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橫跨數百裏的戰場!

字數:10512   加入書籤

A+A-


    而張角最終選擇了秦淵的原因。


    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秦淵乃是異數,有異數對抗天命,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第二是以秦淵的實力,以及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雖然秦淵隻是三十六方渠帥之一。


    但是,絕對是所有渠帥中實力最強的,而且是獨立存在的勢力。


    除了張角之外,恐怕沒人能夠壓得住秦淵。


    哪怕張角扶持了其他的接班人,也不可能勝過於秦淵。


    那樣一來,若是張角一死,秦淵又是有野心之人,反倒會使黃巾軍陷入權利爭奪的內亂之中。


    最後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決定將秦淵打造成為黃巾軍的二號領袖,張角的接班人。


    哪怕是張角的兩個親弟弟,都並不被他所看好。


    “看法嘛!”


    秦淵輕喃道。


    話題再一次轉了回來。


    這是在考驗秦淵的大局觀。


    畢竟,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領袖,並不是單靠實力就可以了。


    智慧,同樣十分重要。


    “那我們就談談黃巾軍的局限性與弊端,以及可能會失敗的原因!”


    秦淵沉思了一會,說道。


    黃巾軍的起義,已然是曆史上極為轟動的一次起義,差點就推翻了漢朝。


    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第一點,自然是起事之時,錯失了先機,倉促之下發動起義,導致各地起義軍並沒有在同一時間上起義,相互配合存在著巨大缺陷,特別是洛陽的起義失敗,我方起義軍被連根拔起,讓漢朝解除了後顧之憂,從而可以全力騰出手來對付各地的起義軍!”


    秦淵說道。


    唐周的告密,一是洛陽起義失敗,在洛陽裏麵的黃巾軍與內應都被滅掉了。


    否則的話,將可以直接動搖到漢朝的政權根基。


    如同黃巾軍廣宗城一樣,洛陽乃是京都,權利政治中心,乃是重中之重。


    哪怕沒有失敗,也會造成巨大的衝擊,導致洛陽與各地區嚴重分割開來,無法調動各地的兵力。


    其實,現在廣宗所麵臨的就是這一種情況。


    被朝廷軍打到了廣宗城外,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


    二是漢朝洛陽的起義軍一滅,加之重兵把守,徹底解決了一切隱患,便可調度各地的兵力,全力鎮壓黃巾軍。


    “不錯,可惜此事已然成了事實!”


    張角輕歎道。


    這一點失敗,便讓黃巾軍起義的成功率大幅度降低。


    但也沒辦法,誰能夠想到,讓他最為信任的唐周,竟然會選擇了告密。


    哪怕張角有所防範,可最後還是失敗了。


    “第二點,如今依舊是漢朝的天下,掌控著世間最多的人才!”


    “此次所派出的今後人物,皇甫嵩,盧植,朱儁,曹操等等,都是一些能征善戰的猛將,他們擁有出色的統兵作戰能力,軍事指揮的才能,以及各種戰術計謀的運用!”


    “在這一方麵,我方黃巾軍幾乎是完敗!”


    “我看過我方黃巾軍的戰役,其中許多次都是被敵人以少勝多,以及弱勝強的!”


    秦淵繼續說道。


    這便是黃巾軍的局限性。


    乃是農民起義軍。


    雖說擁有浩浩蕩蕩的農民願意跟隨一起起義。


    但是,人才方麵還是太少了。


    底層士兵雖多,但是能夠統禦一方的將領人才少得可憐。


    也就是三十六方渠帥,還有點武力與智謀。


    其餘的,真是不堪入目。


    這也是為何,黃巾軍之前非常渴望從秦淵手裏,獲得武將令的原因。


    但是,哪怕是擁有了武將令的幫助,增加了不少武將,但依舊是比不上朝廷一方。


    普通的武將謀士皆是如此。


    更何況,朝廷陣營一方還有許多赫赫有名的名將!


    盧植皇甫嵩這樣能力出眾,德高望眾的前輩。


    曹操劉備這種名聲在外,擁有梟雄之資的後輩。


    相比起來,黃巾軍這邊的配置,簡直是低得可憐。


    “果真是一針見血!”


    “朝廷人才輩出,確實非我方起義軍可比的!”


    “但是,有了你的加入之後,可以彌補我方的短板!”


    張角說道。


    他雖擁有強大的法術,但是,對於領兵作戰,戰略計謀方麵,並不是很厲害。


    所以,需要一位能夠統籌全局的統帥或者謀士來相助。


    從趙叔懷傳來的消息。


    秦淵麾下擁有多位絕世名將。


    劉伯溫,乃是運籌帷幄,布局天下的謀士。


    白起,擁有統兵作戰的優秀才能。


    李存孝羅成,更是有萬人之勇的絕世猛將。


    而韓信,更是全能型人才。


    更何況,秦淵麾下擁有許多虎符,誕生了許多超一流,一流的將領。


    若有秦淵帶領他們加入黃巾軍,將能夠彌補黃巾軍的弱點。


    “確實!”


    秦淵點頭道。


    倒也沒有謙虛。


    畢竟這便是事實。


    而且,這也是張角選中秦淵的原因。


    如今兩人作為黃巾軍的一二號人物。


    為了黃巾軍的未來而考慮。


    自然也沒有必要有任何的虛偽或者隱瞞。


    信任,才是合作的基礎。


    “還有嗎?”


    張角問道。


    “第三點!”


    “我們所麵臨的漢朝官軍,來自於朝廷方麵的壓力,確實是非常大!”


    “但是,實際上麵臨最大的,是來自於各地的豪強所組成的武裝隊伍!”


    “這背後,則是整個東漢的士族階層,地主階層!”


    “這才是我們起義所麵臨最大的阻力!”


    秦淵麵色凝重的說道。


    士族階層,才是漢朝的毒瘤。


    但不得不承認,這天下的權勢與財富,大多都掌控在士族階層手裏。


    若是與士族階層為敵,就是皇帝都得換人。


    這次黃巾起義,看似是底層階層在對抗劉氏家族統治。


    實際根本矛盾,是農民階層與地方階層的抗爭。


    封建社會下的幾千年,皆是如此。


    當財富與權勢隻掌控在少數人手裏,大多數人一生隻能做牛做馬之時,矛盾會日漸增加,直到最後徹底爆發。


    所以,黃巾起義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哪怕沒有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說不定還有牛角,馬角!


    “黃巾的起義,正是為了推翻這些勢力統治!”


    “這一點,確實會成為我方最大的阻力!”


    張角沉默了一會,說道。


    士族階層會成為他們現在和以後最大的敵人。


    但是,正是黃巾軍選擇對這些士族與地方豪強下手,搶奪了大量的財富。


    最終,才能夠在起義初期,發展得如此之迅猛。


    否則若是慢慢擴張的話,現在的黃巾軍規模,恐怕連一半都沒有。


    同時,許多玩家勢力加入黃巾陣營,也是因為加入黃巾之後,可以肆無忌憚的燒殺搶奪。


    哪怕明知道擁有巨大的風險。


    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麵前,他們甘願冒險。


    同理,那些活下不去的農民也是一樣。


    可是因果循環,起義軍對士族階層大打出手,也引起了對方的激烈反抗,紛紛響應朝廷的旨意,出兵對抗起義軍。


    如今若是想要占領一郡一縣之地,所麵臨的不僅僅是官府,還是大量的地方豪強。


    而秦淵從一開始,與黃巾軍所選擇道路就不一樣。


    他並沒有對地方豪強趕盡殺絕。


    反而是給他們一次機會。


    這也為秦淵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麵對秦淵的大軍,許多地方豪強所想的,並不是與秦淵對抗到底,大多都是傾向於投降。


    這也是秦淵能夠很快的拿下上穀郡的原因。


    要是換成其他的黃巾渠帥,哪怕擁有與秦淵同等的實力,想要拿下上穀郡,恐怕要付出無比巨大的代價。


    畢竟以黃巾軍的行事風格,不論是否投降,最終都會死得很慘,沒有一條活路。


    既然如此,他們為何不抵抗到底呢。


    抵抗下去,那還有可能活下來。


    而不抵抗,那隻有死路一條。


    這個道理,張角也十分清楚。


    但是他實在是沒辦法控製。


    各地的黃巾軍,加入的什麽人都有,可謂是魚龍混雜。


    其中不僅有玩家,農民,還有一些強盜山賊,打著黃巾軍的名義。


    他們自然不可能是為了起義大業,而是為了趁機撈上一筆。


    而這樣的勢力,反而是能夠發展得更快。


    畢竟戰爭中,錢財糧食十分重要。


    誰有錢?


    誰有糧?


    不就是在地方豪強手裏嘛。


    不搶他們還能夠搶誰的!


    “如今到了這一步,就算我們想要團結士族階層,那也根本不可能做到了!”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 安裝最新版。】


    張角對秦淵說道。


    雙方已經成為了敵人。


    這時候,就算能夠控製麾下黃巾軍的所作所為,但是,士族階層也不會再信任黃巾軍。


    還有一點,就如同幽州中的士族階層一樣,哪怕是最終無奈投靠了秦淵,但他們發自內心的想法,並不認為這一場起義能夠推翻漢朝。


    所以,哪怕黃巾軍改變了對士族階層的態度,也不可能贏得他們的支持。


    “行吧!”


    “那就說說第四點!”


    秦淵並不在意。


    因為他之前跟劉伯溫談論之時,早就看到了這一點的弊端。


    但是,就如同天下大勢一般,哪怕是發現了,卻是難以改變。


    “這跟第二點有所關係!”


    “朝廷陣營人才輩出,而黃巾軍則是缺乏擁有戰略頭腦的軍事領袖人物!”


    秦淵看了看張角。


    發現其微微點頭,表示讚同之後,繼續說道。


    “起義的戰略計策製定並不完善,沒有將起義軍迅速集結起來!”


    “如今更是分散在各地孤立行動,與朝廷軍進行對抗,相互之間的支援與配合也是極少!”


    “所以,很容易被朝廷軍各個擊破!”


    “另外就是太注意於已獲得的地盤!”


    “當占領一城一地之後,就死死的占據著,絕不放手!”


    “這便導致了,各地黃巾軍與朝廷軍朝廷硬對硬的碰撞,不斷的與之對抗消耗,比拚實力,財力,資源等等!”


    “可是論後勤資源,各地黃巾軍又怎麽能夠比得過朝廷一方呢!”


    秦淵長歎道。


    黃巾軍缺乏統一的指揮和互相的配合,各自為戰,因此造成戰區上的孤立、分割態勢,以致為敵占優勢的主力軍所各個擊破;


    不懂得在敵強我弱形勢下采取運動戰、遊擊戰等機動作戰形式的重要性、


    因此熱衷於城池的攻守,將起義軍主力膠著於一地,同敵人打硬仗、拚消耗,直至耗盡自己戰鬥力而被擊敗。


    這些都是起義軍在戰略上和作戰指導方麵的嚴重失策,也是直接導致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戰爭不幸失敗的主要原因!


    秦淵所分析的非常之詳細,直指黃巾軍的弊端弱點。


    這都多虧了在前來廣宗城之時,與劉伯溫的深夜深入交流。


    所以,他才能夠如此的順暢明確的說了出來。


    張角聽聞之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這些弊端他有所了解,隻是秦淵這一次更是全盤詳細的說出,對於他本身的衝擊,還是挺大的。


    或許正是這諸多方麵的原因,才導致黃巾起義的失敗。


    畢竟像如此大規模的起義,不可能僅僅因為一兩個小原因。


    都是各方麵的因素,綜合導致的。


    甚至,包括張角的死也是一樣。


    在曆史上,張角在黃巾之亂期間病死。


    但是,並非在張角死後黃巾起義就被鎮壓了,張寶張梁以及其他黃巾渠帥,繼續抗爭了好幾個月後才最終被滅。


    甚至,還有許多黃巾亂黨遺留於各地,在發展了幾年之後,再度掀起了一波黃巾之亂。


    一夜長談。


    翌日。


    張角便召集了各位將領,決定任命秦淵為太平道教的天師,地位僅次於張角。


    並且,成為黃巾軍的兵馬大元帥,掌控廣宗以及各地的黃巾軍,所有將領與軍隊,都歸秦淵管轄。


    不過這一職位,名義更多於實權。


    畢竟許多軍隊都是掌控在黃巾將領與渠帥的手裏,甚至是他們一手帶起來的。


    哪怕秦淵是他們的頂頭上司,也絕不會直接將軍隊交給秦淵。


    最多是聽從秦淵的命令。


    若是覺得命令還可以,那就會遵從執行。


    “從今日起,我全權負責廣宗一帶的戰事,還希望諸位多多支持!”


    秦淵站起身來,舉著酒杯,“在此,我敬各位一杯!”


    秦淵成為黃巾軍兵馬大元帥的消息,迅速的飛出了廣宗城,甚至在神話與現實兩個世界之中快速傳播。


    而此時,秦淵則是帶領著麾下部將以及黃巾軍的將領,來到了廣宗城頭之上。


    放眼望去,前方赫然是一片堆滿了屍骨的恐怖戰場。


    巨鹿與廣宗城遙遙相望。


    但是,此處之間卻是相隔數百裏之遠。


    而中間這一片地帶,則是成為了兩軍交戰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