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想買飛機了

字數:2428   加入書籤

A+A-




    這裏就是最早的鵝城啊?李未站在華強北賽格科技園二棟東單元門口,一時間有些感慨,誰能想到如今這裏麵竟然藏了一家未來產值幾千億的龐然大物呢?正看得入神,忽然聽到身後傳來車響,回頭一看老馬剛從奔馳車裏下來,“李董,您是來找騰騰的?我帶您進去!”
    “馬總,今天不是上班麽?你怎麽也有時間過來?”李未想起了某些傳言,他這是過來給孩子的公司做賬來了?
    “嗨,我現在這個班啊,上著也沒啥意思,沒人管我也沒事幹,在不在單位都是一回事!”老馬眼神有些暗澹,他最近遇到了一些麻煩,等於是進入二線了。
    李未也沒多問,跟著他一起上樓,走到403房間門口,眼前是一間約莫一百平米的辦公室,這裏見證了騰訊從誕生到上市的六年,成功上市後騰訊自建大樓也沒放棄這裏,依舊將其保留為“騰訊起點”展覽館。
    進門先是一個藍白色為主色調的前台,背景牆上寫著騰訊的中英文公司名,老馬一邊推門一邊介紹,“騰騰的朋友原本在這附近開了一家舞蹈室,後來生意不怎麽好就閑著了,聽說騰騰要開公司就拿出來給他用!用了一段時間人家要收回去,騰騰覺得這地方已經呆慣了就懶得換,碰巧看到這間辦公室再出租就租了下來,簡單裝修了下就這麽一直用著。”
    “李董!您怎麽突然來了?”戴著眼鏡的騰騰聽到聲音從格子間裏抬起頭來,李未掃了幾眼,依舊是藍白色為主的格子間裏,工作人員都在埋頭幹活,李未甚至看到了熟悉的企鵝頭像,不由得有些恍忽,自己熟悉的世界越來越近了。
    幾個人進到裏麵的小辦公室坐下閑聊,外間的工作人員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剛才進來的是誰?我怎麽看著有點像報紙上說的大富豪李未啊?咱們老板還有這層關係?不少人都為之振奮不已,俗話說得好背靠大樹好乘涼,現在公司有前全國首富做靠山,以後還用發愁麽?
    “我之前在網上看到幾個以色列人做的軟件icq,感覺很有意思,但是這款軟件也不是沒有缺陷......”靦腆地騰騰給李未介紹著。
    如果把改開之初就下海的魯冠球等人稱為第一代創業者,92年棄政從商的馮侖等人稱為第二代創業者,那麽丁磊、張朝陽、大小馬等人則可以被視為第三代創業者,他們這一代與前兩代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第一代創業者主要靠的是勇氣,隻要敢打敢拚敢莽,又沒有被不斷變化的政策拍的頭破血流,他們就能獲得成功;第二代創業者文化水平要高一些,但他們的成功最關鍵的並不是知識,而是對體製的熟悉,他們依靠這一點遊走於政策邊緣,不斷通過政策的變化攫取豐厚的財富。
    像小馬這麽害羞靦腆的人,不管放到八十年代還是九十年代初,都不大可能獲得成功,因為那時候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能說服什麽位置上的人就能決定可以獲得多大的成功,小馬看上去顯然缺乏這方麵的能力。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技術造富成為現實,這一時期誰能做出更酷的網站、更受使用者歡迎的軟件,誰就能獲得成功,而小馬和他的五虎恰好有這個能力,當然這也和互聯網屬於新興行業,不像許多傳統行業那麽複雜,國家幹涉不多也有一定關係,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定的公平性。
    小馬繼續講述著他做這款軟件的淵源,在看到以色列人的icq後,小馬其實沒有第一時間想到開寫輪眼,因為他不覺得這能賺錢;但是他在網上閑逛的時候看到廣州電信公開招標想要一個和icq差不多的即時通訊軟件。
    小馬和張誌東等人商量了下,覺得這項工作難度不大,便打算接下來,他們花了幾天時間寫了一份標書,並給icq前麵加了個open改名為qicq,中文名絡尋呼機。
    結果競標毫無意外的失敗了,因為電信在發布公告的時候就已經內定了中標者,之前打廣告隻不過是走流程罷了。
    競標雖然失敗,但qicq的項目卻留了下來,小馬帶人進行了改造,其中有幾點做得非常好,首先是壓縮安裝包,現在互聯網速度非常慢,軟件太大肯定不利於推廣,第一個內部版本隻有220k,那怕是現在的網速也能很快下載完畢;其次是解決了icq不能給離線好友發消息的問題,那怕對方不在線也能給他留言,再加上添加在線好友、卡通頭像等細節,這款軟件在1999年2月10日剛一亮相,就受到了許多網友的歡迎。
    而廣州電信重金購買的哪款軟件,由於性能落後且不夠穩定,很快就被網友們拋棄了,日後騰訊的寫輪眼被無數人詬病,但他們這次的微創新卻是極其成功的,因為他們不是從技術出發進行創新,而是根據客戶的體驗來進行改進的,以客戶為主自然會贏得客戶的好感。
    最早按照他們的想法,第一年發展一千個用戶,第二年三千到四千,第三年湊夠一萬個客戶就差不多了,因為要給一萬名用戶服務,每年的人員工資、帶寬租金和服務器費用加起來差不多十萬塊,騰訊還能扛得起,再多就不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