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星球類生命

字數:3988   加入書籤

A+A-




    這是目前探測出來的幾個結果,無不驗證了陸羽的第一感覺。
    在陸羽離線後不久,藍星那邊很快也連線了過來,區區一場討論會哪有陸羽這邊狀況重要?
    這一次空間跳躍,是從相鄰星係跳躍而來,沒想到一來到這裏就遇到了這麽奇怪的恒星係。
    但很快他又看到了這顆質量大得驚人的恒星數據,發現好像情況並不簡單。
    “所有行星上均無常規生命活動跡象。”
    “但是怪異之處是,每一顆行星上的磁場異常活躍,按理說地核溫度應該保持在很高溫度才對吧?為什麽每一顆行星地核溫度處於偏低的程度?”
    陸羽一開始以為那隻眼睛是類似木星大耀斑一樣的特大風暴,那是在氣態巨行星上特有的天文現象,可能一個大耀斑的麵積可能容納三四個藍星的位置。
    驀然之間,無論是氣態巨行星還是普通行星,整個恒星係的所有行星上全出現了眼睛,向銀色星辰號盯了過來。
    就像人類家裏突然闖入陌生人,到處對著家裏的東西到處亂翻一樣。
    主人家會怎麽想?
    為了應對剛剛極不禮貌的探測行為,整個恒星係的行星們為此而‘活’了過來。
    “磁場活躍度持續上升,每一顆星球表麵居然都出現了‘眼睛’?”
    “星球之間出現規律的引力波?”
    “天啊!每顆行星的磁場開始異常活躍,有規律的電磁撥動……就像是人類大腦的神經放電,這是意識蘇醒了過來!”
    因為完全潛入式虛擬現實技術的進步,專家們對人類大腦的神經信號研究今非昔比,加上剛剛的討論會才匆匆結束,很快就有人聯想到了什麽。
    “星球意識?”
    “磁場是意識載體,它們交感串聯在一起的磁場網絡就是覆蓋整個星球的神經網絡!以此誕生了自我意識!!”
    某位專家根據數據給出最接近真相的猜測。
    生命絕非碳基一種形式!
    宇宙如此之大的空間尺度上,以任何形式構成的智慧生命都有可能存在。
    盡管陸羽到訪過的生命行星都趨同於碳基結構,但最終還是讓他在今天遇到了以整顆星球為個體的生命!
    隻是陸羽又有了更多的疑問,為什麽這個恒星係裏的行星們居然都像是誕生了意識的模樣?
    那一隻隻依舊盯著銀色星辰號的巨大眼睛,那本不是一顆行星級生命應該有的器官吧?
    而且靠磁場交聯,模擬出如同神經結構一樣的組織,這樣的奇跡誕生在一顆星球上已經很小的概率,但為什麽這個恒星係中所以的行星都誕生意識?
    它們.....就像一個家庭?或者說像是被集合到一起的星球類文明!?
    那這顆擁有可怕質量的恒星會不會也是誕生了意識?
    一種全新的文明組成方式似乎展現在了陸羽麵前。
    不過眼前,他們似乎因為魯莽的探測惹出了一些麻煩。
    很快原本還能探測到的行星表麵數據正在飛速消失,就像從原子層麵掩蓋上一層迷霧,隻留下依舊恐怖的恒星引力,要不是光學儀器依然有效,不然還以為眼前隻有一顆質量驚人的恒星!
    完成這一切的應對後,一顆原本位於恒星係最裏側軌道的行星,這才有了其他動作。
    【≈ap;ap;ap;ap;ap;¥】
    “有規律的電磁波?它在嚐試與我們交流!?”
    從行星上發來了一組複雜的,有著邏輯及大量信息的信號。
    信號本身是以電磁波形式發送,但是因為語言不通,這段信號根本無法破解,目前隻是將其分析出了是具備邏輯與信息的信號罷了,除此以外無法分析出其具體內容來。
    但也說明了這顆星球類生命已經進化到能與之交流的程度。
    這時七號忽然扯了扯陸羽的袖子小聲說道:“我剛剛檢索了數據庫,那些毀滅者曾給過角族一套轉譯電磁波信號的方法,似乎剛好能翻譯成角族文字。”
    陸羽微微訝然,一來沒想到毀滅者會給真東西,二來是沒想到已經離開了幾乎上萬光年星係,這轉譯方法還能使用?
    難道已經有了所謂的宇宙統一語言?
    這樣的念頭一閃而過,目前最緊急的是行星生命到底發來了什麽。
    【你沒有禮貌!】
    通過七號的快速翻譯,這顆嚐試與陸羽溝通的行星第一句就是指責,這也正常,畢竟之前陸羽還試圖偷窺別人的情況。
    然後就是一段莫名的內容:
    【母親已經沉睡,你已遲到兩百年,任務已經開始。】
    【這裏不歡迎你,請立即離開。】
    但隻是有時候在不了解處境的情況下,這般肆意的啟用探測儀器會不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指向性空間跳躍終究不是精準跳躍,依舊有範圍性的隨機性。
    哪怕哪天突然跳躍到另一個文明的飛船上也不奇怪。
    詳細觀察數據傳輸回藍星,茅教授那邊立刻給出了一個中肯的建議。
    “加大探測力度!”
    “這個恒星係確實很奇怪,和我們之前到達過的恒星係都截然不同。”
    “極有可能是經過文明改造之後的恒星係!”
    麵對未知,隻有更詳細的觀察才能更快的了解。
    有了魔方裏的各種探測儀器,陸羽早就告別了觀察基本靠眼,記錄全靠手機的悲慘日子。
    “氣態巨行星上的巨大眼睛不是特大風暴,而是一處特殊結構,組成物質連中微子都無法探測出,具體是什麽物質構成還需要更多時間去分析。”
    如果在一個文明星域當中,突兀的使用探測儀器是否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這些所謂的宇宙常識,人類還有所欠缺,所以當陸羽讓七號加大探測功率時,變化產生了……
    24顆各種形態的行星也很奇怪,它們竟然都沒有衛星。
    這顆恒星係問題很大啊!
    為什麽它沒有坍塌?為什麽還能在係統內保有這麽多行星?
    萬倍太陽的質量下,還保持著太陽大小的體積,它下一秒就開始坍塌成黑洞都不奇怪,而且如此大的引力下,竟然沒有把恒星係裏的其他行星吞噬?
    也怪不得七號把他從虛擬現實中喚醒。
    他們3年間不斷在棒狀星係中跳躍,也才辨別完了很小很小一部分可視宇宙的區域。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