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肌電衰減,突破性的診斷
字數:8710 加入書籤
因為神經內科最年輕有為的高醫生,見到這個急診規培醫的時候,流露出的表情,除了驚喜,更有著尊重。
醫院也是一個小社會,你有前途,或者有實力,別人就會尊敬你。
反之,那就是角落裏的塵埃。
圖雅醫院有著幾千個員工,絕大多數都是平凡大眾中的一份子。
“我可告訴你,周醫生是急診科最有前途的醫生,跟他搞好了關係,對你隻有好處,沒壞處。”高見對這個護士說完,目光再次看向周燦。
“周醫生該不會是來看我的吧?哈哈!我有點自戀哈!”
高見雖然與周燦是競爭對手,見了麵,卻是熱情得很。
那個護士妹子吃驚的再度打量著周燦。
眼中再無輕視。
臉上則是帶著幾許討好的笑容。
可惜周燦卻沒有再看她。
“我來找殷主任請教點問題,知道他在哪嗎?”
“殷主任是我老師,你說他在哪我知不知道?走,我帶你過去。老師早兩天還提起你呢。今天你算是運氣好,老師正好今天加班。一般情況下,雙休日,殷主任都是不上班的。最近求診的病人有點多,老師擔心他的專家號被黃牛炒上天,這才選擇加班。”
到得殷主任這一級別,很多基本工作都不需要再承擔了。
主要就是帶帶學生、坐診、開會之類。
如果是外科主任醫師的話,除了坐診,還需要做手術。
從這一點來說,內科醫生搞學術占有天然的優勢。
外科主治以上,基本上半天坐診、半天手術。還要查房、帶學生、帶組、帶課題……能夠用來學習充電的時間真心不多。
很多人覺得外科醫生的收入比內科高。
這是非常片麵的。
外科醫生固然能夠通過手術賺取手術費,加班費。但是內科醫生的藥費提成也不少呀。
番茄小說
住院這一塊,內科可以碾壓外科。
一兩萬每天的icu,那就是吞金巨獸。
即便這樣,很多醫院領導還經常罵icu就是個虧錢的科室呢。
周燦在高見的帶領下,徑直來了神經內科的門診。
外麵的過道上還坐著不少病人。
圖雅的專家門診其實挺多的。
最便宜的專家號是50元,最貴的特需專家門診號1000以上。
這個世界非常奇怪,便宜的專家號反倒沒多少人要,反倒是大幾百,上千的專家號,很多都是秒光。
現在還好一點,要求本人身份證掛號。
黃牛的操作空間小了很多。
以前沒有自助掛號機,全靠人工操作時,好點的專家號全被黃牛們壟斷了。
想看病,就得找他們買。
你不買沒關係,多得是的病人願意加價買。
因為病人根本拖不起。
“劉燕,殷主任還有多少位病人沒看完?”
高見詢問導診護士。
這些護士的作用就是引導病人排隊,負責維持秩序,叫號。
病人隻要把病曆本與掛號條交到她那裏,她就會按照先後順序,一個一個的叫號。
這樣可以防止有人插隊。
病人與家屬隻需坐在走廊的長椅上休息等待即可。
“一共還有三位病人。”
“好的!”
高見點點頭,看向周燦。
“還有三位病人,你大概要等半小時左右。我還要去住院部那邊幹活,沒辦法陪你了。”
專科的規培生,個個都很苦逼。
管病人、寫病曆、值夜班、做各種雜活……每天都能累到沾枕頭就睡著。
“去忙你的吧!謝啦!”
周燦對他揮揮手。
今天幸虧遇上了高見,否則想找到殷主任還真不容易。
目送高見離開後,周燦找了個空位坐了下來。
他發現很多病人都是帶著在其它醫院做的各種檢查報告前來問診。他們在當地醫院查不出病因,或者治療沒什麽效果,這才跑到圖雅醫院來找專家診斷。
周燦隨便望了一眼,裏麵那些門診房間,基本上全都是專家門診室。
殷化主任那間,掛的是特需專家門診1號的牌子。
像這種特需專家門診的診室,至少有六七間。
能當得起特需專家四個字,一般都是在某一細分學科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經過嚴格的評審後,才能有資格加上特需二字。
圖雅的實力還是挺強的。
畢竟僅僅隻是神經內科一個細分科室,便已經有這麽多頂級專家了。
整個圖雅的權重科室加起來,頂級專家的數量怕是超過一百位。
很多醫生一輩子的心願就是成為頂級專家。
實際上,一百個醫生能有三四人成為頂級專家就很了不起了。
周燦隻要一直這樣努力下去,早晚有一天也能坐進特需專家門診室,以頂級專家的身份為病人診治。
他在等待的過程中,拿出手機再次翻看秋潔的檢查報告。
一張一張,仔細查看。
有些檢查報告,他甚至反複看了不下十遍。
可是始終都沒有太大的發現。
將近五點左右,殷主任終於結束了門診。
周燦趕緊走到門邊,敲了敲門。
殷化一抬頭,看到周燦,不由愣了愣。
“小周!”
“殷主任,您上次說過,我有問題可以隨時向您請教。我可真的厚著臉皮來打擾您了。”
周燦笑著走了進去。
“歡迎啊!在外麵等很久了吧?”
殷主任對他的態度相當熱情。
瞧這表情,是真心歡迎周燦來找他請教問題。
“沒等多久呀,也就半小時左右。不過想找到您,還真不容易。我對神經內科並不熟悉,四處打聽您在哪辦公。幸好遇到了高見,他把我帶到了這兒。”
周燦一點都不見外。
走過去,拿起殷化主任空了的茶杯,主動幫他續滿水。
一個小小的舉動,讓他瞬間拉近了與殷化的距離。
通常隻有學生才會幫老師的茶杯及時續水。
這是一種尊敬。
也有著獻殷勤的意思。
“下次再過來找我,一三五,我都在這邊坐門診。二四的白班時間,多在住院部辦公室,或者微創手術室。你隻要到這三個地方準能找到我。實在找不到,就打我電話,有號碼嗎?”
獻殷勤還是有效果滴。
殷化主任主動把電話號碼給他。
這個待遇可不是誰都能有。
“沒您的號碼哦,方便報給我,讓我記一下嗎?”
周燦拿出手機,做好準備。
殷主任把私人手機號報給了一遍,周燦記下。以後要聯係,可就方便多了。
他們這種級別的名醫,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一般不會把手機號碼給不相幹的人。
“想要請教什麽問題?我等會還要去住院部查房,抓緊時間吧!”
殷主任是真的非常忙。
別人找他看病,不但要花800元的掛號費,還得排隊等。
周燦因為得了他的賞識,算是得很巨大便利。
“我遇到一位病人,她當年因為流產,已經癱瘓好幾年了。但是遍訪名醫,仍未能查出病因。您是神經的頂級專家,見多識廣,我就想請您幫忙看看。”
周燦把秋潔的檢查報告點開,然後把手機放到殷主任前麵。
“她的一些檢查報告都在這裏。”
殷主任點開一看,臉上頓時露出一絲古怪表情。
周燦也察覺到殷主任的表情有異。
“這位病人三年前找我看過。你一說她是流產導致癱瘓,我就猜到了一些。因為這種病人實在太少了,十萬例流產病例都難以出現一例。”
想想也是,黎烙夫婦就住在本市,又怎麽可能不到圖雅求醫呢?
隻要到了圖雅醫院,這種神經類的疑難病例,最終肯定會請殷主任會診。
雖然三年前給秋潔診斷過,他仍然把病人的檢查報告一張張點開放大查看。
他看得非常仔細。
“當年這位叫秋潔的病人給了我極深的印象。她住進醫院的第二天就鬧自殺,幸虧護士發現及時。沒想到三年過去,她仍然還是沒能查出病因。”
殷主任歎了一口氣。
醫院其實挺害怕死人的。
哪怕就算是正常死亡,也會升高醫院的病死率。更別說是這種自殺的病人了。
對醫院會造成一定負麵影響,並且要承擔管理不到位的責任。
“當時給這位病人診斷時,她剛流產不久。那時候我的診斷水平要比現在弱,經驗也差一些。現在想想,當時陷入了一個誤區。我認為她是休克時間過長,導致病損程度很大,再加上有著合並感染等並發症,這才引起的自然癱瘓。”
“當時對她檢查時,發現肌梭對牽張反射敏感性比正常水平更靈敏,尤其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肌張力非常高。起始阻力大,以後阻力迅速下降,斷崖式下降的那種。我那時候便根據這些檢查的細微結果,診斷她是病損加合並感染並發症導致的自然癱瘓。認為沒辦法醫治。”
三年時間過去,重新查看完資料後,殷主任對當年的事情仍是記憶清晰。
醫生就是這樣,遇到一些疑難病例時,很容易記住一輩子。
一是因為疑難病例很少有重複的,二是在診斷過程中費盡心力,所以記憶格外深刻。
“那您現在有新的發現嗎?”
周燦問道。
三年時間過去,殷主任的診斷水平、經驗,都有一定的提升。
說不定能夠有新發現也不一定。
“仍然沒有太重大的發現。不過這份京都醫科學院的檢查報告倒是給了我一點思路。他們對這位秋潔的女病人進行了肌電測試。我們圖雅也能測肌電,卻因為設備沒那麽先進,檢測沒辦法像他們那樣精準。你看,肌電測試,傳導能力從這裏就開始逐步衰減。傳導到大腿根部仍然有微弱信號,我認為這位病人的病灶若能發現,肯定能有轉機。”
周燦能看懂肌電圖的普通問題。
但是一些太過高深的,或者需要豐富的經驗與醫學知識相結合的地方,他就很難看出來。
這有點類似於一幅圖,有人能看到兩張人臉,有人能看到七張,甚至更多。
根據檢查報告與病人症狀的一些蛛絲馬跡,能夠看出其他醫生發現不了的異常,這才是高手,這才叫水平。
周燦在診斷方麵本就有著極高天賦,被殷化這麽一提醒,他的眼神微亮。
“你是說,肌電信號能傳到大腿根部,就說明病人的神經並沒有完全壞死。隻是神經信號嚴重衰減,傳遞不到下肢的更末端部位。同時,因為神經信號傳到大腿根部時,已經非常弱,所以也不可能做出肢體運動反應。”
隻要神經沒有壞死,那就還有機會。
因為神經細胞是唯一不可再生細胞,一但壞死,便很難再治。
“聰明!”
殷主任對他豎起大拇指。
這小子的天賦、悟性,確實非常高。
一點就透。
“病人的肌電信號衰減是漸進式的,而不是斷崖式,這個根據我的經驗,其實與神經壞死的結果沒太大區別。就像一根老化的電線,它的傳導率已經嚴重出現問題。除非你換一根新線,不然沒辦法解決。”
殷主任搖頭歎息。
這個病人根本就治不了。
下肢神經元相當豐富,恐怕還沒哪個醫生能把它換一根新的。
周燦卻像是魔怔了一樣,皺著眉,目光呆滯的盯著牆角不說話。
殷主任察覺到周燦沒有回應,抬頭一看,他不禁啞然失笑。
這小子,倒是很有他當年的風範。
鑽研醫學問題時,常常一頭紮進去,接近走火入魔的地步。
殷主任並沒有打斷周燦的沉思。
而是低頭繼續查看病人的資料,看看能否還有更多的發現。
過了足有十幾分鍾,殷主任要去查房了,他正準備起身,留下周燦在這裏繼續思考。
這時候,周燦卻是有了結果。
“是這樣,對,很可能就是這樣。”
他神神叨叨,眼神晶亮,臉色興奮。
“你有了新的發現?”
殷主任見識過周燦的另類診斷思路,所以並沒有因為他是規培生便輕視他。
說起來,殷主任如此欣賞周燦,不惜為他大開方便之門。
也是因為周燦表現出來的另類診斷思維。
“我認為這個病人還能治。她的肌電信號會一路衰減,您覺得會不會跟供血有關係?”周燦這麽問,顯然有了重大診斷發現。
癱瘓的病人,為什麽要查心電圖?
查的其實就是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