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將來會有新的利益集團,擁護天子的政策的

字數:3922   加入書籤

A+A-


    “之前,某向天子上繳贓款時,也帶上了東鮮兄汝的楚黨份,所以東鮮兄,要做的不過是約束好自己手下的官員,之前做的贓事,盡可能的處理幹淨。”
    “多謝方首輔了。”官應震聞言向著方從哲行禮道謝。
    “不用謝,東林賊子勢大,吾等自然應當相互照應。”
    “這是自然。”他們齊楚浙三黨本來合作的好好的,就是因為東林賊子的離間計,才使得他們的關係降到了冰點。
    “方首輔,天子最近有沒有安排什麽事呢?”官應震問道,朱由校登基後,很久沒有上過朝了,官應震對於朝中的一些事物是不清楚的。
    方從哲於是就把朱由校給他的安排的事情對著朱由校大致對官應震說了一遍。
    “招安李旦和顏思齊?”聽到這,官應震明顯一愣,說道:“陛下這是要東海貿啊。”
    “方首輔,以某看來,將來天子一定會收取海貿的稅的,那些地方上的家夥會不會......”
    “某看不會。”方從哲說道。
    “為何?”官應震問道。
    “不要忘了,這海上可是有盜賊的啊。”方從哲說道:“天子要招安的李旦、顏思齊二人名為海商,實為盜賊。”
    “那些進行海貿的家夥,為了自己的貨物不被劫掠,都會對上繳保護費。”
    “若是天子真的欲動海貿,那某就可以上疏天子,打擊海上的盜賊,這樣一來到時不用交什麽保護費了,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貨物被搶了。”
    “況且,如果天子願意支持海貿,那麽生意會是越做越大,說不定還能夠把生意做到西夷去,不用被西夷的商販從中獲利。”
    “某曾聽聞,我大明的有些商販跟西夷的那些傳教士有合作,那些傳教士從我大明商販中購買貨物,再由那甚麽公司運往西夷,是否?”官應震問道。
    “確是如此。”方從哲回答道。
    “從長遠看,這是有利的,所以,某認為交點稅是能夠接受的。”方從哲說道,這是他得出的結論。
    “哦?方首輔,恐怕有人不會這樣認為啊,他們多半會反對,特別是東林黨背後那些家夥。”官應震說道。
    現在的商賈,或者說一些士紳多是一些目光短淺之輩,官應震認為他們多半不會這樣認為,他們隻會認為天子要奪他們的利益。
    “反對?天子招安李旦和顏思齊的聖旨某已經擬好,宮內已經派出內侍,帶著聖旨前往福建了。”喝了口茶,方從哲接著說道:
    “到時候,有人反對,不交稅進行海貿,天子完全可以讓李旦和顏思齊他們把不交稅的那些人的貨物給劫了。”
    官應震聞言,皺眉說道:“方首輔,如果那李旦和顏思齊接受招安,那他們就是官了啊,在劫掠大明百姓的貨物,那豈不是要被禦史們彈劾?”
    “這怎麽能夠叫劫掠呢?這叫打擊不法商販!”方從哲說道。
    “還有一點,別忘了天子可是一下子就拿下了那麽多東林黨人。”
    “若是有人不開眼,某覺得,天子一定不會讓他們的日子好過的。”
    “天子這樣,難道不怕朝廷和地方上的局勢不穩嗎?”官應震對著方從哲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天子之前對某下旨讓戚金率領本部兵馬進京,天子對某說是,因為京營糜爛,所以才調戚金率領本部兵馬進京。”
    “可是,某覺得,天子也是擔心局勢不穩,才會調戚金這外軍進京。”方從哲說出了自己的猜想。
    “某知道這戚金,其是戚少保的侄子,年少時跟著少保南征北站,其手下的軍士,也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卒了。”官應震說道。
    “是啊。”方從哲點頭道:“都是一些老卒,天子可以以此練出一支新的軍隊!”
    “況且,天子也沒有觸及那些核心的利益啊,東鮮兄,汝說,地方上那些家夥的核心利益是什麽?”
    “是土地。”官應震回答道。
    “對,是土地!什麽海貿都是他們順便做的,並不是他們的核心利益,天子沒有去觸碰他們這個核心的利益!大明亂不了。”方從哲說道。
    “當然,海貿也是很賺錢的,這上麵的利益損失他們多半也是會心疼的,但不會太過於大動幹戈,這是某認為的。”方從哲說道,在他看來,天子隻不過是收點稅,又不是直接禁止海貿。
    反正,也是要給海上盜賊保護費,就當保護費變成朝廷的稅收。
    官應震聽到後思索了一番,開口後:“方首輔,某覺得汝的觀點有些不對。”
    《仙木奇緣》
    “哦?有何不對?還望東鮮兄賜教。”
    “方首輔,某之前也跟高海貿的士紳打過交道,某以為他們都是想將海貿壟斷在自己手中,而天子若是支持海貿,那麽大明朝將會有一大群人參與到海貿這件事來,這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打破了他們壟斷的局麵。”
    “那些家夥,特別是那些商賈,都是一些貪婪之輩,恐不會讓出嘴裏的肉啊。”
    “這該如何?”
    方從哲隻是澹澹一笑,繼續喝了口茶,對著官應震說道:“壟斷海貿?無非就是憑借著與海麵上的海商和海賊勾結,可是天子給他們待遇,是某看了都心動啊。”
    “什麽條件。”官應震好奇的問道。
    “不提官階、賜服這些,陛下說,如果他們做的好,可以允許他們像黔寧王沐氏永鎮雲南一樣,永鎮台灣。”
    明朝萬曆年間,因台灣地形如彎弓,浮海如平台,逐稱之為台灣。
    “東鮮兄,汝說,他們是願意跟地方上那些地方上的士紳、富商們幹,還是跟大明的天子幹?”方從哲對著官應震問道。
    “當然是跟著天子了。”官應震說道。
    這還用說嗎?跟著地方上的士紳、富商們幹,永遠隻能是海商和海賊,可與大明天子幹,能當官!還能永鎮一方,說不定死後還能封王,隻要是腦子正常之人都知道如何抉擇。
    “所以,沒有像李旦和顏思齊這樣的人跟他們合作,他們如何壟斷海貿?”
    “在說了,天下士紳和商賈誰不知道海貿賺錢?如果天子大力發展海貿,其它的士紳和商賈他們一定也會想著從海貿上分一杯羹。”
    “這樣,他們如何壟斷?”
    在方從哲看來,原有的利益集團,肯定希望維持現狀,之後肯定會有人反對,可是一定沒什麽用。
    因為這會形成新的利益集團,他們會擁護天子的決定的。
    “將來浙江等地參與海貿的士紳和商賈,某會去勸他們的。”
    聽了方從哲的回話,官應震笑道:“方首輔,何事這麽替天子著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