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圖雅的暗中守護力量,新人教上級醫生做事
字數:4881 加入書籤
看來,柳老選擇把畢生的醫學筆記都傳給周燦之前,肯定對周燦的人品做過一個考評。認為周燦值得托付,人品過硬,這才傳給他。“有些人,品德就算差一點,但是他們在醫學方麵非常有天份。有著法律與醫院的層層監管,難道還怕他們胡作非為嗎?”周燦有些不解的問道。人無完人,有些人的品德可能不太好,但是學醫非常有天份。隻需加以培養,這種人的成長潛力巨大。將他們摒絕於核心醫術之外,周燦總覺得浪費了人才。“一兩個品德差的人,在現行製度下確實很難胡作非為。但是當這樣的人爬上一定高位時,他便會想方設法拉攏可以腐蝕的人。聚攏一批他的同類後,在醫院各個層麵也就有了胡作非為的能力。別的醫院我們管不著,但是圖雅醫院能有今天的成就很不容易,絕不能讓那些害群之馬給毀了。”柳老的語氣、表情皆是無比嚴肅。“防遠勝於治。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給那種人機會,不讓他們爬上高位,他們的能量有限,自然也就無法對圖雅造成大的傷害。我可以明確告訴你,不單純我一人有著這種防範意識,圖雅的老一輩,基本都與我一樣的觀點。”聽得此言,周燦心中暗驚。這種隱秘之事,他還是第一次聽說。以前一直以為品德雖然重要,卻很少有人在意這個東西。現在才明白,在暗處,有著一位位圖雅的老前輩正在狙擊那些被認定為品德不行的醫生。對於品德端正的人,這是好事。對於品德不好的人來說,隻要露出了馬腳,被打上了品德不良的標簽,在圖雅醫院就很難再有作為。關鍵是,那些人到死都不知道有一大群的老前輩在暗中阻止他往上爬。圖雅的老一輩,恐怕至少也是副主任級別吧!他們在醫院各個科室擔任著要職,在許多重大事情上都有著極高的話語權和決策權。核心醫術也掌握在這群人手裏。真不敢想像,沒了這群人的支持,在醫院內到底會有多慘?要麽就是懷才不遇,自動走人。要麽就是懷疑人生,鬱鬱不得誌一直到退休。“此事本為醫院機密,大家誰也不會明著說出來,而是心照不宣的一起維護著這個‘共同的家園’。你知道這件事就行,不要對外宣傳。另外,我不妨明著告訴你。醫院高層應該已經通過了對你的初步考核,隻要你繼續保持初心,將來的成就差不到哪兒去。”柳老的話中也存有告戒之意。有些人,前期表現不錯,品德兼優。但是後來慢慢迷失於金錢,最終墮落。差不多就是隱晦的提醒周燦,千萬不要走到那一步。否則將會前途盡毀。“最後再提一個不算請求的請求,如果你將來也成為了醫院的核心層,希望你能與其他人共同守護好圖雅醫院。遇到品德不好的人,千萬不要心軟。就像一棵樹,當它長歪了時,你就算努力幫它糾正,最終它還是歪的。成年人除非自己醒悟,否則沒人能勸醒他們。”柳老向周燦提出了一個特殊的請求。希望周燦將來晉升醫院高層後,加入正能量陣營,與其他正能量陣營的醫生一起守護好圖雅醫院。“守護正義,維護公序良俗,便是您不提這個要求,我也會努力去踐行。畢竟人心向背嘛!”周燦算是答應了。至於柳老說的對品德敗壞之人不要心軟,周燦貌似從來就沒有心軟過。他更不會試著去喚醒任何一個裝睡的人。……離開普外時,周燦走得格外低調。除了與柳老在辦公室談了一個多小時,他拿著柳老畢生做的筆記悄然離開了普外科。可以預見,普外科的八個亞科室,在他離開後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會時不時的提起他。因為周燦創造了一個屬於規培生的傳奇。憑一己之力,幫助柳老拿到甲乳外科的建設權。又憑一己之力,幫助甲乳外科搶占先機,幾乎是無縫銜接式開展新診療業務。這些事跡注定會受到普外各個亞科室的熱議。他這個當事人,才不管別人怎麽評價呢。已經帶著柳老的筆記,呆在公寓內安靜的閱讀著。這些筆記太珍貴了,裏麵的手術失誤、更優手術方案、疏漏、以及疑難雜症的診斷,都對周燦有著巨大幫助。可以讓他以後做這些手術時少走彎路。甚至還能舉一反三,在其它手術中加以運用。還有一些奇妙的手術思路,讓人看了後為之拍桉叫絕。周燦看過後,將這些寶貴經驗吸收消化,以後遇到類似手術就能派上用場。對他的手術思路拓展也有非常大的好處。就像某個畫家,以前隻聽說故宮有多豪華,是多麽的古樸,讓他畫出一座故宮,他其實是無從下筆的。於是,他湊了錢,搭上長途列車去了一趟故宮,參觀完了後,再讓他畫出故宮的樣子,他就有了底。兩人合抱粗的金絲楠目,凋龍刻鳳的簷角,古色古香的紅木交椅,充滿書香氣息的六頁屏風……周燦現在閱讀柳老的畢生醫學筆記,相當於用很短的時間,汲取柳老畢生的醫學精華。這個成長速度是非常恐怖的。第二天,他匆匆趕去心心念念向往了許久的內科。第一站卻不是排名最靠前的心血管內科,也不是神經內科,而是在內科中不太起眼的消化內科。內科的譚主任與周燦一直保持著不錯的私交。逢年過節,周燦都會發信息或打電話向譚主任問候。很早之前,譚主任就跟他交過底。到內科規培可以不按常規流程走,周燦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安排到各個內科室規培學習的時間。這個放權其實挺大的。整個圖雅醫院估計也隻有周燦能享受到這等待遇。周燦早早的來到了消化內科的住院部。與外科相比,內科的住院病人有增無減。在這裏很少看到手術患者,基本上都是依靠藥物治療。周燦並沒有急著找醫生或護士打聽在哪報道。因為他對消化內科還算熟悉,知道辦公室在哪。也不是第一次來這兒。一名醫生正在51號病床前給一位身形消瘦的中年男性患者做著量體。並且詢問患者現在有哪裏感到不舒服?患者的情況看上去很不好。嘴唇蒼白,臉上沒有一絲血色,整個人顯得有氣無力,躺在床上微閉著眼睛。家屬在病床旁邊焦急的看著。周燦僅一眼就斷定這位患者有內出血。這是他的止血術晉升到五級後帶來的進步。可以通過患者的臉色、一些症狀來模湖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內部出血。消化道內出血的患者,他在普外科診斷過多位。眼下這位患者的各種外顯症候實在太像了。僅通過肉眼觀察便能初步推斷患者得的是什麽病,這種能力與古代的望診差不多。隻是現代的醫生大多數學習的是西醫體係,望診能力遠沒法與古代的中醫相比。現代醫生一般隻有遇到一些有著典型特征的患者才能加以診斷。比如肝掌、蜘蛛痣、下肢水腫伴隨膚色晦暗等等。周燦看出這位患者有內出血的望診能力應該要比一般的醫生強一些。他憑借的是剛在普外科積累的豐富經驗,還有五級止血術,四級病理診斷。值得一提的是,他昨天晚上閱讀柳老的醫學筆記時,每閱讀一個病例,基本都能增加1點病理診斷經驗值。這位管床醫生給患者量體溫,測脈搏,輕輕按壓腹部不同位置。看得周燦一陣無語。家屬都已經告訴他患者不久前便血,還在這裏悠哉悠哉的給患者測量基本體征,這位管床醫生是真不著急。內科醫生基本上都是這個調調,哪怕患者馬上就要掛了,他們仍然能夠不緊不慢的進行各種騷操作。也就隻有當患者休克、昏迷不醒時,才會在上級醫生的領導下,迅速做出種種搶救操作。他們的表現有時候特別像動物的迷惑行為。“患者的內出血應該挺嚴重的,如果沒做過腸鏡,最好立刻送去做腸鏡。”周燦善意的提醒著這位二十八九歲的管床醫生。看他頂著一雙熊貓眼,昨天晚上怕是沒有少發生險情,估計忙得夠嗆。值夜班,連打個盹的時間都沒有。“腸鏡,胃鏡,膠囊胃鏡都查過了,沒找到出血點!患者屬於間歇性消化道出血……誒,你誰啊?”管床醫生回答了兩句後,可能意識到聲音比較陌生,扭頭查看身後說話的人。結果一看,是一張無比年輕且陌生的臉。身上倒是穿著白大褂,說明是個醫生。“你好,我是新來的規培生周燦,請多多關照。患者的情況很糟,已經做過腸鏡沒查出問題,那就趕緊送介入科做消化道血管造影。建議重點排查空腸與回腸段。”周燦的‘段位’明顯超過這位管床醫生太多太多。隻是這麽看上幾眼,然後根據家屬和管床醫生提供的一些信息,便已經大致推斷出最有可能發生出血的部位。他做的消化道出血手術太多了,幾乎什麽樣的情況都見過。“小周是吧?我說你一個新來的規培生懂規矩嗎?給患者做檢查哪是你想做就做的?必須根據患者的病因,症候,病史,年齡,以及有無其它基礎疾病等各方麵的因素加以綜合評估。新人就要少說多看多做,懂嗎?”管床醫生有點不高興的教訓他。當著患者的麵,一個新來的規培生教他這個正式的住院醫師該給患者做什麽檢查,這小子還以為自己是誰呢?一個新手菜鳥教上級醫生做事,真能把他給氣樂了。“您別誤會,我隻是提供一下個人建議。而且患者現在的情況相當危險,拖久了,我擔心出大問題。”周燦已經說得很隱晦了。這個患者的內出血相當嚴重,再加上是間歇性消化道出血,更要特別當心血栓。搞不好,分分鍾就能要了這位患者的命。周燦見過太多的患者,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直接心跳驟停,呼吸驟停,說死就死,一點都不帶客氣的。“醫生,我爸的情況確實有些不太好,你已經量了有一段時間了。這位周醫生說的血管造影能查出病因,我們願意花這個錢的。”患者的兒子二十五六歲,看上去挺沉穩。聽了周燦的話,他心中多少有些緊張。做個檢查花不了多少錢,但是看著父親又便血了,情況也是越來越不好,這個管床醫生一直在這裏量體溫,心率什麽的,他是真的著急。隻是不敢說出口而已,害怕惹怒這位管床醫生。現在這位新來的周醫生給出了檢查建議,聽上去還挺靠譜的。不管有用沒用,總比不檢查要好。“你們不用著急,我量體溫、心率、血壓等基本體征都是嚴格按照醫生章程來操作的。也是為了更好的確定患者是否安全,下一步需要做什麽樣的檢查與治療。這些我都有考量。患者現在的體征還算平穩,遠沒有小周醫生說的那麽危險。”管床醫生對家屬耐心的解釋,心中對周燦也是更加的不滿。這小子純粹就是來搞事的吧?差點就挑起醫患糾紛。“那個小周啊,行了行了,這裏用不著你,趕緊去找你的上級醫生吧!患者該做哪些檢查,我自有安排,圖雅是正規的大醫院,多餘的無效檢查絕不會給患者亂開。”管床醫生看到患者出現情況,本就有些煩躁。這個新來的規培生一點眼力勁都沒有,上來就教他怎麽給患者診治,就沒見過這麽沒眼色的規培生。說話都不經過大腦,消化道血管造影是你想做就能做嗎?再說了,患者前不久剛做完腸鏡,沒有發現明顯的出血點。再加上患者已經住院觀察有三天時間了,真要發生危險,早發生了。這小子純粹就是危言聳聽,說話一點都不負責任。周燦沒有再說什麽,直接前往辦公室報道。再與那位管床醫生爭辯下去,非得吵起來不可。等會報完道,可以給上級醫生提一嘴。病房一般至少會有一位主治醫生管理。主治醫師的水平比管床的住院醫要高出一大截,多半會采納周燦的建議。一路來到醫生辦公室,由於現在還沒到八點,辦公室內的醫生隻有零零落落的兩三個人。消化內科總共應該有著幾十位醫生才對。畢竟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相當多。特別是消化內科,患者的住院周期相對較長,需要匹配更多的醫生來管理病人。另外,消化內科還有一個特色科室,那就是消化道內鏡診療中心。這個特色科室既可以為患者開展內鏡檢查,也能開展內鏡手術治療。內科的多個實力科室,目前都在發展自己的介入治療、內鏡診療。周燦站在門口,敲門。冬冬冬!這是一種禮貌。“你找誰?”坐門邊的一位年輕醫生轉頭看向他。“我是新來消化內科參加規培,請問找誰報道?”周燦走過去微笑著問道。“現在是月中,沒聽說有新的規培生調進來啊!你確定是到我們消化內科規培?”年輕醫生有點懵。為了便於管理,消化內科接收規培生基本都是月底的最後一天或者月初的第一天。而且是批量接收,不是一個一個的零散接收。“沒錯,就是到消化內科規培。我叫周燦,本來應該月初過來的,在普外輪轉時有點事耽擱了,所以才拖到這時候來報道。”周燦解釋了兩句。“原來你就是周燦醫生啊!科主任早有交代,你先坐一會,等會管規培的池醫生過來了,我跟他說一聲。”坐在裏麵的一位三十二三歲的醫生聽到周燦的名字後,立刻放下手頭的活,滿臉堆笑的起身招呼他。憑直覺,這人有可能是住院總之類。“喝杯水!池醫生一般八點左右會到辦公室,應該快了!”此人非常客氣的給周燦倒了一杯水,熱情的招呼他。“對了,我叫羅生生,天天住在醫院,不分白天黑夜的值班,有什麽事情可以隨時找我。”果然是住院總。“好的,謝謝羅總!”周燦起身雙手接過水,感激的點點頭。從羅生生對他的熱情態度,顯然是知道一些他的事情。他在想著,要不要說一下那位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