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至尊寶的粉絲都是細節怪

字數:5815   加入書籤

A+A-




    伴隨著小品的結束,剛才小飯館中那些被節目吸引,根本沒心思吃飯的食客們胃口大開。
    特別是確認了老爹能做麻辣雞絲,更是讓諸位一半玩梗,一半是真饞了的食客們興致高漲。
    張衫剛好閑著呢,這幫人都算是自己的粉絲。
    平時他最多隻能在網上看著這幫粉絲吹水,現在能聽到現場版,還是看完節目後第一時間的反應,這對他的後續創作很有幫助。
    於是他靜下心來,豎起耳朵,開始觀察這幫食客們。
    “太棒了,就這一段,我能樂一整個五一節。”
    “你這都少了,我能樂半年。”
    “再加上《打工奇遇》,這兩段就夠我樂一年的。”
    “我不說別的,就這兩段小品,足以讓趙裏榮在華夏小品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且還能排在前列。”
    “唉,要是她老人家能和小品王來一次合作就好了。”
    “說得對,簡直就是夢幻組合。”
    “要不我們這就上微博和扁豆,向趙裏榮老師和小品王老師發起請願吧。”
    “你找他倆有啥用,得找至尊寶啊!”
    “這位說到點子上了,你仔細想象,小品王休息了一年多,是誰讓他大膽複出的,而趙裏榮老師雖然這位標標準準的老藝術家,德藝雙馨,但又是誰把她抬到了小品太後的位置上。”
    “都是至尊寶!”
    “要是沒有他的小品劇本,這兩位恐怕都不會出現在舞台上,至少最近不會。”
    “我覺得這兩位的驚人表現和他們所帶來的快樂,至少得有五成是至尊寶的功勞。”
    “少了,五成少了,我覺得得七成!”
    ……
    一旁的張衫微微搖頭,這些都是自己的粉絲,自然會偏向自己,所以也誇大了自己的功勞。
    他自認為這幾份小品劇本的確無可挑剔,但要說占七成功勞,那就太誇張了。
    他甚至覺得五成功勞都有些誇張,原因無他,這些劇本的服務對象可是趙裏榮和小品王啊!
    這兩位是什麽實力,若是讓張衫來說的話,他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便是後無來者!
    沒有人能繼承這兩位的衣缽,沒有人能帶來與他們兩位相媲美的表演,即使是小品王那幫徒弟也做不到。
    這事張衫也分析過,他認為這兩位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藝術造詣,完全和兩人過早從藝以及非常惡劣的早年演出環境有關。
    在那種環境中磨練出的一身能耐,可不是現如今在課堂中能學到的。
    能耐都是罵出來的,功夫都是打出來的,這兩位的本事都是從一次次的實踐中得出的,現在的藝人早已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他們年輕時所受到的傳統藝術教育方式現在也已經不存在了。
    至於剛才那些粉絲所期待的“夢幻組合”,即小品王和趙裏榮搭檔,這事成不了。
    觀眾們是好心,可他們隻是站在觀眾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卻沒有看到兩人表演風格上的巨大差異。
    最簡單的,從節奏上來說,趙裏榮老師和小品王就完全是兩個調調。
    而且小品王和張衫說起過,其實他很早就認識趙裏榮,一直非常尊敬這位老前輩。
    在小品王早期作品《相親》的籌備階段,他其實聯係過趙老師,並把劇本給了對方,誠邀趙老師來飾演小品的女主角。
    可趙老師看過劇本後卻婉拒了,理由就是戲路不對。
    而小品王經過反複思索,也認為對方的判斷非常準確。
    兩位頂尖藝人早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他倆都是大主角,而且表演風格迥異,的確難以協調,一同登台,觀眾都不知道該看誰了。
    張衫心中暗暗記下,若是觀眾們對合作的呼聲極高,他就得讓公司好好出麵解釋一番。
    而粉絲們的討論依舊在繼續,隻不過從演員轉到了內容上。
    “這回的小品和上次一樣,是一部諷刺作品,雖然主題不同,但內核好像是類似的。”
    “其實優秀的小品內核都是相似的,你們想想看,小品王的作品不也都在諷刺嗎,隻不過話題沒有趙老師這麽尖銳。”
    “上回龔翰林老師飾演的就是奸商,這回還是奸商,但你別說,這兩個角色從形象到氣質都完全不同,看來不光趙老師厲害,龔老師也是表演藝術家。”
    “我覺得整個小品最好的一段就是龔老師和趙老師一起跳街舞的哪兒,當然這也是小品的高潮部分,不過誰能想到一位七十來歲的老太太能跳的這麽溜。”
    “而且趙老師不光會跳街舞,還會rap呢!”
    “哈哈哈,對,rap就是外國快板,笑死我了。”
    “唱跳還得看趙老師,什麽叫老藝術家啊戰術後仰)。”
    “趙老師真是寶藏奶奶,不光會評劇,竟然連年輕人愛玩的東西都會,我真是太期待她之後的作品會帶來什麽讓人意想不到的元素。”
    “唱跳都有了,那麽接下來就應該是打籃球了吧。”
    這幫粉絲越說越離譜,而且越發的不正經,張衫隻能以手撫臉。
    不光很快就有人打斷了他們。
    “你們快去看啊,那位一茹既往又發評論了!”
    這幫剛才還在銳利熱烈討論的粉絲們紛紛放下手中的筷子,拿起了自己的手機。
    “自打上回《打工奇遇》之後,這位一茹既往還沒發過聲吧。”
    “這我一看就是評劇行業的業內人士,上次發的評論太專業了,完全可以當科普文看。”
    這位一茹既往正是最近一直貓在家裏的國民女神趙藝茹。
    自打上回一條評論獲得了超過10萬點讚後,她成就感滿滿,所以這回也在第一時間蹲守《如此包裝》,並在看完後立馬谘詢了評劇的業內人士,趕忙發出評論。
    這種不用露臉就能被人認可的感覺,她也非常享受。
    “我又來啦,上次的評論大家很喜歡,那我就繼續給大家科普小品中的傳統曲藝和小細節吧。”
    “這次趙老師在小品中又提起了小白玉霜老師的名字,這位我已經在上一篇評論中科普過啦,而這回趙老師還告訴了大家小白玉霜老師的真名,叫李再雯。”
    “而小品中趙老師說自己沒有藝名,真名和藝名都叫趙裏榮,當時把我樂的不輕,但其實趙老師是有藝名的!”
    來了來了,大家愛看“一茹既往”的評論,就是因為這些不為人知的細節!
    “趙老師在家中行小,母親給她取名叫“老愛”,而趙老師父親是當時小有名氣的理發師,很多劇團都會找他去理發上妝。”
    “趙父就抱著年幼的趙老師活動於各大戲班的後台,那年頭可沒有托兒所,帶孩子太不容易了,隻能帶到工作現場。”
    “但也正因如此,機緣巧合,當時小有名氣的評劇演員芙蓉花老師看上了這位才一歲多的粉娃娃。”
    “在演唱一出名為《桃花庵》的評劇時,芙蓉花飾演的角色需要報這個孩子上台,一般劇組會用布娃娃代替,但這天的芙蓉花突發奇想,直接抱著年幼的趙老師就上了台。”
    “一般孩子見到這麽多人就得又哭又鬧,可才一歲多的趙老師不光不哭,還能看著觀眾樂。”
    “一次無心之舉,讓芙蓉花老師發現這位“小老愛”天生具有觀眾緣和舞台感,便將她留在了戲社。”
    “所以說芙蓉花其實才是趙奶奶的評劇開蒙老師,直到十二歲那年,芙蓉花親自為“老愛”更名為趙裏榮,並為她牽線搭橋,拜師馬金貴。”
    “所以在十二歲之前,趙老師一直以“小老愛”為名,在戲社演些小角色,故此可將“小老愛”認作趙老師的藝名。”
    細!..
    太細了!
    這得多考究才能研究的如此透徹,這些看評論的粉絲們徹底服了!
    “不光至尊寶老師厲害,是細節怪,他的粉絲也是細節怪!”
    “細節怪難道是會傳染的嗎?”
    “要是沒有一茹既往,我這輩子都無法如此了解趙老師!”
    而趙藝茹的評論還沒完!
    “上次的《打工奇遇》中,除了小白玉霜老師外,還有一位評劇大師,那就是新鳳霞老師。”
    “在這次的小品中,這位老師也並未缺席!”
    “小品中反複提及,甚至被唱成rap的那段:春季裏開花,十四五六……”
    “這段選自評劇《花為媒》,而這出評劇真是新鳳霞老師的名段!”
    觀眾們又震驚了,原來藏得這麽深!
    “而這段《花為媒》其實來源於人人皆知的名著《聊齋誌異》,經過改編後才成為了評劇。”
    學到了,這種知識點不得圈起來好好背誦,沒想到還是改編自名著呢。
    果然還是傳統曲藝有文化積澱,處處都是典故,部部都是經典。
    果然趙老師的小品評論還得看“一茹既往”,人家這文化底蘊……
    趙藝茹眼看著自己的評論在半小時內就達到了15萬點讚,而且還在瘋漲,樂的她拍了拍胸脯,激起一陣波瀾。
    “嘿嘿,才兩條評論,賬號就升級到了5,我可太厲害了!”
    趙藝茹可把自己牛逼壞了,而且這種被萬人誇讚,卻能深藏功與名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至尊寶老師呀,你什麽時候能也給我個機會呢。”
    之前她就在網上開玩笑似的說過,想和至尊寶合作。
    那時的確是在開玩笑,不過前兩天剛看完《大腕》的她,已經放下了開玩笑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