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求和

字數:3513   加入書籤

A+A-


    次日東方漸白,趙德昭已披掛玄鐵鎖子甲,胸懸金虎符,手執九節龍旌,登上車輦。
    城門開啟,車隊出發,此時晨霧未收,甲葉相擊,聲若碎玉;三百鐵騎雁翼排開,馬蹄踏破曉霜,鏗然若急鼓。
    永慶公主改著窄袖青袍,烏絲束以武弁,佩短劍、挽輕弓,扮作俊俏少年侍衛,與趙德昭同乘玄漆馬車。
    車帷低垂,燈影微搖,狼皮褥上並坐二人,一襟龍涎,一襟春雪,默對無言,惟聞車外轆轆,直奔陳留而去。
    雖然說去往敵軍大營談和有些危險,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約定俗成的事,加上吳軍有仁義之名,所以,趙德昭並不擔心自己和妹子進入了吳軍大營議和,會有生命安危。
    現在趙德昭擔憂的是能否完成議和任務,勸吳軍止戈退兵,不要對大宋進行入侵作戰了。
    與他的愁容滿麵不同,永慶公主卻很興奮,她今年虛歲十七,生的花容月貌,已經算是大姑娘了,本來今年要嫁人的,卻被耽擱,但是她並不在意。
    因為永慶很喜歡蘇宸的詩詞,迷戀他的小說,所以,算是迷妹了,本來按照父皇的旨意,她要下嫁給年輕武將,但她根本不喜歡,隻私下女扮男裝偷偷出宮,遠遠地瞥過一麵,外表粗獷,學識不高,根本不是永慶公主喜歡的類型,跟蘇宸更是沒法比。
    因此,永慶公主其實內心還是很抗拒這個婚姻,但是又沒有辦法,因為她的父皇一言九鼎,向來說一不二,哪怕她身為公主,也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即便是她三年前穿了一件翠羽衣服,也被批評一頓,平時被要求穿戴素雅,比一些王公大臣府上千金都要節儉寒酸,可知被趙匡胤管束很嚴格。
    所以,永慶公主早就認命了,覺得就這樣下嫁給那個魏將軍就算了,反正公主嫁駙馬,從來不是自己喜歡,隻要父皇喜歡、認可就好,根本沒有反抗餘地。
    但現在父皇駕崩了,皇權也被二叔奪了,現在趙炅忙於穩固朝政、協調官員勢力平衡,以及應對吳軍進攻的事,暫時早就把永慶公主的婚事拋到九霄雲外了。
    永慶也樂於這般,至少暫時清淨了,不必忙嫁人,現在得知有機會見上蘇宸一麵,自然願意跟隨皇兄出來,渴望見到蘇宸,也算了卻作為迷妹追偶像的心願。
    “終於離開汴京城了。”
    永慶掀開車簾,看到汴京城池越來越遠,指尖攥著雕花窗欞,良久才吐出一聲輕歎
    趙德昭看了一眼小妹,雖然不是一母所生,但都是同一父親,平時兄妹感情很好,倒是很疼愛永慶:“你好像很想離開京城的樣子?”
    “被這個城池困了十七年,早就想外出看看了,但父皇的性格太過古板,不希望他的女兒太過跳脫,安逸享樂,顯得離經叛道,所以不允許我們姐妹外出,別說城外,就是出宮都不允許,一直憋在宮內太無聊了。哎,這幾年幸虧有蘇宸的武俠小說陪伴,讓我從書中感受到江湖之大,綠林俠客的快意人生。”永慶忍不住吐槽自己的感受。
    趙德昭聽妹子不斷提蘇宸,臉色有些鬱悶,忍不住歎息:“你這麽喜歡蘇宸,不由作為求和條件,把你嫁給蘇宸得了,這樣和親過去,宋吳永結秦晉之好,沒有了戰爭,兩國親如友邦,你也能常伴蘇宸左右了。”
    永慶聽到這個提議,有點突然,以前從沒想過這個可能,先是一愣,瞬間臉頰緋紅,白了他一眼:“皇兄怎麽沒一點正經!”
    “哪有不正經,這可是關乎兩國外交大事,非常嚴肅的話題!”趙德昭說道。
    趙德昭斂了笑意,聲音低而穩道:“兩國兵連禍結,若能以一樁婚事止百萬生靈塗炭,史書自會記下永慶公主的擔當,你不願做王昭君第二麽?”
    永慶聞言,臉紅的同時,內心也有些波動,之前沒想過,如今考慮一下,似乎這個提議也不錯,若是能止幹戈、救大宋,自己還能嫁給心上人、如意郎君,那倒是兩全其美了。
    那自己說不定在青史留名,類似王昭君出塞一樣,在曆史上有著濃重一筆。
    想到這些,永慶倒是有些心動了。
    車中一時靜得隻聞車輪碾過碎石的輕響,永慶垂眸,指尖在膝上無聲地畫著圈,良久,聲若蚊蚋,像是對自己說一般:“若真能救大宋……又、又能常伴他左右,倒也不算委屈。”
    趙德昭見她耳根通紅,知她已動心,便不再逼問,隻伸手替她攏了攏鬢邊被風吹亂的碎發,喃喃輕聲道:“前路漫漫,且先看那蘇宸肯不肯收這份‘重禮’罷。”
    午後,使節團快馬感到了陳留城,由於形勢危急,所以使節團也在抓緊趕路,不敢耽擱時間。
    此時吳軍還沒有攻打陳留城,不過林仁肇、潘美已經帶兵十萬,正在趕往陳留城的路上,相信明日便會攻城了。
    陳留城是從東南去往汴京城最後一道屏障,一旦攻克陳留之後,前方便是汴京城。
    可以說,陳留城就是阻擋在汴京城的最後一道防線,但因為這裏是平原,沒有山川險阻,防禦難度很大。陳留之地在曆史上湧現商湯宰相伊尹、東漢文學家蔡邕等名人,楚漢相爭時劉邦駐軍於此。
    陳留城內,趙德昭與曹彬、張永德、韓令坤三將會於府衙後堂。
    但見曹彬等人衣甲殘破,血痕半凝,眼底布滿猩紅,顯是數夜未合,趙德昭心中一酸,溫聲慰曰:“諸公久戰,形神俱瘁,過於辛苦,本殿下代京城黎庶謝過諸位將軍和將士們。”
    “殿下客氣了,我等身為軍人,保家衛國那是本份,隻可惜能力有限,一直沒有擋住吳軍,這一次,我們就在陳留城,跟吳軍決一生死,再不退縮!”曹彬敗過多次,已經不想再逃了,決定在陳留城死戰到底。
    趙德昭微微點頭,然後說道:“這次我是帶著議和任務過來,新君登基,聖上的意思,準備向吳軍求和了。”
    “求和?”張永德眉峰驟聚,問道:“條款若何?”
    曹彬等人微微吃驚,對於趙光義登基的事,他們退到陳留城的時候已經聽聞了,不算震驚。
    “割地、賠款、輸帛,倘猶未足,和親亦可。”趙德昭輕歎。
    曹彬追問:“所割幾何?”
    “淮水以南,悉予吳國。”
    韓令坤勃然道:“淮南千裏,乃將士百戰所得,何忍棄之!”
    “的確太多了!”曹彬等人覺得難以接受,義憤填膺。
    趙德昭無奈說道:“現在大宋隨時有覆亡危險,若是割地之後,讓吳軍退兵,從此以淮水為界,淮南本來就是以前楊吳、南唐的地盤,被前朝後周和我大宋攻占,現在隻是物歸原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