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塵埃落定,失敗的斷指再植

字數:9442   加入書籤

A+A-




    “他,他一個人每月能做那麽多台手術?”單醫生說話都有些不利索了。
    她帶著兩個助手,兩個護士,一個月能完成五百台手術就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實際上,她一個月完成的手術量普遍在四百台在右。
    其他人也被這個數量給嚇到了。
    現在他們終於明白周燦為什麽會那麽厲害。
    因為人家一個月的手術實踐機會,比很多住院醫一年的量還多。
    至於他們這些規培生,很多都還沒有摸過手術刀。甚至就連縫皮的機會都隻撈過那麽兩三次。獨立主持一台手術,那就更是想都不敢想。
    與周燦的實戰經驗相比,他們隻能像地上的爬蟲仰望天空的星星一樣,仰望周燦。
    “據我所知,應該是這樣。”
    申主任的目光看向周燦。
    希望他本人證實。
    周燦的老底被申主任曝光,有些靦腆的幹笑道“其實也沒大家想的那麽誇張啦!就隻是一些簡單的一級手術而已。”
    實際上,如果謝主任不打壓他的話,二級手術可能也已經做到吐了。
    “還真的一個月做一千二百多台呀!你真牛!”
    單醫生禁不住對他豎起大拇指。
    這個量,那是真的牛。
    “單醫生,既然你這裏的難題解決了,我先回二號手術室去了。那台胸骨切骨術,凶險程度實在太高,我不盯著點,實在有些不放心。”
    申主任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臨走前,深深的看了一眼周燦,目光中透著喜愛。
    愛才是很多領導的共同點。
    申主任乃是骨外科數得著的主任級醫師,遇到一個天賦異稟的年輕醫生,他打心眼裏喜歡。
    不免起了愛才之心。
    雖然走的時候沒說什麽,但是從他的眼神能看出,日後很可能會親自培養周燦。
    ……
    申主任離開後,手術還得繼續做呀。
    能感受到,單醫生對周燦的信任度明顯又升了一個新台階。
    除了遊離血管的活交給他幹。
    後麵的一些重要手術步驟,同樣讓周燦參與了不少。
    甚至,還讓周燦吻合了一根血管。
    不過周燦的吻合術與單醫生比起來要弱一些。
    這是一門高等醫術。
    她同樣沒達到主治級別。
    目前是住院醫優秀水平的樣子。
    周燦有點慚愧,他還隻達到了住院醫下等水平。
    主要是因為一級手術中,幾乎沒有血管、神經吻合之類。這門高等醫術,最終停滯不前。
    他本人倒是不著急。
    隻要拿到醫師執業資格證,他就有能力參與二級手術了。
    等他們做完這台股骨植骨手術時,已經是傍晚七點多。
    手術室就是這樣,下班比較彈性。
    必須完成了當天的手術任務才能下班。
    “今天辛苦大家了。你們六人表現都很不錯,我會根據你們的實際表現給出公正的打分,都下班吧。”
    單醫生這話說得很中聽,幾個規培生心裏卻明白,穩定晉級的人隻有周燦一個。
    至於其他人,就得看看另外兩撥規培生的表現如何了。
    周燦第二天仍然在住院部跟著賀醫生混。
    與以前當實習生不同,現在很多事情都需要學會獨立處理。賀醫生對他這個潛力股,也是格外上心。隻要是他自己懂的,就會無保留的教給周燦。
    說到無保留教學這一點,必須科普一下。
    普通醫生知識,手術技巧,解決各種普通疾病的方法與技術要點,所有的上級醫生幾乎都願意無保留的教給下級醫生。
    但是一些獨門秘技,治療各種疑難雜症的核心技術,幾乎所有的醫生都隻傳給‘衣缽弟子’,‘親傳弟子’。
    目前國內所有的大小醫院都差不多是這個調調。
    對於很多年輕的醫生來說,從實習的那一天開始,要做的就是討好一位與自己主攻方向相匹配的副主任、主任級醫師。
    盡管成功率不會很高,但是一旦被這種級別的醫生看中,哪怕不能當衣缽弟子,隻是列入門牆,那也足以讓你前途一片光明。
    至少在那位主任醫師的專攻領域,你能得到很好的傳授。
    個人能領悟多少,學會多少,那就是個人的造化了。
    有些實習生、規培生,沒什麽野心,膽子小,進了大醫院工作,討好的對象基本就是比自己高一級的住院醫師。
    這種人,除非天賦過人,否則大概率要淪為普通醫生隊伍的一員。
    一輩子很難有特別大的成就。
    周燦很早就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他實習的時候,對住院總方醫生,永遠都是既不得罪,也不舔的態度。
    後來,在手術室跟著柳副主任做那台三級手術,一但發現了能夠獲得柳副主任賞識的機會,他就毫不猶豫的跳出來。
    哪怕得罪住院總方醫生也是毫不在乎。
    這就是他的成長謀略。
    有句話說得好,將軍有劍不斬蒼蠅。欲成大樹,不與草爭。
    有時候,眼界與格局,也決定著一個人的成長上限。
    試想,天天跟幾個規培生爭來爭去,巴結的對象是比自己高一級的住院醫。
    能厲害到哪去?
    周燦在病床區忙活到下午六點左右,本來這時候該下班了。
    賀醫生卻是笑著走過來,主動接過他的活。
    “去醫生辦公室吧!楊醫師會對你們做出新的工作分配。以後你分到手術室工作,有住院方麵的問題,或者一些需要特殊監護的病人,都可以隨時找我。”
    賀醫生對他的態度如此友好,很可能已經知道周燦能進入手術室工作。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周燦快步走進醫生辦公室。
    結果沒有公布之前,即便他的實力再強,仍然有些不自信。
    十八個規培生全部聚集在了辦公室內。
    很多人都是一臉緊張。
    仍然是楊醫生主持,年輕的何醫生在旁邊協助。
    周燦與何醫生在手術室共事了一天。他發現何醫生的手術能力非常弱,反倒是那個唐醫生要強很多。
    從這一點不難看出。
    手術能力差的人,會經常攤派到各種雜事。
    “都到了哈!這三天時間,你們十八人都在努力爭優,表現都不錯。”
    楊醫生先是說了一句套話。
    緊接著就開始說重點了。
    “可惜手術間的規培名額有限,沒辦法讓你們所有人都進手術間工作。經過手術室各位主治醫師的初步篩選,以及幾位主任醫師的最後討論,決定讓以下六人進入手術間參加日常規培。另外十二人,跟手術的時候有機會進手術間規培。”
    這是絕大多數科室的常規做法。
    資源有限,肯定隻能重點培養一小批,廣泛培訓一大批。
    “周燦、盧不比、程戴樂……”
    周燦居然排在第一位。
    看來,上級醫生們對他很是看好啊。
    不過想想也是。
    隻要稍微公平一點,他這個妖孽排在第一位就是毫無爭議的事情。
    已經念完五個人的名字了,金銘希的名字仍然沒有出現。
    周燦一扭頭,便發現金銘希緊抓著衣角,臉上帶著最後的希冀,緊緊盯著楊醫生手中的名單。
    落選擇的話,金銘希將會一步失了先機,從此步步落後與別人一步。
    骨外科的規培實在太重要了。
    決定著以後的手術基礎是否打得夯實。
    骨外科規培的三個月,如果沒能學到足夠多的手術知識與技能,這些不可能通過看書、看教學視頻來彌補。
    勢必會影響後續的各科室輪轉競爭。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而且成為住院醫以後,差距會進一步拉大。對以後晉級主治非常不利。
    這也是金銘希緊張成這樣的原因。
    他的年齡本身就已經不小了,35歲規培,學曆隻有本科,要是再耽誤兩年,撐死了混到主治退休。
    最終,他想學有所成後,回老家的縣人民醫院,提升醫院整體醫療水平的偉大夢想,肯定會大打折扣。
    “別著急,萬一落選,以後我想辦法幫你。”
    周燦拍拍他的手,輕聲安慰。
    “嗯!”
    金銘希感激的點頭。
    “最後一個名字,金銘希。”
    楊醫生故意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留足了懸念,這才公布第六個人的名字。
    “耶!”
    金銘希用力握拳,激動得不行。
    剛才那幾秒的煎熬,對他來說,彷佛過了一個世紀那麽長。
    落選的十二個規培生,紛紛露出失望至極的表情。
    他們的情緒低落,心裏麵肯定很難受。
    不過競爭就有這麽殘酷。
    能者上,庸者下。
    “沒被選上的也不用灰心。醫學一途,長路漫漫,我們隻要一直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診治水平,總會有所成就的。實不相瞞,當年我也屬於落選的規培生之一。不過我憑借自己的毅力與恒心,最終還是成功晉升為骨外科的主治醫師。我與你們一起共勉。”
    楊醫生看到不少人的情緒極為低落,曖心的自曝當年的灰暗曆史,以此來激勵他們。
    一些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的規培生,聽了後,重新抬起了頭。
    眼中閃現出堅定的光芒。
    這個楊醫生的為人還是挺不錯的。
    “成功晉級的六人,明天直接去手術室報到。周燦、盧不比、程戴樂,明天直接找單醫生報到。王彬、範文、金銘希三人直接找我報到。”
    直接給六人做出了安排。
    憑感覺,楊醫生的手術能力應該要比單醫生弱。
    周燦在想,分到單醫生手下的三人,是不是意味著更優秀?
    現在塵埃落定,他成功進了骨外科手術間,懸著的心算是落了地。接下來的三個月,就是努力學習,盡可能多學到一些骨科手術技能,以及處理各種骨科疾病的手術方法。
    ……
    第二天,周燦早早的趕到骨外科找單醫生報到。
    這裏的手術間工作時間與急診有區別。
    急診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
    專科手術室,除了各種特殊大手術加班以外,正常工作時間是早上7.0以後下班。
    下班時間在手術全部完成的情況下,偶爾可以提前。
    不過即便手術室沒事了,醫生護士們仍然擔心考勤給他們算早退。一般會在辦公室寫寫病例,或者手術記錄、心得,又或者檢查一下醫囑等。
    熬到點再下班。
    實際上,晚點下班才是常態。
    “單醫生早啊!”
    周燦剛到骨外科走廊,便看到了單醫生。
    她已經換好了白大褂,手裏拿著幾分檢查報告在看。
    “早!”
    她抬頭看了周燦一眼,然後繼續低頭看檢查報告。
    周燦趕緊換好工作服,跟在她後麵。
    三個規培生,沒想到他是到得最早的。
    “等人都到齊了後,準備查房。這個病例很有學習價值,你可以看看。”
    她把一份夾著檢查報告的病例遞給周燦。
    來得早,看來還是能得到一些特殊照顧嘛。
    周燦接過後,認真學習。
    沒多久,何醫生、唐醫生,另外兩名規培生陸續趕到。
    “開始查房吧!”
    她帶著幾人走向病床區。
    “何醫生,我們組內的手術病人是哪些床位,你有數吧?”
    “早都統計好了呢!46號床位到145號床位,外加5號與6號病房。”
    這麽多的床位,肯定不是單醫生一個人的。
    她說的組,很可能是申主任帶的整個骨創傷手術組。
    主任醫師一般一個星期才會查一次房。
    這就要求手下的主治醫生勤快點,把本組的手術病人看護好。
    他們一張張病床查過去。
    周燦跟在後麵,隻是默默的觀看,聽他們的對話。
    到得現在,他要開始漸漸學會獨立查房。
    單醫生對不同的情況的病人,詢問哪些情況,然後根據管床醫生、實習生匯報的情況,以及病人的反應,做出哪些治療安排。
    aiyom
    這裏麵都有很大的學問。
    他貪婪的汲取著其中的知識與經驗。
    此刻跟著上級醫生查房,與以前實習時的查房,完全就是兩碼事。
    實習生開不了醫囑,更開不了處方。
    單醫生卻可以靈活的針對每一位病人的情況做出調整。
    比如有人反應術後疼痛難忍,她就給病人開止痛藥。
    “單醫生,請您看看我老公的手怎麽樣了?都已經做完手術快24小時了,可是他的四根手指仍然沒有任何知覺。”
    病床上的男病人,五十歲左右。
    右手的四根手指全部被切斷,做了再植手術。
    此刻看上去,四根手指仍然蒼白。
    明顯血供有問題。
    周燦暗自納悶,四根手指頭全部出現供血問題。應該不是醫生的血管吻合沒做好,而是其它方麵出了問題。
    正好,斷指再植手術他有幸做過兩台。
    本來可以做更多的台的。
    後來謝主任指使了質控部的一個小組長打壓他,當著鄴副院長的麵,限製他不得再做一級以上的手術。
    從那以後,周燦就再沒有做過斷指再植。
    他盯著病人的四根手指,難道這四根斷指錯失了6小時以內的黃金再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