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一樣的古裝劇
字數:4776 加入書籤
辦公室內的兩人看向來者,都是一愣。
特別是張衫,一見到對方那張笑眯眯的老臉,便是小手一抖。
完了,要賬的來了。
陶教授大大咧咧的進了屋子。
“陶教授,您來啦?”
“看你的表情,好像不是那麽歡迎我嘛。”陶教授調笑著。
張衫很想點頭,但不敢。
老王多有眼力見啊,趕忙起身讓出位置不說,還忙活著幫老頭泡茶。
“陶教授,您要加枸杞不。”老王的笑容充滿了善意。
“不用,我不虛。”老頭擺擺手。
張衫鄙視的看向老王,可能全公司就你這麽虛。
“無事不登三寶殿,知道你忙,所以我也不是來蹭茶喝的。”老頭喝了口老王的茶葉,皺了皺眉:“潑了吧,用我的茶葉。”
他掏出了從會長那兒順來的好茶葉,這一泡,果然是清香撲鼻,沁人心脾。
這香味,張衫看了都眼饞。
“這茶葉要是拿來給老爹做茶雞蛋……”
估計會長能吐血。
“網上那三位金牌編劇發的聲明你應該看到了吧。”陶教授定下神來,不急不緩的說道。
“看到了。”
“你打算怎麽回應,我猜,你想拒絕是吧。”陶教授露出了皎潔的眼神。
張衫挺難受的,竟然被一位接觸不多的老者猜中了。
“我還和文明打賭來著,我就說你肯定會拒絕的。”老頭樂嗬的拍了兩下椅子扶手:“所以我讓他給你一些激勵。”
文工團和文化協會得知是哪位金牌編劇的聲明之後,覺得這是個軍旅宣傳的好機會。
平時花錢都不一定請的來,這次人家還主動都出手了,對軍隊來說可是大好事。
文化協會也非常支持,所以會長決定,單批準一筆獎金給獲勝者。
名義上叫做“軍旅宣傳貢獻獎金”。
就當是給這些軍旅題材編劇的鼓勵吧。
而且這次鬧得這麽大,對軍旅這個題材的正題關注度有很大的積極意義,甚至不少編劇都有可能會轉向這個當下熱門的分類,文工團非常願意花這筆“小錢”。
張衫聽完抽了抽鼻子,他感覺文工團和文化協會完全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甚至還想拱火。
“激勵什麽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沒時間啊。”張衫慵懶的搖晃著腦袋。
“評分第一位的電視劇,給予創作者500萬元現金獎勵,稅後。”陶教授吹著茶葉說道。
“激勵什麽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為軍旅宣傳做貢獻,這是我們每一位編劇應盡的社會責任!”張衫一臉正氣,言之鑿鑿。
老王都驚呆了,你是怎麽做到一秒變臉的?
你這技能好像比我還熟練啊。
陶教授見怪不怪,完全不當回事:“你好好琢磨劇本吧,那三位可不是俗手,而是頂尖高手。”
“好啦,公事說完了,接下來我要聊聊私事了。”老頭的神情一轉,帶上了一些奸笑。
“之前我拜托你的劇本,有思路了嗎?”
張衫歎了口氣,該來的總會來,果然是來要賬的。
不過他也鬆了口氣,陶教授顯然很善解人意,沒有給太大的壓力,問的是有沒有頭緒,而非是否弄完。
而關於這部古裝電視劇的劇本思路,張衫其實已經思考過,並有了想法。
“思路是有的,我得想法是,拍攝背景定在距離咱們最近的朝代,也就是清朝。”
陶教授沒有任何表情,隻是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具體時代,我認為應該放在乾隆朝時期,畢竟這位比較浮誇,故事也多。”
陶教授輕笑了一聲,張衫說的沒錯。
都說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其實這爺孫倆都是異常浮誇的主,當然乾隆更誇張一些。
康熙打小喜愛乾隆,與自己相像便是一大原因。
而乾隆這皇帝也算是毀人毀物不倦的“大師”。
蓋章狂魔,旅遊達人,還愛請客吃飯。
這三件事造成的結果便是附庸風雅但品味俗氣,同時還“毀了”不少詩詞畫作。
六下江南掏空了國庫。
愛請客吃飯還好大喜功,搞了數次千叟宴,可惜了那些長壽老人。
若非其父雍正一生節儉並勵精圖治,為他留下了豐厚的家底,哪有他這一輩子的“盛世”。
通讀曆史的陶教授自己認為,相對康乾二位,其實夾在中間,並且存在感較弱的雍正才是一位相對較為優秀的帝王。
不過正如現在的娛樂圈一樣,賺的最多的,名氣最大的不會是那些專業能力最突出的藝人。
會來事,會攀附,會炒作的藝人才能獲得最強的存在感,正如那兩位大清的帝王。
“哦,既然定在乾隆朝,那你打算講述的是哪段故事,又或者是打算描述整個乾隆王朝?”
張衫搖搖頭:“您的大作就是三大王朝,我不能讓您搞重複啊,會被觀眾罵的。”
陶教授早就拍過乾隆王朝了,翻拍沒有意義,隻會被說是毀經典。
“我的計劃是,您已經拍過太多嚴肅,並且尊重曆史還原的古裝作品,是不是要轉變一下風格。”
張衫頓了頓,還是將話說出了口:“畢竟這些年嚴肅題材的曆史正劇並不受歡迎。”
若是陶教授小心眼,那這話絕對會讓他拍案而起,畢竟老頭最擅長的便是正劇,這不就是在說他被時代淘汰了嘛。
可陶教授顯然不是小心眼的人,反倒哈哈大笑了起來。.
“最近些年,我見了這麽多編劇,你是頭一個敢把話說透的,好,痛快!”
事實如何陶教授心裏比誰都清楚,要不他這些年怎麽會不再拍戲呢。
能發現這點,那說明張衫已經抓住了問題的本質。
“我認為可以拍攝一部分為更輕鬆,甚至帶著些喜劇風格的古裝作品。”
“喜劇風格……”陶教授若有所思,但至少這個方向沒人提出過。
其他編劇都勸他加重愛情戲份,甚至時有時無的來點“男上加男”的劇情討好觀眾,畢竟現在的古裝劇就是這個套路,卻被他一律否決。
“你說的喜劇風格是指?”
“您聽過評書嗎?”
陶教授點點頭,他年輕那會娛樂產業不發達,電視機都不是家家全有,通過廣播聽評書和相聲就是個不錯的消遣。
“那您聽過一段關於乾隆朝的評書,叫《君臣鬥》嗎?”
“《滿漢鬥》?”
張衫點頭,《君臣鬥》,又叫《滿漢鬥》,主要內容為劉墉劉羅鍋與天下第一貪和珅之間的軼事,當然其中還有乾隆一直在拉偏架。
“你是說拍攝一部君臣鬥主題的電視劇!”陶教授有些回過味來了,但隨後用力搖頭。
“想法是好的,但劉墉和和珅鬥法的故事已經有人拍過了,雖然那部戲不算喜劇,但還是比較輕鬆詼諧的,再拍一遍,也是拾人牙慧。”
張衫查過資料,的確已經有過描寫劉羅鍋的電視劇,但與地球的那部有很大差異。
藍星的這部比較考究,還是以正史為藍本,無論故事還是人物想象,都比較“正”。
“我的意思是,借用評書《君臣鬥》的幽默風格,把故事挪到其他人身上,就比如……紀昀,紀曉嵐。”
張衫所說的,正是那部給無數人帶來歡笑,同時也被觀眾奉為清宮鐵三角的古裝劇《鐵齒銅牙紀曉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