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轉危為安,地位上來了
字數:8780 加入書籤
站在旁邊本來正準備出言阻止周燦上手操作的田院長,像是突然被一隻無形大手捏住了脖子。生生把已經到嘴邊的話又給咽了回去。
“這個住培生好牛叉!”
她阻止周燦的話咽回後,情不自禁的蹦出一句方言。
主要是周燦的表現太震撼了。
馨香婦幼醫院這邊的醫生根本不敢上手,圖雅的兩位主任醫師上手搶救後,均以失敗告終。足以證明這次的搶救難度有多高。
絕對是地獄級的搶救難度。
可是周燦上手操作後,僅用十一秒鍾就直接改變了局麵,扭轉乾坤,生生把病童從死亡線拉了回來。
這等神乎其技的本領讓田院長相信了一句話,包子有肉真的不在褶上。
原來住培生竟然可以比主任醫師更強。
雖說有點顛覆認知,但是親眼見證後,她必須接受這個事實。
震驚過後,田院長取而代之的是狂喜。
病童的氣道盡管尚未全部得以疏通,但是取出這塊堵塞氣道的最大痂塊後,病童總算恢複了一部分呼吸功能。隻要氧氣能夠輸送進入肺部,裏麵的廢氣能排出來,完成血氧交換,病童的生命就有保障。
醫生救人,往往都是先求穩,保住患者的命,再設法解決病灶。
“周醫生的高等手術能力原來這麽強呀!真乃吾輩楷模。”陳嬌嬌看著有如救世英雄一般的周燦,她的狹長明眸中閃現出崇拜的光芒。
“其實也不必太過驚訝,咱們圖雅醫院手術做得好的年輕醫生挺多的。”楊嬋這話顯然是對陳嬌嬌說的。
她也不知道為什麽,看著陳嬌嬌崇拜周燦,心裏有一種莫名的危機感。
她不願意看到這種現象。
“圖雅的優秀年輕醫生確實很多,但是高等手術做得好的年輕醫生卻是非常罕見哦!楊醫師應該也清楚,有著傳統手術天賦的人不一定有高等手術天賦。擁有高等手術天賦的人,如果沒有傳統手術天賦仍然白搭。因為高等手術必須建立在傳統手術的基礎上。”
陳嬌嬌並不讚同楊嬋的觀點。
“周醫生能夠這麽輕鬆的夾出支氣管內的痂塊,說明他的抓持術至少也是主治級別了。要知道,他才剛剛參加住培一年多時間,連兩年都不到。這是非常可怕的成就。至少我現在連夾豆子都還夾不穩,想要達到周醫生的抓持水平,再苦練五年都不一定能達到。”
她說的是事實。
外科醫生的培養周期遠比想像的要長得多。
很多外科操作都是易學難精。
即便隻是一個看似最簡單的縫皮,很多醫生苦練十年都隻能達到中等偏上水平。
想要縫合術達到極高水平,沒有二三十年苦功,很難成功。
“你別把他給神化啦!”楊嬋都噥著,沒有再討論這事。
周燦成功取出第一個痂塊後,不出意料的獲得了101點抓持術經驗值。其中有一百點是係統獎勵給他的。
他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而是繼續再接再厲,為病童連吸帶夾的清理支氣管。
裏麵堵得其實挺厲害的,膿性分泌物淤積在氣管深處,隻能耐心的一點點清理掉。
……
足足近兩個小時後,病童的手術完成。
氣道得以徹底疏通,呼吸功能恢複了九成左右。發紺的臉色慢慢恢複正常,隻是看上去有些潮紅。指甲,指尖也全都恢複了正常血色。血壓、心率、呼吸等多項生命體征均得以恢複到較為安全的閥值。
病童此刻仍然高燒41度。
周燦很想給病童開術後醫囑,他的病情較為複雜,既要使用足量的抗菌素,防止支氣管炎進一步加重。到時候,膿性分泌物很容易再次把病童的支氣管堵掉。
還要想辦法給病童退熱,避免燒壞大腦。
兒童高燒四十度時,基本上就會出現神智錯亂問題,高燒41度已經非常嚇人。很容易把腦子燒壞,留下嚴重後遺。
給這個病童開術後醫囑,能夠很好的鍛煉他的藥理、病理在實踐中的運用。
對他而言,意義重大。
“張主任,您看能讓我試著給病童開術後醫囑,然後請您給我把關,可以嗎?”
周燦在搶手術任務時,臉皮一向很厚。
那些臉皮太薄的新醫生,可能三年規培下來仍處於‘巨嬰’狀態。
也就是說,根本不具備獨立行醫能力。
隻要離開了上級醫生,就出現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的巨嬰現象。
“可以呀!你能這麽勤奮上進,看著真讓人高興。楊嬋,你得向周醫生多學習。”
張碧華主任欣然同意。
連那麽危險的支氣管內夾取痂塊都讓周燦操作了,一個沒任何危險的開醫囑機會,她又怎麽會拒絕呢?
這事沒想到還把楊嬋給扯進來了。
楊班長一向心高氣傲,讓她向周燦學習,從心理上來說,她肯定很難接受。
不過周燦今天表現確實特別優秀。
也讓她看到了周燦的真正實力。
這些展露出來的實力,還隻是冰山一角。周燦在這近兩年的規培中已經實現多領域反超其他對手。隨著他輪轉到內科,把藥理這塊短板補齊,他已經開始呈現百花齊放之勢。
傳統手術、內鏡手術、病理診斷、藥理辨證、危重症搶救,各個領域都已經擁有了相當高的水平。
張碧華同意後,周燦當場就給病童開了一係列的術後醫囑。
通常情況下,術後醫囑的難度要遠高於入院醫囑、普通住院醫囑。
特別是這種剛做完氣管切開手術,並且經曆生死大搶救的病人,術後醫囑需要考量的因素會更多。這個病人是年僅一歲半的幼兒,難度還得升一個檔次。
所以,對周燦來說也是一次挑戰。
“支氣管炎必須用抗菌藥控製,常見的支氣管炎抗菌藥有青黴素類、頭孢類、紅黴素類、奎諾酮類,不同的藥物針對的是不同的病原菌。比如人們再熟悉不過的頭孢類藥物,幾乎在很多抗菌消炎中都會用到它。老年人的慢性支氣管炎,容易出現反複感染,用它的效果更佳。不過頭孢類藥物具有相當高的危險性……”
周燦獲得開術後醫囑的機會後,發現僅僅隻是病童的支氣管炎用藥需要考慮的因素就已經多到數不過來。
不過他對此早有思想準備。
一步步的仔細辨證,然後開出最適合的用藥。
二十分鍾後,他磨磨蹭蹭總算把病童的術後醫囑開好了。
【藥理辨證經驗值+1.你首次成功為幼童開出術後醫囑,獎勵藥理辨證經驗值+100。】
看著入賬的101點藥理辨證經驗值,周燦會心的笑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他的各項醫術就是靠著這樣一點點積累,最終升上來的。
他能在兩年不到的時間內,把那麽多門醫術升到主治以上水平,付出的努力是別人的數倍。其中的艱辛隻有他自己清楚。
張碧華接過周燦開的醫囑仔細看了一遍,臉上露出欽佩之色。
“周醫生住培兩年時間不到,就能獨立開術後醫囑,而且考慮得相當全麵。用藥的配伍得當,劑量謹慎,方法適宜,當真是令人為之驚歎。不過這份醫囑中還有一些地方可以稍加修改,可能是因為你的兒科臨床經驗
不足,所以有些用藥和細節方麵參考了成年人的劑量。”
張碧華給他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
周燦聽了後,盡皆虛心接受。
比如用藥劑量,安全性較高的藥物,他確實參考了成人減半的劑量方式。
還有就是這個病童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介乎於嬰兒與幼兒之間。用藥方式要更加溫和,必須考慮到病童的耐受能力。
醫囑修改完畢,交給護士執行即可。
這次搶救雖然極度驚險,好在緊要關頭周燦把病童的氣道疏通一部分,最終成功把人救了回來。
按照醫院的規則,這個病童沒能救活,那是醫護們盡力了,隻能表示遺憾。過失是沒有的,但是人死了,醫院肯定不光彩。
現在人給救活了,那就不得了。
特別是對於馨香婦幼醫院這種半死不活,急需用幾個典型的危重病例,疑難病例重新樹立醫院權威的情況下,那必須往死裏炒作和宣傳。
否極泰來,陰霾盡散。
田院長此刻已經從之前的絕望中恢複過來。
一件原本足以讓馨香婦幼醫院雪上加霜的不良事件,現在反而變成了一件大好事。真的是一念地獄,一念天堂。
轉變隻在一瞬之間。
“張主任、周醫生、戴主任,這位病童能夠搶救回來,真是辛苦你們了。感謝的話我也不多說,等到這次為期七天的專家門診結束,我們馨香婦幼醫院必會有所表示。”
田院長這人相當實在,不玩那些虛的。
有所表示,很可能會在專家門診結束後,對三人給予金錢方麵的感激。
封個紅包那是再正常不過的操作。
必須說一下,這種由馨香婦幼醫院封的紅包,用以獎勵坐診醫生的貢獻,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收下。合理合法,不存在任何風險。
醫生不允許收紅包是不準收患者和家屬的紅包,特別是變相索要好處,那簡直就是挑戰醫德醫風的高壓線。
現在的醫生都學聰明了。
收家屬、患者紅包的腦殘行為很少再發生。但是與醫藥代表暗中利益輸送,隻要做得隱秘,比收紅包安全多了。
以前沒有明文規定之前,就算被查出來也不是什麽大事。
因為這是醫療行業的普遍現象。
大家辛苦考上醫科大學,苦讀五年,八年,耗費巨資求學,好不容易經曆實習、規培這兩個階段的勞動剝削後走上了崗位,可以正式賺錢了。
撈一點,這不很正常的事情嗎?
要是真的每個月扣掉五險一金後,到手才兩三千塊錢,養家湖口都不夠。誰還當醫生啊?
至少以前政策沒有明文規定前,大家都是這麽幹的。
開藥、用耗材,吃點回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升到主治以後,有點名氣了,一個月到外院坐幾次診,或者與一些小診所合作,賺點外快。再加正規工資,日子也就能夠過得比較滋潤了。
除了上述這些撈灰色收入,賺外快的方法外,醫生還有不少增加收入的辦法。
這個因人而異。
總之隻要不是明目張膽的坑害病人,割患者家屬的韭菜就行。
田院長感謝他們三人時,把周燦放在了戴主任前麵,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暗示。
這位病童的搶救,戴主任的功勞最小,周燦的功勞最大。
但是張主任的地位最高,功勞也有一些。綜合考量後,田院長把感謝順利做了一個簡單排位,周燦排在第二位,還真沒什麽毛病。
戴主任如果心眼比較小,可能會有點不舒服。
現實社會就這樣,沒辦法做到讓每一個人都舒服。
擺正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
既不能過於高看了自己,也不能太過小瞧了別人。
“張主任,向您打聽一下,你們圖雅醫院最優秀的年輕醫生不是剛升任主治醫師不久的海歸博士杜冷嗎?我看這位周醫生比杜冷還要更強,恕我孤陋寡聞,能否介紹一下周醫生的來曆,也好讓我重新認識一下年輕有為的周醫生!”
田院長能夠坐穩院長之位,攀炎附勢的本領自是不弱。
眼看周燦表現這麽搶眼,她立刻想要與周燦好好認識一下,先建立一點交情。日後周燦成名了,對馨香婦幼醫院,對田院長本人的好處都會非常大。
“杜冷畢業於海外名校,又拿到了博士學位,確實非常優秀。不過要說診斷能力,手術能力,據我了解,周醫生應該有著成為我們圖雅醫院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之潛力。話止於此,田院長自行體會即可。”
張碧華主任給周燦的評價之高,嚇得周燦眼皮狂跳。
這不妥妥的給周燦拉仇恨嗎?
讓他成為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而且是強者如雲,研究生碩士、博士一抓一大把的圖雅總院。這也把周燦捧得太高了一些。
至少周燦現在絕沒那個自信。
如果能夠保持眼下的醫術提升速度,過個五年八年的,成為新一代的領軍人物問題不大。
他與杜冷這種高學曆的特殊人才比起來,其實是存在一定劣勢的。比如規培,他必須得老老實實規培滿三年,杜冷隻規培滿一年就直接升主治了。
周燦想要升主治,至少需要規培結束後,正式工作四年。
本科生實習結束後成功拿到規培資格,這時候屬於醫士,或者稱之為醫學士。拿到執醫證後,晉升為醫師。
周燦現在就是醫師級別。
然後規培結束,升為住院醫師。工作滿四年,考主治,通過的話就能升為主治。
人家杜冷屬於醫學博士,滿一年就自動升主治了。
而且後麵的差距還會拉大。
博士生晉升中級職稱後,也就是晉升為主治醫師後,隻需要三年就能評副高職稱。那時候,周燦還在住院醫師這個初級職稱的位子上混著。
兩人怎麽比?
那些吹捧學曆無用論,認為能力勝過一切的人,都是沒經曆過社會毒打的小白。
起點都不同,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即便能力妖孽到周燦這種程度,想要反超杜冷,也必須在學曆上下功夫。盡快想辦法把學曆升上去。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安裝最新版。】
最常見的在職研究生是一條路子。
一邊工作一邊考研。
大多數本科生都是這麽幹的。
考不考得過另說,至少在職研究生學曆比本科學曆好聽點。
牌麵也要大一點。
周燦想要混個研究生碩士學曆不難,隻要他開口,圖雅醫院的高層估計會想辦法幫他解決。
內科的殷化主任、譚主任等人早就跟周燦打過招呼,隻要周燦願意跳槽到內科,他們幫周燦解決學曆問題。
周燦卻有著自己的打算,學曆的提升,他會走另一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