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藥理歸經,持續上腹陣痛的患者

字數:8851   加入書籤

A+A-




    除了這位患者成功治愈出院,那位胃癌患者也已經得以出院。不過仍需定時來醫院化療與複查。
    那位肝硬化的女律師經過手術治療後,治療效果明顯。
    早在三天前就已經出院了。
    不過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複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
    這種損害往往是不可逆轉的。
    肝與腎,在這一點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
    一但受到損傷,就很難恢複如初。
    最好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治療。
    不過與腎髒相比,肝髒具備很強的再生能力。如果在肝髒質地好的情況下,即便切除80%也能重新恢複。
    肝硬化患者的肝髒因為已經進入代償期病變,再生能力肯定會受到影響,遠不如正常肝髒。
    若是發展到了肝硬化晚期,也就是失代償期,這時候的肝髒基本上等於廢掉了。
    別說是切掉部分肝髒,就連做其它手術都要考慮患者的身體是否能夠承受。
    79床的這位女律師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她的肝硬化目前還是早期。真正的病因找到以後,經過手術,隱患消除了。
    以後,她隻需長期用藥,保肝護肝,生活基本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說起來,周燦給這位女患者開出院醫囑,還成功賺到了100點藥理辨證經驗值的獎勵呢!
    這也是他第一次給肝病患者開出院醫囑。
    他的藥理辨證,目前已經成功晉升到了四級,當前經驗值227\/,主治醫師下等水平。
    這個水平比上不足,比下那是綽綽有餘了。
    別說是在規培生裏麵,便是放到住院醫師群體中,也絕對是鶴立雞群的存在。
    所有醫生都知道,病理診斷與藥理辨證是最難晉升的兩門醫術,與麻醉術的晉升有得一拚。很多醫生一輩子鑽研醫術,卻始終停留在主治層次。
    也不單純是因為醫學論文卡死了他們晉升副主任醫師的通道,確實是因為有很多醫生因為悟性有限,工作後比較懈怠和懶散,不願意再像求學時那樣刻苦鑽研與學習。
    最終幹到退休也沒能領悟出高層次的病理診斷與藥理辨證。
    如果是中醫的話,除了藥理辨證,還有一個更難的醫術,叫做藥效歸經。
    相當於用藥的高級醫術。
    學會了藥理辨證,還隻能做到因病施治,懂得什麽病用什麽藥,配伍、劑量、用法,都能做到精準掌控。
    但是與真正的中醫大拿或者內科大老比起來,還是有著明顯差距。
    因為他們都懂得藥效歸經醫術。
    又簡稱為歸經。
    比如內科的譚主任,就曾專門學習過中醫藥的理論,聽說還拜過多位老中醫為師。為的就是深入學習藥效歸經。
    人家能夠成為一級教授,入選院士,並且穩坐大內科主任的頭把交椅,自然不是浪得虛名。
    譚主任在內科領域的醫學成就在全國的內科醫學專家中都排得上號。
    隻是平時為人低調,不追求虛名,所以才會名氣沒有武白鶴那麽大。
    甚至就連神經內科的殷化主任,名氣都要比譚主任更大一些。
    但是殷化平時在譚主任麵前卻是恭敬得像個學生。
    與譚主任一樣,取得一定醫學成就後,專門學習中醫藥學者大有人在。幾乎所有內科名家,都走了這條路。就像所有的著名科學家,最後都走上了神學道路一樣。
    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這些人晚年都從科學研究走上了神學。沒人能解釋出其中的原因。
    大家猜測,他們或許是因為懂得太多,發現很多事物不能用科學去解釋,於是相信了神的存在。
    按照這個邏輯,華夏的內科醫師們取得一定成就後,開始深入研究和學習中醫藥學,似乎也是發現了很多醫學現象無法用西醫的理論去解釋。
    反而是中醫的理論中能夠找到答桉。
    所以,他們才會自然而然的開始探索中醫藥學。
    盡管西醫在藥學上的發展非常迅速,西藥至今仍然死死壓製住了中藥,屬於市場主流。
    但是講到歸經,老外們的腦袋搖頭像撥浪鼓,隻會說著no,no。
    因為在西醫學裏麵壓根沒有經脈、穴位這些東西。
    他們連經脈是啥都不懂,你跟他談藥效歸經,這不是對牛彈琴嗎?
    周燦的藥理辨證目前是四級,對藥理、藥性的理解邁上了一個新台階,但是與內科的譚主任那等醫學界大老比起來,水平還差得遠。
    所以,他現在對藥效歸經的概念還非常模湖。
    不過比老外好很多,他至少知道經脈、穴位方麵的一些基礎知識。
    這天,周燦像往常一樣,早早的來到病房查看自己管理的病人。
    尚主任給他分的病人從七位,已經增加到了11位。這七天的時間內,他管的患者有的已經出院,有的是新收進來的。
    目前為止,他收治的病人全部都得到了有效治療,暫時還沒有遇到搞不定的疑難雜症。
    該做內鏡手術就手術,該介入治療就介入治療,該用藥就用藥。
    他管過的患者無一例外,基本上都能在入院兩天以內接受正式治療。
    也正是因為他的管理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尚主任才會不停的給他加擔子。
    周燦倒也是來者不拒。
    特別是他的藥理辨證醫術升到四級後,給患者開各種醫囑的能力明顯提升了一大截。對於藥物的選擇,配伍,以及劑量的把控,都能做到更加精準。
    比如退燒,可以選擇的藥物有很多種,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尼美舒利、塞來昔布等等。
    用藥時,他以前住院醫水平就隻會一味的追求退燒效果。
    現在晉升到了主治水平,他會考慮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體有哪些基礎疾病、發燒的病因等多方麵的因素加以綜合考慮。
    明顯比以前考慮得更周全,更細致。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更好的降低藥害作用,真正做到因病施治。
    從這方麵來講,主治和住院醫師的開藥水平真不是一個級別。
    “周醫生,能請你幫我看看65床的病人嗎?”
    周燦正在病房內查床,組內的女規培生餘馨找了過來。
    “怎麽啦?”
    周燦扭頭問道。
    自打他進入消化內科後,管的病人全部得到有效治療,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很多人嘴上不說,心中卻是對他的能力十分佩服。
    組內的餘馨就更不必說了。
    “就是上次那位感染了沙門氏菌的大媽,剛從重症醫學科轉回來了。我看她的情況依然很嚇人,我的水平有限,擔心出事。請你幫忙把把關,我可以放心許多。”
    餘馨解釋道。
    她現在隻要遇到搞不定的患者,或者拿捏不準的情況,就會向周燦求助。
    找同樣是規培級別,能力比主治還強的周燦幫忙,可比找尚主任、黃興貴要容易多了。
    也沒有那些心理壓力。
    “唉,那位大媽也真是的,當初要是感染了沙門氏菌第一時間診治,那該多好啊!非得拖成重症才肯就醫,撿回一條命算是好的了。”
    周燦搖頭歎息。
    跟著餘馨來到65床所在的病房。
    大媽的老公早就出院了。
    反倒是她這個陪護因為無知和僥幸心理,活生生把自己整進了重症監護室。
    “阿姨,現在能說話嗎?”
    周燦看著病床上病怏怏,人都瘦了一大圈的大媽,心情很是複雜。
    大媽看到他,差點沒掉眼淚。
    “周醫生啊……當初我要是聽了你的勸,也不至於半隻腳邁進鬼門關。我這心裏堵得慌,腸子都悔青了,我害了我的家庭哇……”
    大媽的聲音嗚咽,眼淚止不住的流。
    旁邊專門請假前來照顧她的女兒趕緊給她擦眼淚。
    “錢財都是身外之物,保住性命就是最好的結果。不是有句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嗎?我相信您以後一定會過得很幸福,您看,您的女兒這麽孝順,特意請了假在病床前照顧你。”
    周燦也不太會安慰人。
    隻能大致安慰大媽幾句。
    “我先給您量一下體征,如果您有哪裏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告訴我們。還有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就沒必要再糾結與後悔了,保持愉悅的心情,您還能早幾天出院。要是心中愁悶,胸氣鬱結,這對康複可是非常不利。”
    周燦繼續勸說這位大媽。
    沒辦法,人家都已經倒黴成這樣了,當醫生的能幫就盡量幫病人一把。
    “唔唔……我聽你的,這次我一定不再自以為是!”
    大媽吃過一次虧,再不敢任性。
    還真就止住了哭泣,努力調整情緒。
    她的女兒也是趁機安慰母親。
    “媽,醫生都說了要您保持心情愉悅,您就別再為這事自責和發愁啦!”她是真心希望母親能夠活得開心一點,解開心結。
    “告訴您一個好消息呀!爸已經在兩天前就出院啦!正在家裏養身體呢!他還在念叨,你媽沒在家,我總感覺少了點什麽!我和大嫂笑他沒看到您,就跟丟了魂兒似的。”
    原本還沉浸在自責和後悔中的大媽,聽了這話,臉上果然露出了笑容。
    “他當著我的麵,可從不說這些好聽的話。等我出院了,一定要給他燉一鍋雞湯。讓他吃了早點恢複身體。”
    大媽突然想起自己和老公就是喝了有問題的雞湯才被感染,趕緊向周燦問道“周醫生,自家養的雞能吃嗎?”
    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喝‘毒雞湯’都有心理陰影了。
    “當然能吃。隻要是健康的雞,並且煮熟煮透,完全沒問題。雞的補性溫和,大病初愈,非常適合用來滋補身體。”
    周燦笑著道。
    站在旁邊的餘馨,此刻也是禁不住莞爾而笑。
    這位大媽也有著可愛的一麵。
    周燦給大媽量完了體溫、血壓、心率這些基本體征,然後又了解了大媽此時的身體症狀。
    “阿姨目前的體征、症候都還不錯,相信保要積極配合治療,要不了多久就能康複出院。”周燦的這番話,同時給餘馨和大媽、家屬吃了定心丸。
    幾人的臉上均是露出喜色。
    病人能夠康複出院,這是患者、家屬、醫生、護士的共同追求。
    “周醫生,能請您再幫忙看看患者的醫囑嗎?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餘馨可能也擔心被周燦嫌她事多,又解釋道。“尚主任說的,我和段子富遇到醫囑上拿不準的事,可以請教你。”
    “尚主任還真是抬舉我!”
    周燦露出一絲苦笑,自己也隻是一個規培生,並沒有尚主任想的那麽強大。
    不過幸好他的藥理辨證已經晉升到了四級,隻要不是遇到太複雜的病情,基本都能搞定。
    仔細把患者的醫囑看了一遍,沒什麽毛病。
    “醫囑與她當前的治療、症候都很匹配,可以繼續使用。不過仍然要嚴密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映。如果出現異常反應,必須第一時間找上級醫生處理。”
    大媽剛從重症監護室轉出來,身體還非常虛弱。
    根據周燦在重症醫學科的規培經驗,這種患者屬於重點護理對象。
    周燦正在與餘馨說著話,鄭洪濤主任手下的高年資住院醫師——黃亮,快步走進了病房。
    隻見他徑直走向67床。
    看來這張床位的患者歸他管。
    黃亮看到周燦,不由微微愣了一下,表情多少有些不自然。
    因為七天前,那位急性胃腸炎的病人差點因為他的誤診誤判,以及拖拉延誤,造成患者死亡。
    當時的情況特別凶險。
    隻要再遲送去胃腸外科兩三個小時,患者就有可能發生休克,甚至死亡。
    周燦及時發現患者可能發生了腸穿孔,不但救了患者,也等於把黃亮醫師與鄭洪濤主任給救了。
    隻是兩人對周燦的態度卻是差別極大。
    鄭主任與尚主任握手言和後,現在對周燦的態度已經變得十分熱情友好。
    見了麵,甚至會笑容滿麵的主動跟周燦打招呼。
    說明鄭洪濤主任這個人非常懂得感恩。
    “早!”
    黃亮對著周燦點點頭,打了聲招呼。
    “早!”
    周燦知道他的心裏還在鬧別扭,倒也不跟他一般見識。
    黃亮在消化內科的地位還是挺高的,名氣也不小。住院醫師裏麵,他算是數一數二了。
    能主動跟周燦打招呼,至少說明他這個人懂還是懂理,就隻是把麵子看得很重,心氣高傲,所以跟周燦打招呼才會表現得這麽不自然。
    說白了,就是不想在周燦麵前顯得太弱勢。
    但是周燦救了他一次,這份恩情擺在那,見了恩人的麵,跟個陌生人一樣他還是做不出來。
    這時,鄭主任手下的一個實習生也快步走進了病房。
    “黃醫師早!我聽說您進了病房就趕緊過來了。這位患者昨天收治入院的,入院時上腹部疼痛難忍,屬於陣發性劇痛,並且持續時間超過10小時。急診接診後已經給患者做了血常規、b超,對患者給予了抗炎治療,未見效果。這才轉進了我們消化內科。”
    值班的實習生趕緊把病人的情況匯報了一遍。
    上腹部陣痛,而且極為劇烈,醫院一般都會非常重視。
    急診剛開始肯定懷疑患者吃了不幹淨或者刺激性強的食物,導致胃炎或腸炎。所以才會給患者做抗炎治療。
    現在看來,患者的病情比想像的要更複雜。
    黃亮認真的聽完後,拿起患者的資料查看。
    他的眉頭皺得越來越緊。
    說明這位患者的病因不容易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