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會員卡搶購
字數:4446 加入書籤
10萬的入會費卡在那裏。
兩名粉絲糾結著,一會兒算存款,一會兒又算怎樣才能回本。一會兒又開始操心如果兩人合夥兒日後起糾紛,這卡算誰的呢?
問題想了一籮筐,然而一抬頭,整個會場卻沒人動彈,不禁又懷疑起來:
莫非五百年是忽悠他們的嗎?
不然怎麽大家都不辦啊?
桃花花卻理所當然道:“除了咱們這些抽獎粉絲,其他的都是有實力的老板, 10萬塊錢的基礎會員,他們肯定看不上。”
她倒是能看上,但萬一後頭還有更劃算的呢?
雖然沒那麽多錢,但也要咬牙堅持一下嘛。
五百年就更灑脫了:
他都住到雲橋村了,辦這個卡幹嘛?有這錢,不如在民宿續個天長地久的套餐。
嘿嘿,他看民宿帥哥老板跟宋老板已經是一家了,自己近水樓台,總能沾點光的。
果然,台上的常老板也半點不慌,很快又說起了下一個階段——
【30萬入會費】
【每月蔬果禮盒一份】
【每月鹹菜醬菜等開胃菜一份】
【每月單泡茶10包】
【每季度白酒一瓶約 2兩】
【每月可訂餐3桌(限 10人)】
【生日當月可獲贈臻品餐一桌(限 30人)】
桃花花瞬間呼吸就粗重起來:“這個這個這個!感覺我能辦!”
雖然一下子要咬牙湊這個錢,可想想贈送的這些東西,還有每個月的福利,她爸要知道,私房錢也得給她補齊!
一直堅定的五百年也突然開始動搖了。
不知怎麽的,感覺贈送的東西好多呀!而且入會它隻需要30萬!一年區區30萬,哪棟樓掙不來呀。
他於是打起精神,又等著聽之後的。
常老板這個卡設置的頗有心機,每個入會檔次之間都有著非常大的差距,讓人剛下定決心要辦這個檔次的,就很快被下個檔次的吸引。
至於錢嘛,好像這裏騰挪一下也不是騰不出來。
更何況這錢也真就不誇張,如今頂格入會費才 80萬一年,都不一定夠家裏老婆孩子配個包的。
帶來的是什麽呢?
常老板熱情渲染:
【每周限量蔬果禮盒】
【每周臻品禮盒(肉蛋奶醬菜鹹菜甜品等)】
【每周茶飲七包(品類隨機,固定臻品)】
【每月白酒兩瓶(4兩×2)】
【每月可定10人餐 3桌,20人餐 2桌,50人餐一桌】
【生日當月獲贈 50人臻品餐,另有生日禮盒相送】
【端午中秋新年等,均有禮盒相贈】
【此會員限製名額 50人】
好家夥,滿腦袋都是送送送,大夥兒都不用用心對比就知道:
“我訂這個 80的。”
“我也 80的。”
“我來!才 80……”
大家熱熱鬧鬧喊起來,而老楊默默琢磨著,二話不說伸手招來服務員,並遞過去一張卡:“我們倆一人一個 80的,拿去刷。”
旁邊桌上,今晚剛認識的老板不樂意了:
“你倆不夫妻嗎?為啥辦兩張?”
80萬對於普通工薪來說,很多。
對於他們做這些做生意的,反爾不是那麽回事兒。
如今名額隻有50個,可吃過喝過的誰不想辦一個?隻怕名額不夠呢,怎麽這夫妻檔還要額外開兩張?
老楊卻是半點兒不心虛:“我們倆各自有各自的生意,總不能請客吃飯,還要互相拆借個卡吧。”
那多掉份兒啊!還麻煩。
道理咱都懂,但你手那麽快是不是太雞賊了!
於是這位老板也掏出手機來:
“我直接付。”
現場瞬間熱鬧起來。
放在平常,這根本不是事兒,都是老熟客了,跟常老板說一聲,自然有人前來收款登記。
可場上氣氛炒這麽熱,剛吃下的好東西、喝過的酒都還在腸胃裏呢,於是個個生怕搶不著名額……
就這麽三下兩下的,兩名粉絲還在互相湊著那10萬塊錢,轉而就聽常老板宣布:今年度的入會暫時結束了。
粉絲:“???”
他們還沒商量好呢!
桃花花也滿麵笑意地擠了回來——30萬會費的卡限70個名額,她好歹趕上了。
在心裏盤算的時候,心痛如絞,舍不得這樣大一筆錢。
可真跟著眾人付款登記的時候,又頗有一種中大獎的感覺,覺得不愧是自己才有這個資格。
五百年過了好一會兒才擠了回來,也頗有股鬆了氣的感覺:
“才 80萬,那我肯定得辦一張,不管是招待合作夥伴還是朋友,這都用得上,每個月還送那麽多東西呢。”
在雲橋村確實近水樓台,但也不會啥都供應啊!有些東西還真不好買。
他們倆心滿意足,常老板卻越發摸不著頭腦了。
真的,他沒打算今晚就辦卡,按流程這個品鑒會結束,自己簡單提一下會員卡,大家就會過來跟他說一聲,讓他留個名額。
一般等第二天秘書或助理再來時,這卡就能成完成登記了。
而如今呢?
這個現場跟一大早衝去菜市場、商場門口,高喊著打折產品的中年阿姨們有什麽區別?
常老板覺得自己白租了這麽貴一個會場中心了。他甚至還演練了好幾遍呢!
大夥兒各有各的歡喜與失落,兩名粉絲默默歎了口氣,剛才本還需要斟酌的問題在此刻都不算事兒了,他們甚至後悔,剛才怎麽不早點湊錢,給利索點啊!
想了想,兩人仍是不甘心,湊過去再次問道:“10萬的那個檔次,真的沒名額了嗎?”
“沒了。”常老板好言好語:“多謝厚愛,現在是大家拳拳盛意阻攔不得,但如今是真沒有名額了。”
他認真道:“就算我有名額往外賣,以後的餐食供應不上,那不是失信於人嗎?”
粉絲們好不甘心,私下找五百年嘀咕:“可是,基礎 10萬的入會,既然已經賣出去200份,再多一份問題也不大吧?”
五百年自然知道這是常老板的策略之一,不顯得有競爭點,怎麽才能刺激更多人呢?
但如今這話不好說,隻能轉而又勸道:“你們要爭取一口吃的,我也就不說什麽了。但要是本著掙錢的心思,那就沒必要傾家蕩產做項目——風險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