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水的症結
字數:3291 加入書籤
“我送秀顏姑娘。”嚴掌櫃走到門口看到了王宅的馬車,熱情的打招呼,見車廂內禮多,當即讓人把醫館的馬車趕了出來,還為陳秀顏也準備了禮,“本想給秀顏姑娘送去,現在就勞煩姑娘順便帶回去了。”
陳秀顏沒有拒絕,反正以後是合作關係,仁濟堂因為她的坐診將不同以往,她收也是心安理得。
因為多了一輛馬車,陳秀顏就不特地跑一趟了,坐了王宅的馬車直接回陳家村了,汪菜花等人則坐了醫館的馬車去上何村。
陳秀顏再次坐了王宅的馬車回到陳家村,又引起了村裏人的議論,王叔幫著把馬車上的東西一趟趟往陳秀顏家裏搬,陳大忠幾人匆匆從地裏趕來,王叔笑著拱手行禮把陳秀顏一頓好誇。
“家裏老太太和夫人對陳姑娘非常喜歡,因為陳姑娘,家裏老太太的身子骨都好了起來,老爺說了陳木匠在教導子女上值得大家夥兒學習。”王叔說著場麵話,可卻是向陳家村的村民表達了王宅對陳秀顏的重視,順帶誇了陳大忠一家子。
劉氏喜滋滋的邀請王叔留下來吃飯,不過王叔急著回去複命婉拒了,直說以後有的是機會。
看著王宅的馬車離去,陳秀顏感慨書中那點寫得十分真實,王典吏真的是個大孝子。
無論是縣城出麵幫助何家人,還是現在陳家村的好言正名,王典吏親口說的話對於陳秀顏的名聲回轉是一大助力,以後提起她,是口出惡言還是以禮相待都會因為王宅而掂量了。
一開始的目的是達到了,陳秀顏心裏蠻踏實,初到此地至少有了一些後盾。
“二嫂,你跟二哥回上何村一趟,親家叔傷了腿。”陳秀顏跟陳木櫃、何氏說了何家的事。
“嚴重嗎?”陳大忠關心問道。
“嗯,出了點事。”陳秀顏跟陳大忠和二哥二嫂簡單說了何勇從飄香居被辭、擺攤被打斷腿、今日又被掀翻攤位的事說了。
“我從王宅出來正好在街上看到,王叔出麵解決了這事。”
陳秀顏的話讓何氏的臉已經白了。
陳大忠則看了自家閨女幾眼,問出了心裏的想法,“秀顏,王宅這般看重你,隻是因為你那日幫了中暑的王老太太?”
“爹,其實我自從那次落水被駱秀才救了後,我就有了些變化。”陳秀顏看著陳大忠說道,“我對藥理多了絲了解,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娘是劉家屯人的關係。”
“王老太太身子骨虛,前不久還受了風寒,我給開了藥方,結果王老太太身子好轉了不少,王大人是咱們沂江縣都有名的孝子,所以王宅才會這麽看重我。”
陳秀顏跟原身相差還是很大的,她雖然已經盡量在說話的方式上靠近原身,可有些事還是會露馬腳,所以陳秀顏才會想著先自我坦白。
本以為會看到驚訝詫異的陳大忠,沒想到便宜爹的神情卻是欣喜,“秀顏現在通藥理了!”
陳秀顏有些呆萌的點了點頭,樣子顯得乖巧無比。
陳大忠欣慰的拍了拍陳秀顏的肩膀,“你從小聰慧,對藥理也格外喜歡,小時候你姥爺常常帶你認草藥,看醫書,誇你天賦好。”
“不過你五歲那年落水後,性子有些變了,也不喜歡學醫了,本以為是受了驚嚇的緣故,沒想到現在我兒又喜歡上了。”
“看來你是對水有了症結,現在又落了次水反倒是解開心結了,爹爹很高興。”
陳秀顏的嘴角微不可見的抽了抽,雖然她繼承了原身十五年的記憶,但五歲前的卻是最少的,就幾個畫麵,本以為是年紀小不記事的關係,沒想到還有這一層關係在,所以她就算變了也是正常,是回歸了本來的性子,嗬嗬,那她裝什麽,她早該攤牌的。
“原來是這樣,五歲以前的事我不太記得了,但還記得姥爺家院子裏全是曬著的草藥,看來我更像娘,繼承了姥爺那邊的學醫天賦。”陳秀顏適時誇讚自己。
“老二、老二媳婦你們回去一趟吧,今晚就在上何村住一晚。”陳大忠允了,陳木櫃和何氏忙去收拾行李了。
不過出門前何氏還是親自給陳秀顏道謝,“小妹,沒有你的話,我爹和娘家人可就要招罪了。”
民不與官鬥,這是普遍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守則,如果不是陳秀顏幫了王老太太,跟王宅扯上關係,何家這次定然遭大罪。
陳秀顏接受了,還遞給了何氏一個籃子,“娘不在家,二嫂回去的禮我給準備了。”
何氏眼眶一下子濕潤了。
因為何氏回娘家,今天家裏的晚飯就落到寧氏頭上了,嚐過寧氏的手藝,陳秀顏這次特地來廚房幫忙了。
“大嫂,今晚做什麽菜,我給你打下手。”陳秀顏看了看廚房台麵上準備的食材,心裏有些數。
寧氏有些神情複雜的看著陳秀顏,本來在她心裏一無是處,隻是會投胎,有疼愛的父母和兄姐,可現在寧氏不這樣認為了,能跟王宅搭上關係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如果她知道小姑子有這樣的造化,扯上柳宅做什麽,柳宅再厲害,跟王宅那是沒法比的。
“想著做個煎豆腐,炒個蠶豆,放個菠菜蛋湯。”寧氏心裏想法很多,但沒有表現出來,發生的事已經沒法改變,她現在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依著陳秀顏會幫助何家人,說明隻要自己表現好,林雲幾個定然能受到照拂。
“大嫂,我今兒買了不少調料,豆腐就別用煎的了,做個辣豆腐唄,下飯。”陳秀顏有些饞了。
“辣豆腐?”寧氏雖然會廚藝,但沒有何氏那麽擅長,辣豆腐她沒聽過,也沒做過。
“二嫂之前不是釀過黃豆醬,炒豆腐的時候放些豬油,倒些黃豆醬、醬油,再放些辣椒,肯定好吃。”陳秀顏描述著。
能不好吃嗎,放這麽多調料,寧氏暗忖。“對了,今日王宅和仁濟堂給了些禮,除了用的,也有吃的,有幾根臘腸,大嫂切了敲兩個雞蛋蒸一蒸,添一碗葷菜。”陳秀顏手一伸,原本在背後的手上捏著的就是兩根臘腸。
寧氏有些哭笑不得,不過發現自家小姑子又一個變化的地方,那就是更好吃了些,在吃上想法更多了,可是這般孩子心性的樣子,倒是比以往都可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