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這不止是一部喜劇

字數:5403   加入書籤

A+A-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起初,大部分湧入《鐵齒銅牙紀曉嵐》的觀眾都是陶教授的老粉,他們在觀看後很快給片子打出了低分。
    同時他們卻非常喜歡《乾隆秘史》的老派風格,便給出了大量高分。
    可現在經過幾天時間的沉澱,大量至尊寶的粉絲和誰也不粉的普通觀眾進入了片中一探,便於第一批打分的觀眾們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在麵對那幫守舊派“上綱上線”的言論時,年輕觀眾們紛紛打出口號。
    “我就圖一樂,別給我上課!”
    這句話不光概括了本劇觀眾的想法,更概括了年輕人對長輩的態度。
    若要說當代年輕人最討厭的事為何,來自長輩的說教絕對能排前三。
    無論是強行給建議,又或者用自己的價值觀評判後輩,更無倫是催婚,催生,催二胎,催三胎……
    年輕人的焦慮至少有半數來自身邊的長輩。
    甚至有不少人覺得,這就是長輩緩解自身壓力的方法,那便是將壓力轉嫁給後輩。
    所以當觀眾在評論區看到這幫“前輩”們對以往的古裝劇高談闊論,大呼下一代藥丸的時候,年輕觀眾的怒氣便被激發了出來。
    “行啦,你們就去看那些老掉牙的玩意吧。”
    “不愛看就滾粗,少在評論區嘰嘰歪歪。”
    “你們這點可憐的人生經驗我們才不需要呢。”
    “請回家折磨自己家的孩子。”
    “娛樂性強就不行,我們愛看就不行,非得嚴肅到底,一本正經才算好看?”
    “京評梆曲是怎麽衰落的,還不是因為有一幫食古不化的老家夥抱著過去的輝煌不肯定放手。”
    “此時此刻,正如彼時彼刻。”
    年輕觀眾的數量,特別是願意在網絡上發聲的數量遠高於中年人,很快之前的那些負麵評價便被掃到了角落無人問津,別說反駁了,連看的人都寥寥無幾。
    看自己的片,讓別人說去吧。
    這個狀態便是新生代的生活常態。
    排除了這些雜音,看過片子的觀眾更多的把關注點放到了電視劇本身和幾位主演身上。
    不得不說,這幾位老師的能力的確是頂尖的,能混跡在陶教授身邊的果然都是高手。
    而要說最受歡迎的角色的演員,卻很意外的並非片子的男一號紀曉嵐。
    “這和中堂……噗哈哈哈。”
    “這和珅太壞了,但壞的那麽可愛。”
    “我宣布,史上最可愛和珅已經誕生了,不接受反駁。”
    “王老師的和珅一出現,以往電視劇中和珅的形象已經被我清出了大腦,隻有這個胖乎乎的形象能在我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最萌和珅……我還是頭一次對一位飾演古裝角色的中年男演員用萌這個詞。”
    “明明紀曉嵐和乾隆演的也很有意思,但在和珅麵前就遜色了半成。”
    “而且不光是演員演技好,至尊寶老師的劇本也寫得很牛。”
    “就說那場三人被困倉庫,以魚做對取樂的戲碼。”
    “和珅對的那是磕磕絆絆,一塌糊塗,一句正經詞都沒有,即使對上了,也是些俗言俚語,粗鄙。”
    “而紀曉嵐則與往日一樣才思泉湧,對答如流,不愧於他天下第一才子的盛名。”
    “和珅則出醜又出力,被欺負的一愣一愣的,相信大家看到這兒都會被紀曉嵐這個男一號的智慧所折服,同時也被和珅這個反派男一的戲碼所逗樂。”
    “我當時也是如此,嘲笑這和珅太過蠢笨,胸無點墨,能坐上高位全靠拍馬屁和皇帝偏愛。”
    “但不久後紀曉嵐和和珅獨處時,和大人便氣質一變,雖然看著還是那麽身材臃腫,但眼神卻淩厲了起來。”
    “不光對所有與魚相關的典故對答如流,還能追根疏遠,深入解析,完全不複剛才在皇帝麵前那副不學無術的模樣。”
    “單單這一小段就看的我起了雞皮疙瘩,這不光體現出了和珅的智商和學識,還體現出了他的超高情商和為官之道!”
    “隻有紀曉嵐這種人才會在皇帝麵前賣弄,他和珅則聰明的很,怎會在自稱古今文采第一皇帝的乾隆麵前賣弄文采呢。”
    “就說這一段劇情,可謂是把和珅這個人物的官場理念體現的淋漓盡致,他會成為中堂大人,絕不是意外。”
    “沒錯,這劇好看的地方就在這兒,和珅是反派,而且是大反派,但為了體現紀曉嵐的智慧,並沒有將和珅降智,反而塑造出了一個極其精明的貪官形象,這才是棋逢對手,這才有大反派的模樣。”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無論到哪兒都能在一瞬間擺正自己的位置,該說什麽,該做什麽,清清楚楚,這樣的人,哪怕在現實生活中都絕對能夠身居高位,家財萬貫。”
    “所以說嘛,這片子是戲說,但卻也有真實之處,這點我非常佩服至尊寶老師,人物設定極其真實,毫無違和感,就如真人一般。”
    “不光是和珅,此劇中的乾隆雖然嘻嘻哈哈,但把這位皇帝的好大喜功飾演的非常到位,幾乎都寫在了臉上。”
    “可同時這位皇帝也深諳帝王心術,偏向和珅,卻同時也捧著紀曉嵐,這便是平衡之道,人物心態非常準確真實。”
    “我最喜歡的是哪段兩人對饑荒和災民的辯論。”
    這位的評論已出現便獲得了大量點讚,深有感觸的觀眾數量頗多。
    “這場戲簡直就是兩位老師的巔峰對決,飆戲飆的不動聲色,卻精彩無比,那表情,那反應,那台詞,那語氣,絕了!”
    “除了表演,內容也非常震撼,我頭一次體會到什麽叫大惡若善。”
    “和珅也徹底體現了什麽叫天下第一貪,貪的有理有據,貪的光明正大。”
    “他一開口就向紀曉嵐承認自己是大奸臣,根本不在乎對方的看法,也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更是對貪汙糧款之事毫不避諱,甚至覺得非常欣慰,震驚了身為文官,想要整治貪腐的紀曉嵐。”
    “在和珅口中,一斤糧食被換成三斤糠麩,便能從救一人變成就三人。”
    “而至於糠麩是不是人吃的東西,和珅則毫不避諱的說道,那災民根本就不算人,甚至連牲口都不如,隻要有一口吃的,他們根本不在乎吃的是什麽。”
    “而觀音土,易子而食之類的事情紀曉嵐隻在書中看過,和珅卻曾親眼所見。”
    “至於官員貪腐,他更是拋出了救民先救官的理論,將紀曉嵐說的無言以對。”
    “更是倒出了自己的無奈,皇上好大喜功,一花錢就摟不住,他這個大管家就是個救火隊長,此處湊錢,而想要救災還得先喂飽手底下的馬仔,否則誰會給你辦事,誰會給你賣命。”
    “這段初看時,我也覺得和珅說的非常有道理,他和紀曉嵐兩人,一個是理想主義,一個是現實主義,都沒錯。”
    “可反複品味後,總覺得和珅是在詭辯,是在為自己的貪贓枉法找合理的借口。”
    “但再仔細琢磨一陣,我又覺得心裏悶悶的,和珅說的即對也不對。”
    “他的確是在為貪腐找借口,但他說的也是事實,更是現實。”
    “所以我喜歡這部劇,除了喜劇部分外,更喜歡他對世事的辯論和解讀,這點與《大腕》有共通之處,都在映射如今的社會。”
    “我覺得這劇最好的地方是紀曉嵐清廉,和珅貪腐,但兩人並非絕對的黑白分明。”
    “和珅貪財,紀曉嵐貪的是名,而乾隆貪的則是自己的權利。”
    “三人各貪各的,卻能形成很好的平衡。”
    “皇帝需要和珅的貪來為自己搞錢同時把控朝政,又需要紀曉嵐來限製和珅和那些不受控的髒官。”
    “和珅則需要皇帝的庇佑才能大貪特貪,而紀曉嵐也需要皇帝的支持才能限製貪官的同時自保。”
    “而紀曉嵐與和珅這一對有互相離不開對方,甚至互相欣賞,畢竟沒有貪官的話,還哪兒來的清官。”
    “是極是極,這片子就好在這兒,他不會和其他古裝曆史劇一般告訴你誰好誰壞,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複雜的人性。”
    “在歡笑中引人深思,這不就是喜劇的最高境界嗎?”
    “不光是喜劇的最高境界,還是曆史劇的最高境界,看著膚淺,其實道理深藏,越品越有滋味。”
    “這部劇就像一位優秀的導師,他將所有內容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呈現,卻不會告訴你標準答案。”
    “唉,這片子我已經看了三遍。”.
    “第一遍我看到的是君臣嬉笑怒罵。”
    “第二遍看的是紀曉嵐和和寶寶的cp。”
    “第三遍我品味劇中的世態炎涼,徒留一聲歎息。”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大腕》如此,《鐵齒銅牙紀曉嵐》也是如此。”
    至尊寶的鐵粉們全都笑著,自豪著。
    喜劇,不,這可不止是一部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