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武德殿小宴

字數:3275   加入書籤

A+A-


    武德殿
    寧妃正與五公主-汝寧在殿中忙碌,江都、宜倫也跟在身後。叼著筆,正無聊的朱允熥見兄長回來,眼睛一亮,跑了過來,歡快的像個鳥。
    朱允熥都快煩死了,四個女人都把武德殿“占領”了,他連個撒歡的地方都沒有了。兄長可算是回來,他回來了,朱允熥就算是徹底“解放”了。
    安撫了朱允熥,將小善圍交給郭女官,叮囑一番。朱雄英隨即上前,向寧妃與汝寧見禮:“見過皇祖母,姑母。”
    皇祖母這個稱呼,嚴格來說隻能對馬皇後用,縱然寧妃攝六宮事,也當不得此稱呼。可誰讓她做的好呢,對朱雄英兄弟倆,比對自己的兒子都上心。
    用寧妃的話說:先皇後過身時,特地叮囑她,要照看好他們兄弟。她縱然是舍棄自己的兒子,也不敢忘了先皇後的囑托。
    當然,她的確做到了,寧妃不僅收獲了朱雄英兄弟真心尊敬,連親生的兒子-魯王-朱檀,也時常吃味,說自己是寧妃撿回來的。
    “好了好了,莫要多禮。”話間,扭頭吩咐女兒:“汝寧你帶著她們先布置,本宮有話與雄英說。”
    說這話,拉著朱雄英到一邊的茶幾前坐了下來,很是大方的接過朱雄英敬的茶,喝的時候,也沒用袖子遮臉。
    飯團探書
    與那些亦步亦趨,成天守著規矩,捏著嗓子說話的後宮嬪妃相比,跟著皇帝上過陣的寧妃,才是灑脫的女中豪傑。
    “陛下命本宮為你選妃,各府公侯家的貴女,本宮翻了個遍。......”
    本來呢,寧妃最屬意信國公的孫女,長房嫡出,其父-湯鼎更是勳烈。可朱檀不久前,又續了湯家的小姐為正妃。兩任湯氏王妃,都沒有規勸好朱檀。
    皇帝認為,湯家的女兒連個王府都管不好,難道他們家的孫女,就能管好武德殿麽?而且朱雄英的正妻,將來也不僅僅是一殿之主,萬不可馬虎大意。
    當然,寧妃心裏也清楚,甭管太子妃-呂氏挑中的人,是不是端莊持重,怕都入不了朱雄英眼。這孩子是她帶大的,寧妃心裏有數,是個有大主意的。所以,問問朱雄英的意見,別挑來挑去,看不上眼,那就得不償失了。
    “皇祖母,皇祖要看關中的奏折,孫兒這還沒有寫完,實在是沒有時間。”
    不是朱雄英推諉,而是那些公侯府裏的小姐,皆是嬌生慣養的主兒,他沒那時間,也沒那閑心去看。
    應天並非久都之地,朱元章更傾向於關中。可要遷都那裏,人事、治水、稅賦、土地,甚至駐軍都要改變。
    朱雄英從返程之日就開始寫,寫了好幾稿都不滿意,所以打算明日與鐵鉉、劉璟三人商討一番,潤色一下,再到禦前回話。
    遷都關乎國運,現在別說讓他選妃了,便是龍肝鳳膽擺在麵前,也是食不甘味,沒什麽胃口。
    恩,寧妃當然也理解。早年間,她隨皇帝攻陷金陵之時,就聽皇帝說過,金陵地勢虎踞龍盤,可絕非帝王久居之所。
    讓他參與此事,說明皇帝有意栽培於他,這是好事。寧妃當然不會認為,她帶大的這個孫子在推諉,信不過她。
    話說回來,朱雄英與朱檀也僅僅相差四歲。可叔侄二人,相差的就太多了。朱檀是文不成、武不就,就好《淮安子》,偏偏學那劉安。
    雖然沒有朱樉那麽作惡多端,但那荒誕不經的脾性,也常常受到皇帝的申飭。寧妃是不指著他,郭家的將來,還是得放在這孫兒的身上。
    一想到這,寧妃還的感幕天恩,要不是皇帝把朱雄英交給她教養,她哪裏能與皇長孫如此的親厚呢!
    “好好好,祖母都依你!等你忙完了再說。”
    “既然,你最近的差事多。東宮那邊的推薦,本宮就替你擋了。”
    親事嘛,不急於定,可麵相不得不看,看完了麵相再看八字,最後還要與遴選出的公侯家貴女合一合。
    皇室聘娶正妃,不僅要給貴女們“開臉”,皇子王孫也是要看的。朱雄英這小子更猴一樣猾,不先按著看,回頭需要時,就不一定跑到哪兒了。
    為了給朱雄英看相,寧妃也是廢了心思的,前吏部侍郎-浙東袁共,天下相法第一。她特意請了旨意,將他從湖廣任上,招入京師。
    啊!“這個,這個就不用了吧!”
    古代有道行的相士,可不是後世街邊騙子,他們那可都是真本事的。尤其這個袁共,多年來選吏從無差錯,朱雄英早就聽過了。
    至於拆穿,完全不是問題,哪怕他說準了,皇帝也會認為是怪力亂神。可他對這種事,的確是發自內心的抵觸,或者說這種抵抗情緒是因這樁婚事而生。
    可寧妃呢,卻擺了擺手,一口回絕了。袁共是外員,為這種事調回來本就不合規矩,早就定好的事,那裏容得朱雄英胡鬧。
    見朱雄英有些心不在焉,寧妃抄起桌邊的書,敲了敲他的腦袋。就是看看麵相,又不是去見誰家的貴女,至於害羞麽?
    “行了,這事就這麽定了!三日後,武英殿,記住了!”,說完這話,見汝寧她們準備妥當了,便拉著朱雄英一同入席。
    朱允熥剛想靠到兄長身側,抬頭就瞧見了寧妃在凝視。舌頭一吐,灰溜溜的又坐了回去,逗得汝寧三女發出了銀鈴般的笑容。
    武德殿的小霸王,除了朱雄英外,便隻有寧妃能治的了。連太子-朱標,都別想讓這小老虎低頭,脾氣倔的很呢。
    雖然心中有些疑慮,但朱雄英也很快被“融”進了這溫馨的晚膳中。將自己桌子上“炙肉”拿給朱允熥後,還溫聲叮囑這小子少吃點,吃多了上火。
    甭管武德殿外的風浪有多大,這裏已然是他的家了。早年的不認同,抵觸,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消逝。
    寧妃就是他的祖母,汝寧就是他的姑母,朱允熥、江都他們就是他的兄弟姐妹,他喜歡這種小家和諧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