識看向坐在自己對麵的李未,或許自己需要一個合作夥伴,而他有實力、有渠道、也有技術,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李先生,您覺得哈薩克斯坦能掌握這項技術麽?”托卡耶夫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