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格物院

字數:3438   加入書籤

A+A-


    “推廣番薯這件事,朕會讓方從哲擬出一份章程出來的,在去福建等地招幾個有經驗的農夫,不過,到時候還是要熟悉番薯的徐愛卿多協助一下啊。”
    “微臣明白。”
    “對了,徐愛卿,爾之前提到了西學,朕也隻愛卿對於這西學頗有造詣,給朕講講那個西學究竟怎麽樣?”朱由校對著徐光啟問了一句。
    聽到朱由校問起西學,徐光啟理了一下腦海中的思路,開口說道:“陛下,我大明朝學問......不,應該說,我中華曆朝曆代的學問皆是以聖人之言為主,重教化和禮法。”
    fantom
    “而西學不然,西學重視技術與實踐,比如西夷對於火器的製作與研發,已開始慢慢超越我大明。”
    雖然大明現在也有工匠能夠鑄造出良好的火器,但是像鳥銃、佛朗機炮這些,還隻是彷製國外的火器。
    “不過,那西學放到我大明,肯定會被那滿朝諸公定義為難登大雅之堂的“奇淫巧技”來貶低。”
    “奇淫巧技?不不,朕認為重視技術和實踐沒有什麽不好的,像火藥,造紙術這些,不就是靠著不斷完善技術和不停實踐得到的嗎?這些都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啊!”朱由校很認真的說道,科技興邦啊。
    “陛下聖明,臣也是這樣認為的!”說了一句後,徐光啟接著說道:
    “但是那些西夷並不重視對國民的教化與禮法,甚至可用禮樂崩壞來形容西方諸夷,其人不知禮義廉恥,道德倫喪,視禮法如無物,就連西夷的國王等貴族,都是一些綱常敗壞之輩!”
    言語間,透露出徐光啟對西方文化的鄙夷。
    朱由校也是知道西方社會現在的禮儀,道德什麽的是有多差,現在可不是他們自稱紳士的時代,就算他們自稱紳士的時代,也是盡幹一些齷齪之事。
    特別是他們神話中的神,綱常敗壞的程度更為的嚴重,自己的妻子是自己的親生姐姐或者妹妹,這都算好的,更有甚者離譜到:我女兒的媽媽是我的女兒。
    “朕聽聞愛卿曾加入了那什麽天主教?”
    “會陛下,微臣加入那天主教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了解那西方的學術,如若不入那天主教,臣在利瑪竇這些傳教士眼裏始終不是‘自己人’為臣沒有辦法,隻好加入天主教。”徐光啟的聲音有些無奈。
    “可是,就算愛卿加入了那天主教,也不是他們所認為的‘自己人’啊。”朱由校對著徐光啟打趣道。
    “陛下說笑了。”徐光啟也是笑笑。
    他徐光啟就算是加入了天主教,他也還是大明朝的進士,大明的官員。
    接著,朱由校收起笑容,話鋒一轉:“徐愛卿,朕欲建一個學院,不教四書五經,專門用來傳授這關於工、農、醫等這些方麵知識。”
    “陛下是想建立一個隻教關於工、農、醫等這些方麵知識的學院?”徐光啟以為自己聽錯了話,向著朱由校確認道。
    “沒錯,我大明以科舉來選拔官員,而現在的科舉以四書五經為主,可是選出來的大都是一些不識五穀之輩,這不好!”
    “像外放到外地,成了一地父母官,那你對於農業知識,你得懂一點啊,不懂怎麽去勸課農桑?相對應的,你水利方麵也得懂一點啊,要不然缺了水,農田怎麽長糧食?”
    “還有,身為一地父母官,斷桉方麵的知識也得懂一點啊,要不然搞出些冤假錯桉,那就不好了。”
    “還有像工部官員,他們也得懂工學方麵的知識啊。”
    “所以,朕才決定建立一個學院,專門來教授這些知識,培養專業的人才。”
    到時候,這些人就算沒有能力在朝為官,那他們也身懷一技之長,也不用擔心過不了日子。
    此時,朱由校又想到了大明朝已經崩壞的戶籍製度,工匠的二子不一定是個好工匠,醫生的兒子也不一定是個好醫生,想到這,朱由校心想,自己得找個機會,把這戶籍製度給改了。
    “陛下說得是,微臣也是這樣認為的。”徐光啟聽了朱由校的話,也是點頭表示讚同。
    “還有,朕剛想到,還要教授《大明律》和《大誥》!”朱由校接著說道,這是為了加強之後學員的法治觀念和政治思想。
    現在的大明朝上下法治觀念十分的薄弱,特別是那些有了功名的生員儒士,他們甚至把自己定義在法律之上!藐律法與無物。
    聽到這,徐光啟內心暗自推測,這學院出來的學生,將來多半會占據一大半大明的官場。
    “不僅是這樣,朕還欲建立一個‘格物院’,用來研究事物的道理和萬物的規律。”
    “就像火器,可以去研究如何能增加火器的威力?如何才能增加火器的射程和威力?去研究怎樣才能使得產出的鐵器質量更好。”
    “還有那番薯,去研究如何能把它培育的更好,如何讓它的產量更多,味道更美。”
    “這些東西,都在格物院的研究範圍內,當然,格物院最重要的一項任務,也是朕最關心的,就是去研究這世間萬物的道理和規律,一些事物為什麽會這樣,比如,同樣是木頭,為何有的能浮在水麵上,有的卻會沉入湖底。”
    “這些都是,要格物院研究的。”
    這格物院,在朱由校的規劃中,就是和科學研究院一樣的存在,不過就是感覺格物院,好聽一點。
    徐光啟聽了朱由校說了這麽多,也佩服起自己麵前的朱由校,朱由校的想法這是太多了!
    “這格物院的院長,就由朕來掛名擔任。但是,朕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朕也知道徐愛卿對於各種學問都有涉及甚至精通,所以,這些事物,還是要靠徐愛卿先撐起來啊。”朱由校一臉認真的對著徐光啟囑咐道。
    “微臣定不負陛下所望。”徐光啟十分的激動的向著朱由校行禮,他覺得現在比自己中了進士還要激動。自己一身的本領終於有地方施展。
    緊接著,徐光啟陷入了沉思,略做沉思後,對著朱由校開口道:“陛下,微臣知道一人,也是和臣一樣精通這些學問,臣以為,陛下可招他進京,加入這格物院。”
    “誰?”朱由校聽後,來了興趣,能被徐光啟所推薦,這一個人肯定不是得閑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