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曆史劇情發展與掌控未來命運!
字數:9935 加入書籤
A+A-
現階段,黃巾軍經過初期的野蠻發展,如今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擴張速度降了下來。
黃巾軍別說是繼續快速壯大了,哪怕是能夠維持如今的規模不衰退,都具備與漢王朝掰手腕的實力了。
可事與願為,黃巾軍的野蠻擴張所帶來的副作用開始顯現,當無法掠取到更多資源與地盤裏,內部矛盾逐漸顯現。
這便是農民起義軍的局限性,隻注意短期的利益,而忽略了長期發展。
並且黃巾軍內部存在著許多嚴重的隱患。
加上朝廷頒發討伐黃巾軍的旨意,各地官府與士族開始募兵對付黃巾軍,局勢進入膠著狀態。
這對於黃巾軍越來越不利。
東漢末年未來的那些諸侯,曹操,劉備,孫堅,董卓等等英雄豪傑紛紛登場,展露頭角。
每有一地官府解決完當地的黃巾軍之後,大多都會前往增援冀州,獲取更大的功勳。
這讓黃巾軍總部所麵臨的壓力是越來越大。
涿郡的劉備擁有數百萬的大軍,這可比一郡官府所擁有的兵力都要多。
要是前往冀州,能夠對冀州戰場造成不小的影響。
另外一點,趙叔懷在秦淵麾下效力這麽久,十分清楚秦淵軍隊的戰鬥力,隨便吊打任何一支敵軍。
要是有秦淵相助於張角的話,必能夠打開冀州戰場的局勢。
冀州困局一解,張角登高一呼,憑借著多期建立的威望,說不定能夠聯合起各地黃巾軍徹底聯合起來。
黃巾軍分布在各地,各自為戰,極為散亂,黃巾軍也是深知這一點弊端。
“你們覺得如何?”
聽完趙叔懷的建議,秦淵回頭望向韓信白起。
“雙線作戰計劃我覺得可行!”
“但是,對於立即進軍涿郡,馳援程鄧二人,留住劉備大軍,我覺得不妥!”
“若與涿郡全麵開戰,我方至少要派遣超過三百萬的兵力,還要麵臨周邊強敵,勢力會遭受到圍攻!”
韓信澹澹掃了趙叔懷一眼,澹澹道。
僅僅是攻取一個上穀郡,便是密謀多時,大軍盡出,配合各路黃巾軍,采取突襲等戰術,耗時將近一個月才將之拿下。
當秦淵大軍出擊之時,公孫孚反應明顯是慢了一拍,才會導致局勢急轉直下,最終隻剩下一座郡城,回天無力。
可涿郡的黃巾軍已將被消滅,經過一輪洗牌之後,官府不僅重新掌控了涿郡,更是加強了控製,並且還有劉備這樣的大勢力,其麾下便有超過五百萬軍隊。
更可怕的是,其背後乃是大量的玩家公會群體。
秦淵與涿郡開戰,相當於是與一個完整的涿郡官府勢力,一個未來的諸侯霸主劉備,以及大量的玩家勢力。
三百萬兵力的投入,已經是最低的預算。
一旦戰局擴大,或者進展不利,那後續必將要投入更多的兵力。
甚至,幽州還有一個公孫瓚。
劉備與公孫瓚乃是同窗好友,一旦聯合起來,秦淵也得避讓三分。
為了一個涿郡,根本不值得。
反而是會讓秦淵的所有兵力,都深陷於涿郡戰場之中。
這樣一來,他們將無法對整個幽州展開攻勢。
其實這取決於秦淵的目的。
比如,真是為了張角大業,完全站在黃巾軍的角度來看,那無論如何都是要拖住劉備。
但秦淵並不是完全為黃巾軍考慮。
他所考慮的是自身未來的發展。
其中最重要一點計劃,便是趁著黃巾之亂爆發時,盡可能的占據更多的地盤。
而不是殺敵!
戰略目的不同。
所以,秦淵的目的是以最小的代價,攻取幽州各地。
否則的話,以秦淵軍隊戰鬥力,不論任何後果的話,他都敢攻打京都洛陽!
可現實並不允許他這麽做。
何況別看秦淵控製了一個上穀郡。
但在一個月之前,秦淵才掌控一縣之地。
地盤突然暴增了十倍,內部實際上擁有許多隱患的,這才有韓信留守大量軍隊在上穀郡的原因。
軍隊規模也才達到六百萬之多。
根本不可能支持秦淵與一股兵力差不多的大勢力,全麵開戰。
況且因為劉備的特殊性,秦淵也不想在這個階段,與劉備硬碰硬。
更何況,按曆史劇情發展的話,劉備是會前往冀州幫助盧植對付張角的。
他又何必為張角吸引火力呢!
劉備一旦率領著大軍離開涿郡,那到時候秦淵再攻取涿郡,所付出的代價小之又小。
“沒錯,此時不宜進軍涿郡!”
白起說道。
並不是打不過劉備,而是沒必要浪費太多的精力在劉備身上。
這勢力會影響他們的擴張計劃。
以他們拿下一個涿郡,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說不定都能夠征服大半個幽州了!
而且涿郡黃巾軍處於大劣勢,根本無法像複製上穀郡的打法一樣,進行裏應外合與圍攻。
還不如將目光轉移到其他郡縣上。
在幽州各郡中,涿郡無疑是一塊硬骨頭,哪怕要進攻,那也要排到最後。
甚至比進攻公孫瓚所在的右北平郡都要靠後。
“秦渠帥,必須攔下涿郡的軍隊,否則冀州戰場危矣!”
趙叔懷連忙道。
“對於軍事戰略上的看法,兩位將軍比我更懂!”
“讓劉備軍馳援冀州,我也會親率百萬精銳前往支援,要是在戰場上遇到劉備,必然不會放過對方!”
“若是有機會,自然會再對涿郡動手,切斷劉備軍的後勤補給!”
秦淵擺了擺手,表示議意已決,不打算在討論這個話題。“你通知在涿郡的黃巾軍,若他們不敵劉備,可向我方靠攏,一旦進入上穀郡地盤,劉備必然不敢繼續追擊!”
“那好吧!”
趙叔懷說道,“那廣陽郡?”
“放心,我會助廣陽黃巾軍一臂之力!”
秦淵又道。
廣陽郡與涿郡完全是兩個極端!
涿郡黃巾軍大敗,即將被官方一方勢力收複!
而廣陽黃巾軍則是一路高歌猛進,拿下大半個廣陽郡,更是兵臨幽州唯一的一座州城!
按曆史進程的話,在不久的將來,廣陽太守劉衛與幽州刺史郭勳都會被黃巾軍擊殺!
秦淵出手,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之後,秦淵又與眾將詳細商討了接下來的戰略計劃。
最終,由韓信與羅成領兵四百萬,負責征戰幽州戰場。
而秦淵,白起與李存孝,則帶領一百萬大軍,前往冀州支援張角。
一路占領地盤,穩定根基。
一路馳援黃巾,縱橫天下。
支援黃巾軍是非常有必要的,是秦淵計劃中重要的一環。
何況,這麽一場決定大漢未來的戰役,兩方陣營英雄豪傑齊聚,未來諸侯紛紛登場,若是錯過這個大場麵的話,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秦淵現在在黃巾軍中的影響力,基本就在幽州境內而已。
境內的黃巾軍渠帥或頭目,多多少少都會給秦淵一點麵子。
將來收服這些黃巾軍,倒也不難。
可秦淵的野心並不僅限於此。
而是盯上了整個大漢區的黃巾軍勢力。
若是按曆史進程發展,張角一死,黃巾軍群龍無首,又受到朝廷的圍剿,這次起義必將失敗,那這些黃巾軍,都是秦淵拉攏的目標。
可想要拉攏起來,可沒那麽簡單。
首先是必須擁有登高一呼的威望。
以秦淵現在在黃巾軍中的威望名聲,顯然是不夠的。
所以,他才要前往冀州戰場,打出自己的名聲,讓更多的黃巾軍地方首領知道了解並認同秦淵。
其他的不說,以現在黃巾軍的規模,哪怕是十分之一被秦淵所接收,他將會成為除朝廷之外第二大勢力,甚至是成為第二個張角。
當然,秦淵並不想成為張角,隻希望能夠占據幽州之地,安穩發展幾年,坐等大漢崩塌,群雄並起。
若劇情發展跟曆史不一樣,張角要是真能夠推翻大漢朝的話,那秦淵可是從龍之功,必將封侯拜相。
不過這一種可能性非常之低。
在之後的幾天裏,秦淵並沒有立即展開軍事行動,反而是進行一些內部的軍事調整布局,並將潛在的隱患都拔除掉。
為此,被秦淵抄家滅族的家族勢力,便不少於一百家,官員超過上千人。
這些都是心存異心,還與外界勢力保持著聯係。
而且這麽做,除了消除隱患之外,也是一種血腥的震懾手段。
因為秦淵在攻取上穀郡之前,需要采取一些懷柔手段,讓各地官府與家族勢力投降。
而現在,則是告訴他們,這上穀郡真正的主人是誰,秦淵擁有對他們的生殺大權,若是不想滅族,那就得乖乖聽話,配合秦淵的命令,否則,將會麵臨可怕的後果。
這一番操作下來,不僅秦淵又收割了一筆財富,更是讓內部穩定了不少,所有家族勢力都努力配合秦淵下達的命令。
劉伯溫也是抵達了上穀郡城,並帶來了一些官僚人才。
這都是他這半年以來親自培養出來的,出身於寒門與底層。
一方麵是由他們取代之前的官員,控製一些重要的官僚機構,實施劉伯溫的政令。
另一方麵則是他們沒有任何的勢力背景,能夠當官做事,全都倚仗於秦淵,自然是對秦淵忠心耿耿。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還有,就是可以掣肘這些士族階層。
“主公,程誌遠與鄧茂二人,率領三十萬殘軍,已從涿郡逃入上穀郡,與我方進行匯合!”
“劉備的軍隊並沒有追擊,反而是後撤百裏,與我方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
城主府中,劉伯溫對秦淵說道。“從玩家中的消息匯報,劉備派出關羽率領一百萬先鋒軍,傳送至冀州戰場!”
“看來跟預測的差不多!”
“劉備也沒有跟我方全麵開戰的想法!”
“那我們也沒必要去招惹他們!”
“相信用不了多久,劉備的重心便會轉移至冀州!”
“到時候就算我方有能力入侵涿郡,對方的軍隊深陷於冀州戰場,很難及時回防!”
秦淵微微點頭。
程誌遠與鄧茂二位渠帥,並沒有死在關張二人的手中。
這一點極為重要。
也意味著,一部分遊戲劇情是可以被改變的。
否則,這程鄧二人將死在關張兩兄弟的手中,成為他們揚名立萬的墊腳石。
可現在他們沒死,並投靠了秦淵。
雙方又保持著克製,沒有爆發戰爭。
也就是說,這程誌遠與鄧茂隻要不作死去找關羽張飛單挑,就不會死在二人手裏。
“曆史劇情真的可以改變嘛!”
秦淵喃喃道。
其實這一點,秦淵早就實驗過了。
至少在一些小細節方麵,確實是可以改變的。
至於大方向,如黃巾之亂的爆發,是大勢所趨,根本無法改變。
當然,或許是秦淵沒有這個能力。
但他本身就是個異數。
曆史之上,黃巾之亂爆發的時候,可沒有一個叫秦淵的黃巾大渠帥。
“若我全力支持張角,是否能夠助其推翻漢王朝?”
秦淵問道。
並不是秦淵有多麽想幫助張角建立太平盛世。
而是要打破這所謂的天下大勢!
這也是為他的未來而考慮。
畢竟按曆史推進的話,將來必將進曹劉孫三分天下。
那他秦淵豈不是成為他們的踏腳石?
或許他最多取代公孫瓚,成為北方諸侯,最後敗在袁紹或者曹操的手裏?
畢竟一切皆有可能。
說不定來個大魔法師‘劉秀’,把秦淵給滅了,那他找誰理論去。
之前,秦淵或許還在考慮一城一縣。
但現在,他必須將目光放在整個天下,未來大勢之上。
他這一個異數,不知道能夠在這條道路上走多遠!
若黃巾之亂的結果無法改變,那之後的曆史大劇情,是否也無法改變?
那便意味,秦淵的命運是早已注定的。
“主公,若您真的有這個想法,或許可以嚐試去做!”
劉伯溫看向秦淵。“你我的存在本就是異數,不屬於這個時代!”
“但既然來了,我們就絕不能再向命運屈服!”
“何況,若不放手去嚐試,又怎麽知道最後的結果呢!?”
劉伯溫說道。
他與秦淵討論最多的,並不是政務上的事情。
而是天下大勢的走向。
至少目前為止,與曆史上大同小異。
但時間線與劇情發展,哪怕是某一個節點被影響了也會慢慢改正,一直朝曆史方向推進。
就如同是這個世界的天道意識,一直在不斷的修複!
可若按曆史發展,必然是對秦淵不利的,他必然要改變這一切,將命運掌控在自己手裏!
“嗯,嚐試是有必要的!”
“但絕不是現在!”
“我們如今的實力,還不足以以一已之力改變天下大勢!”
“但若有機會,我一定會抓住!”
秦淵眼中閃過了一抹精芒!“明日我便前往冀州,兩方陣營主力齊聚於此,那才是重中之重,若是有突破口,必定也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