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EU流的前世今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字數:5750   加入書籤

A+A-


    【mvp板】
    please
    無雙劍姬
    7/2/3
    對位經濟差:4756
    輸出占比:31%
    摧毀防禦塔:4
    ………
    qg戰勝edg。
    第一場拿下,mvp再次給到了李貌。
    預選賽,三連mvp!
    全場獨一份。
    “禮貌哥打的太好了!”
    “這一把劍姬參團率雖然不高,但是他的單帶給到了edg巨大壓力!”
    “edg中後期幾波團戰其實已經打的很好了,但就是處理不了這個劍姬,這才翻盤失敗。”
    “禮貌哥今天狀態是太好了,玩什麽打線都能贏,玩什麽都能c!”
    “你要說決賽就一場,樣本數量太少的話,那麽今天這三場比賽下來,足以讓質疑他的人閉嘴了。”
    《一劍獨尊》
    “與此同時壓力也給到了edg這邊,可以看到阿布已經在訓話了。”
    “…………”
    10分鍾後,第二場比賽開始。
    edg來到藍方。
    edg禁用:劍姬、豹女、路路
    qg禁用:複仇之矛、雷克賽、船長
    “不能放,胖將軍的船長也很強!”
    李貌又一次要求教練組將船長扳掉。
    這玩意一旦放出來,edg百分百首搶。
    畢竟,在他看到的那個時空裏,胖將軍才是地火創始人。
    自己算是捷足先登了!
    經過一番博弈,雙方陣容確定。
    edg選人:沙皇、蠍子、布隆、小炮、納爾(從一樓到五樓依次選人)
    qg選人:蜘蛛、諾手、輪子媽、錘石、維克托(從一樓到五樓依次選人)
    …………
    “走走,羊駝去上路。”
    “aj,你跟我一起。”
    一進遊戲,廠長就開始發號起施令來。
    先失一局的情況下,自然要做出調整。
    怎麽調整?
    兩個字,換線!
    雙人組開局去上,上單則跟著打野一起進野區混吃混喝。
    對於常看比賽的觀眾來講,這並不稀奇。
    以李貌的閱曆,換線局自然也不會陌生。
    甚至可以說,他是唯一見證了這一打法從開創出來,發展至今的現役lpl選手。
    換線,也叫逆eu流。
    所謂eu流,就是上單戰士或坦克,中路法師,下路adc+輔助,再配上一個打野的分路!
    由於最早被歐洲隊伍所開發出來,所以被命名為eu流。
    無疑,這是lol史上影響力最大的戰術,可以說奠定了整個遊戲的基石。
    上單、打野、ap、ad、輔助,五個位置的概念,全部出自於eu流。
    隻要是英雄聯盟玩家,就不可能不受其影響。
    “嗯,後世倒是很少提及這個概念了。”
    李貌喃喃自語。
    原因很簡單,s7賽季以後,eu流一統天下,該分路直接成為了比賽場上唯一的分路體係。
    隻此一家,再無分號!
    到那時,eu流將不再局限於一種流派,而是直接成為了遊戲本身,自然就沒必要再加限定詞。
    但,那是一血塔機製和鍍層出現以後的事情。
    s7賽季以前,eu流雖是主流,但還談不上唯一。
    比賽場上,還有一種逆eu流分路。
    俗稱,換線!
    兩條邊路換線,上路變成雙人組,下路變成單人路。
    從eu流誕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受到其他流派衝擊。
    眾多流派中,最具生命力的當屬邊路換線,也就是逆e開局到上路發育,把上單換下去抗壓。
    最瘋狂的那個年代,lpl十局比賽,有八局都在換線。
    當年we上單草莓“榮獲”抗壓王稱號,乃至於整個抗吧的誕生,都是始於這一背景之下。
    無獨有偶,當年那支we的教練,正是現任edg主帥阿布。
    這家夥執教哪支隊伍,哪支隊伍就會變成lpl最喜歡換線的隊伍。
    據不完全統計,從s3的we到s4s5的edg,阿布所在的隊伍,有超過四成比賽是主動換線局。
    哪怕edg早已確立了國內霸主地位,仍舊是lpl最常換線的隊伍!
    “難受…”
    李貌直到3分半才上線,他開局也跟著swift在野區廝混了一波。
    上單開局與打野混吃混喝,這是換線局的標配。
    然而……
    野區資源有限,終究還是得上線。
    李貌來到上路。
    隻能聞經驗……
    他這一把玩的是諾手,手短的不得了,對線小炮壓根就沒得打。
    1v1都不好打,更別說meiko的布隆還在保駕護航。
    冬~
    一個走位不慎,吃到寒冬之咬。
    小炮直接火箭跳躍,eaaa打出被動。
    這一下,諾手連經驗都沒得聞了。
    後世那些什麽長手打短手,什麽狗頭天使,強度跟換線局一比完全都是小巫見大巫,不值一提!
    後世你玩個狗頭天使,至少還能聞經驗,再不濟也能吃塔刀。
    而這種換線局,兵線進塔時,別說補刀,首先你得掂量一下在塔下吃經驗安不安全。
    “果然,我就知道。”
    李貌看到廠長的位置後,立刻退到二塔下。
    塔下1打2,有機會反殺。
    塔下1打3,隻能束手待斃。
    這是多年換線局總結出來的規律。
    對越塔一方來講,前期2打1越塔有風險。
    而如果是3打1的話,輪流扛防禦塔,可以隨便越。
    李貌被逼到了抗壓草叢。
    偏偏他還是個諾手,刷野能力也不強。
    edg這幫老壞蛋們,兵線進塔後根本不點塔,讓防禦塔消耗了一波又一波兵線。
    李貌的心裏在滴血。
    比賽場上,deft小炮都快升6了,他還是3級。
    壓根沒地方可去!
    下路,地圖的另一端。
    aj的日子要好過不少,雖然swift和廠長的動向是鏡像的,開局也給到了下路壓力。
    但,一來aj是個長手納爾,可以用q蹭一蹭補刀。
    二來qg的換線局運營,在細節處理和人員聯動上,遠不如edg這麽老辣和駕輕就熟。
    這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qg的adc和上單發育都不如對麵。
    10分鍾時間,沒有爆發人頭的情況下,經濟就落後了1500塊。
    edg太會打換線局了!
    以阿布和明凱這倆人來講,光是他們打過的換線局,就比qg打過的所有比賽都要多,哪怕把doinb等人在lspl的比賽也一起算上。
    而在渡過初期換線,來到比拚視野和整體調度這種運營階段時,qg作為新生隊伍也完全不是對手。
    “不能怪他們,我們平時在訓練賽裏換線局打的太少了,主要訓練賽裏也沒有幾支隊伍會去換線啊。”
    qg休息室,王睿這個分析師,差點撓破了頭。
    教練hiro也一籌莫展:“這可難辦了,我們的換線局遠遠沒有對方熟練。”
    就換線局來講,edg在lpl自稱第二,沒有哪支隊伍敢稱第一。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哪怕是李貌,在前期發育稀巴爛的情況,也是束手無策。
    10分鍾才到6,補刀不到30個。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