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3786 加入書籤
“緹騎?”熊廷弼順著尤世功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隊人馬飛馳而來,身後塵土飛揚。 看著越來越近的緹騎,熊廷弼的雙手不自覺的握緊,攥成一個拳頭,熊廷弼知道決定自己能不能繼續當這遼東經略的時刻到了。 一旁的尤世功看到熊廷弼的樣子,麵帶疑惑的問道: “經略,您怎麽了?” “沒怎麽,準備迎接天使吧。”熊廷弼擺了擺手,對著尤世功說道。 沒過多久,幾名錦衣衛緹騎來到了熊廷弼麵前,其中一名緹騎將一份信封遞給熊廷弼。 接著另一名緹騎向著北京城的方向拱了拱手,說道:“聖諭:調戚金本部所屬兵馬進京!” 讓戚金率本部兵馬進京?這個提議熊廷弼倒也沒什麽異議,以戚金為首的援遼的南兵,跟當地的遼東將門關係很是不好,之前就有人挑撥浙兵和川兵的關係,熊廷弼花了很大的心思才把這事搞定。 所以,熊廷弼才不會反對將戚金調走,雖然戚金等南兵的戰鬥力確實比現在的邊軍高上一些,當現在熊廷弼的決策是守好城池,不給建奴攻城掠地的機會,隻要做好了,就建奴那體量根本撐不了幾年。 當然,若是要和建奴打像薩爾滸之戰這樣的大戰,那熊廷弼還是覺得戚金這些援遼軍靠譜一點。 不過,熊廷弼有些看了手中的興奮,有些疑惑的看向眼前的緹騎,疑問道:“請問這是?” “熊經略打開看一看便知,吾等也不知道裏麵寫了什麽?”那名緹騎答道。 聞言,熊廷弼叫來幾名士卒,讓其將幾名緹騎帶下去休息。 “多謝熊經略。”幾名緹騎一臉的歡喜,他們幾人這一段時間是累壞了,好不容易來到沉陽,卻遇上了建奴攻城,隻能是在叢林裏躲了一段時間,好在這群建奴們很快就撤走了。 等到幾名緹騎都走後,熊廷弼滿臉愁容的慢慢打開信封,原本他以為來得會是決定自己去留的朝廷聖旨,沒想到卻是一份不知道是什麽的信封。 能用錦衣衛緹騎送一份書信的,肯定是朝中的大人物,是方從哲那家夥,還是東林的?熊廷弼記得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和一些讀書人的關係很好,特別是東林黨。 心中胡思亂想時,熊廷弼也是取出了其中的書信,熊廷弼隻是看了上麵書寫的略微潦草的字跡,麵色立馬變得恭敬起來。 “這竟然是天子親筆所寫。”熊廷弼口中喃喃道。 熊廷弼認真看了朱由校的書信,看完後,熊廷弼心中十分的感動。 先是肯定並讚揚了自己經略遼東一年來的所做的措施,並且在一群禦史言官彈劾自己時,還是選擇了相信自己,還處嚴厲懲治了那些詆毀自己的禦史言官!熊廷弼隻能說幹得好,那些沒有真憑實據就惡意詆毀他人的禦史言官就應該好好懲治! 熊廷弼內心不由的感慨:“吾皇聖明啊!” 一開始,熊廷弼也是沒有把握自己究竟能不能繼續擔任遼東經略,自己因為在朝中得罪的人不少,他們肯定是希望看自己的遭難的。 自己被人歸為楚黨,可是這個楚黨和浙黨齊黨鬧掰了,跟東林的關係也不好,所以在朝堂上自己的局勢很不好,都是一群詆毀自己的人。 天子遠在京師,怎麽可能清楚遼東真是的情況呢?天子所獲得的消息的途徑,不都是從哪些朝中大臣中得知的? 這也是熊廷弼沒有把握自己能繼續擔任遼東經略的原因之一,不過現在來看,新天子還是能夠明察秋毫的。 “哼,一群隻知爭權奪利,不顧社稷安危的的蠢材!”熊廷弼現在是滿臉的鄙夷,這下好了,這一群蠢材遇上了聖明天子,把自己的命都搭進去了! “經略,天子說了什麽?”一旁的尤世功好奇的問道。 熊廷弼將手中的書信遞給尤世功道:“汝自己看看。” 尤世功恭敬的接過書信,看完後也是滿臉的興奮:“太好了經略,天子把袁應泰給調走了!” “是啊,就讓咱們的袁巡撫去陝西好好的修河吧!” 對於調走袁應泰,熊廷弼是真的十分的高興,無他,他和袁應泰觀念不合! 袁應泰總是接納一些蒙古流民,甚至是接受叛將、叛卒可謂是來投即納。 熊廷弼和尤世功告戒過幾次,那袁應泰才有所收斂,但還是決議招收蒙古流民,還說什麽自己不救,他們定會投敵之類的話。 再說了,招收就招收,但也別把他們安置在遼陽和沉陽啊?招收進來的蒙古流民,誰知道裏麵有沒有建奴的奸細?沉陽和遼陽可是大明在遼東的重鎮,把他們安置在沉陽和遼陽,不得不說,袁應泰的心真大! 更令熊廷弼不能接受的是這袁應泰對著軍事指手畫腳,熊廷弼為了能讓大軍恢複戰力,執法嚴格,來整肅軍隊,而他卻要寬鬆管理,在熊廷弼看來,這袁應泰簡直是來跟自己唱反調的。 “這一下,咱們在也不要收什麽蒙古流民了,他麽的,咱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富裕,還要去養別人,這是神經。”尤世功開心的說道。 “經略,您想怎麽處理那些蒙古流民?”尤世功問了一句。 “怎麽處理?”熊廷弼想了一下,開口說道:“把他們都給吾集中起來!” “經略是想把他們都給弄了?”說完,尤世功還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不。”熊廷弼搖了搖頭道:“讓他們給咱們去挖壕溝,修城池去!讓他們餓不死就行。” “這是個好主意。” “這是天子在書信上寫了得,難道汝沒看到?” 朱由校在書信上告戒熊廷弼要小心混在流民中的建奴奸細,對於那些蒙古流民則是讓他們去幹修壕溝,修城牆這樣的重活,別讓他們閑下來惹是生非。 “嘿嘿,卑職當才沒有仔細的看。”尤世功尷尬的笑笑,自己看到袁應泰被調走太高興了。 之前尤世功也曾勸過袁應泰不要接受蒙古流民,恐怕會引起不穩定因數,可是袁應泰並沒有聽,所以,尤世功對袁應泰很有意見。 “天子這想法是挺不錯的,這樣咱們倒是可以省下一筆工錢,來當賞銀了,畢竟天子說了,隻要餓不死就行。” “嗯,他們給我大明幹活,我大明給他們飯吃,這倒也公平。”說道這,熊廷弼想到了什麽,對著尤世功說道: “咱們的餉銀是否還足夠?” “經略,這一點您放心,先帝之前給咱們發了內帑銀,彌補了之前欠缺的軍餉,還比較充足。”尤世功答道。 “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