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後果自負
字數:3711 加入書籤
“要多少銀子?”顧錦下意識的問著。
她香料都買了,確實是有些舍不得這方子,要是不貴,她買下來也行。
“你看著給,多少都行。”少年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已經溫和很多,眼裏甚至還帶了一點期盼。
沒有具體數字,這就很難辦了。
顧錦看向沈景城,沈景城看了眼少年背上的女孩,問他:“她這是怎麽了?”
“中暑。”少年說的語帶艱澀。
隻是個中暑而已,本來休息一下就好的,可誰知道,那對狠心的男女竟然趁他不在家,硬是逼著他的妹妹在烈日之下幹活,讓人變成了這個樣子。
沈景城聞言鬆了口氣,說道:“那我就給她這次治病所需的銀子,可以嗎?”
少年聽得愣住了,隨後用力點頭,眼裏控製不住的就濕潤了。
見少年點頭,沈景城立刻讓他帶路去了醫館,大夫看了看少女,說隻能救救看,救過來救不過來,得看命。
少年聽的眼眶通紅,在大夫給著女孩熬藥煎藥的時候,顧錦和沈景城也知道了這少年和女孩的名字和事情。
少年叫宋清明,女孩叫宋清月,兩人是親兄妹,父母是商戶,有一間專門賣燃香的鋪子。去年兩兄妹父母去進香料時意外雙亡,族人們借著照顧兩兄妹的理由,占了他家房子、鋪子、家財,這也就罷了,還不停的欺辱壓榨著倆兄妹,如今更是見宋清明為了救治妹妹把製香的方子賣的到處都是,立刻惱羞成怒的將兩兄妹趕出了家門,連個住的地方都沒了。
“怎麽不告官呢?”沈景城擰著眉問宋清明。
“他們往官府裏使了銀子,我告不贏。”宋清明想起這半年的經曆,胸中就有股悲憤。
沈景城聞言沉默一會兒,問他:“告禦狀也試過了?”
宋清明聽的發愣,告禦狀。
沈景城見他一臉懵的樣子,朝皇宮的方向拜了一下,對他說:“咱們皇上乃當朝明君,曾說一切冤屈無處可訴者,皆可上達天聽,隻需手持一本大誥一本當朝刑法法典,隻要你有理,隻要你有冤屈,隻要你所述屬實,皆可上告,並沒有任何懲罰。”
宋清明怔怔望著說的半點不似作假的沈景城,良久,沉寂的眸子忽然有了光。
“當真?”宋清明問的有些顫抖。
“當真。”沈景城肯定的點頭。
這是他對如今那老皇帝唯一還滿意的地方,對貪官汙吏,土豪惡霸、欺壓良善之人沒有半點容忍。
宋清明得到確定的答案,深深對他一拜:“謝公子指點迷津。”
沈景城對此並沒有特別的感覺,他隻是說了該說的,這並不是什麽秘密,隻是有些人不知道而已。
到晚上的時候,宋清月慢慢醒了過來,大夫說人能醒過來基本就無礙,隻是以後可能會落下弱症,得長期調理身體,若是受熱還會很容易犯病。
聽聞宋清月已經沒了危險,顧錦和沈景城給兩人留下了足夠拿藥的銀子,再次踏上回去的路程。
隻是這樣一來,兩人的銀子就不夠雇馬車的了,得靠兩隻腳走著回去,幸好兩人常年練功身體都很好,也不怕走路。
但不怕歸不怕,卻還是忍不住感歎銀子是個好東西,這東西真是多少都不嫌多啊!
因為是腿著趕路,兩人足足走了將近一個月才回到十畝村,到家的時候,地裏的莊稼都已經開始泛黃了,有些種的早的穀子,甚至可以收獲了。
回到家後,兩人徹徹底底的洗漱一番就死心塌地的睡過去了,直到第二天醒來才顧得上問江正書他們走後的事情。
江正書說了林虎曾來過的事情,又說楊二牛曾打著連襟想來借牛和農具來著,不過都被他拒絕了,其他就沒什麽事了。
林虎過來沈景城和顧錦並不意外,但楊二牛過來,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趁著他不在家上門,還打著連襟的旗號過來,怎麽有臉的呢?
但如今先收割成熟的糧食要緊,沈景城還要去熟悉管理範圍內各村的田地情況,也就暫時把這事拋到一邊去了。
來回一趟京城,在加上天天跟著沈景城在各村的地頭轉,顧錦感覺自己的腿都被溜細了,也幸好各村轉悠的日子沒多久,要不然,她都想耍賴不去了。
真正進入秋收的時候,四合院前麵各種果樹上的果子也陸陸續續成熟了。
桃子,棗子、柿子、石榴、蘋果、山楂、核桃,紅紅綠綠的果實掛滿枝頭,顧錦每天一起來,在院子裏都能聞到那濃鬱的果香氣息。
與此同時,顧錦也欣喜的發現她離開錢種到地裏的杏核,也發芽長成了一顆顆幼苗。
隨著秋收漸漸到了尾聲,夏天來收夏糧的糧商也再次上了門。
如今兩人一共有十頃田地,顧錦和沈景城隻賣了一半的收成,而果子,顧錦每種留下了一點後全部都賣了,零零總總加起來,再減去所有雇工花用,總共收入二百零五兩四錢銀。
顧錦看著白花花的銀子,緊繃了一年的心終於算是放下。
這可都是血汗錢,一個老天爺不給麵子就可能收不回來的。
收完秋糧後,雇工們就繼續種冬小麥,而沈景城則開始了督促各個裏長收稅的工作,自此後四合院裏就開始不停有裏長上門,十天多後大多數村子稅糧已經交到沈景城這裏,隻有個一個裏長自始至終也沒來過這裏,更沒有上交那個裏甲的稅糧。
沈景城知道那個裏長是誰,前任糧長,那個不知什麽原因撂挑子不幹,讓自己忽然提前當上糧長的人。
然而,麵對他的不配合,沈景城也沒有惱,隻讓周全帶去個口信,限他明天把所負責的裏甲稅糧全部交齊,否則後果自負。
拿捏他,做夢呢?
愛交不交,反正老皇帝是個狠角色,最恨橫行霸道、不按時交稅的富戶,到時候沒好果子吃可怪不得別人。
然而那裏長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麽依仗,第二天依然沒有把稅糧運來。
沈景城也不是慣人的主,到了第三天,二話不說刷刷寫上一紙訴狀就帶著去了縣裏,找這些年隻聞其名不聞其聲的知縣大人告狀去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